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高校图书馆所供服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过去较为简单的服务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需要,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对服务模式的创新、扩大服务的范围,这样才能保证高校图书馆的整体服务质量,实现其社会价值与具体的功能。本文在结合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对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创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现下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
传统高校图书馆在服务的过程中多是以提供纸质书籍、固定阅读空间、固定读者群为基础,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在服务对象与内容上发生了变化,对其正常运行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保证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本文提出: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应该从 等方面入手。
一、更新服务理念,实现资源互通共享
现下,我国高校图书馆在服务的思维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绝大多数图书馆并没有认识到信息时代背景下,其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出现的变革,仍然使用过去的方式进行宽松、低效的管理。另外,由于网络与市场的推动,使得高校图书馆在信息服务的过程中遇到诸多不同方面的挑战,包括网络中心、二级院所提供的信息资源与相关服务。因此,高校图书馆应该针对现有的网络环境、服务對象的信息获取需求来保证图书馆发展的指向性与科学性。高校图书馆应树立正确的品牌意识,优化个性化的服务,全面提升其综合竞争力。
其次,高校图书馆应该根据信息技术发展的特点来转移其工作的关注点,不能仅仅将工作关注点集中于对纸质书籍、馆藏文献信息的管理,而是兼顾电子信息资源和原有的书籍资源。关注点的转移与开发性的服务理念息息相关,这也是近来我国高校图书馆在服务创新中,加强宣传“读者永远是对的”、“以人为本”、“第二课堂”的用户服务理念的缘由。与此同时,高校图书馆应该确立交流互动的开放性理念,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加强与不同主体(其它类型图书馆)之间的沟通与互动,以建立长久合作的品牌,促进资源的流通。
二、推动组织创新,优化现有服务机制
高校图书馆的组织结构同样影响了其服务的正常开展,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的组织结构都存在一定的弊端,主要表现为不能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不能促进学校教学的全面改革,无法实现对学校现有资源的系统性整合;不能反映变化的新态势,在内部组织结构调整上存在盲目性,制约了高校图书馆的发展。
为了强化图书馆在培养人才、学校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实现对组织结构的重设与调整,高校图书馆可以结合读者服务的整套流程,逐步建立协调性强、运作速度快的新型组织结构。而在结构的设立上,高校图书馆应该注重“用户服务部”建设,这一部门与传统的读者服务部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它不仅注重纸质书籍资源的流通与阅览,还注重对电子阅览室的整合,是基于服务质量提高的完整链条。
另外,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机制也要以服务为导向进行改革,可以通过引进服务机制来增加各个部门之间的竞争,使得图书馆馆员能够正确认识到自身的岗位职责与服务内容,将馆员的服务意识、工作能力和服务绩效与其岗位、收入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引入市场机制,使得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能够更加具有针对性、适用性。
三、创新服务内容,提高网络利用程度
高校图书馆在实现服务创新的进程中应该加强对网络的有效利用,从而为扩充图书馆资源储备建立有利的条件。网络与信息技术的运用具体体现在数据库的建设上,由于资源管理的复杂性,为了提高资源管理的效率,特色数据库建设成为图书馆创新的关键。
另外,高校图书馆应该以互联网为途径,通过对业务的深度发展来实现服务内容的丰富。例如图书馆的流通部门在提供基本的借阅服务以外,还可以通过网络站点,为读者提供资料阅览引导。同时,流通部门还可以通过建立用户管理系统,加强与服务对象的联系,完成书籍预约、续借、催还等一系列服务。图书馆还可以借助现有的互动平台,举办相应的网上图书阅读交流活动,使得学生能够提高其阅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而在提供的个性化服务上,图书馆可以利用相应的平台与用户词汇搜索排行来实现对用户信息的处理,从而发现用户的需求、满足用户的需求,进一步发展扩大用户群体。最后,高校图书馆还可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类型的用户进行各种专业知识和信息技能的培训,例如向新生讲授文献分类常识和图书馆目录知识,指导图书馆目录的使用;而向高年级学生则加强其检索能力的培养。通过培训来提高用户自身在网络环境下对信息搜索、利用的技巧。
四、引入服务人才,加强现有人才培训
高校图书馆应该认识到人才对其服务水平提高的重要性,将对人的管理放在首要位置,加强对现有人才的积极培训。首先高校图书馆应该创造有利条件,积极开展对职工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馆员的整体素质与服务水平。培训的主要方面包括:图书馆学、情报学、文献信息学,尤其是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图书馆还需要注重职员对计算机管理系统、网络通讯系统、网络信息资源开发等知识的学习。除了对技能的培训以外,图书馆还需要关注馆员职业道德素质的情况,对此展开专项培训。
图书馆应该尽可能地丰富培训方式,培训方式的多样化可以提高职员的兴趣。对此,图书馆可以组织或鼓励职员参加专业进修班、研究生课程班、短训班等,也可通过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馆讲学。
最后,高校图书馆应该注重专业人才的引入,随着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馆原有的人才队伍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因此,在大力培养现有人才的同时,还要不失时机地引进一些必要的专业技术人才,特别要重点引进一批热爱图书馆事业、具有创新精神,又掌握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现代图书情报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总而言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必须从思想观念、组织机构、服务内容以及人才引入等多方面入手,通过对网络与市场反应的灵敏度来推出具有先进性、针对性的高效服务,这样才能满足不断变化的大学生阅读需求,实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桂珠.试论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0:8-9
