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效率低下,“少、慢、差、费”是常见的诟病。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究竟何在?我以为,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语文教学,严重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大家知道,人们认识事物,进而理解事物,是先通过眼、耳、鼻、舌等感知器官产生感性认识,等感性认识积累到一定程度,认识产生飞跃,才能上升为理性认识。离开充分的感性认识,就不可能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以充分的感性认识作为前提条件的。
首先,必须让学生重视诵读。等学生读通、读熟,对课文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以后,学生自然就会产生探究课文主题,欣赏课文语言,理解课文内容等客观需要。在诵读过程中,学生就有可能产生疑问,出现理解困难,遇到各种疑难问题。此时,教师再去根据学生诵读、品读中产生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帮助学生消除疑虑,解决学生疑难问题,这样的教学才有针对性,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也就是说,充裕的时间,充分地诵读,充分地感知课文,才能达到充分的感性认识;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才有可能上升到理性认识。然而,反观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教一篇新课文,或让学生浏览,或让学生速读,一篇几百字、上千字甚至几千字的新课文,只给学生几分钟的阅读时间。学生走马观花地“浏览”了一遍新课文,对文章的内容浮光掠影,一知半解,懵懵懂懂,换句话说,学生对课文的感性认识还很肤浅,还很不到位,这时候,语文教师往往就迫不及待地要把自己根据从语文教学参考书上学来或搬来的一整套有关文章层次、中心主题、写作特点等等知识,滔滔不绝地灌输给学生。结果往往是,老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一头雾水。这就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常见的教学模式。这种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由于学生自己对课文的感性认识很不到位,好多语文知识都是语文教师“硬”灌输给学生的,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根本就是两张皮,所以,一篇课文学过了,在学生的脑海里,却几乎没有留下什么印象。一篇又一篇的语文课文就这样走马观花“教”过去了,很难在学生头脑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几乎没有效率的语文“教学”,直接导致了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
其次,要让学生主动对课文进行感悟理解。过去的私塾教育,注重学生对文章的诵读和背诵,教师一般不讲或少讲。学生把文章读通、读熟,进而背会了,即便对文章的内容一时不能完全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那些背诵后储存在脑海里的文章内容,会慢慢地感悟理解。私塾那种只读不讲,或多读少讲的教学方法固然有其弊端,但是,那种注重诵读,注重对文章的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也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不少接受过私塾教育的人讲话时能够引经据典,出口成章,多得益于当年大量背诵的“童子功”。反观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重讲解而轻诵读,学生对文章的感性认识很不到位,所谓的“理性认识”就没有着落,最终,学生一无所获或收获不多。
我长期在高中一线从事语文教学,有一个深切的感受就是,多讲不如少讲,老师多讲不如让学生多读。我教语文遵循的一条原则是:学生读不通,读不熟,读不到位,我绝不开讲;能引导学生自己说出来的答案,我绝不去代替学生说出来。教学文言文,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自读,然后,检查学生朗读情况;如果还有部分学生读不通,读不熟,我宁可先范读,再领读,直到每个学生都读通了,读熟了,进而背会了,我再引导学生逐字逐句去理解,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教学进度看起来慢一些,但是,效果很好。凡是我教教的学生,一开始,可能还有部分学生认为进度太慢,但是,当他慢慢适应了,语文考试成绩提上去了,也就渐渐接受并认可了我的这种教法。
第三,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对现代文或文言文阅读理解试题所给的文段或文章,不少教师采用的方法是,先让学生看后面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回头去读文章,再在文章中对照寻找问题的答案。不少学生反映,带着问题去读文段,寻找答案,往往难以理清头绪,越理不出头绪越着急,越着急越理不出头绪。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我认为是因为这种方法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阅读理解题,根据人们的认知规律,应该是先阅读,逐字逐句逐段读懂、理解,概括总结出每一句、每一段以及整个文段的意思,对文章真正做到了融会贯通、成竹在胸,再去看那些问题就会“一览众山小”,“横扫千军如卷席”,势如破竹,简单易行了。用这种方法训练学生做阅读理解试题,一开始难度可能比较大,一个阅读理解的文段可能就需要花费一节课甚至更长的时间,但是,只要教师引导得法,通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学生就会慢慢入门上道,逐步具备阅读理解的能力,做题的速度也就会越来越快,正确率会越来越高。不少教师不按照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方法去教学生,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根据标准答案去硬套,其结果,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不容易培养起来,就只能在知识的大门外边徘徊,周而复始,效率低下,能力缺失,离开了老师的辅导,离开了标准答案,学生总是难以独立地做阅读理解试题。
温家宝总理在北京35中听完一节语文课后,评课时说了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今天听课,我有一个惊人的发现,我们的学生仅用四、五分钟时间,就能够把一篇两三千字的课文读懂学会,而且还能够回答出老师提出的那么多、那么难的问题。”温总理的点评,是在“表扬”我们的语文教学,还是在“批评”我们的语文教师?稍作思考,不难听出温总理的弦外之音:那节语文课,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或者说,那节语文课,语文教师有拔高、表演或弄虚作假的成分。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或接受能力,一篇两三千字的课文,学生是不可能在短短的五、六分钟之内完成阅读和理解任务的。温总理对这节语文课的评价虽说用语婉转,却一语中的、入木三分,很值得我们语文教师深思。
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去诵读课文,经典的文章尽量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下来,加强诵读、品读教学,教师尽量引导学生去阅读、品读,思考、品味;阅读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也要尽量地引导学生去讨论,去思考;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要去包办代替,越俎代庖。这样,才有可能有效避免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问题,走出一条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之路。
