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信件里的大文章

来源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ua_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蒋俭学:中小学高级教师,江苏省苏州市教科研先进个人,张家港市语文学科带头人,现任教于张家港市港口学校。
  亲爱的小伙伴们,大家好!今天,初初要为大家介绍一本特别的书——《傅雷家书》。这本书是一本家信集,是由现代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
  说起书信,初初马上想到一个成语——见字如面。是呀,见到字就如见到本人,当你看到一封信的时候,就像写信人当面跟你说话一样。如今,电话、QQ、微信等现代通讯工具的产生,使家书成了稀罕物。在这个迷恋速度的时代,家书这样一种深度交流的通讯方式,更值得我们缅怀。
  傅雷是慈爱父亲、儒雅学者、睿智哲人、谦谦君子。他是中国父母的典范。正如金庸所说:“傅雷先生的家书,是一位中国君子,教他的孩子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中国君子。”
  儿子傅聪留学波兰期间,傅雷的家书是这样写的:“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今日读来,我们仍能感受到傅雷先生的风骨。他的拳拳爱子之心,跃然纸上。“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傅雷先生对儿子的诸多教诲,对于今人仍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傅雷未给孩子留下万贯家财,却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小伙伴们,你们准备好了吗?下面,让我们一起阅读《傅雷家书》,领略家书的厚重与温暖,品悟大师的思想与境界。《傅雷家书》收录了数百通书信,内容很繁杂。在这里,初初给大家一些阅读方面的建议,以帮助大家顺利读完这部名著。
  一、阅读打卡,摘录经典
  制订读书计划,让阅读变得有序。有了适当的目标,再按照计划去完成目标,能够极大地提高阅读效率。以2018年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傅雷家书》为例,书中共收录“父母给傅聪及儿媳弥拉的家信159通(含外文信24通),其中父信123通,母信36通;同时收入与之呼应的傅聪家信37通,共计196通”,同学们在一周内完成阅读比较适宜。大家可以按照下面的阅读计划表,每天完成相应的阅读量,并摘录经典语段,记录阅读感悟,这样能够大大提升阅读的有效性。
  二、梳理信息,专题研讨
  在阅读的时候,同学们还要懂得聚焦,学会梳理与整合信息。初初建议大家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专题,进行深度阅读,对需要的信息进行梳理和提取,这样有利于你们形成自己的观点,加深对作品的认识。初初在下面的表格中列出了几个专题,小伙伴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当然,如果你们能另辟蹊径,用更多角度的专题打开《傅雷家书》,那就更好了!初初期待着你们的巧思!
  三、穿越时空,对话傅雷
  能够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才算是真正掌握了学问。在时空的那一头,傅雷先生宛若山间清泉般的轻声细语,可曾激起了大家心灵的浪花?你们会如何回应?在阅读过程中,大家可以模拟傅聪的口吻,也可以用一个普通读者的身份,穿越时空,给傅雷先生回一封信。然后,还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交流和分享自己写的这封回信。初初觉得,参与这样的实践活动,你们会更加懂得《傅雷家书》哦!
  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它能帮助大家培养独立的思想和创意的品质。批注的位置可以是“旁批”(字、词、句的旁边,书页右侧),也可以是“尾批”(批在一段或全文之后)。常用的批注符号有:(1)· 生字、难字;(2)
其他文献
一 母子絮语  母亲蹒跚上车那一刻,明白过来的旺仔突然冲上前,咬着她的裤角,继而扑在她身上,摇头摆尾,似有万千衷肠要诉。轿车开动了,它还急起直追了好一段路,风带着一径的落叶在秋阳下萧萧飘落。这情景让我不无悲伤。那时妻已上班,看了我发在微信上的照片后评论:“我快泪奔了。”远在千里之外的二姐则留言:“很快就要见到老妈了,泪水止不住涌出。老妈离开已有五个月了,女儿真的好想您!”  “有母亲在,你还是儿子
