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观念发生很大变化。正如潘城文所述,消费观念从节约型与实用型逐步转变为个性型与象征型。消费不再从节约、实用等角度出发,而是更看重物品的个性化和象征意义。在逐步转变的过程中,社会上出现了追求奢靡和享乐主义等错误的消费观。部分父母结合自身成长经历,为了使儿童更幸福,尽力满足儿童的物质需求。由于压力大、工作忙,不能抽出诸多时间陪孩子,主要通过“钱”来表达爱意,致使儿童对消费没能形成正确观念,无法面对未来生活中的窘境。
父母一旦不能满足儿童的“要钱”需要,轻者表现不满情绪、中者指责父母、重者“偷钱”等。儿童成年后,若自身物质需要不能得到有效满足,则导致不道德行为甚至违法犯罪行为的产生,如中学生偷窃同学物品;大学生当街抢劫等。人们不道德行为的出现是需要未能满足,不能抵制外界诱惑,自我损耗造成的。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自我控制资源是有限的,经过损耗就很难对随后的行为进行控制。自我控制分为状态自我控制和特质自我控制,而节约就是特质自我控制在生活方式上的体现。节约作为一种习惯是自动化行为,个体不需要付出主观努力或者付出较少,不会消耗自我控制资源,可以将有限的自我控制资源更多地运用到抵制外在诱惑上,从而减少不道德行为的产生。
由此可见,在养育儿童的过程中,父母要使儿童养成节约的良好生活习惯,有效保存自我控制资源,抵制外界诱惑,减少不道德行为。笔者认为儿童节约习惯的养成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父母以身作则,当好榜样。作为年轻特别是90后父母没有经历过苦日子,对物质财富的得来认识相对较浅,自身生活要求较高,更多的偏向消费的象征性。作为第一任教师的父母对儿童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儿童年龄尚小更多是模仿父母的生活和行为方式。这就要求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所作所为不仅要考虑自身需求还要考虑对儿童产生的影响。父母要以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管束自身行为,为儿童树立良好榜样,以便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其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其次,从长远的角度来爱儿童。父母爱孩子这是应该的,但怎么爱和如何爱是值得父母思考的。爱是要满足儿童的需要,但不是儿童一切需要。需要的现实性和合理性是值得父母思考的,不能一味满足,替其承担责任。社会上“啃老族”的出现是一个警钟,从小就满足儿童的需要。当需要自身奋斗的时候,儿童已经习惯了向父母伸手,父母怎么办呢!这既是父母的心病,又是社会的负担。同时,父母是不可能永远陪伴在儿童身边的,而且很少父母能一直满足儿童的需求。父母应该从儿童未来的角度来爱,以符合社会要求和儿童健康成长作为出发点,必要的拒绝和合理的解释能够使儿童更加理性,有助于儿童养成现实的、实用的消费观念,更好地应对未来生活中挫折、抵制外界诱惑。
最后,以“劳有所获”的方式满足儿童需求。儿童合理的需求也要采取“曲线”的方式进行满足,不是儿童要父母就买,而是采取换的方式,比如:洗10次碗或读3本书。“换”的方式告知儿童需要的满足是要自己付出努力的,任何东西的得来都是不易的。这样,儿童就会去权衡付出和回报,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换”来的东西倾注了自己的劳动,儿童会更加珍惜,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所以,从古至今节俭不仅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育人方法和手段。然而,在物质不断丰富的今天,社会上竟然出现了节俭消费过时论,认为节俭是生产力低下、物质资料相对匮乏的条件下人们无奈的选择。实际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节俭的德育意义更加突出。父母不仅要将节俭作为一种传统美德来提倡,更要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或生活态度来践行,从而使儿童养成节约的良好习惯,合理保存自我控制资源,有效抵制外界诱惑,力争杜绝不道德行为的发生。节俭不但是客观物质的限制,更是育人的需要。
节俭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提高儿童的道德品质和道德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德育手段。父母在日常生活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消费的经济成本,更需考虑消费的现实意义;不仅要考虑满足儿童的当前需要,更要考虑儿童的未来需要。節俭作为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育人手段,应该贯彻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
父母一旦不能满足儿童的“要钱”需要,轻者表现不满情绪、中者指责父母、重者“偷钱”等。儿童成年后,若自身物质需要不能得到有效满足,则导致不道德行为甚至违法犯罪行为的产生,如中学生偷窃同学物品;大学生当街抢劫等。人们不道德行为的出现是需要未能满足,不能抵制外界诱惑,自我损耗造成的。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自我控制资源是有限的,经过损耗就很难对随后的行为进行控制。自我控制分为状态自我控制和特质自我控制,而节约就是特质自我控制在生活方式上的体现。节约作为一种习惯是自动化行为,个体不需要付出主观努力或者付出较少,不会消耗自我控制资源,可以将有限的自我控制资源更多地运用到抵制外在诱惑上,从而减少不道德行为的产生。
由此可见,在养育儿童的过程中,父母要使儿童养成节约的良好生活习惯,有效保存自我控制资源,抵制外界诱惑,减少不道德行为。笔者认为儿童节约习惯的养成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父母以身作则,当好榜样。作为年轻特别是90后父母没有经历过苦日子,对物质财富的得来认识相对较浅,自身生活要求较高,更多的偏向消费的象征性。作为第一任教师的父母对儿童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儿童年龄尚小更多是模仿父母的生活和行为方式。这就要求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所作所为不仅要考虑自身需求还要考虑对儿童产生的影响。父母要以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管束自身行为,为儿童树立良好榜样,以便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其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其次,从长远的角度来爱儿童。父母爱孩子这是应该的,但怎么爱和如何爱是值得父母思考的。爱是要满足儿童的需要,但不是儿童一切需要。需要的现实性和合理性是值得父母思考的,不能一味满足,替其承担责任。社会上“啃老族”的出现是一个警钟,从小就满足儿童的需要。当需要自身奋斗的时候,儿童已经习惯了向父母伸手,父母怎么办呢!这既是父母的心病,又是社会的负担。同时,父母是不可能永远陪伴在儿童身边的,而且很少父母能一直满足儿童的需求。父母应该从儿童未来的角度来爱,以符合社会要求和儿童健康成长作为出发点,必要的拒绝和合理的解释能够使儿童更加理性,有助于儿童养成现实的、实用的消费观念,更好地应对未来生活中挫折、抵制外界诱惑。
最后,以“劳有所获”的方式满足儿童需求。儿童合理的需求也要采取“曲线”的方式进行满足,不是儿童要父母就买,而是采取换的方式,比如:洗10次碗或读3本书。“换”的方式告知儿童需要的满足是要自己付出努力的,任何东西的得来都是不易的。这样,儿童就会去权衡付出和回报,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换”来的东西倾注了自己的劳动,儿童会更加珍惜,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所以,从古至今节俭不仅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育人方法和手段。然而,在物质不断丰富的今天,社会上竟然出现了节俭消费过时论,认为节俭是生产力低下、物质资料相对匮乏的条件下人们无奈的选择。实际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节俭的德育意义更加突出。父母不仅要将节俭作为一种传统美德来提倡,更要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或生活态度来践行,从而使儿童养成节约的良好习惯,合理保存自我控制资源,有效抵制外界诱惑,力争杜绝不道德行为的发生。节俭不但是客观物质的限制,更是育人的需要。
节俭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提高儿童的道德品质和道德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德育手段。父母在日常生活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消费的经济成本,更需考虑消费的现实意义;不仅要考虑满足儿童的当前需要,更要考虑儿童的未来需要。節俭作为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育人手段,应该贯彻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