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要想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就要让学生进行自读自悟,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设计一些能够训练学生思维的题目,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目的。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介绍了教师应该如何设计自读自悟过程中的问题,以期为语文教学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 自读自悟 阅读教学 问题设计
一、引言
在进行学生阅读能力的培训过程中自读自悟是一種十分重要的方式,它具体指的是在阅读实践过程中学生通过自行阅读和分析来进行独立的思考和研究,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积极思考的能力。现在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语文教师都只重视教材的内容,课堂上基本都是教师一言堂,并没有给予学生独立思索的机会,另外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将课文剖析得过于零碎,这样学生就不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在阅读教学中采取自读自悟的形式,设计科学的问题。
二、教学背景
对我国语文教学的状况,叶圣陶先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表示过极大的质疑,他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一文中表示,随着时代的发展,语文教学方法应该有所改变,将逐句讲解的方式变为讲解中心思想、文章背景或者是段落大意等,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我国语文教学仍然没有发生质的改变,教师在课堂上只重视“讲”,不重视与学生沟通,这种教学方式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将学生当做课堂的主角,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表达自己的感悟。教师不要过分引导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独立分析。二是教师在课堂上要扮演引导的角色,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进行点拨即可。
三、在自读自悟过程中问题的设计方式
1.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出质疑
质疑是学生积极思考的表现,科学的质疑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想,也可以提高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所以在阅读教学时教师要重视这一问题。将“读”放在阅读教学的首要位置,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比如说在学习《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文章时,在学生初步阅读课文之前,教师应该予以适当的指引,可以向学生提问为什么小小的水滴可以穿破石头,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这样学生在阅读时就会更加投入,也会提出很多自己的问题。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行讨论,在讨论后提出问题,例如我们生活中有哪些滴水穿石的例子,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过半途而废的情况,等等。接着教师再以这几个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的内容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寻找答案。这种独立阅读。提出质疑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必须要重视对学生的引导,这样才能为学生指引方向。
2.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解决问题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大量疑问,如果这些问题不及时解决就好像吃了饭却不消化,这样营养就不能吸收。所以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让学生独立阅读,还要让学生自主思考问题,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解答各种疑问。我们还以《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文章为例,学生在阅读这篇文章时提出了两个问题,要想解决这两个问题就必须要对文章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这是教师就要提出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比如作者描写了滴水穿石及雨水不可以穿石的例子,还有哪些例子中的含义,等等。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更仔细地去阅读文章,从而更好地了解文章的内容,解决存在的疑惑。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必须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一步步地理解作者的思想。
3.通过问题的设计丰富学生的课后积累
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最重要的就是不断地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让学生多阅读、多背诵,这样才能更好地品悟文章中的感情。在学习李清照的《如梦令》时,必须要让学生了解一些李清照的资料及生平事迹,这样才能体味词中作者的那种情感。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李清照晚年的词,再与这篇文章相对比,这样就能更好地体味作者的心情,更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另外,在学习《天游峰的扫路人》时可以向学生提这样一个问题,请将课文中四个字的成语抄写下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就可以积累大量的成语,不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所以教师在设计自读自悟的问题时要重视学生的积累,使学生不断地丰富知识,从而更好地提高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结语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进行自读自悟。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做好一个引导者,通过问题的设计,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中心,积累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这样的教学方式真正适应了学生成长的需要,将为国家的建设培养更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宗海著.有效教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6-74.
关键词: 自读自悟 阅读教学 问题设计
一、引言
在进行学生阅读能力的培训过程中自读自悟是一種十分重要的方式,它具体指的是在阅读实践过程中学生通过自行阅读和分析来进行独立的思考和研究,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积极思考的能力。现在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语文教师都只重视教材的内容,课堂上基本都是教师一言堂,并没有给予学生独立思索的机会,另外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将课文剖析得过于零碎,这样学生就不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在阅读教学中采取自读自悟的形式,设计科学的问题。
二、教学背景
对我国语文教学的状况,叶圣陶先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表示过极大的质疑,他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一文中表示,随着时代的发展,语文教学方法应该有所改变,将逐句讲解的方式变为讲解中心思想、文章背景或者是段落大意等,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我国语文教学仍然没有发生质的改变,教师在课堂上只重视“讲”,不重视与学生沟通,这种教学方式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将学生当做课堂的主角,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表达自己的感悟。教师不要过分引导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独立分析。二是教师在课堂上要扮演引导的角色,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进行点拨即可。
三、在自读自悟过程中问题的设计方式
1.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出质疑
质疑是学生积极思考的表现,科学的质疑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想,也可以提高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所以在阅读教学时教师要重视这一问题。将“读”放在阅读教学的首要位置,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比如说在学习《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文章时,在学生初步阅读课文之前,教师应该予以适当的指引,可以向学生提问为什么小小的水滴可以穿破石头,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这样学生在阅读时就会更加投入,也会提出很多自己的问题。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行讨论,在讨论后提出问题,例如我们生活中有哪些滴水穿石的例子,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过半途而废的情况,等等。接着教师再以这几个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的内容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寻找答案。这种独立阅读。提出质疑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必须要重视对学生的引导,这样才能为学生指引方向。
2.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解决问题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大量疑问,如果这些问题不及时解决就好像吃了饭却不消化,这样营养就不能吸收。所以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让学生独立阅读,还要让学生自主思考问题,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解答各种疑问。我们还以《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文章为例,学生在阅读这篇文章时提出了两个问题,要想解决这两个问题就必须要对文章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这是教师就要提出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比如作者描写了滴水穿石及雨水不可以穿石的例子,还有哪些例子中的含义,等等。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更仔细地去阅读文章,从而更好地了解文章的内容,解决存在的疑惑。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必须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一步步地理解作者的思想。
3.通过问题的设计丰富学生的课后积累
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最重要的就是不断地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让学生多阅读、多背诵,这样才能更好地品悟文章中的感情。在学习李清照的《如梦令》时,必须要让学生了解一些李清照的资料及生平事迹,这样才能体味词中作者的那种情感。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李清照晚年的词,再与这篇文章相对比,这样就能更好地体味作者的心情,更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另外,在学习《天游峰的扫路人》时可以向学生提这样一个问题,请将课文中四个字的成语抄写下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就可以积累大量的成语,不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所以教师在设计自读自悟的问题时要重视学生的积累,使学生不断地丰富知识,从而更好地提高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结语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进行自读自悟。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做好一个引导者,通过问题的设计,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中心,积累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这样的教学方式真正适应了学生成长的需要,将为国家的建设培养更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宗海著.有效教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