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自上学期以来“学案导学”的教学改革活动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通过这半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我们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教训,现总结如下:
一、导学案的设计
语文导学案由我们高一语文组全体老师集体研讨,分工合作,资源共享。最初的设计只是遵照别校固有的模式,将每篇课文按课时分成课前预习,课堂探究,当堂训练,课堂小结和课后练习五大块。但是,在实际上课的过程中我们语文老师发现,语文是灵活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每本教材由不同体裁的文章组成如本期必修3就有:小说、诗歌、科普文与文言文。而每单元课文又分为讲读课文与自读课文。因此,课型的灵活性就决定了教学的灵活性,导学案的设计就必须体现这一点,否则,学生不仅会逐渐厌烦这千篇一律的学案,而且也达不到相应的学习效果。于是,我们语文组经过商议决定在同样保证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对导学案进行创新。
第一,对现代文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的导学案设计,我们注重多补充、多分析、多拓展。对于自读课文的导学案尽量简化,能自行完成的甚至干脆就不在课堂上讲。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现代文阅读的方法,还节约了我们的教学时间。
第二,文言文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和重点,被学生称之为第二外语,而每一篇课文都很重要,且大都要求背诵。导学案的设计必须针对水考和高考注重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和文言阅读能力的提高。因此,文言文的分析易少而精。我们将当堂练习和课后练习集中简化,改成符合我校学生实际掌握情况的检测卡,每课一测。老师只需收检测卡不用收所有导学案。这样即能及时督促学生落实,又便于老师检查,还能避免学生相互抄袭。
二、导学案的课堂运用和学生活动的开展
“导学案导学”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但自主学习不等于教师完全放手,更不等于放任自流。尤其是目前我们的学生学习缺乏自觉性,基础差。学生这种主体地位要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才能实现。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一定会做以下工作:1.把学习目标交代清楚,甚至用课件展示目标;2.进行全班巡视,检查学生的学案,发现学生学习中的困难、疑惑和带有共性的问题,及时指导和进行二次备课;3.与学生平等对话,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参与者;4.对学生学习中的困难、疑惑和带有共性的问题,如果学生自己解决不了,教师必须讲,而且要讲明、讲透,以突破重点难点。
在学生互动方面,很多学生在学案导学的课堂上,热衷于互动交流,讨论、非常热烈,学习气氛也十分活跃,可是却往往忽视独立思考和进行自主训练。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强化学生独立自研、自做的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把自学、自做与交流讨论严格区分开来,先让学生自学自查后,再进行讨论交流。2.强化多人次的板书展示,反馈学生思维与结果的准确性,用板书促进学生认真独立的自研自做的习惯能力的培养。3.对学案要收回认真查阅,从中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加以个别或整体的纠错辅导。训练独立学习的规范性,提升效率,实实在在地落实“学案导学”。
三、学生学习评价机制逐步完善
目前,我们大多采用的是学习小组捆绑式评价机制,其实这种评价机制在我所教的班级已经越来越显现其弊端,即各小组内总会有一两个“南郭先生”,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总还是平时学习较认真的那几个。“四个臭皮匠”或是“六个臭皮匠”能否合成一个“诸葛亮”,还是个问题。在我们语文组有几名老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给每个小组成员编订学号,由小组长列成表格,对每个成员回答问题次数,背诵默写课文情况详细记载。我觉得这是切实可行的好办法。
总体说来,学案教学可操作性强,学生有准备、有侧重地听课,提高了听课的质量和听课的效率。学生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才能的施展。当然,任何事物都如一把双刃剑,在发挥其优势的同时也存在于一定的弊端,而学案与语文学科的融合也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仍需改进之处,如:
1、学生只顾完成导学案,常常会忽略课本,不在课本上做任何记录,甚至出现个别学生完全抛弃文本的情况。
2、学生过度沉浸于讨论,答题加分,而对学案中一些关键性指示语句一扫而过,不能集中精神耐心倾听教师的点拨和指引,造成学习任务不明确,不能有效地展开与他人的合作、交流。
