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好课标准的再认识
对于好课标准的一般认识至少包含以下几点:课堂进展流畅,教师的引导富于技巧,学习的结果令人满意。教师们往往追求课堂开展顺利的教学,看重学习的结果,然而,我们也必须看清楚:此类“好课”背后往往隐藏着更深的问题。
一、顺利的课堂缺少什么
教师的精心准备虽然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扫除障碍,保证课堂进展顺利,但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体验可能就大不一样了。学习任务的难度过大,往往会挫伤学生的信心;过于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也会削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挑战欲望。在一些看似流畅的课堂中,很多教学行为往往暗藏着问题。
1.干预过度,压缩了学生的自主空间
在信息技术课堂,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
场景一 教师巡视,观察学生自主学习或探究操作。一旦发现个别学生还没有达到教师的期望,教师会立即进行方法提示。
场景二 教师巡视,观察学生的作品创作,一旦发现优秀的作品,就会进行并全班展示、点评。
上面两种场景可能会得到听课教师或评委们的认可,因其关注了个别,体现了即时评价的引导功能。然而,这种认识的着眼点是教师的行为,而不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当学生沉浸于某种探究活动中的时候,教师应该让这种探究持续下去,不应该随意打断学生的思路,否则学生自主活动的过程就不完整。同样,优秀作品的展示也是对其他学生思路的一种干预,最终将学生拉到模仿的路上。作品的展示点评是必要的,教师也要寻找一些存在问题的并且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与学生共同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学生思维过程得到自然延续,这样做才抓住了问题的本质。
2.互助学习,退化为信息的单向传递
很多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为了突破一些难点,会采用异质同组、小组协作的学习策略。一些基础差的学生得到同伴的帮助,最终也能比较顺利地完成任务。不过,细心观察课堂则会发现,这种协作往往是小组长的讲解或优秀学生的操作演示。基础差的学生被动模仿,习惯差的学生坐享其成。教师也会强调小组内的讨论交流,然而总是个别优秀学生才能取得发言权,其他学生的思维往往停滞不前,所谓互助学习便退化为一种信息的单向传递。
互助学习从来都不应该被否定,但互助学习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没有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探索尝试,个体收获从何而来,交流从何谈起?唯有被动接受。
3.分层任务,无法消解学生的基础差异
学生的差异客观存在着,教师往往会设计一些分层任务,以满足不同基础学生的需求。下面的任务设计是很多教师经常采用的。
A层次学生:任务一;
B层次学生:任务二,即完成任务一基础上,完成X操作;
C层次学生:完成任务二基础上,完成Y操作。
反思此类分层任务,教师们的出发点是尊重学生的差异,为基础差的学生设计较简单的任务,保证其能完成。为能力强的学生设计一些有难度的任务,促使其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然而,此种做法表面上是尊重了学生的差异,实际上却会造成学生错误的自我定位,一些学习态度差的学生往往会选择完成最简单的任务来应付教师。
我们不妨思考,这种分层任务究竟会对学生之间的差异产生什么影响呢?有的学生每节课都会比另外的学生多学习一些内容,学生之间的差异不会缩小。基础差的学生最终会失去斗志,降低对自己的定位。教师们常常抱怨一些学生不思进取,这实际上是由于教师无法帮助学生体验到进步的乐趣。
优秀应该是每一个学生的目标,教师应该将优秀装在每一个学生的心中,让学生认识到属于自己的优秀,这才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差异的尊重。课堂上,教师应该对基础差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点拨方法、激励信心。
二、对好课标准的再认识
前面分析的这些课堂现象最大的共同特点是:教师的目标直接指向学习结果。在学习结果的掩盖下,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很难暴露出来。其实,课堂中这些习以为常的,甚至被普遍认可的做法,正是造成很多教学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成为顽疾的根源。这类做法之所以被教师们普遍运用于课堂,是因为它们能有效地达成一节课的期望结果。显然,目前不论是公开课、比赛课,还是常态课,好课的标准是:是否达到一个期望的学习结果,对学习过程的设计则是为取得学习结果而服务的。
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哪个更重要呢?学习过程真的仅仅是为学习结果提供支持吗?对于一个较为简单的问题,教师的教学策略也简单,往往是课堂讲解一遍,学生就全都明白了。当遇到复杂的问题时,教师才设计如何突破难点。这就是课堂质量以结果为评价标准的一种典型体现。其实,教师也可以将相对简单的问题设计成探究性的任务,既然简单,何不探究一下呢?不同的设计反映出教师不同的教学观念,关键在于教师希望实现什么样的目的——是希望学生迅速掌握知识,还是希望学生体验通过探究获取知识的过程。
