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有时候读当代人的作品,会有这样的感觉,某一类写作者,对于生命有种宿命的感觉,写起人物时多神秘之笔。这在过去的许多年是被推崇的。但是像汪曾祺、孙犁这种人,不太喜欢玄奥的渲染,故意稀释了背景的浓度,一切都在宁静里铺展着,人间的烟火气里透出诗意的气息。比如像汪曾祺的文章,常常觉得他对于残酷元素的过滤,剩下的,多是温馨的东西。京派作家的词语里,是有点淡烟疏月的意味的。 我过去总觉得刘庆邦的作品是受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时候读当代人的作品,会有这样的感觉,某一类写作者,对于生命有种宿命的感觉,写起人物时多神秘之笔。这在过去的许多年是被推崇的。但是像汪曾祺、孙犁这种人,不太喜欢玄奥的渲染,故意稀释了背景的浓度,一切都在宁静里铺展着,人间的烟火气里透出诗意的气息。比如像汪曾祺的文章,常常觉得他对于残酷元素的过滤,剩下的,多是温馨的东西。京派作家的词语里,是有点淡烟疏月的意味的。
我过去总觉得刘庆邦的作品是受到汪曾祺、孙犁的影响的。但自从看了《神木》,看法就有些不同了,觉得他更接近冷意写作的路径,在什么地方让人想起契诃夫、鲁迅的传统。在精神深处,有非乌托邦的深思。尤其像《遍地月光》《黄泥地》,拷问的冷语暗藏,让我们的读者脊背发凉。
这篇《叶落桃园》,有刘庆邦一贯的韵律,故土的温情和聚散的悲欢,弹奏着一曲温婉的歌谣。但那里冷热是平衡的,没有一味滑入凄寂之域,乃对于命运多维的凝视。刘庆邦所写的家族故事,带出现代史里的悲苦一幕,乡里的旧迹也有民族的悲欢的折射,恰扯出知識人眼里消失不掉的痛感,点点滴滴之间,怅然之音缭绕,看得出作者的某种心思。
我们的作者对于存在的荒诞和不可思议性的理解,在人物的轨迹和性格里都有交代。一切都在不动声色里流动着,没有明确的价值判断。但却指示了一个精神光点,那就是阴晴转换,风雨之迹,剩下的还是人间的爱意最好。三叔离开故土后的诸种磨难,并未失去乡里人本然的美德,而在海峡两岸间的苦运里,个体的痛感也被一种家国之情放大了。
短短的篇幅里,现代史里的苦乐那么复杂地纠葛在一起。大陆与台湾,因了战乱的原因,催生出无数悲剧的故事。刘庆邦笔下的人物,用特定的概念是不好解析的,有许多相克的因素弥散在空间。作品在大的格局里写的是时代之变:制度之变、景观之变、贫富之变。而在细小的地方,却让我们感受到变中的不变:乡下伦理、村民性格,山里民风,都有古老的幽魂的纠缠。作者点画这些氛围的时候,有种悖论的因素。这种笔触流出混沌里的苍凉,在命运的天地里,人间长恒的那种东西,还是让我们留恋的吧。
《叶落桃园》开篇的话,乃夫子自道,说出自己的审美追求。作者不喜欢浪漫的、夸大的叙述,对于魔幻的陈述也是隔膜的。面对逝去的光阴里的一切,心里留下的是清晰的底片,看不见的神秘之维对于自己意义甚少。他视角落在可以看到、感到的世界,于是无序与黑洞消失了,我们看到了生活的另一种逻辑。他以可视的镜头,筑起精神之台,上面是“叶生叶落,月圆月缺,生命更替”,在时光的流动里,万物都在变化。隐现之间,情思种种;动静之际,慨叹万端。这朴素的叙述方式,却有着一言难尽的人间百态。
刘庆邦要写的是系列作品,开篇已经让我们触摸到时代的温度。这些亲历的场景,在他那里已经非己身的凝固之影,其间流出的是自我与他人的存在的歌哭。回忆前辈,也是冷观自我的过程。我们的作者在茫茫世间感受到了存在的歧义性,也窥见了微茫的洞穴之光。我在阅读其文本的时候,一直在想,我们如何整理自己的记忆?如何写出与前人不同的故事?这不仅仅是刘庆邦,也是读者要问的话题。
在与刘庆邦有限的接触里,感到他的悟道之深。他的和蔼的笑意背后,有曾经沧桑的苦味。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为普通百姓命运而写作的人,所以没有书斋里的迟暮之感,内心与土地里的人们紧紧连接在一起。这可能缺少文人的调子,没有汪曾祺式的“通感”,但在平凡里见出不平凡来,不是人人能够做到。刘庆邦走的是另一条道路,他知道行走的不易,也知道寂寞相伴的长远,所以他的文字有未尽胸臆的地方,读起来让我们思之又思的。
期待他的下一篇新作。
责任编辑 王 童
其他文献
