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画意”说九寨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dybo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首《神奇的九寨》把我们带入了如诗如画的九寨沟,勾起了我们对它的向往之情。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三单元的《九寨沟》一文就带我们领略了九寨沟奇丽美妙的自然景观。
   当我以一名教师的身份再读这篇文章时,我觉得这篇文章与其他写景类的文章的不同点在于:1、这篇文章的语言相当优美,用了大量的四字词语,这对于四年级学生对写景类文章写作时的词语积累及构段方式的指导是很重要的。2、这篇文章在描写时能抓住特点,选取典型景物加以介绍。从三年级学生开始学习写景类文章至今,这已经是第8篇了,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方法,如写景要按一定的顺序来写等等。
  当我再以一名学生的身份去读这篇文章时,在阅读的过程中,就好像有一个无形的导游在带着我们领略九寨沟的美丽风光,五彩缤纷的“五彩池”、高低错落的“瀑布”等都是学生欣赏的兴趣点,但也正因为这些景观的吸引,学生就会失去对文字的咀嚼,这时,作为我们教师就要适时地去引导。
  一、解“沟”字,向往九寨——情
  上课伊始,我首先出示“沟”的古文字,让孩子们认一认这是什么字,然后在黑板上写下一个“沟”字,请同学们认读,看着它的字形,你知道“沟”是什么意思吗?通过这样一个字源追踪、字源文化的解释,我想告诉孩子们,“沟”是一个形声字,三点水表义,右边的“勾”表音,“沟”的本义是连接不同洼地的水道,当它组词为“山沟”时,它的魅力依然在于“水道”,这样一番简简单单的讲述,无非是想告诉大家,提到“沟”,脑子里应该出现的是一片水,这就是九寨沟最大的魅力所在。“九寨沟最大的魅力就在水,那么水到底是因为什么而美呢?它又为什么会被称为九寨呢?”到此,孩子的兴趣以及对九寨沟的向往之情已经完全被我激发出来,我就让他们带着这些疑问自读课文。这样一个导入,是以汉字文化导入,新课标中提到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汉字作为世界第五发明,它本身具有一种宏伟亮丽的民族文化底色,更重要的是这个“沟”字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并不会把它和水联系在一起,老师通过汉字文化其实是在纠正孩子们在日常中对于生活积累所造成的错误概念,并且引出了九寨沟最重要的一个景观所在。
  二、读词串,走近九寨——意
  孩子们开始初读课文,我以“为什么叫做九寨沟?”来引着孩子读第一自然段,接着以“九寨沟到底在什么地方呢?”引着孩子学习第三、四自然段,接着出示4组词语:
  色彩斑斓 五彩缤纷 高低不平 高低错落
  白练腾空 银花四溅 清澈见底 蔚为壮观
  善于奔跑 行动敏捷 憨态可掬 若无其事
  雪峰插云 古木参天 平湖飞瀑 异兽珍禽
  在交流词义是,通过不同的方式渗透学生解词的方法,如第一组可以用近义词来解释,第二组词主要用图片的方式帮助孩子理解,孩子们读到“敏捷”的时候,因为这两个字笔画较多,因此,在教学这个词的时候,我会说:“你知道敏捷是什么意思吗?它的意思就是快,我来看看,我们班哪位同学记字最敏捷”这个环节使用活动行为的本身去帮助孩子理解的,有的时候成语并不是要抠到每一个字,最重要的是学生要理解成语所表达出的意象。
  三、理文脉,读遍九寨——诗
  学习完词串之后,我会说:“接下来让我们将这些词语放入文中,再次跟随导游一起进入九寨沟,把你认为特别的美的地方读给大家听一听。”这个时候,课堂上一个特别调皮的孩子可能会站起来说:“老师,我最喜欢大熊猫了,我给大家读读大熊猫的句子吧!”这时我把“大熊猫”这个词贴在了黑板上。有一个学生在读到金丝猴“正攀吊在一棵大树下”时停顿了一下,我适时得回应到,这个小猴子真是太顽皮了,读到某个词语的时候都读不下去了,老师就奖励你来给大家做一个攀吊的动作。”当孩子做出来之后说“是呀,像他这样就叫做攀吊。”
  当孩子情绪激昂地将这些句子读出来的时候,黑板上自然而然也就呈现出了词卡:“金丝猴”、“羚羊”、“大熊猫”、“小熊猫”、“雪峰”、“湖泊”、“森林”、“飞瀑”,不过这时候这些词卡还是比较凌乱的,我会对孩子们说:“同学们,瞧!这些词卡其实就是刚才在你们朗读的过程中一一出现了,你能不能默读课文,将这些词卡重新排一排?”新课标中提到四年级的学生要学会“默读”,养成在默读中思考问题的好习惯,让学生重新排词卡的过程,其实也就是让他们熟悉文章内容,理清文脉的过程。
  四、积语词,乐赏九寨——画
