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保证高校教学工作的良好运行,离不开教学教务管理的有效组织和协调。而教务管理人员是其直接参与者,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等学校 教务管理 服务意识
一、引言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基本任务。而高校教学工作的良好运行,则离不开教学教务管理的有效组织和协调。教务管理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其主要任务是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有效的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的功能,包括根据一定的目标、程序、原则、方法,对教学资源、教学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等,以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教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管理水平的整体状况,也从侧面映射出学校教学水平的高低。
而教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则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其中,教务人员的素质便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经过近几年的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的发展阶段,在校师生人数日益增长,各种教学资源逐渐完善,办学层次和办学方式多元化,情况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教务人员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质,与时俱进,才能使整个教务系统畅通无助,各种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教师可以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务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修养和过硬的业务素质。同时,还需要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
二、理解服务与管理的客观联系
管理和服务是客观的有机结合。管理是一个系统的概念,是一种模式。服务,则是管理的细化与完善。高校基本都是实行分级管理的模式,自上而下形成分级管理,统筹规划,分工协作的系统。在这样的系统中,要使得各项工作顺利的开展,则参与的人员必须在实际操作工程中学会服务,学会管理。不断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在服务中规范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实现服务与管理的有机结合。
三、为什么要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
教务管理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时间性很强,必须按时落实,不得延误;涉及面很广,教师、学生、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等方面的因素都会影响到教学管理;工作量很大,日常教学管理、学籍管理、教学资源管理、教学档案管理、教学教务规章制度管理等方面,都有许多细致的工作。教务管理人员是教务管理工作的具体执行者,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高校中心工作的成效。
通常情况下,我们更注重于教务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以及过硬的业务素质。教务管理工作内容枯燥,工作方式繁琐,工作要求细致,这就决定了教务管理人员必须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要自觉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思想,以此作为自己的思想基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教务管理工作终日默默无闻,忙忙碌碌,而且看不出工作成绩,极易出错、得罪人。这就要求教务管理人员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奉献精神。高校的教务管理是一门专业学科, 具有多元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内涵丰富。要做好教务管理工作,必须具备过硬的工作技能和丰富的业务知识。
教务管理的核心是服务,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离开了服务,教务管理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作为一名教务管理人员,必须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观念和价值趋向多元化,教务管理人员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期望得到更加公平、公正的竞争舞台和发展机遇。在这种背景之下,部分教务管理人员的职业思想开始动摇,对教务管理工作感到枯燥厌烦,有的存在“跳槽”的心理,有的被动应付工作,有的因情绪低落而服务态度欠佳,遇事不冷静,常常因小事与同事、老师或学生发生一些不愉快的小事件。
高校管理体制的变迁,要求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必须提升服务意识。1952年我国进入全面“苏化”,在高等教育领域,大学的理念、制度、模式全方位“苏化”。在教学管理制度方面启用学年制,采用统一的教学计划、课时表、教科书、参考书,对同一年级和班级学生授课,按统一标准进行考核,使教学管理整齐划一,保证质量。这种管理以教师和管理者为中心,强调共性,计划性和控制性强,易于管理。
高校自身的发展,也需要教务管理人员不断加强服务意识。当今世界的竞争,实质上是科技竞争, 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领域,已从社会的边缘逐步走向了社会大舞台的中心,与整个社会生活的关系将越来越密切。再者,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教育阶段,大学之间的竞争,特别是围绕生源的竞争开始显露,教育由供给方决定正向着由需求方决定的方向演变。高校的教务管理人员作为教学管理的主要承担者,是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确保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是高校服务育人的一个窗口,是最能体现服务质量的地方,其素质代表着整个学校的形象。
四、如何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
1.加强教务管理人员对服务意识重要性的认识。人的行为具有主观能动性,一切的行为都受思想认识所支配。作为服务于一线的教务管理人员来说,要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基层工作中,就必须首先树立较强的服务意识。只有我们每个人真正从思想上树立了无怨无悔地为基层服务的意识,才能把服务做得更细致,工作更到位。
2.高校领导应重视教务管理队伍的建设。目前高校突出重视的是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教师和辅导员的人才引进很重视,但对教务管理人员的引进却有点滞后。实质上,为了适应新形势,提高教务管理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各高校应从办学大局出发,充分认识教学管理和研究工作的重要意义,给教务管理工作以科学的定位。高校要加大对教务管理的投资,对过时的教务管理系统及时更新,这样才能适应现代化教务管理,从而减轻教务管理人员繁重的劳动。高校各级领导还要主动关心和解决他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对他们的政治待遇、职称评定、职务安排都要按照政策给予妥善解决,给他们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舞台和发展机遇;鼓励他们以更大的热情做好本职工作。
3.教务管理人员要加强自身的业务能力,更好的服务于基层工作。过硬的业务能力是提高服务的首要条件。这里所说的服务本领就包括与开放教育发展相应的业务知识和能力。没有过硬的服务本领就谈不上服务,更谈不上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所以,高校教务管理工作者应具备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应具备开拓创新能力,应具备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等。
简而言之,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所担负的责任也越来越重。经济的发展,使得高等教育日趋产业化,高校教务管理人员作为高校的一员,应当充分认识到服务在管理中的重要性,并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这样才能提高教务管理水平,更好地为教学工作服务,培养出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恩平.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变迁的制度分析.江苏高教,2005,(5).
[2]茹明霞.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初探[J].青海师专学报,2004,(6) : 250-252.
