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关于池州市民宿旅游发展的思考

来源 :旅游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kcyka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民宿旅游现状及池州市旅游资源剖析


  (一)民宿旅游现状
  要了解民宿旅游,首先要知道民宿是什么,才能对民宿旅游了解得更清楚和透彻。对于民宿的含义,已经有不少的专业解释,有人认为民宿是居民将自己的住宅以营利为目的出租给他人如游客等人居住,可能是整套出租,也可能是空余的房间出租,即提供类似于旅馆等服务。但实际上,这些住宅的出租用途并未取得营利许可。其实简单来说,按其字面意思理解,民宿就是居民以民宅为中介提供的住宿服务,它与酒店、宾馆等提供的商业住宿服务是相对应的。民宿真正兴起也不过几十年,但由于民宿的特殊性质,其逐渐发展成为旅游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越来越受到年轻一辈旅游出行的首选。应该说,民宿是旅游业发展到比较高级的阶段以及随着消费需求和要求的提高而兴起的。而民宿的特点,具体包含了以下方面。
  一是与酒店、宾馆相比,民宿体现出来的最大特点就是“家”的感觉。民宿本身是居民自己的住宅,也就是居民的家,那么其空间布置和规划就是以“家”为出发点进行的,能给游客提供更加温馨和愉悦的住宿体验。既然是居民的家,那么其装修风格也是各式各样的,主要随住宅主人的喜好而定。当然,有些住宅主人也会根据时代潮流选择大众所偏爱的风格,以使自己的民宿能够更加受到大家的喜欢。与此相对应的是,消费者的选择也就更加丰富和多样,其根据自己喜欢的风格进行选择。而酒店等住宿服务提供的住宿环境基本是千篇一律的,统一的白色床单、被套、枕套,统一的卫生间装修风格,逐渐让人产生视觉和体验疲劳。
  二是民宿相对许多星级酒店来说,其价格更有优势,且选择性更多。在同一地区范围内,当民宿的住宿环境和条件与酒店比较接近时,其价格一般会比同一水平的酒店更优惠。而且我们如今处于互联网时代,很多民宿都已通过网络进行营业,并在相关网站或者APP上上传民宿内部的照片,消费者可以定位自己理想的住宿范围,并在此范围内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简单来说,就是相较酒店,民宿的性价比更高,因为交通和住宿是消费者在旅游时的花销较大的两个方面,当然以追求性价比为主。
  三是民宿作为新型的旅游方式,其规范性从整体来说还不够完善。一方面是经营管理的不规范,如民宿信息公布不全面,造成消费者在选择的过程中有误差的情况。一些民宿并未取得经营许可证,而是私自作为营利服务进行销售,对消费者来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民宿缺乏一定的销售策略,很多人并不知道民宿的存在。另一方面是民宿的服务质量和环境标准缺乏规范,酒店一般都会招聘专门的清洁和服务团队,提供标准化的服务,消费者处于比较主动的地位。相对来说,民宿的服务主要依靠民宿主人的服务意识,消费者较为被动。
  就民宿旅游的发展前景看,随着社会经济和互联网的不断深入发展,民宿旅游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中小型城市中,如本文所提到的池州市,其发展潜力还是值得深入挖掘的。
  (二)池州市现有旅游资源
  池州市是坐落于安徽西南部的一座中小型城市,其地理位置较为优越,北部与长江临近,并与安徽省安庆市隔江相对,南部与国家5A级旅游区——黄山相接,东部与安徽中南部的中心城市——铜陵市接壤,西部则与江西九江的庐山相望,可谓四面皆是旅游“资源”。从发展速度来看,池州市虽然只是一个中小型城市,发展不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迅速,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自身确实蕴含着得天独厚的旅游优势。
  一方面,池州市有着良好的自然旅游资源。池州市地处长江地带,其气候从整体上来看,属于暖温带和亚热带的过渡地带,这一地理位置使得池州市的年平均气温在十几度,年降水量在1 500毫升左右,其气候常年较为温和湿润,森林覆盖率达到了57%左右,并以其独特的环境优势在几年前获得了“国家森林城市”的美誉。其属县青阳县有“省级森林城市”的称誉,可见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的优越性。这一自然条件造就了池州市秀丽且类型丰富的山川,例如,池州市现在拥有牯牛降、升金湖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贵池老山、十八索等省级自然保护区,还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九华山、省级森林公园——东至天台山等著名的旅游胜地,这些都是池州市独特的自然旅游资源。
  另一方面,池州市还拥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一是池州市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城,其所属区县甚至有着2 000多年的历史积淀,这就为池州市营造了浓厚的人文气息。而且,池州市还被称为“千载诗人地”,因为历史上它曾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来此吟诗作对,并留下了不少的文墨瑰宝,传说九华山的名字就来源于李白所作的《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所以它的历史文化气息非常浓厚,是历史和文化爱好者的宝地。二是池州市还有着独特的宗教旅游资源,九华山不仅是国家级森林公园,而且还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名山,蕴藏着深厚的地藏精神。三是池州市内存在一种古老且稀有的戏曲剧种——傩戏。这种戏曲文化并不常见,而有关池州傩戏的最早记载应是清代时期的《杏花村志》。有关池州傩戏的内容可追溯到唐代,可见其历史悠久。四是池州市有着品种丰富的饮食文化,如东至县的红茶、云尖,青阳县的蜜酒,贵池县的黄公酒等。
  然而,池州市豐富优越的旅游资源还有待更进一步的开发,其旅游业的潜力还未得到充分挖掘。笔者就以民宿旅游为切入点,谈谈如何将池州市的旅游资源和民宿旅游紧密结合,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新时期池州市民宿旅游的发展策略


