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学生习作引发的思考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ongjiang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虽然从小学就学习记叙文写作,学生作文中也不乏佳作。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高中生越来越不善于表达情感,体现在记叙文写作上,就是直白、浅层次地抒发情感,没有思想高度,没有行文逻辑。这样的作文很难在高考众多作文当中脱颖而出,甚至会落到三、四类文等级。针对这一现象,笔者从一篇典型的记叙病文出发,贴近教学实际,从提高文章思想境界、合理安排材料两方面谈谈如何让记叙文从浅层次的徘徊中走出来。
  【关键词】记叙文写作 情深意远 材料的合理性 戏剧三一律
  一、导语
  1.两学生扮演兄弟离别,一人深情状吟唱:“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两学生扮演告别初中旧友的别离:“好哥们,以后经常联络。虽然不在同一所学校,但感情还在。”
  师:哪一个场面更真实?
  生:场面2。
  师:为什么?
  生:生活中谁也不会那样酸溜溜地告别。
  师:大家都觉得李白的这句诗在生活中运用太矫情,为什么还能传唱千古呢?
  生(沉默了一会):生活和写作是不同的。
  师:对。古代人会不会用我们认为真实场景中的话写作离别呢?显然不会。但李白的这句送别语虽然在生活中运用矫情,但恰恰能够满足千百年来人们表达离别时深厚感情的需要,具有普遍性,因此,它被作为经典传唱至今。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艺术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换句话说,我们在写作当中,一方面要反对“假、大、空”的文风,写出贴近生活、有灵性、有真情实感的作品来;另一方面也要反对照搬生活、浅层次的叙述,写出有内涵、揭示普遍规律的作品来。如何在两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二、点评过程
  (一)事情虽小,但情深意远
  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我们要从浅层次的徘徊中走出来,学会如何艺术的表现生命生存状态的本质,或从现象中把握本质。回顾经典,能给我们很大启迪。《红楼梦》中“宝玉挨打”一回写的是波澜起伏,扣人心弦。但回过头来一概括,无非就是父亲打儿子。
  学生们都乐了:“我父亲打我,咋就没能写成这样精彩?”
  师追问:为什么呢?
  学生愣住了。是呀?为什么别人能写得那么好?
  师:运用类比法思考,这两者有没有本质区别?
  生:(恍然大悟)哦,“宝玉挨打”是一场封建卫道者与叛逆者的矛盾冲突与斗争。这与我们平时与父母产生的矛盾有本质区别。
  师:所以,从一场看似普通的“父亲打儿子”的事件中,我们看到了封建家庭的黑暗,各种势力的斗争。同时也看到了在冰冷的礼教下,这当中还存在着的人的天性——贾政等人对宝玉的浓厚的亲情。而我们平时写作文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采用这样一种方法。同学们能不能总结一下?
  生:从一件小事当中,写出大道理。
  师:对,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就是“生活事小——情深意远”。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点评一位同学的作品。
  【附1】作文题
  “和”,《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相应也”,含心口相应,与人和顺相依之义。一个人如果能够心口相应,那么内心就能平和;一个家庭能和顺相依是和睦;国与国之间和顺相依是和平;社会与自然之间和顺相依是和谐……看到“和”字,你想到了什么?
  请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一篇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附2】学生作品
  世人皆爱人。爱有小大之分。小爱止于亲私,大爱泽于众人。唯大爱生“和”。
  在惠州一中高二某某班有这样一名学生,他性格开朗、和蔼,为人友善。他事事为人,乐于助人。他的名字叫何耿斌。
  材料1:一次,我们班和某某班进行篮球比赛。本来是一场友谊赛,但他们却打算将暴力进行到底。在一次争抢篮板时,野蛮的对手把我们班的某位同学撞得头破血流。这时我们冲上去与对手发生了争执。而何耿斌却对我丢下了一句话,让他们别打了。然后他便闪电般往校医室飞奔,校医马上骑着自行车把该同学送往中心医院救治。事后,何耿斌说:“其实我想某某班的同学也不是故意的,他们只是对比赛执着而已。”这让我们心头对他们的痛恨减半。第二天,某位同学醒过来后感动得泣涕涟涟。
  材料2:又一次,另一名同学正在河边玩水时不慎掉到水中,本来不会游泳的他说:“我会水,只是脚抽筋而已,快救我!”我们都慌了不知该怎么好(都在考虑自己身上名贵的衣服)。这时何耿斌正背向水池,只见他二话不说,一个后空翻跳入水中,原来他也不会水,只为勇气可嘉。后来两人被渔船打捞起来。该同学醒过来后又是一番泣涕涟涟。
  材料3:小爱生狭隘,狭隘生怨恨,怨恨致纷乱,则万物失和,灾祸终至。跟何耿斌同窗半年来,我从未看过他与别人发生争执。又一次他和某位同学做某件违反校规的事情时被班主任抓住了。在德育处受审时,那名同学把所有责任推到何耿斌身上。何耿斌头发上指却做出了出人意料的答复:“没错,是我干的。”该同学此时的心已被刺痛,良心在谴责着自己。大爱坦然,则万物皆善而生谐和。
  后来该同学问他:“你看过《投名状》吧?好兄弟!这年头没有兄弟活不了啊!”何耿斌说:“不是的,我本来就叫“和”耿斌嘛,事事以和为贵。”某某听了此话后还是一番泣涕涟涟。
  以后我们规定每天都是何耿斌的生日,而何耿斌依然在用他平凡的一生诠释着和谐的真谛。
  师:我们暂时先选取材料3为例,请同学们点评。
  生:符合主题,取材于生活中发生的一件小事,且具有代表性,贴近中学生的生活,真实。
  师:由此可见这位同学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并且有一双慧眼,善于发掘生活中的材料,运用到作文当中,这比无病呻吟的作文要好得多。那么,“情深意远”的效果达到了吗?
