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文是孩子们相当厌恶的一件事,究其原因,根本在于他们没有表达的要求。通常,一个孩子生活在天地之间,无须他人点拨,博大的自然和复杂的生活就能让他们自动地生发出无尽的话题,这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在万般生灵之中,人的尊贵就在于他这种与生俱来的感受和思考的能力,以及依靠这种能力最终形成的独特的个性和思想。在这条路径上,生命才能真正生长得饱满,而饱满的生命才会有表达的动机和欲望——作文,正是饱满生命的表达。
孩子们因何失去表达的要求?究竟是什么阻碍他们生命滋长的力量?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怎样才能帮助他们重新找回这种内在于生命的要求和动力?以下,略陈拙见,以期交流、指正。
一、立意重于立言
曾经看过一个专题采访的电视节目,采访对象是一位根雕艺术家,节目背景中陈设了许多精妙绝伦的根雕作品,令人叹为观止。在采访中,记者问他最艰苦的工作是什么?他答道,做根雕最辛苦的并不是在野外跋山涉水寻找原料,他现在积存的已有几大间仓库,足够半辈子做的,也不是因为工艺的复杂、烦琐,难就难在如何给一块树根找到最好的意象设计。他的工作内容通常就是默默看着那些树根,一直看,有时甚至要看个把月。一旦灵感袭来,就能一气呵成地做好。
看过这个节目,给我很大震动。作文课上,孩子们面对要写作的内容,最缺少的正是内心感受、酝酿的过程。即使有,也是惶惑、短暂的,如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教师不重视这个过程,常常忽略孩子们的内心,不能与之交流、引领他们走进能够激发创造性体验的崭新境界。他们总是把大段时间耗费在写作技巧传授上面,耗费在提出各种写作要求上面。也许,在作文课上传授写作方法已成为一种信念;也许,这样做才能显示作文课的价值所在。然而,总是局限于写作技巧和修辞表达,就不能不阻断孩子们真实感受的生成、精神意识的生长和生命体验的深入,当他们的生命活动无法得到收获的激励、深刻的体验和饱满的生长时,他们就像一株草长在浮土上,有再多生存技巧也无法扎下根去,吸取营养、开花结果。
于是,我们看多了这样的学生作文:个性模糊、内容雷同,表达通顺、四平八稳,修辞拙劣、思想平庸,都是一些满足于模仿、无能于创造的敷衍之作。立意重于立言,在作文教学中,只有做这样的教学价值转变,我们才能真正尊重孩子们的生命,才能引导他们走入真实的感受过程,才能激发他们的情感和精神创造力,让他们在趋向饱满的生命里找到表达的需要——作文。
二、连接生活、真实至上
立意,“意”自何方?实践中,我的感觉就是教师要突破一种思维定式,就是一篇作文要完成一种文章体裁、写作方法或修辞表达训练,并认为写作文的最主要目标就在于此的观点。这种作文教学思路往往忽视孩子们的要求,用一种貌似专业知识的权威强迫孩子们进行极感无趣的学习。生命的不服从是无法克服的,所以这些作文只会被他们写成没有灵魂的“遵命文章”;过度拔高是无法适应的,这些写作修辞的专门技巧常常会演变成令人啼笑皆非的“怪诞语言”。只有连接生活、尊重孩子们的真实表达,作文教学才能具有真正的生命力。
在这里,我可以举一个例子。
“彭宇案”的思考。发生在南京的“彭宇案”在近年社会生活中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是否做一个好人在当代竟成为人们现实选择的困境,一面是良知的伸张,一面是人性阴暗的压制,何去何从,人们百思、百议不得其解。这个话题许多孩子都知道,但是否可以作为作文教学内容呢?一般来说教师是有顾虑的,一是它没有明确的结论,二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否过于复杂、阴暗?三是它能达到什么训练要求呢?但我觉得这是一个绝好的题材,孩子们很关注,有兴趣,愿意为之思考,有极高的表达热情,能够让孩子们在写作中感受到生命的意义,能够让孩子们受到极好的公民意识培养——我们有责任表达,我们有权力表达。所以,我在读了“彭宇案”有关报道后,并没有做一些写作指导,也没有给出结论,而是引导和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并发表见解。有两个孩子写得特别精彩,一个孩子认识到,“人们都说,‘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可我觉得法律有时是有漏洞的”。“那些不完善的法律,为什么总能让像徐老太太那样自私的人钻了空子呢?就没办法让法律始终站在正义一边吗?”另一个则认识到,“这法官真是可恶呀!他的判决好像告诫我们那句流行语: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他伤了多少人的心呀,真是‘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他应该知道,虽然社会复杂,但一个人的良知不应该泯灭,否则就会‘害人害己’”。他们的文章最终都被《作文大王》杂志发表。