在以学习结果为衡量标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行为的着眼点都放在了结果上。过分看重学习结果导致了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体验的忽视,误认为学习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是为学习结果服务的。面对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教师们最大的困惑仍是“过程和方法”目标如何落实。我们总在想着如何通过学习过程达到学习结果的目标,并没有认识到学习过程本身就是目标,而且是比学习结果更加重要的目标。学习过程之所以更加重要,是因为方法的形成、兴趣的激发、思维习惯的培养等等都是通过学习过程实现的,学习结果仅仅是对知识量或技能的积累的评估。
学习结果的重要性固然不能否定,但是如果过于看重学习结果而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体验,甚至将学习结果等同于教学效果,这样的课一定不能算是好课。我们必须警惕,那些过于顺利的课堂往往缺少智慧。教师需要对好课的标准进行再认识:判断一节课是不是好课,不能看教师是不是投入,也不能看课堂是不是顺畅,而要看学生对学习的投入是不是积极主动的,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不是充分有效的。
(江苏淮安外国语学校陈仕洪)
好课不是精彩的“一言堂”
课堂进展顺利的课并不能说明它就是好课,因为进展顺利的课,有时会有被教师控制的嫌疑。在某些看似顺利的课上,学生可能根本没有在一种活跃的状态下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任何一堂学生充分参与的课,几十个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思维不会完全一致。总有一些学生的思维会跑到别的地方去,他也许不是“开小差”,只是对某一个问题的看法不同,限于教师对课堂的控制,而少有机会表达而已。
其实,一节课的好与坏,直接的学习结果不是最重要的。从长远来看,培养学生的素质,让学生处在一种放松的环境里,心智得到发展,情感得到发展,才是教育的真正目标。那种认为教学结果最重要的观念,仍然局限在应试教育的框框中,是应试教育成绩至上观念的体现。导致素质教育没有落到实处的最根本问题是,课堂还是传统的课堂模式,课堂评价方式仍然是以学习结果为主的评价方式。评价学生要看他掌握了多少知识,评价教师要看这节课后学生作业或者考试的分数。学生在情感、个性、心智上进步了多少,则一般不是关注的重点。事实上,学生心智和情感的发展,似乎没有什么方法能够测试出来,唯一的方法是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没有虚与委蛇的应付,没有呆若木鸡的神情,有的是神采奕奕的眼神,发自内心的思考和发言,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中,与教师形成良性互动,这才应该是好课的标准!
教师应该是课堂的主持人,学生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看到的一些所谓的“好课”,教师讲得神采飞扬、抑扬顿挫,体现出教师很好的表演才能,但是往往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不够。如果我们只看教师,就会觉得教师讲得真好,但是教师讲得再好,没有学生参与进来,学生会思考吗?学生会进步吗?这样的课充其量算是十年前应试教育下的好课。在学生普遍民主意识增强,重尊重、重沟通的大环境下,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满足于听,他们也有强烈的表现欲望,有强烈的被尊重的欲望。学生希望学得好,更希望学得有趣和轻松。课堂上如果不能考虑到这些,就会变成教师的“一言堂”,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课堂进展顺利的课固然是好课,但更可贵的是教师的引导富于技巧,能够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强化好学、乐学的情趣,让学生把学习当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这样的课才是一堂真正的好课。
(江苏泰兴市西城初级中学邱玉东)
好课能够激发学生的精彩
课堂上,是教师的精彩重要,还是学生的精彩重要?我想,这是一个不需要回答的问题,回归课堂本身,当然是以学生的精彩为重。
记得在一次优质课评比活动中,一位教师用多个搞笑的Flash动画征服了所有的学生,45分钟的课堂始终沉浸在欢声笑语中。但是,在课堂知识点的教学中,却少有师生间的精彩交流,结果评委给这位教师的评分很低。
同样,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也似乎只在乎自己的精彩,而很少能激发学生的精彩。这或许可以说明,教师在教学理念上仍然存在炫耀个人才艺而忽视学生主体的倾向。
我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应善于把学生推向前台展示精彩。如果一节课上,学生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精彩,基本上可以认定这节课是失败的。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而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每一位教师要努力转变角色,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个性发展的服务者。在课堂上,教师要遏制住自己的表现欲,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多地展示精彩!