  我国自进入新时期以来,社会经济发展愈来愈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尤为明显。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重要行业之一,近些年来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而民宿旅游则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特殊旅游方式。针对池州市而言,其就需要明确新时期民宿旅游的发展现状,以及池州市本地的具体旅游资源,通过合理策略推动池州市民宿旅游发展。
  (一)根据池州市旅游资源特色,丰富池州市民宿旅游类型
  一是根据池州市的自然环境资源,丰富绿色休闲类民宿。池州市的部分风景区内已对游客开放住宿服务,如九华山,山上已有相当一部分的民宿发展起来,但还不够独特。当地民宿主人即可利用这些现有的优势条件,对现有或者即将发展起来的民宿进行一定的调整,以提高吸引力。比如,将九华山的风景与民宿内部的装修相融合,让游客有更加舒适的体验。爬山是一件体力活,民宿内提供缓解疲劳的用具,如香薰;还可以根据游客人数,在民宿房间内放置相应数量的九华山书签等,如果是民宿主人亲手做的,游客的体验会更好。   二是根据池州市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古风体验类民宿。近些年,汉服文化受到了不少年轻人的喜爱,古风歌曲虽小众,但热度不低。池州市的民宿可以将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与这些古风元素结合,发展一些古风体验类民宿。如民宿内部装修偏向中国风,在室内挂上李白等诗人所作的有关池州市的诗句。有条件的民宿主人,还可以提供汉服体验服务等。
  三是根据池州市的地理环境资源,丰富传统建筑类民宿。池州市地处皖西南,徽式建筑自然是其特色建筑,如石台县就分布着不少徽式建筑。当地可利用这种具有当地特色的建筑风格来发展民宿旅游,比如,对于当地住宅就是徽式建筑的居民来说,其若有空余房间或房产,即可用来发展民宿旅游服务;或将徽式建筑风格融入民宿装修风格中。
  四是根据池州市的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农庄特色类民宿。池州市作为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其民俗文化也非常丰富。各地可根据自身的特色产品发展民宿旅游,比如,提供当地的特色美食服务;将傩戏元素融入民宿服务,扩大傩戏的影响;提供民宿体验类服务,如摘茶,让游客更多地亲身体验当地的风俗人情。
  (二)加强池州市民宿旅游的规范性,提高管理水平
  一方面,池州市相关部门要对民宿旅游行业进行规范,出台相关的政策,明文规定经营民宿旅游服务的标准和条件,将民宿旅游纳入管理规范的正轨;抑或是成立相关的协会组织,形成一定的管理模式。
  另一方面,民宿经营者自身要注意规范民宿的管理和保障措施,根据住宅环境的实际情况考虑是否能发展民宿旅游服务,并在现有基础上加强游客住宿的安全保障。比如,可以将门锁更换成密码锁,有条件的经营者还可以提供卧室“一门一锁”的服务等。
  (三)提高池州市民宿旅游的服务意识,提高游客的消费体验
  民宿旅游作为一项服务类营业模式,提高其服务质量是必要且重要的发展途径。池州市不能只注重发展民宿旅游的数量,更应关注其服务质量的提升,游客出门游玩的目的是想放松和获得身心的愉悦,只有享受到了宾至如歸的服务,才能有好的评价,从而扩大池州市民宿旅游的影响和提高其声誉。对此,民宿主人可以在室内放置一些有关当地旅游的攻略;提供一些当地特色的产品,做到按时清洁,床单等物品“一客一换”等。
  (四)加大对池州市民宿旅游的资金支持,转变其营销策略
  池州市的民宿旅游发展还有较大空间,这就需要相关部门要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尤其是资金上的支持,对于有发展民宿旅游服务意愿但缺少资金的业主给予一定的帮扶,带动其发展。对于发展民宿旅游的企业或单位,相关部门可以在借贷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比如设置一定的免息期,或者给予低息贷款,帮助解决资金问题。另外,口碑再好的产品也需要一定的营销宣传,池州市的民宿旅游首先要做出自己的特色,然后要制定合适的营销策略,将本地这一项特色旅游服务进行推广,这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还需要各位民宿业主的共同努力。