[3]周晓辉.浅议新形势下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素质培养[J].大众科技,2005,(3).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邮电大学 )
[关键词]高等学校 教务管理 服务意识
一、引言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基本任务。而高校教学工作的良好运行,则离不开教学教务管理的有效组织和协调。教务管理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其主要任务是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有效的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的功能,包括根据一定的目标、程序、原则、方法,对教学资源、教学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等,以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教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管理水平的整体状况,也从侧面映射出学校教学水平的高低。
而教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则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其中,教务人员的素质便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经过近几年的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的发展阶段,在校师生人数日益增长,各种教学资源逐渐完善,办学层次和办学方式多元化,情况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教务人员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质,与时俱进,才能使整个教务系统畅通无助,各种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教师可以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务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修养和过硬的业务素质。同时,还需要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
二、理解服务与管理的客观联系
管理和服务是客观的有机结合。管理是一个系统的概念,是一种模式。服务,则是管理的细化与完善。高校基本都是实行分级管理的模式,自上而下形成分级管理,统筹规划,分工协作的系统。在这样的系统中,要使得各项工作顺利的开展,则参与的人员必须在实际操作工程中学会服务,学会管理。不断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在服务中规范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实现服务与管理的有机结合。
三、为什么要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
教务管理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时间性很强,必须按时落实,不得延误;涉及面很广,教师、学生、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等方面的因素都会影响到教学管理;工作量很大,日常教学管理、学籍管理、教学资源管理、教学档案管理、教学教务规章制度管理等方面,都有许多细致的工作。教务管理人员是教务管理工作的具体执行者,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高校中心工作的成效。
通常情况下,我们更注重于教务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以及过硬的业务素质。教务管理工作内容枯燥,工作方式繁琐,工作要求细致,这就决定了教务管理人员必须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要自觉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思想,以此作为自己的思想基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教务管理工作终日默默无闻,忙忙碌碌,而且看不出工作成绩,极易出错、得罪人。这就要求教务管理人员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奉献精神。高校的教务管理是一门专业学科, 具有多元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内涵丰富。要做好教务管理工作,必须具备过硬的工作技能和丰富的业务知识。
教务管理的核心是服务,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离开了服务,教务管理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作为一名教务管理人员,必须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观念和价值趋向多元化,教务管理人员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期望得到更加公平、公正的竞争舞台和发展机遇。在这种背景之下,部分教务管理人员的职业思想开始动摇,对教务管理工作感到枯燥厌烦,有的存在“跳槽”的心理,有的被动应付工作,有的因情绪低落而服务态度欠佳,遇事不冷静,常常因小事与同事、老师或学生发生一些不愉快的小事件。
高校管理体制的变迁,要求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必须提升服务意识。1952年我国进入全面“苏化”,在高等教育领域,大学的理念、制度、模式全方位“苏化”。在教学管理制度方面启用学年制,采用统一的教学计划、课时表、教科书、参考书,对同一年级和班级学生授课,按统一标准进行考核,使教学管理整齐划一,保证质量。这种管理以教师和管理者为中心,强调共性,计划性和控制性强,易于管理。
高校自身的发展,也需要教务管理人员不断加强服务意识。当今世界的竞争,实质上是科技竞争, 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领域,已从社会的边缘逐步走向了社会大舞台的中心,与整个社会生活的关系将越来越密切。再者,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教育阶段,大学之间的竞争,特别是围绕生源的竞争开始显露,教育由供给方决定正向着由需求方决定的方向演变。高校的教务管理人员作为教学管理的主要承担者,是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确保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是高校服务育人的一个窗口,是最能体现服务质量的地方,其素质代表着整个学校的形象。
四、如何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
1.加强教务管理人员对服务意识重要性的认识。人的行为具有主观能动性,一切的行为都受思想认识所支配。作为服务于一线的教务管理人员来说,要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基层工作中,就必须首先树立较强的服务意识。只有我们每个人真正从思想上树立了无怨无悔地为基层服务的意识,才能把服务做得更细致,工作更到位。
2.高校领导应重视教务管理队伍的建设。目前高校突出重视的是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教师和辅导员的人才引进很重视,但对教务管理人员的引进却有点滞后。实质上,为了适应新形势,提高教务管理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各高校应从办学大局出发,充分认识教学管理和研究工作的重要意义,给教务管理工作以科学的定位。高校要加大对教务管理的投资,对过时的教务管理系统及时更新,这样才能适应现代化教务管理,从而减轻教务管理人员繁重的劳动。高校各级领导还要主动关心和解决他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对他们的政治待遇、职称评定、职务安排都要按照政策给予妥善解决,给他们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舞台和发展机遇;鼓励他们以更大的热情做好本职工作。
3.教务管理人员要加强自身的业务能力,更好的服务于基层工作。过硬的业务能力是提高服务的首要条件。这里所说的服务本领就包括与开放教育发展相应的业务知识和能力。没有过硬的服务本领就谈不上服务,更谈不上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所以,高校教务管理工作者应具备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应具备开拓创新能力,应具备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等。
简而言之,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所担负的责任也越来越重。经济的发展,使得高等教育日趋产业化,高校教务管理人员作为高校的一员,应当充分认识到服务在管理中的重要性,并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这样才能提高教务管理水平,更好地为教学工作服务,培养出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恩平.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变迁的制度分析.江苏高教,2005,(5).
[2]茹明霞.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初探[J].青海师专学报,2004,(6) : 250-252.
[3]周晓辉.浅议新形势下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素质培养[J].大众科技,2005,(3).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邮电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