(江苏盐城市亭湖区圩洋实验学校 董 明)
好课让学生思维
开出美丽的花朵
每个人对好课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这就像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在我的心里,好课就是学生的思维能够受到启迪,学生们总是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开出心灵的花朵。
多年前,我教学生“程序设计基础”。当时没有新课标,计算机这门课程是高中阶段一门容易被学校领导和学生忽略的学科。但是我的学生们都喜欢用程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也想尽一切办法鼓励他们这么做。有个叫泽枫的学生,在计算机课上学习了循环语句,晚上睡觉前想起升上高三同学们就要分班了,很不舍。后来做梦梦见自己编了一个程序,程序的运行结果是“807班万岁”。几个男生听到泽枫这个美丽的梦后,决定帮助他实现。我永远记得,在隔周的计算机课上,当泽枫运行完程序时,全班先是鸦雀无声,然后是掌声雷动。泽枫的杰作是在屏幕上缓缓输出“807”三个字,这个“807”不是由普通的数字组成,而是由“万岁”二字组成。
近来,我听了不少信息技术课,发现凡是注重发展学生思维的课堂,学生的学习情绪都比较高涨,学习效果也比较好。印象较深的一节课是教学Flash相关内容的。教师在播放Flash动画之后,引导学生认识Flash的主操作界面,精讲“帧”、“关键帧”的概念,然后提出任务,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帮助文档,制作一个从左边运动到右边的小球动画。教师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初步了解用Flash制作动画的两种基本方法:逐帧制作和中间帧自动生成运动动画。在学生初步掌握运动动画的制作知识后,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制作一个跳动的小球?这个问题旨在让学生掌握运动动画中轨迹线的运用。在学生掌握运动动画中轨迹线的运用之后,教师再次提出问题:如何制作一个从高处跳动到最后停止跳动的球的动画?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思维一刻也没停止下来。学生不仅亲历了知识的建构,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经验,还明白了重要的一点:动画制作也需关注生活——小球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不可能永远在同一高度跳动,而是会越跳越低,最后趋于静止。这种任务难度螺旋上升的教学对于培养、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具有积极的意义,学生喜欢接受这样的挑战。每每挑战成功,学生总会因获得成就感而心情舒畅。
学生还喜欢思维“密布”的有效对话。如一位教师教学《信息及其特征》,在引导学生捕捉信息的传递性和依附性这两个基本特征时,出示了熊熊燃烧着的古代烽火台的图片,并进行了下面的对话。
师:从图片中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生:战争。
师:为什么?
生:因为烽火台上的火传递了战争的信息。
师:烽火台本身是不是信息?
生:不是,它只是向人们传递信息的载体。
师:那战争的信息能否不通过载体传递给别人?
生:不能。
师:假如烽火台没点上火,能不能知道战争的信息?
生:不能。
师:那说明战争的信息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
生:火、烟。
教师小结:同样,我们周围也存在着信息,如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同学们能不能找出不依附于载体而存在的信息?