  生意见不一。
  师:很好,我们期待的就是百家争鸣的场面。下面请双方各派一位代表来谈谈各自的观点。
  生:我觉得“情深意远”的效果表达出来了。因为它写出了中学生敢做敢当的勇气,勇于承担的责任感,对朋友的关怀和照顾,这些在当今社会多难得,而且还“引经据典”,类比了《投名状》中的兄弟情,非常好。   一阵掌声。
  师:同学们为什么会对这个评价爆发掌声呢?
  生笑。
  师:先再听听另一方的意见。
  生:我觉得“情深意远”没有正确地表现出来。这是一种兄弟义气,所以文章看来有点“俗”,与高雅的“和”的精神似乎是不符合的。
  有些学生发出不赞同的小声抗议。
  师:愿听其详。
  生:这是一种包庇同学的行为,这样对两个人的成长都没有好处,怎能说是“和”呢?虽然同学之间的关系是和好了,但是事情的正误却颠倒了。
  师:正气凛然。我们要对这位同学的评价表示赞赏。(带头鼓掌,学生鼓掌)为什么赞赏呢?
  生:因为正确地把握了“和”的内涵。
  师:对,我们分析一个概念型的作文题目,首先要做的就是分析它的内涵。如果内涵不能准确把握,那么材料的选择是否恰当就无从谈起。孔子曾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30秒钟思考后请刚才持赞同意见的那位同学解释。
  生:这也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事情。唉,忠孝不能两全吧。所以,还是舍小爱成大爱,同意要修改了。
  其他学生笑。
  师:看来这位同学是一位很照顾同学,同时又深明大义的人。我们要给他更热烈的掌声,恭喜他从肤浅的兄弟义气中走出来,放开了胸怀,同时也希望他以后能实践他的诺言“舍小爱成大爱”。
  生热烈鼓掌,对这位同学报以佩服的眼光。
  师:如何改过来?
  生:应该对这件事情进行点评,可以阐述自己的观点,辩证地来看待问题,持赞扬态度的同时也要委婉地批评。
  生:可以与前面那件班级篮球赛的事件放在一起写,这样就能形成对比!
  师:同学们构建作文的水平看来是越来越高了。的确,我们可以将这两件事情放在一起写。这样有什么好处呢?这就是我们要点评的第二个问题:如何让材料多而不乱。
  (二)材料虽多,却浑然天成
  一篇文章可以由较多的材料组成,但绝不可以给人堆砌材料的感觉,要精选有内部联系的材料,或层层铺垫,埋下伏笔。总之,目的只有一个——为表现主题服务,不能枝蔓太多。
  师:刚才那位同学的建议很专业。他将眼光放在了全局,即如何整体上构建和运用材料上,真是独具慧眼。请这位同学来详细地为大家讲解一下你的意见。
  生:应该将材料3盲目地勇于为同学担责任与材料1理智地化解班级间的矛盾放在一起写,突出他思想的进步。从一开始对“和”的误解,到后来正确地运用“和”的精神去处理事情,这样一个转变,正反对比,表现了一个中学生的成长历程,及“和”对于他的影响,凸现了主题。
  生:我认为可以这样改,将他勇于为同学担责任改成他“大义灭亲”,举报了这位同学,造成了误解,然后两人发生了矛盾,产生了“不和”。再将材料2中那位落水的同学换成是材料3中闹矛盾的同学,主人公奋不顾身的跳水救人,感动了那位同学,最终两人冰释前嫌,最终“和”成了好朋友。
  生(台下议论纷纷):好像小学故事,而且也太巧了。
  师:当然,我们不得不佩服此同学的想象力,能描绘一个如此生动、感人的事迹。而且遵循了戏剧当中的三一律:时间、地点、人物都相对集中。这样对表现主题的确是有很大帮助,而且不会枝蔓太多。这是我们在平时作文当中需要借鉴的。但是,同时也觉得这样太过于雕琢、编造,不大符合事实。那么,我们倒可以试一试那个将两个材料进行对比的提案。现在请同学们将这两个材料进行修改,将之形成两个联系紧密的材料。(十分钟)
  修改(略)
  三、课后思考
  这课教学选取了一篇较能反映中学生思想的作文,能引起他们的共鸣,同时也能较好地引导学生纠正思想中的问题,以健康、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待作文,能够透过生活中的小事去发现、感悟人生的真谛。并且学习如何抛弃盲目的、低层次堆砌材料的陋习,理性地选择与组织材料,培养驾驭作文的能力。
  作者单位:广东惠州市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目前的高考作文题,主要是还议论文,而在议论文写作中,除了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之外,还重在考查考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因此,掌握并运用好哲学原理对提高作文的辩证说理力量,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成绩,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考作文 哲学原理 辩证说理    哲学是聪明之学,高考作文如果学会用哲学原理分析问题,写起文章来就能居高临下,把问题分析得清楚透彻,从而增加文章的深度,增强说理的力量
