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作文教学要求学生能以文字记事、抒情、说理。如果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要写作文,或者没有什么想法要表达,没有什么情感要抒发,他们就不会认真地写作文。
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产生写作兴趣,不断提高作文能力并写出好的作文呢?在作文教学中,我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教学。
一、 让学生觉得写作很有意思
我注重启发学生把自己所知道的人或事告诉别人,让别人也受到影响或感染。具体地讲,在作文指导课上,我首先围绕习作内容设计导言,通过导言提示文题,讲清意义。如写《春游》时,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小朋友们,春天来了,大家是不是都想到外面春游?春游之前,你们的心情怎样?春游之后,你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这次活动值不值得写下来?为什么?”接着,我创设情境,选择同类型的范文,或者写下水文,或采用录音、录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触景生情,以情促文。
同时,我利用反馈作用强化学生的动机,促使学生产生写好作文的愿望。譬如在学生写完一篇文章后,我就让他(她)即席朗诵,或者选择较好的篇章进行表情朗读。平时我还要求学生在家里朗诵作文给父母听,并听取他们的评价。每次上作文评讲课,我都力求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有收获。
小学生作文欲望的增强和能力的提高有赖于课内外活动的开展。为此,我在班上定期开展现场小作文比赛、文艺演出等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二、 让学生有东西可写,有情可抒发
习作题目的确定,应以有可写性为原则,以目前所遇到的事和人为前提。学生的习作题材应以他们所熟悉、所理解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为主,注意时间性、地方性、普遍性和趣味性。作文题目宜窄不宜宽,我鼓励学生根据课本的大题目拟定自己想写的小题目。我经常赞扬班上学生自拟的一些题目,如《快乐的星期天》、《除夕夜》、《老榕树下》、《家里来了客人》、《新风在教室里荡漾》、《一个纪念品》、《过生日》等。
每次确定了作文目标之后,我就指导学生明确这次作文要写什么,让学生感到有东西写,从“要我写”转变为“我要写”,培养作文能力。
另一方面,在指导时我还经常为学生创设情境,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选取相关场景,确定能表现中心的重点材料;引导学生思考,用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训练学生自己命题、选材、构思。例如,写《我的同学》时,可写的内容是丰富的,可是学生写的内容空洞无物,好像写品德评语一样。为了写好这类作文,在“自我介绍”主题班会上,我要求每个学生介绍自己的一个特点,并详细说出最能表现这个特点的一两件事。介绍会上,笑声不断,学生欢呼雀跃。主题会变成了选材、构思和表达的说话训练,也给作文提供了许多生动事例。学生们题材丰富,感受深刻,一改过去作文千篇一律的状况,写出了各具特色的作文,作文教学效果很好。
三、观察生活,写好每件事
平时,我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发生在身边的事,选讲有趣的、新鲜的事,养成积极捕捉生活中的新颖题材的习惯,如捉小鱼、养小蝌蚪、做糯米饼、摩擦生电、盐的提纯、做风轮玩具等。他们把事情的经过看清楚了,记住了,写起来就容易多了。
为了使事情常写常新,我还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如引导他们观察小金鱼、小乌龟、小蝌蚪、春蚕,种一些花草等。我还在班上成立了生物小组,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家饲养兔子。在家长的积极支持下,我还进行了一些有趣的试验,如水的蒸发、烧不化的纸船等。我还组织了游园、划船、聚餐、唱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各种活动中,学生将观察所得用先说话后写作的方式表达了出来。
凡能当众把一件事讲得清清楚楚的,我就充分肯定他,请他谈谈自己的思路。有时某个学生讲得结结巴巴的,经提示后仍讲不下去,我就暂停讲述,引导并鼓励他想一想然后重讲,使他体验到讲前认真思考的重要性。让学生讲见闻需事前准备,在讲述之前的一两天,我便布置了任务。到了三年级,班上的学生大多数均能比较顺利地讲完一件事。一件事,一般均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几个要素,我着重指导学生讲(写)清楚一件事的重点,即谁在做什么事、怎样做、结果怎样等。例如,我让学生观察某小学生洗衣服的情景,重点说洗衣服的几个步骤:浸湿、涂肥皂、搓洗、过水洗净、拧干、晾好。课后我还让每个学生都回去实践,写洗手帕、洗红领巾、洗袜子等事情。课余,我还引导学生做自己喜欢的游戏,如捉迷藏、摸瞎瞎、丢手帕、打野鸭子等,然后让他们讲清楚游戏的过程。先做后讲,先讲后写,为逐步提高他们的作文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几年来,我通过以上途径,多方面扎扎实实地训练,学生的作文能力均有了较大的提高,作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责编 莫彩凤)