三、结语


  民宿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服务资源,其发展越来越显现出迅猛的势头。而池州市是一个风景秀丽、历史气息浓厚的城市,具有独特风俗和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条件。新时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其民宿旅游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应多注意对池州各地环境和原本建筑的保护,只有保留其特色,才能实现长远发展。
  (作者单位:池州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一、游客消费行为  游客的消费行为是旅游经济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旅游商品价值的重要条件,指游客在整个旅游活动过程中的全部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包括旅游动机的产生,旅游信息收集筛选后的购买决策行为,进行旅游消费活动,以及旅游活动结束后的评价的全过程的行为表现。  近年来,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其发展中始终比较薄弱的环节便是旅游商品的发展。事实上,有些地方的旅游购物市场已陷入困境
期刊
巍巍八百里太行山,有众所周知的雄关峡谷、红岩绝壁。它上接燕山,下衔秦岭,奇峰林立,峡谷幽峻,像一个巨大的画轴,由北向南将中国北方大山的雄浑浩瀚、大气磅礴展现得淋漓尽致。太行山不仅是一幅雄奇的自然画卷,还是一座巨大的动植物宝库,群山峡谷中滋养孕育着不计其数的野生动植物物种,更有很多稀有植物以“太行”为名,因为太行山特殊的生境,这些奇花异草多生长在不为人知的峡谷中、峭壁上,与太行相依相伴,任物换星移,
期刊
引言  在當今教育发展的影响下,学校对人才的培养逐步向素质教育靠拢,通过这样的方式为社会输送了一批高素质专业人才,而学校也自然成为培养的主要场所之一。现如今,旅游行业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旅游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娱乐方式之一,这也成为当今高校培养学生的一个新的教育方向,而研学旅行也随之成为学校对自身进行相关建设的重点环节。从当今旅游这个行业的实际发展状况以及相关学校专业的具体培养方式
期刊
引言  河南省地处中原,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随着旅游概念的不断外延和旅游需求的不断增长,旅游产业在河南省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年来,河南省顺应这一趋势,把握机遇,大力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逐渐将旅游业发展为河南省的支柱产业。根据河南省统计局公布的旅游业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河南省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65 51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1%,其中,入
期刊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物质水平日渐提高,对于休闲娱乐的需求日益强烈,旅游逐渐成为人们小长假放松娱乐的首选。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大自然,森林旅游渐渐成为旅游行业中的热潮。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7年我国森林公园旅游总人数达到9.62亿,同比增长4.9%,占旅游总人数的19.23%,收入总额达到1 100.70亿元,同比增长10.56%。我国森林资源丰富,森林总面积达到22
期刊
引言  近年来,云南当地部分别具一格的少数民族村庄旅游项目日益走进人们的视野。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也趁机把握好时机,借助本地区独特的环境自然资源的优势,在旅游项目的拉动下,推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切实地实现了旅游扶贫的效果。然而,在开发当地旅游的过程中,也给当地的自然生态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比如,开采大量资源,原生态自然环境受到影响,少数民族村庄特有的文化味道淡化甚至被同化,保护和开发之间的冲突无法
期刊
引言  随着出入境旅游人数的逐年增长,对游客行为的研究是发展本国旅游业的重要内容。旅游审美行为是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过程中,作为审美主体发生的审美活动,并在活动中产生审美差异的原因,包括文化背景差异、地理环境差异等,中西游客审美行为的差异直接影响旅游行业。一、旅游审美  旅游审美是旅游主体在旅游活动中,追求精神享受的需求,旅游审美行为的核心问题是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的关系问题。旅游审美主体审美观的差异
期刊
引言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学生教学理念及教学手段提出了更加细致化的要求。在现代化教学制度改革要求下,学生的教学理念已不再是传统应试教育中以“分数”为主,而是通过社会实践,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化发展。在现代化社会发展条件作用下,促进研学旅行教育模式改革,通过与旅游市场高度结合,考虑到课程建设、高校发展等多方面要素,加强培养现代化人才。一、研学旅行与短线研学旅行产品
期刊
一、介绍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旅游人数不断增多,同时,由于人们的消费观念不断更新,传统的旅游模式已然不能满足现代游客的多元化旅游需求,并且,文化旅游、休闲旅游、乡村旅游等新型的旅游形式为人们提供了多样选择。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上半年全国旅游经济运行情况显示,中国国内文化和旅游市场的潜力不断释放,文化旅游成为人们的重要选择。文化与旅游的协同发展是可持
期刊
一、扬州美食文化需求与优势  扬州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86年,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环境,在中国的历史上几乎是繁荣的象征。隋唐和明朝时期国家的财富和资本高度集中在扬州,是当时东亚地区规模最大的金融中心,地位像当今世界的纽约。经济不断繁荣,提高了当地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衣食住行以及生活环境是否优质成为他们关心的实事,而自古以来食物是人们最关注的方面,投入的精力也最多。  中国人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