3、评价表的优劣划分仍然模糊不清。今后,如何用属于学生的语言、角度来明细评价表,是我所需要探究的,让评价表真正担负起“督导者”、“管理者”的责任。
吴华锋,教师,现居湖北恩施。
一、导学案的设计
语文导学案由我们高一语文组全体老师集体研讨,分工合作,资源共享。最初的设计只是遵照别校固有的模式,将每篇课文按课时分成课前预习,课堂探究,当堂训练,课堂小结和课后练习五大块。但是,在实际上课的过程中我们语文老师发现,语文是灵活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每本教材由不同体裁的文章组成如本期必修3就有:小说、诗歌、科普文与文言文。而每单元课文又分为讲读课文与自读课文。因此,课型的灵活性就决定了教学的灵活性,导学案的设计就必须体现这一点,否则,学生不仅会逐渐厌烦这千篇一律的学案,而且也达不到相应的学习效果。于是,我们语文组经过商议决定在同样保证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对导学案进行创新。
第一,对现代文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的导学案设计,我们注重多补充、多分析、多拓展。对于自读课文的导学案尽量简化,能自行完成的甚至干脆就不在课堂上讲。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现代文阅读的方法,还节约了我们的教学时间。
第二,文言文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和重点,被学生称之为第二外语,而每一篇课文都很重要,且大都要求背诵。导学案的设计必须针对水考和高考注重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和文言阅读能力的提高。因此,文言文的分析易少而精。我们将当堂练习和课后练习集中简化,改成符合我校学生实际掌握情况的检测卡,每课一测。老师只需收检测卡不用收所有导学案。这样即能及时督促学生落实,又便于老师检查,还能避免学生相互抄袭。
二、导学案的课堂运用和学生活动的开展
“导学案导学”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但自主学习不等于教师完全放手,更不等于放任自流。尤其是目前我们的学生学习缺乏自觉性,基础差。学生这种主体地位要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才能实现。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一定会做以下工作:1.把学习目标交代清楚,甚至用课件展示目标;2.进行全班巡视,检查学生的学案,发现学生学习中的困难、疑惑和带有共性的问题,及时指导和进行二次备课;3.与学生平等对话,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参与者;4.对学生学习中的困难、疑惑和带有共性的问题,如果学生自己解决不了,教师必须讲,而且要讲明、讲透,以突破重点难点。
在学生互动方面,很多学生在学案导学的课堂上,热衷于互动交流,讨论、非常热烈,学习气氛也十分活跃,可是却往往忽视独立思考和进行自主训练。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强化学生独立自研、自做的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把自学、自做与交流讨论严格区分开来,先让学生自学自查后,再进行讨论交流。2.强化多人次的板书展示,反馈学生思维与结果的准确性,用板书促进学生认真独立的自研自做的习惯能力的培养。3.对学案要收回认真查阅,从中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加以个别或整体的纠错辅导。训练独立学习的规范性,提升效率,实实在在地落实“学案导学”。
三、学生学习评价机制逐步完善
目前,我们大多采用的是学习小组捆绑式评价机制,其实这种评价机制在我所教的班级已经越来越显现其弊端,即各小组内总会有一两个“南郭先生”,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总还是平时学习较认真的那几个。“四个臭皮匠”或是“六个臭皮匠”能否合成一个“诸葛亮”,还是个问题。在我们语文组有几名老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给每个小组成员编订学号,由小组长列成表格,对每个成员回答问题次数,背诵默写课文情况详细记载。我觉得这是切实可行的好办法。
总体说来,学案教学可操作性强,学生有准备、有侧重地听课,提高了听课的质量和听课的效率。学生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才能的施展。当然,任何事物都如一把双刃剑,在发挥其优势的同时也存在于一定的弊端,而学案与语文学科的融合也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仍需改进之处,如:
1、学生只顾完成导学案,常常会忽略课本,不在课本上做任何记录,甚至出现个别学生完全抛弃文本的情况。
2、学生过度沉浸于讨论,答题加分,而对学案中一些关键性指示语句一扫而过,不能集中精神耐心倾听教师的点拨和指引,造成学习任务不明确,不能有效地展开与他人的合作、交流。
3、评价表的优劣划分仍然模糊不清。今后,如何用属于学生的语言、角度来明细评价表,是我所需要探究的,让评价表真正担负起“督导者”、“管理者”的责任。
吴华锋,教师,现居湖北恩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