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产生写作兴趣,不断提高作文能力并写出好的作文呢?在作文教学中,我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教学。
一、 让学生觉得写作很有意思
我注重启发学生把自己所知道的人或事告诉别人,让别人也受到影响或感染。具体地讲,在作文指导课上,我首先围绕习作内容设计导言,通过导言提示文题,讲清意义。如写《春游》时,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小朋友们,春天来了,大家是不是都想到外面春游?春游之前,你们的心情怎样?春游之后,你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这次活动值不值得写下来?为什么?”接着,我创设情境,选择同类型的范文,或者写下水文,或采用录音、录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触景生情,以情促文。
同时,我利用反馈作用强化学生的动机,促使学生产生写好作文的愿望。譬如在学生写完一篇文章后,我就让他(她)即席朗诵,或者选择较好的篇章进行表情朗读。平时我还要求学生在家里朗诵作文给父母听,并听取他们的评价。每次上作文评讲课,我都力求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有收获。
小学生作文欲望的增强和能力的提高有赖于课内外活动的开展。为此,我在班上定期开展现场小作文比赛、文艺演出等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二、 让学生有东西可写,有情可抒发
习作题目的确定,应以有可写性为原则,以目前所遇到的事和人为前提。学生的习作题材应以他们所熟悉、所理解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为主,注意时间性、地方性、普遍性和趣味性。作文题目宜窄不宜宽,我鼓励学生根据课本的大题目拟定自己想写的小题目。我经常赞扬班上学生自拟的一些题目,如《快乐的星期天》、《除夕夜》、《老榕树下》、《家里来了客人》、《新风在教室里荡漾》、《一个纪念品》、《过生日》等。
每次确定了作文目标之后,我就指导学生明确这次作文要写什么,让学生感到有东西写,从“要我写”转变为“我要写”,培养作文能力。
另一方面,在指导时我还经常为学生创设情境,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选取相关场景,确定能表现中心的重点材料;引导学生思考,用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训练学生自己命题、选材、构思。例如,写《我的同学》时,可写的内容是丰富的,可是学生写的内容空洞无物,好像写品德评语一样。为了写好这类作文,在“自我介绍”主题班会上,我要求每个学生介绍自己的一个特点,并详细说出最能表现这个特点的一两件事。介绍会上,笑声不断,学生欢呼雀跃。主题会变成了选材、构思和表达的说话训练,也给作文提供了许多生动事例。学生们题材丰富,感受深刻,一改过去作文千篇一律的状况,写出了各具特色的作文,作文教学效果很好。
三、观察生活,写好每件事
平时,我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发生在身边的事,选讲有趣的、新鲜的事,养成积极捕捉生活中的新颖题材的习惯,如捉小鱼、养小蝌蚪、做糯米饼、摩擦生电、盐的提纯、做风轮玩具等。他们把事情的经过看清楚了,记住了,写起来就容易多了。
为了使事情常写常新,我还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如引导他们观察小金鱼、小乌龟、小蝌蚪、春蚕,种一些花草等。我还在班上成立了生物小组,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家饲养兔子。在家长的积极支持下,我还进行了一些有趣的试验,如水的蒸发、烧不化的纸船等。我还组织了游园、划船、聚餐、唱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各种活动中,学生将观察所得用先说话后写作的方式表达了出来。
凡能当众把一件事讲得清清楚楚的,我就充分肯定他,请他谈谈自己的思路。有时某个学生讲得结结巴巴的,经提示后仍讲不下去,我就暂停讲述,引导并鼓励他想一想然后重讲,使他体验到讲前认真思考的重要性。让学生讲见闻需事前准备,在讲述之前的一两天,我便布置了任务。到了三年级,班上的学生大多数均能比较顺利地讲完一件事。一件事,一般均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几个要素,我着重指导学生讲(写)清楚一件事的重点,即谁在做什么事、怎样做、结果怎样等。例如,我让学生观察某小学生洗衣服的情景,重点说洗衣服的几个步骤:浸湿、涂肥皂、搓洗、过水洗净、拧干、晾好。课后我还让每个学生都回去实践,写洗手帕、洗红领巾、洗袜子等事情。课余,我还引导学生做自己喜欢的游戏,如捉迷藏、摸瞎瞎、丢手帕、打野鸭子等,然后让他们讲清楚游戏的过程。先做后讲,先讲后写,为逐步提高他们的作文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几年来,我通过以上途径,多方面扎扎实实地训练,学生的作文能力均有了较大的提高,作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