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概念在现代认知心理学中主要表现为陈述性知识,即解决有关地理事物“是什么”的知识。以“城市空间结构”概念教学为例,学生的学习逻辑往往是随机的、差异的、个性的、发散的,并不像教材呈现出来的知识体系完备。如果教师完全按照教材体系组织课堂教学,逻辑就有可能出现问题。结果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辛苦,学习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本文从学生认知角度构设地理概念教学突破点。对“城市空间结构”这一人文地理概念进行教学设计,尝试从生活体验,寻找概念理解的捷径。利用学生原有认知,促进新知识的同化等方法设计教学。
案例呈现与教学设计
现代地理概念教学提出了新要求,需要从学习的逻辑(即人的认知规律)展开教学。立足教材逻辑,理出知识体系,再根据热点信息或者其他适当的切入点展开教学设计。同样是“城市空间结构”教学片断,教师尝试了从学生生活的宁波这个城市空间入手,有效实现“城市空间结构”概念内化,使之转变成学生认知结构的一部分。利用学生追求时尚,喜欢逛街的特点,以宁波市主要的休闲购物街的图片导入新课,提出“为什么我们城市内部的各种功能区,就像我们玩的拼图一样拼凑在一起,又是一种什么力量在无形中控制着城市这幅巨大的拼图?”带着这样的问题,与学生一起进行新课的探究。
设计意图一 使用促进注意策略,通过熟悉的生活景观街景图导入,引起学生对新概念的兴趣。使用表象呈现策略,将“城市空间结构”这一枯燥的概念转化成视觉形式或图画形式的信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通过地理案例的归纳,帮助学生真正掌握概念。
城市中具有满足我们日常生活需求的不同区域,根据学生脑海中的宁波城市印象,提出“城市功能分区”的概念,为下面逐一介绍各种不同功能分区做理论铺垫。
案例分析:教师利用PPT,以宁波市奢侈品汇集之地和义大道地图作为底图,用动画模拟的方式,在地图中圈出宁波市主要商业区(天一广场、和义大道、印象城等)位置,配以照片和简单文字介绍,引导学生从脑海中调出对宁波市的空间感知图景,从而形成“商业区”的概念理解。为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商业区分布特征得出中央商务区(CBD)的特点,先引进宁波南部商务区CBD的视频片段,让学生对CBD形成感性理解,然后引导学生说出城市CBD的特点。
利用探究式教学方式讲解城市居住区的布局特点。首先学案引入美国居住区迁移的材料,提出问题,细化居住区的类型、布局特点与产生原因,画面切回到宁波市中环境优美的高级居住区和环境较差的中低级居住区照片展示,引导学生得出高级居住区和中低级居住区的布局特点。
设计意图二 使用知识联结策略,在学习新概念的同时复习区域历史地理知识,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得学习更加有意义。使用测评提取策略,以思考题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思考,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组织总结,运用于解题之中,这样既能促进个体对地理概念的有效提取,又能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使得学生对于所学概念及时复习巩固,加深理解。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案例分析:宁波市江北区科技创业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为宁波市江北区人民政府投资的公益性科技服务机构,隶属江北区科学技术局管理,成立于2000年10月,当时为宁波市第一家县(市区)级科技创业中心。几经变革和发展,恰恰成为这个年龄段学生从小到大的一个重要记忆,因此,以宁波江北科技创业中心作为案例介绍具有良好的效果。首先,引入江北科技创业中心建设的视频片段和江北区发展变化的相关材料,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心里关于江北科技创业中心变化的感受,学生心中的感受恰恰是目前工业区布局特点,于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主观感受转变成对知识的理解。
设计意图三 使用表象呈现策略,将“工业布局特点”这一概念转化成视觉形式或图画形式的信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通过地理案例的归纳,帮助学生真正掌握概念。使用测评提取策略,以思考题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思考,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组织总结,运用于解题之中,使得学生对于所学概念及时复习巩固,加深理解。
案例分析:形成最终的宁波市内部空间结构模式图。通过对宁波市中商业区(含CBD)、居住区和工业区等主要功能区的介绍,最终以PPT动态模拟的形式,一步步展示出宁波市的各功能分区,最终形成宁波市的内部空间结构模式图。从模拟的图中可以看出,宁波的城市空间结构是古代经典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之一的“棋盘模式”结构。
讨论: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解析
