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下,不少人认为应取消考试制度,代之以成长的记录袋、教师评语方式等,这些评价方式固然能比较全面地反映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操作起来相当繁琐,教师大多会不胜其烦而最终流于形式,而且主观随意性较大,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同时,由于我国目前教育资源的缺乏,选拔性考试在近期依然是首选方式,所以我认为,要取消考试制度也是不现实的。那么,作为一位语文教师,我们到底该拿什么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业成绩呢?我认为,我们可以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两者中寻求一个平衡点——种新的操作性强的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既能让每一个学生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从而热爱语文,又能因热爱而坦然面对考试,提高应试能力。魏书生老师说过,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并不对立,我对此深以为然。语文素质好的学生是不怕考试的,而且是能考好试的,关键在于你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让他们发现和挖掘自己的潜力,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时时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时时品味些许的成功感,在乐学爱学中逐步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提高自己的语文应试能力!
执教以来,我一直孜孜探求这种评价方式,近七年,我尝试采用“学分制”来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业成绩,效果相当理想。
“学分”的分类,依据组成语文整体素质的相关内容而定,分为识字、背诵、阅读、课内演讲、平时作业等7项。各项内容的分值,依据教学要求、学生学习实际情况和鼓励性原则制定。具体分类如下:
1,识字。正确读写是一个学生最基本的能力,哪怕初中毕业后不再读书,掌握三千常用字和积累一些常用词也是十分必要的。这项要求通过听写进行,100分加4分,90分以上加2分,80分以上加1分,80分以下不加分,但若重新听写达到90分以上仍可加分。
2,背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些古训充分说明了“读”的重要。背诵,不仅能使学生对精彩的语段、优美的词句熟记于心,而且能培养语感,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我要求学生每学期背诵诗文50首(篇),每首(篇)加3分,鼓励学生多背,多背多加分。背诵的内容主要是从课文及《阅读》中选出的相应篇章,也可以是学生自选的课外诗文。
3,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分为两部分:自己喜欢的健康书刊和文学名著,尤其提倡读文学名著。因为多读名著,不仅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想像思维能力,还可以通过阅读辨别生活中的是非、好坏、真伪、善恶、美丑,提高感受美和欣赏美的能力。我要求每生每学期至少读两本文学名著,写出内容简介的每篇加10分,在此基础上,写出读书心得的再加10分。平时每周至少写5篇读书笔记,也就是说每周至少读5篇文章,根据读书笔记的具体情况加1至5分,多读多写多加分。
4,课内演讲。现代社会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人际交往范围更加扩大,作为交际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口头表达能力更加重要,这就需要在语文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说”的能力,通过“说”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为此,我每堂课都抽出3分钟时间让学生演讲,全班学生每学期至少轮流一次,并对演讲的计分做出具体要求:内容2分,姿态1分,声音响亮1分,演讲流利富有表情1分。鼓励学生逐步从大胆上台“说”,大声响亮“说”,到提高“说”的内容质量,而且,若是自己写的稿子,再酌情加3分。
5,平时作业。不少学生的作业存在很大的问题,有的拖拖拉拉,有的不按格式规范要求做,有的错字别字漏字很多,有的字迹潦草,疑是天书,不一而足。我对他们的作业提出了明确而又严格的要求,规定作业必须及时上交(特殊情况除外),符合一定格式、书写工整,加5分,根据正确率再加1至3分。叶老说,语文学习实际就是一个习惯问题,我希望通过规范学生的作业,从细节上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细心、认真、踏实,具备良好语文习惯的学生才能无往而不胜。
6,作文。作文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的语文总体水平,往往从他所写文章中可见一斑,但是初中学生往往对作文心存畏惧,为鼓励学生多写作文,克服作文难写的心理障碍,我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随笔,题目、内容、体裁自定,根据写的情况加1至5分,多写多加分。此外,每月写一篇当堂作文,分优胜、良好、及格,各加10分、7分、4分。
7,考试。上面六项旨在鼓励学生发挥特长,弥补不足,提高语文素养,这一项旨在自我检测,提高应试能力。为了淡化对考试的恐惧感,我将期中期末考试和单元测验一视同仁,但考试是对学生一定阶段所学内容作一综合全面的检测,具有相对完整性,科学性和可比性,也是为了提高应试能力,因此分值相对高些,差距相对拉开些。以考试成绩90分以上加30分,80分以上加20分,70分以上加15分,60分以上加10分,其他加5分。
说明:(1)听写偷看、考试作弊、作业抄袭等不诚信现象,每次扣10分。
(2)积分每周小结一次,全班公布,到期末计总积分。
(3)根据总积分,前20名者期末学业成绩为90分以上,前40名为80分以上,前50名为70分以上,其余为60分以上。(全班54人左右)
“学分制”这一评价方法所期望达到的意义有:(1)针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水平的不同,制作不同的要求和目标,并将这些要求和目标定在学生“跳一跳”即可达到的尺度,调动和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自我激励,自我发展,最终提高语文成绩,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大显身手的机会,较后进的学生也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3)避免了一考论英雄的弊端,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有利于学生主动活泼地发展。
