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言文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也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初中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及文言文本身的特点,创新教学理念,讲究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效率。
【关键词】新课标 文言文 教学策略
一、激发学习兴趣,唤起参与热情
文言文与现代文一脉相承,许多詞语、语法、词义是相通相连的,学生学习生活中就存在大量耳熟能详的成语和名句,学生积累的知识经验、已有的学习方法本身就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基础。这些与学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经验因素一旦得到重视并被充分调动,文言文与学生的距离感就会大大缩小。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呢?
1.以故事、传说导入课文。以《出师表》为例,有关三国的故事和人物几乎是家喻户晓的,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讲他们知道的三国故事,谈谈对人物形象的想法,促使这些经验自然介入教学过程,学生在了解历史背景及诸葛亮的人物故事后,对《出师表》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也会简单、快捷得多,在学习背诵《出师表》时会感到亲切许多。
2.以成语、名句导入课文。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一鼓作气”等,课前可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些成语的本义、引申义及出处,增强学习《醉翁亭记》《曹刿论战》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文中的成语如温故知新、愚公移山、因势利导等。正是这些有生命的词语能有效地鼓舞学生求知的热情。
3.借助多媒体导入。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教学,我们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其认知兴趣和求知欲望,全身心投入教学情境中去。如在教学《山市》这篇课文时,我先利用多媒体展示几幅海市蜃楼的图片,然后提问:你见过这样的景象么?你知道它是什么吗?(学生自由发言) 再由教师提示:在夏天,沿海一带或沙漠地区,经常可以看见在空中或地面以下有远处事物的影像,古人无法解释,误认为是大蛤蜊吐气形成的,因此就称为“海市”或“海市蜃楼”。这种现象,有时人们在山区也可以看到,人们就称之为“山市”(出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反复诵读,读出美感
朗读和背诵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途径,是提高语感的重要方法。事实上,通过朗读、背诵,一篇文章记熟了,就能品味出古人说话、写文章的语气语调、方式方法。一般选入教材的文言文都比较短,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并指导学生科学背诵,采用多种方式,有老师范读,学生齐读,像《陋室铭》《三峡》《记承天寺夜游》《爱莲说》,多数学生都能当堂背诵。一学期背几篇,几个学期下来,诵读的文章越多,越能触类旁通。诵读的过程是由口入心的过程,就是逐步深入理解作品的过程。例如《唐雎不辱使命》中的“使人谓”“寡人”等词语,足见秦王对安陵君态度的轻傲,要读得稍重些,体现秦王的盛气凌人,要读得缓慢而重浊,表达出表面上是询问、祈使语气,骨子里是威逼、强迫的语气,不易不行,非易不可。通过诵读,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课文的人物性格和中心意思,还可以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积累语言材料,从而扩大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说话能力,读出“文言之味”。
三、重视积累、迁移
学习文言文应重视积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累积的过程。因此,教学文言文要让学生能够学会自己动手查找资料和工具书,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合理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还要重视方法指导,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同时应该指导学生背诵精彩的句段篇,增加语言的积累。迁移即扩展和运用。这一步骤可以根据课堂板书引导学生当堂背诵全文。课后再让学生以课文为中心,精心阅读一些与文章立意、写作背景、语言风格等相似或相反的文章,进一步体会文章的特点。最后,让学生借鉴本文的写法,写一篇相类似的小文章,并进行及时点评。
四、积极开展自主学习
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多学、深学。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主人是学生,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作用。我刚开始走上讲台时,就担心漏讲,害怕学生不会,我是读一句、讲一句,字字落实,句句清楚,一讲到底,一灌到底,结果我发现学生只是机械地记忆,没有灵活地掌握课文,学习效果不好。于是我改变了教学方法,只是对其中的重要知识进行点拨。例如在教学《桃花源记》时,我引导学生识记本文的重点词语,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流传至今的成语,以及重要的语句和句式。我发现在题目布置后,学生利用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很快完成了任务,这样既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强了。同时为了丰富课堂气氛,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知识,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
总之,文言文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只要我们能在读懂文本上多下工夫、想办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文言文的教学就一定能够走出困境。我们应不断尝试探索,努力让文言文焕发出它的真风采,使学生能真正领略到文言文的不朽魅力。
【关键词】新课标 文言文 教学策略
一、激发学习兴趣,唤起参与热情
文言文与现代文一脉相承,许多詞语、语法、词义是相通相连的,学生学习生活中就存在大量耳熟能详的成语和名句,学生积累的知识经验、已有的学习方法本身就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基础。这些与学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经验因素一旦得到重视并被充分调动,文言文与学生的距离感就会大大缩小。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呢?
