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标的改革下,教育工作的开展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小学数学教学,教育工作者更加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小学数学教学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独立思考;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0-0064-01
独立思考能力是学生学习一切知识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因为只有学生学会了独立思考,才能对所学知识有自己真正的理解与感悟,不仅如此,独立思考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敢于面对与有效解决生活中乃至人生中遇到的困难。而小学数学是能够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最好学科。所以,在小学数學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势在必行且刻不容缓。
一、强化教师引导作用
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一定要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主要是教师讲而学生听。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还降低了教学质量。而新课改下新的教学方式则是倡导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并且主动地吸取知识。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要求了教师需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定位,要认识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教师要强化自己的引导作用,要适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己解决所遇知识的瓶颈,从而真正获得知识上的感悟。例如,在讲解“三角形”的知识时,教师就要积极引导学生自己思考探索,三角形都有哪些特征?为什么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让学生自己准备不同的三角形并进行思考,思考后小组之间可以进行互相讨论,并由教师进行总评。这样,教师进行适时引导,而不是一味地进行灌输式教学,能够让学生的参与度更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会得到加强。
二、强化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强化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意味教师尊重学生的学习感悟与学习态度,也意味着教师能够在学生自愿接受的范围内给学生提供更为有效的教学方式。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进度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课程目标、教学目标而决定的。但其实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所以学生的学习进度应该由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进行确定。在实际的课堂中,学生的实际参与度其实对于一堂课的教学质量有着很重要的影响程度。所以,强化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着主动的求知欲,这样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在能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而且教学质量与水平能够得到有效保证。例如,在讲解“圆”的知识时,教师可以根据调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后作出一份详细的教学方案。在课堂中,也充分尊重学生的思考,对于课堂中一些善于插科打诨的学生,也要尊重他们的发言,同时根据他们的发言引导学生关于知识的思考。这样,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与感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才会更高,自然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也能够得以培养。
三、创造性生动教授知识
对于小学生而言,知识难免会有些枯燥乏味,对于具有逻辑性的数学来说更是如此。而生动活泼的教授知识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好奇。同时学生的好奇能够自发带动学生对于知识的思考,所以创造性生动教授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很有作用。但是,教师在真正进行小学数学授课时,应该要充分认识到小学生的性格还比较好动,不太容易被吸引注意力,可过分活泼的课堂氛围又会让学生沉溺于欢乐而忽略知识。故而,要真正掌握好课堂的氛围的度是对教师的严格要求。具体来说,教师需要真正了解学生,知道学生的喜好并“对症下药”,用学生喜欢的事物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同时,又要在课堂过于活跃时,适时将课堂讨论的主题引回学习的知识当中。
四、适时鼓励性评价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鼓励性评价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小学生还是一个很需要被鼓励和被肯定的群体,他们内心十分崇拜老师的同时是很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与认可的。所以,在课堂中,教师的鼓励性评价能够极大地鼓励学生,让学生自己更加主动参与学习,更加愿意独立思考。特别是对于一些平时顽皮的同学,一些正面积极的肯定会让他们更愿意参与到学习这件事中来。例如,在课堂上讲解知识时,一些顽皮的同学为引起老师与同学的关注而说一些与课堂无关的话。教师则可以在肯定学生发言的同时巧妙引用学生的发言来引导学生关注课堂教授知识。这样学生受到鼓舞自然也就愿意跟着教师的思路思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就能够得到提高。
五、小结
总之,对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仍然是任重而道远。这需要靠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当然更重要的是教师的努力。教师要强化自己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并适时激励鼓励学生思考,多措并举地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奉献自己。
参考文献:
[1]张秀秀.试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8(71).
关键词小学数学;独立思考;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0-0064-01
独立思考能力是学生学习一切知识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因为只有学生学会了独立思考,才能对所学知识有自己真正的理解与感悟,不仅如此,独立思考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敢于面对与有效解决生活中乃至人生中遇到的困难。而小学数学是能够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最好学科。所以,在小学数學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势在必行且刻不容缓。
一、强化教师引导作用
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一定要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主要是教师讲而学生听。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还降低了教学质量。而新课改下新的教学方式则是倡导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并且主动地吸取知识。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要求了教师需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定位,要认识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教师要强化自己的引导作用,要适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己解决所遇知识的瓶颈,从而真正获得知识上的感悟。例如,在讲解“三角形”的知识时,教师就要积极引导学生自己思考探索,三角形都有哪些特征?为什么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让学生自己准备不同的三角形并进行思考,思考后小组之间可以进行互相讨论,并由教师进行总评。这样,教师进行适时引导,而不是一味地进行灌输式教学,能够让学生的参与度更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会得到加强。
二、强化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强化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意味教师尊重学生的学习感悟与学习态度,也意味着教师能够在学生自愿接受的范围内给学生提供更为有效的教学方式。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进度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课程目标、教学目标而决定的。但其实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所以学生的学习进度应该由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进行确定。在实际的课堂中,学生的实际参与度其实对于一堂课的教学质量有着很重要的影响程度。所以,强化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着主动的求知欲,这样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在能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而且教学质量与水平能够得到有效保证。例如,在讲解“圆”的知识时,教师可以根据调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后作出一份详细的教学方案。在课堂中,也充分尊重学生的思考,对于课堂中一些善于插科打诨的学生,也要尊重他们的发言,同时根据他们的发言引导学生关于知识的思考。这样,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与感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才会更高,自然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也能够得以培养。
三、创造性生动教授知识
对于小学生而言,知识难免会有些枯燥乏味,对于具有逻辑性的数学来说更是如此。而生动活泼的教授知识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好奇。同时学生的好奇能够自发带动学生对于知识的思考,所以创造性生动教授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很有作用。但是,教师在真正进行小学数学授课时,应该要充分认识到小学生的性格还比较好动,不太容易被吸引注意力,可过分活泼的课堂氛围又会让学生沉溺于欢乐而忽略知识。故而,要真正掌握好课堂的氛围的度是对教师的严格要求。具体来说,教师需要真正了解学生,知道学生的喜好并“对症下药”,用学生喜欢的事物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同时,又要在课堂过于活跃时,适时将课堂讨论的主题引回学习的知识当中。
四、适时鼓励性评价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鼓励性评价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小学生还是一个很需要被鼓励和被肯定的群体,他们内心十分崇拜老师的同时是很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与认可的。所以,在课堂中,教师的鼓励性评价能够极大地鼓励学生,让学生自己更加主动参与学习,更加愿意独立思考。特别是对于一些平时顽皮的同学,一些正面积极的肯定会让他们更愿意参与到学习这件事中来。例如,在课堂上讲解知识时,一些顽皮的同学为引起老师与同学的关注而说一些与课堂无关的话。教师则可以在肯定学生发言的同时巧妙引用学生的发言来引导学生关注课堂教授知识。这样学生受到鼓舞自然也就愿意跟着教师的思路思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就能够得到提高。
五、小结
总之,对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仍然是任重而道远。这需要靠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当然更重要的是教师的努力。教师要强化自己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并适时激励鼓励学生思考,多措并举地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奉献自己。
参考文献:
[1]张秀秀.试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