【摘要】诗歌教学应遵循诗歌本身的特点,抓住一个“品”字,尽展诗歌教学的全新境界。“品”分三个层面:即品读、品义、品味。这三者相辅相成,层层递进。品读是初步感知阶段,品义是深层感知阶段,品味是高级感悟升华阶段。  【关键词】诗歌教学品读品义品味    诗歌是一种情感载体。诗歌教学应遵循诗歌本身的特点,抓住一个“品”字,尽展诗歌教学的全新境界。“品”分三个层面:即品读、品义、品味。这三者相辅相成,层层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由于强调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特点,使语文的工具性特点受到忽视。笔者详细分析了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的命题特点,认为我们需要重新重视语文语法知识的教学。  【关键词】语文高考 试题 语法    现今的教材都把语法知识打入了冷宫。其实,学一点语法知识,对语文教学,对重点句子和段落的理解,对平日的说话作文,甚至对高考都大有裨益。  下面以句子成分为例,略作说明。  句子成分包
【摘 要】在文学作品中,乡愁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它是作家内心深处永远的家园。对于这类作品应该如何去解读鉴赏,本文从情感、文化、审美等角度,对乡愁文学进行了细致的归纳分析。  【关键词】文学鉴赏 乡愁文学 情感 文化 审美    古往今来,乡愁是诗人反复吟唱的主题。多少年来,这种欲说还休的情感总在百转千回中浸润着我们的骨髓。它是文人内心的柔软之处,是情感的纠结与缠绵,是游子无法拒绝的一种永恒眷恋。乡愁
【摘 要】《秋水》是《庄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课文节选《秋水》开头的一段,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如果眼界放宽一些,就会看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的道理。本文试图从人物形象分析的角度,切入文本内涵的解读。  【关键词】《庄子》 人物形象 河伯 海神若    《秋水》是《庄子·外篇》中的一篇,教材选文是《秋水》篇的开头一段。庄子的《秋水》是一篇很美的散文,全文通篇
【设计思想】  《蜀道难》作为李白的成名之作,其成就主要表现在艺术方面,突出特点是运用浪漫主义艺术手法所形成的豪迈雄放的艺术风格。李白以他丰富的想象,卓越的艺术构思,纵横飞扬、流转华美的辞采,创造出了一个神奇的艺术世界。“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举一反三的例子。学习这首诗,应引领学生充分感知并进入这种艺术境界之中。让学生尝试欣赏诗歌,领会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特征即极度的夸张、奇丽的想象
【摘 要】在文言文翻译中,对形容词意动根据具体语境有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文章对此作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处理办法。  【关键词】文言文 翻译 意动    在中学课本文言选文中有这样一些句子:“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  对这些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语文教员们各执一端,争论不休,而教学参考资料又各家各说,不能划一,因此学生也就稀里糊涂,不知所从。  一种意见认为,
据爱尔兰教育部网站2018年7月30日消息,爱尔兰政府将设立500万欧元的高等教育与创新基金(Higher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Fund)。该基金作为政府自2016年以来投资于高等教育的1亿欧元中的一部分,旨在促进爱尔兰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创新。  基金将在竞争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分配,在2018年将优先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申请:第一,在教学和学生学习成果方面进行创新、转型和质
摘 要:随着老挝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及与中国各领域交流的深入与扩展,汉语在老挝的需求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掀起了老挝汉语学习的热潮。老挝的各类汉语教育机构层出不穷,规模和数量逐年扩增,形成了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到孔子学院的汉语教育体系,众多民间机构也开展汉语培训。文章通过文献研究和调研,介绍老挝汉语教学的历史发展脉络和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对老挝汉语教育未来发展提出思考。  关键词:老挝
【摘 要】审美教育是以开启学生心智,提升学生品位为目标,以感悟生命、热爱生命为核心内容,融人生教育于审美活动之中。在审美教育活动中,要培养学生审美观念,审美个性和审美技巧,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人生观。  【关键词】和谐教育 审美观念 审美个性    审美人生教育着力于人的情感教育,即重视培养、提高学生向往和自塑真、善、美之人性的能力,培养他们崇高的精神追求。“德育”是前提,“智育”是关键,“美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