  在朗读结束之后,我让学生齐读第三、四小节,这次,孩子们读的非常正确、流利,至此,我对孩子们说:“是啊,用你们的朗读就为我们打开了那扇通往九寨溝的门”,这时音乐从课堂中想起,神奇的九寨已经为孩子们打开了,也许有人会问我,为什么一开始不播放图片,我觉得语文带给孩子最大的魅力是语言文字本身给孩子的想象,如果一开始我就把图片给孩子们看,孩子们再去咀嚼这些语言的时候,他们的脑子里想的都是图片,可是现在我再把图片打开来的时候,孩子脑子里想的是文字,他把刚才反复送的文字就和这些图片建立起了联系,一看到大熊猫的图片就觉得“诶!这个大熊猫就是憨态可掬的,那个就是五彩池……”我想,这才是语文课真正的魅力所在,多媒体我们要用,但是用在什么时候,怎么用这是非常有讲究的,一切都是在基于语文价值充分发挥的基础上。
  【作者单位:常州市新北区百草园小学
其他文献
低年级小学生,刚刚从幼儿班升入小学,可谓懵懵懂懂,对很多事情无所适从,对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是不甚了了。如果我们在学生学习之初,就不能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专注于学习,则不仅制约着学生今后的学习,更对学生一生的发展有着不好的影响。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点滴感受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规范行为,让学生明确课堂的要求  小学生,活泼好动,无拘无束,特
恶性胸水的免疫治疗庄莫帜副主任医师衡阳医学院附一院肿瘤科(421001)恶性胸腔积液是恶性肿瘤患者晚期的常见并发症,它不仅使病情迅速恶化,而且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如处理不当可恶
介绍了造纸红液及其处理现状,通过自行研制的红液陶瓷膜十字流过滤实验流程及过滤器,实验研究了十字流过滤压力、红液轴向流量等对膜渗透流过滤速率的影响。得到了膜渗透流过
实验以粉体活性炭为敏化剂,以聚合氯化铝为氧化剂,用微波催化氧化法处理垃圾中废塑料清洗废水,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100ml废水,所需敏化剂和氧化剂的用量,以及微波功率和微波辐射
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音乐教育的全部过程应是一种自觉的审美过程,其魅力不在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培育灵魂、塑造人格、优化情感,使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情感的引发和兴趣的产生往往与一定的情境有关,而生动的情境又能增加学生内心的体验,引起学生的愉快情绪和探索兴趣。因此,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
新课标突出强调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自主学习是合作、探究学习的基础和核心。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我们的语文教学,要让学生走上走上自主学习之路,要在教学中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所谓“自主学习”,就是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实践等活动去获取知识,并在主动探素的过程中,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学习方式和学
随着小学数学课改的不断深入,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已经逐渐引起老师的重视,课堂提问是一个关键。在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很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课中师生互动是为了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问题太大,学生害怕;问题过小,学生烦恼。问得巧妙,课堂有效;问得有窍,课堂高效。作为教师,必须在细品文本把持课堂核心目标的基础上,练就课堂的有效提
现在的美术教学过程一般包括"导入、新授、学生作业、评价、课堂小结"等环节,这些环节前后关联,相互呼应,都承担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评价"更是整个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