这个例子说明作文教学首要的是尊重孩子们的需要,尊重孩子们的兴趣,尊重孩子们的生命诉求,尊重孩子们表达的自由和权力,走进他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热情愿意倾注的领域。不提倡他们成为空有技巧没有思想的机器人,不引导他们做任何口号的应声虫,不要求他们做道德训诫的传声筒,不主张他们变成视角单一的比目鱼,追求真实的感受,真实的思考,真实的表达——真实至上。
三、不设雷池,多多激励
孩子们害怕写作,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内容限制太多、精神价值取向过于单一、语言评价标准过高。此外,还有字数的要求、修辞的要求等,条条框框,处处雷池,似乎作文教学目标不是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不同个性的表达,而是通过种种训练把他们套进符合某种统一标准的模子里。
在写作之初,孩子们最需要的是鼓励,教师应发现他们的生命表达在作文里的闪光之处,或在内容,或在语言,或在某句话,或在某个词,或在他们的精神思想,或在他们的独特性情,这些点点微光需要教师帮助他们找到,一点一点,渐渐融合,他们就能慢慢发现在稚拙的文字里暗藏着的生命的光亮,他们就会在写作中慢慢寻找到生命成长的奥秘、生命表达的快乐,他们就会慢慢形成独特的语言个性和精神风格,这些才是作文教学最珍视的目标。
如果教师的头脑里没有许多条条框框,如果孩子们能够获得更多感兴趣的话题,如果他们能够被允许进行真实表达,那么,无论他们的作文怎样不堪,无论出现多少外在形式的错误粗陋,你都能发现鲜活真实的生命在说话,这是一个独特的声音,读几句,就能知道他是谁了。这样的文章不管外表如何破落,你总是乐意去读,因为你会感到和一个饱满的生命在交流,那是何等的快乐。面对一篇篇毫无个性、精神雷同的文字,无论在形式上做得如何之规范,你都不会产生阅读快乐,因为它只有空洞的外壳,没有内在的生命。
我们应耐心等待,没有必要急于追求孩子们无瑕疵的表达,那太苛刻了。如果我们过于追求这种形式上的成熟和规范,就必然会忽视他们真正的需要,而他们也会感到处处挫折,感到无力,感到生命的受压制,这是一个绝大的损失。即使我们实现了自己的意志,孩子们的文章进入了某种规范的成熟状态,也绝不是一种骄傲,而是一种可悲,因为孩子们的作文早已不是自己生命的表达,而是无生命的制造。
教师要能容纳孩子们的不足,只要他们真实地写作,只要他们真实地表达了自己,字数、篇幅、词句、思想,在这上面的种种缺点或片面都是次要的,我们只要关注到他们是以怎样饱满的生命在表达,就足够了。那些外在的缺陷是会随着他们生命的成长而渐渐减少、消失的。
作文成功之路万千条,读书阅世,观赏自然,无论哪一种方法,终归要进入这唯一的路途——孩子们独立生命成长、自由思想表达,因为作文只有作为饱满生命的表达,才有意义。
孩子们因何失去表达的要求?究竟是什么阻碍他们生命滋长的力量?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怎样才能帮助他们重新找回这种内在于生命的要求和动力?以下,略陈拙见,以期交流、指正。
一、立意重于立言
曾经看过一个专题采访的电视节目,采访对象是一位根雕艺术家,节目背景中陈设了许多精妙绝伦的根雕作品,令人叹为观止。在采访中,记者问他最艰苦的工作是什么?他答道,做根雕最辛苦的并不是在野外跋山涉水寻找原料,他现在积存的已有几大间仓库,足够半辈子做的,也不是因为工艺的复杂、烦琐,难就难在如何给一块树根找到最好的意象设计。他的工作内容通常就是默默看着那些树根,一直看,有时甚至要看个把月。一旦灵感袭来,就能一气呵成地做好。
看过这个节目,给我很大震动。作文课上,孩子们面对要写作的内容,最缺少的正是内心感受、酝酿的过程。即使有,也是惶惑、短暂的,如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教师不重视这个过程,常常忽略孩子们的内心,不能与之交流、引领他们走进能够激发创造性体验的崭新境界。他们总是把大段时间耗费在写作技巧传授上面,耗费在提出各种写作要求上面。也许,在作文课上传授写作方法已成为一种信念;也许,这样做才能显示作文课的价值所在。然而,总是局限于写作技巧和修辞表达,就不能不阻断孩子们真实感受的生成、精神意识的生长和生命体验的深入,当他们的生命活动无法得到收获的激励、深刻的体验和饱满的生长时,他们就像一株草长在浮土上,有再多生存技巧也无法扎下根去,吸取营养、开花结果。
于是,我们看多了这样的学生作文:个性模糊、内容雷同,表达通顺、四平八稳,修辞拙劣、思想平庸,都是一些满足于模仿、无能于创造的敷衍之作。立意重于立言,在作文教学中,只有做这样的教学价值转变,我们才能真正尊重孩子们的生命,才能引导他们走入真实的感受过程,才能激发他们的情感和精神创造力,让他们在趋向饱满的生命里找到表达的需要——作文。
二、连接生活、真实至上
立意,“意”自何方?实践中,我的感觉就是教师要突破一种思维定式,就是一篇作文要完成一种文章体裁、写作方法或修辞表达训练,并认为写作文的最主要目标就在于此的观点。这种作文教学思路往往忽视孩子们的要求,用一种貌似专业知识的权威强迫孩子们进行极感无趣的学习。生命的不服从是无法克服的,所以这些作文只会被他们写成没有灵魂的“遵命文章”;过度拔高是无法适应的,这些写作修辞的专门技巧常常会演变成令人啼笑皆非的“怪诞语言”。只有连接生活、尊重孩子们的真实表达,作文教学才能具有真正的生命力。