实践证明,“学分制”基本达到了我所期望达到的效果。但是它毕竟是量化和客观化的一种评价方式,不可避免地存在不足之处,例如学生学习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好学的品质尚不能完全反映出来,因此,在今后教学实践中,我会进一步探寻和完善。我想可以在日常教学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具体的定性评价,如课堂教学中给学生的每一次反应都及时给予适当的反馈;在批改作业时,采用温馨式评语,及时和学生进行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时时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努力情况等加以肯定和真诚的鼓励等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要我们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我相信我们广大语文教师一定能找到更好的语文学业评价方式。
执教以来,我一直孜孜探求这种评价方式,近七年,我尝试采用“学分制”来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业成绩,效果相当理想。
“学分”的分类,依据组成语文整体素质的相关内容而定,分为识字、背诵、阅读、课内演讲、平时作业等7项。各项内容的分值,依据教学要求、学生学习实际情况和鼓励性原则制定。具体分类如下:
1,识字。正确读写是一个学生最基本的能力,哪怕初中毕业后不再读书,掌握三千常用字和积累一些常用词也是十分必要的。这项要求通过听写进行,100分加4分,90分以上加2分,80分以上加1分,80分以下不加分,但若重新听写达到90分以上仍可加分。
2,背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些古训充分说明了“读”的重要。背诵,不仅能使学生对精彩的语段、优美的词句熟记于心,而且能培养语感,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我要求学生每学期背诵诗文50首(篇),每首(篇)加3分,鼓励学生多背,多背多加分。背诵的内容主要是从课文及《阅读》中选出的相应篇章,也可以是学生自选的课外诗文。
3,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分为两部分:自己喜欢的健康书刊和文学名著,尤其提倡读文学名著。因为多读名著,不仅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想像思维能力,还可以通过阅读辨别生活中的是非、好坏、真伪、善恶、美丑,提高感受美和欣赏美的能力。我要求每生每学期至少读两本文学名著,写出内容简介的每篇加10分,在此基础上,写出读书心得的再加10分。平时每周至少写5篇读书笔记,也就是说每周至少读5篇文章,根据读书笔记的具体情况加1至5分,多读多写多加分。
4,课内演讲。现代社会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人际交往范围更加扩大,作为交际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口头表达能力更加重要,这就需要在语文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说”的能力,通过“说”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为此,我每堂课都抽出3分钟时间让学生演讲,全班学生每学期至少轮流一次,并对演讲的计分做出具体要求:内容2分,姿态1分,声音响亮1分,演讲流利富有表情1分。鼓励学生逐步从大胆上台“说”,大声响亮“说”,到提高“说”的内容质量,而且,若是自己写的稿子,再酌情加3分。
5,平时作业。不少学生的作业存在很大的问题,有的拖拖拉拉,有的不按格式规范要求做,有的错字别字漏字很多,有的字迹潦草,疑是天书,不一而足。我对他们的作业提出了明确而又严格的要求,规定作业必须及时上交(特殊情况除外),符合一定格式、书写工整,加5分,根据正确率再加1至3分。叶老说,语文学习实际就是一个习惯问题,我希望通过规范学生的作业,从细节上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细心、认真、踏实,具备良好语文习惯的学生才能无往而不胜。
6,作文。作文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的语文总体水平,往往从他所写文章中可见一斑,但是初中学生往往对作文心存畏惧,为鼓励学生多写作文,克服作文难写的心理障碍,我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随笔,题目、内容、体裁自定,根据写的情况加1至5分,多写多加分。此外,每月写一篇当堂作文,分优胜、良好、及格,各加10分、7分、4分。
7,考试。上面六项旨在鼓励学生发挥特长,弥补不足,提高语文素养,这一项旨在自我检测,提高应试能力。为了淡化对考试的恐惧感,我将期中期末考试和单元测验一视同仁,但考试是对学生一定阶段所学内容作一综合全面的检测,具有相对完整性,科学性和可比性,也是为了提高应试能力,因此分值相对高些,差距相对拉开些。以考试成绩90分以上加30分,80分以上加20分,70分以上加15分,60分以上加10分,其他加5分。
说明:(1)听写偷看、考试作弊、作业抄袭等不诚信现象,每次扣10分。
(2)积分每周小结一次,全班公布,到期末计总积分。
(3)根据总积分,前20名者期末学业成绩为90分以上,前40名为80分以上,前50名为70分以上,其余为60分以上。(全班54人左右)
“学分制”这一评价方法所期望达到的意义有:(1)针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水平的不同,制作不同的要求和目标,并将这些要求和目标定在学生“跳一跳”即可达到的尺度,调动和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自我激励,自我发展,最终提高语文成绩,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大显身手的机会,较后进的学生也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3)避免了一考论英雄的弊端,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有利于学生主动活泼地发展。
实践证明,“学分制”基本达到了我所期望达到的效果。但是它毕竟是量化和客观化的一种评价方式,不可避免地存在不足之处,例如学生学习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好学的品质尚不能完全反映出来,因此,在今后教学实践中,我会进一步探寻和完善。我想可以在日常教学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具体的定性评价,如课堂教学中给学生的每一次反应都及时给予适当的反馈;在批改作业时,采用温馨式评语,及时和学生进行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时时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努力情况等加以肯定和真诚的鼓励等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要我们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我相信我们广大语文教师一定能找到更好的语文学业评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