大家知道,人们认识事物,进而理解事物,是先通过眼、耳、鼻、舌等感知器官产生感性认识,等感性认识积累到一定程度,认识产生飞跃,才能上升为理性认识。离开充分的感性认识,就不可能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以充分的感性认识作为前提条件的。
首先,必须让学生重视诵读。等学生读通、读熟,对课文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以后,学生自然就会产生探究课文主题,欣赏课文语言,理解课文内容等客观需要。在诵读过程中,学生就有可能产生疑问,出现理解困难,遇到各种疑难问题。此时,教师再去根据学生诵读、品读中产生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帮助学生消除疑虑,解决学生疑难问题,这样的教学才有针对性,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也就是说,充裕的时间,充分地诵读,充分地感知课文,才能达到充分的感性认识;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才有可能上升到理性认识。然而,反观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教一篇新课文,或让学生浏览,或让学生速读,一篇几百字、上千字甚至几千字的新课文,只给学生几分钟的阅读时间。学生走马观花地“浏览”了一遍新课文,对文章的内容浮光掠影,一知半解,懵懵懂懂,换句话说,学生对课文的感性认识还很肤浅,还很不到位,这时候,语文教师往往就迫不及待地要把自己根据从语文教学参考书上学来或搬来的一整套有关文章层次、中心主题、写作特点等等知识,滔滔不绝地灌输给学生。结果往往是,老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一头雾水。这就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常见的教学模式。这种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由于学生自己对课文的感性认识很不到位,好多语文知识都是语文教师“硬”灌输给学生的,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根本就是两张皮,所以,一篇课文学过了,在学生的脑海里,却几乎没有留下什么印象。一篇又一篇的语文课文就这样走马观花“教”过去了,很难在学生头脑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几乎没有效率的语文“教学”,直接导致了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
其次,要让学生主动对课文进行感悟理解。过去的私塾教育,注重学生对文章的诵读和背诵,教师一般不讲或少讲。学生把文章读通、读熟,进而背会了,即便对文章的内容一时不能完全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那些背诵后储存在脑海里的文章内容,会慢慢地感悟理解。私塾那种只读不讲,或多读少讲的教学方法固然有其弊端,但是,那种注重诵读,注重对文章的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也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不少接受过私塾教育的人讲话时能够引经据典,出口成章,多得益于当年大量背诵的“童子功”。反观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重讲解而轻诵读,学生对文章的感性认识很不到位,所谓的“理性认识”就没有着落,最终,学生一无所获或收获不多。
我长期在高中一线从事语文教学,有一个深切的感受就是,多讲不如少讲,老师多讲不如让学生多读。我教语文遵循的一条原则是:学生读不通,读不熟,读不到位,我绝不开讲;能引导学生自己说出来的答案,我绝不去代替学生说出来。教学文言文,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自读,然后,检查学生朗读情况;如果还有部分学生读不通,读不熟,我宁可先范读,再领读,直到每个学生都读通了,读熟了,进而背会了,我再引导学生逐字逐句去理解,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教学进度看起来慢一些,但是,效果很好。凡是我教教的学生,一开始,可能还有部分学生认为进度太慢,但是,当他慢慢适应了,语文考试成绩提上去了,也就渐渐接受并认可了我的这种教法。
第三,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对现代文或文言文阅读理解试题所给的文段或文章,不少教师采用的方法是,先让学生看后面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回头去读文章,再在文章中对照寻找问题的答案。不少学生反映,带着问题去读文段,寻找答案,往往难以理清头绪,越理不出头绪越着急,越着急越理不出头绪。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我认为是因为这种方法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阅读理解题,根据人们的认知规律,应该是先阅读,逐字逐句逐段读懂、理解,概括总结出每一句、每一段以及整个文段的意思,对文章真正做到了融会贯通、成竹在胸,再去看那些问题就会“一览众山小”,“横扫千军如卷席”,势如破竹,简单易行了。用这种方法训练学生做阅读理解试题,一开始难度可能比较大,一个阅读理解的文段可能就需要花费一节课甚至更长的时间,但是,只要教师引导得法,通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学生就会慢慢入门上道,逐步具备阅读理解的能力,做题的速度也就会越来越快,正确率会越来越高。不少教师不按照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方法去教学生,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根据标准答案去硬套,其结果,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不容易培养起来,就只能在知识的大门外边徘徊,周而复始,效率低下,能力缺失,离开了老师的辅导,离开了标准答案,学生总是难以独立地做阅读理解试题。
温家宝总理在北京35中听完一节语文课后,评课时说了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今天听课,我有一个惊人的发现,我们的学生仅用四、五分钟时间,就能够把一篇两三千字的课文读懂学会,而且还能够回答出老师提出的那么多、那么难的问题。”温总理的点评,是在“表扬”我们的语文教学,还是在“批评”我们的语文教师?稍作思考,不难听出温总理的弦外之音:那节语文课,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或者说,那节语文课,语文教师有拔高、表演或弄虚作假的成分。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或接受能力,一篇两三千字的课文,学生是不可能在短短的五、六分钟之内完成阅读和理解任务的。温总理对这节语文课的评价虽说用语婉转,却一语中的、入木三分,很值得我们语文教师深思。
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去诵读课文,经典的文章尽量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下来,加强诵读、品读教学,教师尽量引导学生去阅读、品读,思考、品味;阅读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也要尽量地引导学生去讨论,去思考;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要去包办代替,越俎代庖。这样,才有可能有效避免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问题,走出一条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