1.以故事、传说导入课文。以《出师表》为例,有关三国的故事和人物几乎是家喻户晓的,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讲他们知道的三国故事,谈谈对人物形象的想法,促使这些经验自然介入教学过程,学生在了解历史背景及诸葛亮的人物故事后,对《出师表》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也会简单、快捷得多,在学习背诵《出师表》时会感到亲切许多。
2.以成语、名句导入课文。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一鼓作气”等,课前可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些成语的本义、引申义及出处,增强学习《醉翁亭记》《曹刿论战》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文中的成语如温故知新、愚公移山、因势利导等。正是这些有生命的词语能有效地鼓舞学生求知的热情。
3.借助多媒体导入。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教学,我们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其认知兴趣和求知欲望,全身心投入教学情境中去。如在教学《山市》这篇课文时,我先利用多媒体展示几幅海市蜃楼的图片,然后提问:你见过这样的景象么?你知道它是什么吗?(学生自由发言) 再由教师提示:在夏天,沿海一带或沙漠地区,经常可以看见在空中或地面以下有远处事物的影像,古人无法解释,误认为是大蛤蜊吐气形成的,因此就称为“海市”或“海市蜃楼”。这种现象,有时人们在山区也可以看到,人们就称之为“山市”(出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反复诵读,读出美感
朗读和背诵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途径,是提高语感的重要方法。事实上,通过朗读、背诵,一篇文章记熟了,就能品味出古人说话、写文章的语气语调、方式方法。一般选入教材的文言文都比较短,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并指导学生科学背诵,采用多种方式,有老师范读,学生齐读,像《陋室铭》《三峡》《记承天寺夜游》《爱莲说》,多数学生都能当堂背诵。一学期背几篇,几个学期下来,诵读的文章越多,越能触类旁通。诵读的过程是由口入心的过程,就是逐步深入理解作品的过程。例如《唐雎不辱使命》中的“使人谓”“寡人”等词语,足见秦王对安陵君态度的轻傲,要读得稍重些,体现秦王的盛气凌人,要读得缓慢而重浊,表达出表面上是询问、祈使语气,骨子里是威逼、强迫的语气,不易不行,非易不可。通过诵读,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课文的人物性格和中心意思,还可以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积累语言材料,从而扩大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说话能力,读出“文言之味”。
三、重视积累、迁移
学习文言文应重视积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累积的过程。因此,教学文言文要让学生能够学会自己动手查找资料和工具书,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合理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还要重视方法指导,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同时应该指导学生背诵精彩的句段篇,增加语言的积累。迁移即扩展和运用。这一步骤可以根据课堂板书引导学生当堂背诵全文。课后再让学生以课文为中心,精心阅读一些与文章立意、写作背景、语言风格等相似或相反的文章,进一步体会文章的特点。最后,让学生借鉴本文的写法,写一篇相类似的小文章,并进行及时点评。
四、积极开展自主学习
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多学、深学。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主人是学生,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作用。我刚开始走上讲台时,就担心漏讲,害怕学生不会,我是读一句、讲一句,字字落实,句句清楚,一讲到底,一灌到底,结果我发现学生只是机械地记忆,没有灵活地掌握课文,学习效果不好。于是我改变了教学方法,只是对其中的重要知识进行点拨。例如在教学《桃花源记》时,我引导学生识记本文的重点词语,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流传至今的成语,以及重要的语句和句式。我发现在题目布置后,学生利用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很快完成了任务,这样既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强了。同时为了丰富课堂气氛,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知识,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
总之,文言文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只要我们能在读懂文本上多下工夫、想办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文言文的教学就一定能够走出困境。我们应不断尝试探索,努力让文言文焕发出它的真风采,使学生能真正领略到文言文的不朽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