生:不能。
信息技术教学并不仅仅是解决如何操作的问题,学生思维的锻炼及思维品质的提升更加重要。在我眼里,能够让学生的思维不断跳舞的课堂,才是真正的好课。只有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的心灵才能不断开出美丽的花朵。
(广东揭阳市教育局教研室方少芹)
对于好课标准的一般认识至少包含以下几点:课堂进展流畅,教师的引导富于技巧,学习的结果令人满意。教师们往往追求课堂开展顺利的教学,看重学习的结果,然而,我们也必须看清楚:此类“好课”背后往往隐藏着更深的问题。
一、顺利的课堂缺少什么
教师的精心准备虽然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扫除障碍,保证课堂进展顺利,但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体验可能就大不一样了。学习任务的难度过大,往往会挫伤学生的信心;过于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也会削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挑战欲望。在一些看似流畅的课堂中,很多教学行为往往暗藏着问题。
1.干预过度,压缩了学生的自主空间
在信息技术课堂,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
场景一 教师巡视,观察学生自主学习或探究操作。一旦发现个别学生还没有达到教师的期望,教师会立即进行方法提示。
场景二 教师巡视,观察学生的作品创作,一旦发现优秀的作品,就会进行并全班展示、点评。
上面两种场景可能会得到听课教师或评委们的认可,因其关注了个别,体现了即时评价的引导功能。然而,这种认识的着眼点是教师的行为,而不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当学生沉浸于某种探究活动中的时候,教师应该让这种探究持续下去,不应该随意打断学生的思路,否则学生自主活动的过程就不完整。同样,优秀作品的展示也是对其他学生思路的一种干预,最终将学生拉到模仿的路上。作品的展示点评是必要的,教师也要寻找一些存在问题的并且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与学生共同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学生思维过程得到自然延续,这样做才抓住了问题的本质。
2.互助学习,退化为信息的单向传递
很多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为了突破一些难点,会采用异质同组、小组协作的学习策略。一些基础差的学生得到同伴的帮助,最终也能比较顺利地完成任务。不过,细心观察课堂则会发现,这种协作往往是小组长的讲解或优秀学生的操作演示。基础差的学生被动模仿,习惯差的学生坐享其成。教师也会强调小组内的讨论交流,然而总是个别优秀学生才能取得发言权,其他学生的思维往往停滞不前,所谓互助学习便退化为一种信息的单向传递。
互助学习从来都不应该被否定,但互助学习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没有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探索尝试,个体收获从何而来,交流从何谈起?唯有被动接受。
3.分层任务,无法消解学生的基础差异
学生的差异客观存在着,教师往往会设计一些分层任务,以满足不同基础学生的需求。下面的任务设计是很多教师经常采用的。
A层次学生:任务一;
B层次学生:任务二,即完成任务一基础上,完成X操作;
C层次学生:完成任务二基础上,完成Y操作。
反思此类分层任务,教师们的出发点是尊重学生的差异,为基础差的学生设计较简单的任务,保证其能完成。为能力强的学生设计一些有难度的任务,促使其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然而,此种做法表面上是尊重了学生的差异,实际上却会造成学生错误的自我定位,一些学习态度差的学生往往会选择完成最简单的任务来应付教师。
我们不妨思考,这种分层任务究竟会对学生之间的差异产生什么影响呢?有的学生每节课都会比另外的学生多学习一些内容,学生之间的差异不会缩小。基础差的学生最终会失去斗志,降低对自己的定位。教师们常常抱怨一些学生不思进取,这实际上是由于教师无法帮助学生体验到进步的乐趣。
优秀应该是每一个学生的目标,教师应该将优秀装在每一个学生的心中,让学生认识到属于自己的优秀,这才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差异的尊重。课堂上,教师应该对基础差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点拨方法、激励信心。
二、对好课标准的再认识
前面分析的这些课堂现象最大的共同特点是:教师的目标直接指向学习结果。在学习结果的掩盖下,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很难暴露出来。其实,课堂中这些习以为常的,甚至被普遍认可的做法,正是造成很多教学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成为顽疾的根源。这类做法之所以被教师们普遍运用于课堂,是因为它们能有效地达成一节课的期望结果。显然,目前不论是公开课、比赛课,还是常态课,好课的标准是:是否达到一个期望的学习结果,对学习过程的设计则是为取得学习结果而服务的。
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哪个更重要呢?学习过程真的仅仅是为学习结果提供支持吗?对于一个较为简单的问题,教师的教学策略也简单,往往是课堂讲解一遍,学生就全都明白了。当遇到复杂的问题时,教师才设计如何突破难点。这就是课堂质量以结果为评价标准的一种典型体现。其实,教师也可以将相对简单的问题设计成探究性的任务,既然简单,何不探究一下呢?不同的设计反映出教师不同的教学观念,关键在于教师希望实现什么样的目的——是希望学生迅速掌握知识,还是希望学生体验通过探究获取知识的过程。