从1988年至2002年,我一直工作在那时的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所关注、所倾听、所讨论、所思考之话题,不可能不以儿童文学、儿童电影为重点,那是由工作要求所决定的。由此接触了较多的儿童文学作家、编剧、理论家和批评家。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和编剧张之路任编辑部主任,他当年是我的好同事,现在仍是我好友。前辈电影艺术家于蓝是艺术委员会主任;前辈导演水华、陈怀凯是艺术顾问,聆听前辈的见解总使我受益多多。
一 秋天的早晨,骑龙顶风景真是好,风吹雾走,天开山朗,旭日东升。九十四岁的杨年人寿终正寝了。 骑龙顶有来历。骑龙顶坐落在大别山群山环抱的山腰里。相传骑龙顶的人老死后,不喝迷魂汤,不过奈河桥,不经那么多的磨难,直接有龙来接。空中传来仙乐,那条龙驾着五彩云霞,落在山顶上,让亡魂骑上直接上天堂。你要相信大别山区,越是贫苦的地方,传说越美丽。 杨年人的死,事先没有任何征兆。杨年人早餐还吃了两碗饭。吃
那是什么声音?奔放开朗,像山洪暴发,在峡谷间涌流不息,在天空和山野间回荡…… 哦,是鼓声,是催人战斗的鼓声,是激励整个中华民族顽强不屈、抵御外侮的鼓声! 我指的是田间的诗。它们曾在城乡的街头巷尾的墙壁板报上发表,句洁行简,字字有力,像爆炒黄豆,粒粒滚烫。学贯中西的一代文坛泰斗闻一多曾在《时代的鼓手——田间》中写道:“一声声的鼓点,不只鼓的声律,还有鼓的情绪。”“它摆脱了一切诗艺的传统手法
地理书上讀你,读你如读故乡那条蓝幽幽的 小溪 祖母的蒲扇下读你,读你如读萤火虫一闪一 闪的灯谜 梦境的矮檐下读你,读你如读母亲倚门唤儿 的亲昵 线装的唐诗里读你,读你如读李白《将进酒》 中的豪气 黄河,黄河呀,我是你穿红兜肚的孩子 真的,已经不记得是怎么长大的了 只记得父亲拉纤归来 总为我采回一束蓝蓝的马莲 那无字无声的摇篮曲 采自你纤绳匍匐号子裂岸的河畔 妈妈
岔道 三年过去了,人们不再谈论火子和王淑媛的爱情悲剧了。火子和儿子火星、女儿火蓝仍然生活在乐川,只是王淑媛一个人回到了北京,听说她准备改嫁了。 那是三年前的一个春天,谁也没有想到,火子与王淑媛当初如此完美的一桩婚姻,竟然会走到了人生的岔道口。 曾几何时,人们对火子和王淑媛的爱情与婚姻是如此津津乐道,一位羌族壮小伙娶了一位北京来的大学生,他们的结合在乐川这个小小的县城传为美谈。 王淑媛毕业于
夏日的午后,苏州市立达中学校校园里绿树成荫,郁郁葱葱,处处彰显着青春的活力。在这里,笔者见到了刚参加完中考的吴怡。简单的白色T恤衫搭配着淡蓝色的牛仔裤,这个笑起来像邻家女孩的初中生竟然是2017上海国际模特大赛的冠军!身形完美、面部轮廓清晰、线条硬朗,一双丹凤眼隐隐散发着古典气息,吴怡无疑拥有着国际T台上最受青睐的东方面孔,然而除了这些先天条件,她的成功更离不开自身的刻苦练习。吴怡是如何与T台结缘
又梦见它了,依然是撕心扯肺的酸楚。也许是上了年纪的缘故,泪水不值钱了,竟然浸湿了枕头。 北大荒的冬夜寒冷,天冻得咔咔梆硬,空气凝固,汽车的灯也被冻住,两道微弱的光线被雪雾阻断。 我开车送粮从嫩江县返回山河农场,虽说不到下午五点,天早已漆黑得分辨不出天地,车窗的四周黑压压的,只有灯柱映照下的厚厚积雪。解放牌汽车像牛车一样在黑嫩战备公路上爬行。 车行驶至21公里处,车头前方突然出现一团黑乎
越过长江,回头一望,剩下的部族人口,不及启程时一半。 从陕西宝鸡陇县“西吴”,到以太湖为中心的“东吴”路途足够遥远,今天走连霍、宁洛高速都超过1500公里。在殷商末期,连条像样的毛路都没有的时代,这段路途应该更加遥远。依照每天行进30公里计算,至少要两个半月,中途如遇上恶劣天气、翻山越岭、跨江渡河,时间会更长。谁有本事带两个多月的干粮呢?有多少人有足够的体力和信念走完这段路程呢? 他们
一 母子絮语 母亲蹒跚上车那一刻,明白过来的旺仔突然冲上前,咬着她的裤角,继而扑在她身上,摇头摆尾,似有万千衷肠要诉。轿车开动了,它还急起直追了好一段路,风带着一径的落叶在秋阳下萧萧飘落。这情景让我不无悲伤。那时妻已上班,看了我发在微信上的照片后评论:“我快泪奔了。”远在千里之外的二姐则留言:“很快就要见到老妈了,泪水止不住涌出。老妈离开已有五个月了,女儿真的好想您!” “有母亲在,你还是儿子
与往事相逢,时常冒出一种古老感觉。如同前几天搬家,从柜子最深处翻出那瓶贴着“1997” 标签,青岛产的干白葡萄酒,一边窃喜,一边找来抹布,正要擦拭,又停了下来。落在酒瓶上的1997年的灰尘,不擦干净可惜,擦得太干净了更可惜。来到新居所,第一件事就是将权当没被重新发现的灰蒙蒙的酒瓶安置好。有岁月当底气,在阳光下深深浅浅不断变换颜色的玻璃瓶中,老酒婀娜晃荡,仿佛是窗外那树每天一种模样的秋叶,舍不得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