[2]张立功.开放阅读时代的图书馆角色定位和服务创新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4(03):58-63
[3]倪文敏.论现代个人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02):123-128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
传统高校图书馆在服务的过程中多是以提供纸质书籍、固定阅读空间、固定读者群为基础,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在服务对象与内容上发生了变化,对其正常运行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保证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本文提出: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应该从 等方面入手。
一、更新服务理念,实现资源互通共享
现下,我国高校图书馆在服务的思维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绝大多数图书馆并没有认识到信息时代背景下,其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出现的变革,仍然使用过去的方式进行宽松、低效的管理。另外,由于网络与市场的推动,使得高校图书馆在信息服务的过程中遇到诸多不同方面的挑战,包括网络中心、二级院所提供的信息资源与相关服务。因此,高校图书馆应该针对现有的网络环境、服务對象的信息获取需求来保证图书馆发展的指向性与科学性。高校图书馆应树立正确的品牌意识,优化个性化的服务,全面提升其综合竞争力。
其次,高校图书馆应该根据信息技术发展的特点来转移其工作的关注点,不能仅仅将工作关注点集中于对纸质书籍、馆藏文献信息的管理,而是兼顾电子信息资源和原有的书籍资源。关注点的转移与开发性的服务理念息息相关,这也是近来我国高校图书馆在服务创新中,加强宣传“读者永远是对的”、“以人为本”、“第二课堂”的用户服务理念的缘由。与此同时,高校图书馆应该确立交流互动的开放性理念,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加强与不同主体(其它类型图书馆)之间的沟通与互动,以建立长久合作的品牌,促进资源的流通。
二、推动组织创新,优化现有服务机制
高校图书馆的组织结构同样影响了其服务的正常开展,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的组织结构都存在一定的弊端,主要表现为不能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不能促进学校教学的全面改革,无法实现对学校现有资源的系统性整合;不能反映变化的新态势,在内部组织结构调整上存在盲目性,制约了高校图书馆的发展。
为了强化图书馆在培养人才、学校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实现对组织结构的重设与调整,高校图书馆可以结合读者服务的整套流程,逐步建立协调性强、运作速度快的新型组织结构。而在结构的设立上,高校图书馆应该注重“用户服务部”建设,这一部门与传统的读者服务部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它不仅注重纸质书籍资源的流通与阅览,还注重对电子阅览室的整合,是基于服务质量提高的完整链条。
另外,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机制也要以服务为导向进行改革,可以通过引进服务机制来增加各个部门之间的竞争,使得图书馆馆员能够正确认识到自身的岗位职责与服务内容,将馆员的服务意识、工作能力和服务绩效与其岗位、收入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引入市场机制,使得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能够更加具有针对性、适用性。
三、创新服务内容,提高网络利用程度
高校图书馆在实现服务创新的进程中应该加强对网络的有效利用,从而为扩充图书馆资源储备建立有利的条件。网络与信息技术的运用具体体现在数据库的建设上,由于资源管理的复杂性,为了提高资源管理的效率,特色数据库建设成为图书馆创新的关键。
另外,高校图书馆应该以互联网为途径,通过对业务的深度发展来实现服务内容的丰富。例如图书馆的流通部门在提供基本的借阅服务以外,还可以通过网络站点,为读者提供资料阅览引导。同时,流通部门还可以通过建立用户管理系统,加强与服务对象的联系,完成书籍预约、续借、催还等一系列服务。图书馆还可以借助现有的互动平台,举办相应的网上图书阅读交流活动,使得学生能够提高其阅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而在提供的个性化服务上,图书馆可以利用相应的平台与用户词汇搜索排行来实现对用户信息的处理,从而发现用户的需求、满足用户的需求,进一步发展扩大用户群体。最后,高校图书馆还可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类型的用户进行各种专业知识和信息技能的培训,例如向新生讲授文献分类常识和图书馆目录知识,指导图书馆目录的使用;而向高年级学生则加强其检索能力的培养。通过培训来提高用户自身在网络环境下对信息搜索、利用的技巧。
四、引入服务人才,加强现有人才培训
高校图书馆应该认识到人才对其服务水平提高的重要性,将对人的管理放在首要位置,加强对现有人才的积极培训。首先高校图书馆应该创造有利条件,积极开展对职工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馆员的整体素质与服务水平。培训的主要方面包括:图书馆学、情报学、文献信息学,尤其是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图书馆还需要注重职员对计算机管理系统、网络通讯系统、网络信息资源开发等知识的学习。除了对技能的培训以外,图书馆还需要关注馆员职业道德素质的情况,对此展开专项培训。
图书馆应该尽可能地丰富培训方式,培训方式的多样化可以提高职员的兴趣。对此,图书馆可以组织或鼓励职员参加专业进修班、研究生课程班、短训班等,也可通过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馆讲学。
最后,高校图书馆应该注重专业人才的引入,随着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馆原有的人才队伍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因此,在大力培养现有人才的同时,还要不失时机地引进一些必要的专业技术人才,特别要重点引进一批热爱图书馆事业、具有创新精神,又掌握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现代图书情报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总而言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必须从思想观念、组织机构、服务内容以及人才引入等多方面入手,通过对网络与市场反应的灵敏度来推出具有先进性、针对性的高效服务,这样才能满足不断变化的大学生阅读需求,实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桂珠.试论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0:8-9
[2]张立功.开放阅读时代的图书馆角色定位和服务创新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4(03):58-63
[3]倪文敏.论现代个人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02):12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