地理概念教学常用策略:促进注意策略、表象呈现策略、类化策略、精加工策略、激活策略、知识联结策略和测评提取策略等方法。本课利用“促进注意策略”,展示学生生活场景系列图片来促进注意。也可以用新闻事件、演示实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或学习目标等来唤起和维持学生的无意注意。用“表象呈现策略”将“城市空间结构”这一言语形式的地理概念转化成视觉形式,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用“类化策略”把已有的地理概念——商业区,按一定的标准归类,将零散的、繁杂的知识科学的类化,并纳入认知结构中的适当位置,便于检索和有效提取。用“精加工策略”补充不同类型商业区的材料细节做出推论,产生与地理知识的联想,有效提取知识。用“激活策略”以图表的形式贮存所要学习的知识,能迅速有效地掌握有效的信息。用“知识联结策略”在学习新概念的同时复习区域历史地理知识,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得学习更加有意义。用“测评提取策略”以思考题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思考,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组织总结,运用于解题之中,这样既能促进个体对地理概念的有效提取,又能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使得学生对于所学概念及时复习巩固,加深理解。最后,再用“知识联结策略”在城市各功能分区学习之后,提出他们在城市内部空间布局上表现出一定序列,展现为“棋盘式”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
设计方法与课例适用性
“城市空间结构”教学设计,借鉴了现代认知地理学对地理概念的研究成果。对“什么是城市空间结构”展开讨论。先用生活中的拼图游戏作比喻。表示城市空间结构是一个城市里各个部分的拼凑,然后,对各个部分展开学习,得出功能区这一子概念。利用图片、视频在地图上的动画展示功能区的含义及它们之所以会以一定格局拼凑在一起的原因。该课紧紧结合了学生生活所在的城市,作为地理概念理解背景比较直观。在分别对各个功能分区进行剖析后,又回归到平面地图上,让学生再次感受地理空间指示性特征。
本课例设计直观、结合生活实际、对地图阅读技能进行了培养,建立了学生的空间感。从学生认知角度出发,设计教学,贴近学生实际,选择图片、文字描述及视频均在学生理解范围内,这样比较好的解决了“城市空间结构”这一地理概念的先行组织者——城市各主要功能分区。
本课使用地区具有局限性,还应探索适用城市化水平较低的中小城市和乡村学生的教学方法。对于对城市生活并不是十分熟悉的学生,城市景观感受不深,利用城市景观导入不容易唤醒学生脑海中浅薄的城市印象,造成地理概念理解的困难。该教学设计的使用还要注意课堂调控,防止学生停留表面,深入挖掘不够。材料的选择除了要有感官刺激性,还需要由浅入深设置,这样才适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对于生活在像宁波这样快速发展的城市的学生,具有很好地学习促进作用,因为城市化速度较快或者城市化水平较高的人们对城市的印象会更加生动和深刻。
结束语
本文主要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探讨人文地理概念学习。具体教学设计方案也是以生活中的亲身体验,来寻找概念理解的捷径为主。其他还能利用实验方法描述概念特征;设计现行组织者(即利用原有认知),促进新知识的同化等方法设计教学。只有用心设计,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能,提高教师自身职业素养。获得符合教师教学规律,学生认知规律,彰显自身教学风格的地理课堂教学。
(作者单位:浙江省慈溪市浒山中学)
案例呈现与教学设计
现代地理概念教学提出了新要求,需要从学习的逻辑(即人的认知规律)展开教学。立足教材逻辑,理出知识体系,再根据热点信息或者其他适当的切入点展开教学设计。同样是“城市空间结构”教学片断,教师尝试了从学生生活的宁波这个城市空间入手,有效实现“城市空间结构”概念内化,使之转变成学生认知结构的一部分。利用学生追求时尚,喜欢逛街的特点,以宁波市主要的休闲购物街的图片导入新课,提出“为什么我们城市内部的各种功能区,就像我们玩的拼图一样拼凑在一起,又是一种什么力量在无形中控制着城市这幅巨大的拼图?”带着这样的问题,与学生一起进行新课的探究。
设计意图一 使用促进注意策略,通过熟悉的生活景观街景图导入,引起学生对新概念的兴趣。使用表象呈现策略,将“城市空间结构”这一枯燥的概念转化成视觉形式或图画形式的信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通过地理案例的归纳,帮助学生真正掌握概念。
城市中具有满足我们日常生活需求的不同区域,根据学生脑海中的宁波城市印象,提出“城市功能分区”的概念,为下面逐一介绍各种不同功能分区做理论铺垫。
案例分析:教师利用PPT,以宁波市奢侈品汇集之地和义大道地图作为底图,用动画模拟的方式,在地图中圈出宁波市主要商业区(天一广场、和义大道、印象城等)位置,配以照片和简单文字介绍,引导学生从脑海中调出对宁波市的空间感知图景,从而形成“商业区”的概念理解。为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商业区分布特征得出中央商务区(CBD)的特点,先引进宁波南部商务区CBD的视频片段,让学生对CBD形成感性理解,然后引导学生说出城市CBD的特点。
利用探究式教学方式讲解城市居住区的布局特点。首先学案引入美国居住区迁移的材料,提出问题,细化居住区的类型、布局特点与产生原因,画面切回到宁波市中环境优美的高级居住区和环境较差的中低级居住区照片展示,引导学生得出高级居住区和中低级居住区的布局特点。