与往事相逢,时常冒出一种古老感觉。如同前几天搬家,从柜子最深处翻出那瓶贴着“1997” 标签,青岛产的干白葡萄酒,一边窃喜,一边找来抹布,正要擦拭,又停了下来。落在酒瓶上的1997年的灰尘,不擦干净可惜,擦得太干净了更可惜。来到新居所,第一件事就是将权当没被重新发现的灰蒙蒙的酒瓶安置好。有岁月当底气,在阳光下深深浅浅不断变换颜色的玻璃瓶中,老酒婀娜晃荡,仿佛是窗外那树每天一种模样的秋叶,舍不得打开
有时候读当代人的作品,会有这样的感觉,某一类写作者,对于生命有种宿命的感觉,写起人物时多神秘之笔。这在过去的许多年是被推崇的。但是像汪曾祺、孙犁这种人,不太喜欢玄奥的渲染,故意稀释了背景的浓度,一切都在宁静里铺展着,人间的烟火气里透出诗意的气息。比如像汪曾祺的文章,常常觉得他对于残酷元素的过滤,剩下的,多是温馨的东西。京派作家的词语里,是有点淡烟疏月的意味的。   我过去总觉得刘庆邦的作品是受到
书、女人和瓶  北京四环外五环内有幢建于2010年的高楼,一至二层一半是商场一半是饭店;二层以上一半是写字楼一半是宾馆。  写字楼的第八层,两年前由一位南方的段姓老板买下了,作为其房地产公司的总部。  段老板喜欢收集陶瓷精品或古董,放玻璃罩内,不但装点于办公区各处,连办公区外的大堂及电梯两侧也有所陈列。整层楼都是他的,没谁干涉。  大堂内的坐台小姐姓詹,名芸;二十二三岁,山东登州人,农家女儿,自幼
南方小城长大的女孩子,在有梦想的年纪遭遇喧嚣浑浊的世俗社会,巨大的反差让已步入社会的女孩无处逃遁,最终陷入世俗的泥潭,一个美好生命如何渐渐凋零?  1  秀燕喊葛小芹“婶婶”,这称呼从继母葛小芹进门起,一叫再没变。秀燕生母在她六岁时生病死了,一年后父亲阮东水再娶了葛小芹,她带来了比秀燕大三岁的女儿大菊。  秀燕父亲阮东水在镇上卖了多年豆腐,性子闷,话少,因他姓阮,镇上人戏称他“软豆腐”。葛小芹是粮
2009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实验中学海韵文学社在校园文化建设的春风中诞生了。文学社旨在激发社员的写作兴趣,挖掘社员的创作潜力,提高社员的文学修养。“社员与作家面对面”“校园采风”“踏雪寻梅”等一系列文学活动,拓宽了社员的视野,触发了他们的写作灵感。  10多年来,一代代“海韵人”笔耕不辍。社员们在各级各类作文大赛中屡拔头筹。文学社主办的《海韵文学报》备受学校师生喜爱。文学社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收获
一个异国护士的中国梦(报告文学)胡启明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些孩子要过早地去面对“死亡”,而当这些孩子是弃儿时,这种“面对”又是如此孤立与残酷。儿童临终关怀是个敏感的话题,也是个边缘化的议题。有这样一位英国护士,漂洋过海,在中国开设了一家名为“蝴蝶之家”的儿童临终关怀中心。作者用深情的文字记录了一种别样的告别生命的方式,读来令人动容。  引 子  故事还得先从蝴蝶说起。  之前,我对昆虫类知之甚少
何平:今年是《北京文学》创刊70周年,《北京文学》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50年,但我觉得和今天《北京文学》关联性更大的重要起点是《北京文艺》更名《北京文学》的1980年前后。现在文学史上经常提到的这一时期《北京文学》(《北京文艺》)的经典作品很多,像《在静静的病房里》《话说陶然亭》《内奸》《爱,是不能忘记的》《风筝飘带》《丹凤眼》《受戒》,等等。一下子集中出了这么多好作品,显然和大量的文学期刊没
读孙频《天体之诗》,我想到贾樟柯电影。作为我们时代的艺术家,贾樟柯记下了我们身处时间之内的百感交集。想起逝去的岁月时,你不仅会想到他摄影机里那些人与场景,更会想到赵涛的面容,在那张极富中国特色的人脸上,刻着一个女人所走过的时代与沧桑,反过来说,一个女人所经历的时光也浸入了她的面容与身体。  虽同为山西人,但是,孙频与贾樟柯的艺术理解与艺术表达方式都殊为不同。不过,在如何表现我们的时代方面,却也有着
玉枪新人自白  故事不一定是小说,小说也不一定讲故事。  我是看中国当代文学长大的。但是看着看着,就不看了,兴趣逐渐转到了外国文学上。  为什么呢?翻开一本2008年的文学期刊,再翻开一本2018年的,有什么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故事里的翻盖手机变成了智能手机,从发短信变成发微信。而故事本身,无论是母题、主题,甚至是叙述视角,都是一模一样的。而国外的同行们,已经在脱离故事的道路上走得很远了。西川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