在以学习结果为衡量标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行为的着眼点都放在了结果上。过分看重学习结果导致了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体验的忽视,误认为学习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是为学习结果服务的。面对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教师们最大的困惑仍是“过程和方法”目标如何落实。我们总在想着如何通过学习过程达到学习结果的目标,并没有认识到学习过程本身就是目标,而且是比学习结果更加重要的目标。学习过程之所以更加重要,是因为方法的形成、兴趣的激发、思维习惯的培养等等都是通过学习过程实现的,学习结果仅仅是对知识量或技能的积累的评估。
学习结果的重要性固然不能否定,但是如果过于看重学习结果而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体验,甚至将学习结果等同于教学效果,这样的课一定不能算是好课。我们必须警惕,那些过于顺利的课堂往往缺少智慧。教师需要对好课的标准进行再认识:判断一节课是不是好课,不能看教师是不是投入,也不能看课堂是不是顺畅,而要看学生对学习的投入是不是积极主动的,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不是充分有效的。
(江苏淮安外国语学校陈仕洪)
好课不是精彩的“一言堂”
课堂进展顺利的课并不能说明它就是好课,因为进展顺利的课,有时会有被教师控制的嫌疑。在某些看似顺利的课上,学生可能根本没有在一种活跃的状态下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任何一堂学生充分参与的课,几十个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思维不会完全一致。总有一些学生的思维会跑到别的地方去,他也许不是“开小差”,只是对某一个问题的看法不同,限于教师对课堂的控制,而少有机会表达而已。
其实,一节课的好与坏,直接的学习结果不是最重要的。从长远来看,培养学生的素质,让学生处在一种放松的环境里,心智得到发展,情感得到发展,才是教育的真正目标。那种认为教学结果最重要的观念,仍然局限在应试教育的框框中,是应试教育成绩至上观念的体现。导致素质教育没有落到实处的最根本问题是,课堂还是传统的课堂模式,课堂评价方式仍然是以学习结果为主的评价方式。评价学生要看他掌握了多少知识,评价教师要看这节课后学生作业或者考试的分数。学生在情感、个性、心智上进步了多少,则一般不是关注的重点。事实上,学生心智和情感的发展,似乎没有什么方法能够测试出来,唯一的方法是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没有虚与委蛇的应付,没有呆若木鸡的神情,有的是神采奕奕的眼神,发自内心的思考和发言,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中,与教师形成良性互动,这才应该是好课的标准!
教师应该是课堂的主持人,学生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看到的一些所谓的“好课”,教师讲得神采飞扬、抑扬顿挫,体现出教师很好的表演才能,但是往往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不够。如果我们只看教师,就会觉得教师讲得真好,但是教师讲得再好,没有学生参与进来,学生会思考吗?学生会进步吗?这样的课充其量算是十年前应试教育下的好课。在学生普遍民主意识增强,重尊重、重沟通的大环境下,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满足于听,他们也有强烈的表现欲望,有强烈的被尊重的欲望。学生希望学得好,更希望学得有趣和轻松。课堂上如果不能考虑到这些,就会变成教师的“一言堂”,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课堂进展顺利的课固然是好课,但更可贵的是教师的引导富于技巧,能够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强化好学、乐学的情趣,让学生把学习当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这样的课才是一堂真正的好课。
(江苏泰兴市西城初级中学邱玉东)
好课能够激发学生的精彩
课堂上,是教师的精彩重要,还是学生的精彩重要?我想,这是一个不需要回答的问题,回归课堂本身,当然是以学生的精彩为重。
记得在一次优质课评比活动中,一位教师用多个搞笑的Flash动画征服了所有的学生,45分钟的课堂始终沉浸在欢声笑语中。但是,在课堂知识点的教学中,却少有师生间的精彩交流,结果评委给这位教师的评分很低。
同样,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也似乎只在乎自己的精彩,而很少能激发学生的精彩。这或许可以说明,教师在教学理念上仍然存在炫耀个人才艺而忽视学生主体的倾向。
我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应善于把学生推向前台展示精彩。如果一节课上,学生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精彩,基本上可以认定这节课是失败的。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而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每一位教师要努力转变角色,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个性发展的服务者。在课堂上,教师要遏制住自己的表现欲,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多地展示精彩!