在这里,我可以举一个例子。
“彭宇案”的思考。发生在南京的“彭宇案”在近年社会生活中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是否做一个好人在当代竟成为人们现实选择的困境,一面是良知的伸张,一面是人性阴暗的压制,何去何从,人们百思、百议不得其解。这个话题许多孩子都知道,但是否可以作为作文教学内容呢?一般来说教师是有顾虑的,一是它没有明确的结论,二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否过于复杂、阴暗?三是它能达到什么训练要求呢?但我觉得这是一个绝好的题材,孩子们很关注,有兴趣,愿意为之思考,有极高的表达热情,能够让孩子们在写作中感受到生命的意义,能够让孩子们受到极好的公民意识培养——我们有责任表达,我们有权力表达。所以,我在读了“彭宇案”有关报道后,并没有做一些写作指导,也没有给出结论,而是引导和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并发表见解。有两个孩子写得特别精彩,一个孩子认识到,“人们都说,‘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可我觉得法律有时是有漏洞的”。“那些不完善的法律,为什么总能让像徐老太太那样自私的人钻了空子呢?就没办法让法律始终站在正义一边吗?”另一个则认识到,“这法官真是可恶呀!他的判决好像告诫我们那句流行语: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他伤了多少人的心呀,真是‘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他应该知道,虽然社会复杂,但一个人的良知不应该泯灭,否则就会‘害人害己’”。他们的文章最终都被《作文大王》杂志发表。
这个例子说明作文教学首要的是尊重孩子们的需要,尊重孩子们的兴趣,尊重孩子们的生命诉求,尊重孩子们表达的自由和权力,走进他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热情愿意倾注的领域。不提倡他们成为空有技巧没有思想的机器人,不引导他们做任何口号的应声虫,不要求他们做道德训诫的传声筒,不主张他们变成视角单一的比目鱼,追求真实的感受,真实的思考,真实的表达——真实至上。
三、不设雷池,多多激励
孩子们害怕写作,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内容限制太多、精神价值取向过于单一、语言评价标准过高。此外,还有字数的要求、修辞的要求等,条条框框,处处雷池,似乎作文教学目标不是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不同个性的表达,而是通过种种训练把他们套进符合某种统一标准的模子里。
在写作之初,孩子们最需要的是鼓励,教师应发现他们的生命表达在作文里的闪光之处,或在内容,或在语言,或在某句话,或在某个词,或在他们的精神思想,或在他们的独特性情,这些点点微光需要教师帮助他们找到,一点一点,渐渐融合,他们就能慢慢发现在稚拙的文字里暗藏着的生命的光亮,他们就会在写作中慢慢寻找到生命成长的奥秘、生命表达的快乐,他们就会慢慢形成独特的语言个性和精神风格,这些才是作文教学最珍视的目标。
如果教师的头脑里没有许多条条框框,如果孩子们能够获得更多感兴趣的话题,如果他们能够被允许进行真实表达,那么,无论他们的作文怎样不堪,无论出现多少外在形式的错误粗陋,你都能发现鲜活真实的生命在说话,这是一个独特的声音,读几句,就能知道他是谁了。这样的文章不管外表如何破落,你总是乐意去读,因为你会感到和一个饱满的生命在交流,那是何等的快乐。面对一篇篇毫无个性、精神雷同的文字,无论在形式上做得如何之规范,你都不会产生阅读快乐,因为它只有空洞的外壳,没有内在的生命。
我们应耐心等待,没有必要急于追求孩子们无瑕疵的表达,那太苛刻了。如果我们过于追求这种形式上的成熟和规范,就必然会忽视他们真正的需要,而他们也会感到处处挫折,感到无力,感到生命的受压制,这是一个绝大的损失。即使我们实现了自己的意志,孩子们的文章进入了某种规范的成熟状态,也绝不是一种骄傲,而是一种可悲,因为孩子们的作文早已不是自己生命的表达,而是无生命的制造。
教师要能容纳孩子们的不足,只要他们真实地写作,只要他们真实地表达了自己,字数、篇幅、词句、思想,在这上面的种种缺点或片面都是次要的,我们只要关注到他们是以怎样饱满的生命在表达,就足够了。那些外在的缺陷是会随着他们生命的成长而渐渐减少、消失的。
作文成功之路万千条,读书阅世,观赏自然,无论哪一种方法,终归要进入这唯一的路途——孩子们独立生命成长、自由思想表达,因为作文只有作为饱满生命的表达,才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