设计意图二 使用知识联结策略,在学习新概念的同时复习区域历史地理知识,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得学习更加有意义。使用测评提取策略,以思考题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思考,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组织总结,运用于解题之中,这样既能促进个体对地理概念的有效提取,又能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使得学生对于所学概念及时复习巩固,加深理解。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案例分析:宁波市江北区科技创业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为宁波市江北区人民政府投资的公益性科技服务机构,隶属江北区科学技术局管理,成立于2000年10月,当时为宁波市第一家县(市区)级科技创业中心。几经变革和发展,恰恰成为这个年龄段学生从小到大的一个重要记忆,因此,以宁波江北科技创业中心作为案例介绍具有良好的效果。首先,引入江北科技创业中心建设的视频片段和江北区发展变化的相关材料,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心里关于江北科技创业中心变化的感受,学生心中的感受恰恰是目前工业区布局特点,于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主观感受转变成对知识的理解。
设计意图三 使用表象呈现策略,将“工业布局特点”这一概念转化成视觉形式或图画形式的信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通过地理案例的归纳,帮助学生真正掌握概念。使用测评提取策略,以思考题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思考,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组织总结,运用于解题之中,使得学生对于所学概念及时复习巩固,加深理解。
案例分析:形成最终的宁波市内部空间结构模式图。通过对宁波市中商业区(含CBD)、居住区和工业区等主要功能区的介绍,最终以PPT动态模拟的形式,一步步展示出宁波市的各功能分区,最终形成宁波市的内部空间结构模式图。从模拟的图中可以看出,宁波的城市空间结构是古代经典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之一的“棋盘模式”结构。
讨论: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解析
地理概念教学常用策略:促进注意策略、表象呈现策略、类化策略、精加工策略、激活策略、知识联结策略和测评提取策略等方法。本课利用“促进注意策略”,展示学生生活场景系列图片来促进注意。也可以用新闻事件、演示实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或学习目标等来唤起和维持学生的无意注意。用“表象呈现策略”将“城市空间结构”这一言语形式的地理概念转化成视觉形式,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用“类化策略”把已有的地理概念——商业区,按一定的标准归类,将零散的、繁杂的知识科学的类化,并纳入认知结构中的适当位置,便于检索和有效提取。用“精加工策略”补充不同类型商业区的材料细节做出推论,产生与地理知识的联想,有效提取知识。用“激活策略”以图表的形式贮存所要学习的知识,能迅速有效地掌握有效的信息。用“知识联结策略”在学习新概念的同时复习区域历史地理知识,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得学习更加有意义。用“测评提取策略”以思考题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思考,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组织总结,运用于解题之中,这样既能促进个体对地理概念的有效提取,又能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使得学生对于所学概念及时复习巩固,加深理解。最后,再用“知识联结策略”在城市各功能分区学习之后,提出他们在城市内部空间布局上表现出一定序列,展现为“棋盘式”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
设计方法与课例适用性
“城市空间结构”教学设计,借鉴了现代认知地理学对地理概念的研究成果。对“什么是城市空间结构”展开讨论。先用生活中的拼图游戏作比喻。表示城市空间结构是一个城市里各个部分的拼凑,然后,对各个部分展开学习,得出功能区这一子概念。利用图片、视频在地图上的动画展示功能区的含义及它们之所以会以一定格局拼凑在一起的原因。该课紧紧结合了学生生活所在的城市,作为地理概念理解背景比较直观。在分别对各个功能分区进行剖析后,又回归到平面地图上,让学生再次感受地理空间指示性特征。
本课例设计直观、结合生活实际、对地图阅读技能进行了培养,建立了学生的空间感。从学生认知角度出发,设计教学,贴近学生实际,选择图片、文字描述及视频均在学生理解范围内,这样比较好的解决了“城市空间结构”这一地理概念的先行组织者——城市各主要功能分区。
本课使用地区具有局限性,还应探索适用城市化水平较低的中小城市和乡村学生的教学方法。对于对城市生活并不是十分熟悉的学生,城市景观感受不深,利用城市景观导入不容易唤醒学生脑海中浅薄的城市印象,造成地理概念理解的困难。该教学设计的使用还要注意课堂调控,防止学生停留表面,深入挖掘不够。材料的选择除了要有感官刺激性,还需要由浅入深设置,这样才适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对于生活在像宁波这样快速发展的城市的学生,具有很好地学习促进作用,因为城市化速度较快或者城市化水平较高的人们对城市的印象会更加生动和深刻。
结束语
本文主要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探讨人文地理概念学习。具体教学设计方案也是以生活中的亲身体验,来寻找概念理解的捷径为主。其他还能利用实验方法描述概念特征;设计现行组织者(即利用原有认知),促进新知识的同化等方法设计教学。只有用心设计,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能,提高教师自身职业素养。获得符合教师教学规律,学生认知规律,彰显自身教学风格的地理课堂教学。
(作者单位:浙江省慈溪市浒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