(江苏盐城市亭湖区圩洋实验学校 董 明)
好课让学生思维
开出美丽的花朵
每个人对好课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这就像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在我的心里,好课就是学生的思维能够受到启迪,学生们总是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开出心灵的花朵。
多年前,我教学生“程序设计基础”。当时没有新课标,计算机这门课程是高中阶段一门容易被学校领导和学生忽略的学科。但是我的学生们都喜欢用程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也想尽一切办法鼓励他们这么做。有个叫泽枫的学生,在计算机课上学习了循环语句,晚上睡觉前想起升上高三同学们就要分班了,很不舍。后来做梦梦见自己编了一个程序,程序的运行结果是“807班万岁”。几个男生听到泽枫这个美丽的梦后,决定帮助他实现。我永远记得,在隔周的计算机课上,当泽枫运行完程序时,全班先是鸦雀无声,然后是掌声雷动。泽枫的杰作是在屏幕上缓缓输出“807”三个字,这个“807”不是由普通的数字组成,而是由“万岁”二字组成。
近来,我听了不少信息技术课,发现凡是注重发展学生思维的课堂,学生的学习情绪都比较高涨,学习效果也比较好。印象较深的一节课是教学Flash相关内容的。教师在播放Flash动画之后,引导学生认识Flash的主操作界面,精讲“帧”、“关键帧”的概念,然后提出任务,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帮助文档,制作一个从左边运动到右边的小球动画。教师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初步了解用Flash制作动画的两种基本方法:逐帧制作和中间帧自动生成运动动画。在学生初步掌握运动动画的制作知识后,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制作一个跳动的小球?这个问题旨在让学生掌握运动动画中轨迹线的运用。在学生掌握运动动画中轨迹线的运用之后,教师再次提出问题:如何制作一个从高处跳动到最后停止跳动的球的动画?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思维一刻也没停止下来。学生不仅亲历了知识的建构,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经验,还明白了重要的一点:动画制作也需关注生活——小球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不可能永远在同一高度跳动,而是会越跳越低,最后趋于静止。这种任务难度螺旋上升的教学对于培养、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具有积极的意义,学生喜欢接受这样的挑战。每每挑战成功,学生总会因获得成就感而心情舒畅。
学生还喜欢思维“密布”的有效对话。如一位教师教学《信息及其特征》,在引导学生捕捉信息的传递性和依附性这两个基本特征时,出示了熊熊燃烧着的古代烽火台的图片,并进行了下面的对话。
师:从图片中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生:战争。
师:为什么?
生:因为烽火台上的火传递了战争的信息。
师:烽火台本身是不是信息?
生:不是,它只是向人们传递信息的载体。
师:那战争的信息能否不通过载体传递给别人?
生:不能。
师:假如烽火台没点上火,能不能知道战争的信息?
生:不能。
师:那说明战争的信息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
生:火、烟。
教师小结:同样,我们周围也存在着信息,如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同学们能不能找出不依附于载体而存在的信息?
生:不能。
信息技术教学并不仅仅是解决如何操作的问题,学生思维的锻炼及思维品质的提升更加重要。在我眼里,能够让学生的思维不断跳舞的课堂,才是真正的好课。只有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的心灵才能不断开出美丽的花朵。
(广东揭阳市教育局教研室方少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