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2月2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着力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坚持走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重点的内涵式发展道”。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政协农工党和九三学社界委员联组会上再次强调:“要大力推动教育内涵式发展,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注意解决好广大群众普遍关注的教育公平问题。”胡锦涛总书记两次强调“教育内涵式发展”,为新时期教育大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县以督学责任区建设为契机,做好“均”“质”两字文章,形成“五加三”的工作格局,大力推动麻阳教育内涵式发展。
一、建立“五加三”工作机制,搭建督学工作平台
1.“五区三线”,构建城乡督学网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我们教育督导工作的核心任务,教育督导室在抓好督政的同时,把督学及时提上议事日程,创新督学工作机制,建立督学责任区制度。按照行政区划,将全县23个乡镇划分为5个责任区,各区含3至6个乡镇,8至10所学校(含民办学校和幼儿园),实现了责任区内所有公、民办学校的全覆盖。每个责任区配备联络员1名,负责各项工作的联络,督学3—5名,负责发现问题、提出建议,专职督学负责梳理问题、督促落实,使责任区真正成为督学的“责任田”。同时,建好“督学线”、“乡镇线”和“学校线”,形成责任区内督学网络。
2.“五制三议”,构建督学工作机制。建立完善了督学责任制、督学跟踪督导制、督导情况报告制、督政督学联动机制、督学结果考评机制五种督学机制,采用了乡村议教、部门议教和代表议教三种方式,使责任区督学能够推陈揭弊发现问题,汇聚民意提出建议。
3.“五权三会”,树督学威信。督导室制定了《责任区督学工作考核办法》和《督学责任区工作规范》,明确了责任区督学的工作责任和义务,赋予他们在各责任区范围内依法依规行使教育督导职权:即知情权、点评权、建议权、处罚权、否决权等五权。在加强学校领导班子管理上,教育督导室与教育局采取“大事会商”、“重点会审”、“人事会签”的“三会”措施。
二、明确重点,开展“大督学”
1.以领导班子评议为切入点,推动校长队伍建设。校长是学校的灵魂,也是建好创造一所成功学校的最关键因素。为了抓好校长队伍建设,2010年2月,县教育督导室和县组织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对麻阳苗族自治县中小学校领导班子开展评议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开展校长及领导班子的评议。教育督导室与县委组织部于2010年12月2日组织县督学对麻阳二中等5所中小学领导班子进行了评议。在评议中,坚持城乡兼顾、中小学兼顾的原则,通过听取所在乡镇党委政府意见,召开县乡人大代表、学校教职工及学生家长座谈会的形式,由督学收集了意见和建议,并在教育督导室进行校长及领导班子述职,最后形成评议报告。根据统计结果和《关于对麻阳苗族自治县中小学校领导班子开展评议的实施意见》规定,运用评议结果,对满意率达到90%以上的授予“2010年度工作评议满意单位”,对不合格者实行“一票否决”。
2.以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为落脚点,开展教育专项督查。一是开展教育经费专项督查。二是开展教师资源专项督查。三是开展开学专项督查。
3.以联校制度为着力点,形成社会“大督学”格局。为进一步畅通教育发展“绿色通道”,按照县委办、政府办下发的《关于2010年县级领导、县直各单位与全县各中小学校实行定点联系、结对帮扶的通知》中确定的双方联系单位,以及《关于进一步落实教育工作责任、优化教育发展环境的通知》有关文件精神,责任区督学根据从各中小学校摸底上交的实际开展帮扶情况,结合涉校检查、学校周边环境及教育“三乱”现象,形成客观真实材料,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在学校门口前后挂上《涉校检查准入制度公示牌》《责任区督学公示牌》《帮扶学校县直单位公示牌》《优化学校周边环境公示牌》等四块公示牌,有效地保护了学校及师生的合格权益,营造了较浓的尊师重教氛围,优化了学校教学环境,促进了麻阳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同时,对开展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力度不到为或成效不明显、不严格执行教育准入制的相关部门提出了整改意见,并就整改的落实情况进行了跟踪督导。乡镇督导员以及村组督导专干在工作中,收集各种意见,形成书面材料反映到教育督导室。实现了每个社会人都机会参与督学,形成了大范围督学格局。
三、成效明显,推动教育内涵式发展
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必须走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重点的内涵式发展道路。麻阳督学责任区自开始工作开展以来,各责任区督学在自己的“责任田”里精耕细作,辛勤耕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力地推动了麻阳教育内涵式发展。
1.教育资源得到均衡配置。一是教师资源均衡配置。二是学校仪器、图书得到均衡配置。三是学校布局得到均衡调整。
2.教育质量得到进一步发展。全一是学前教育发展迅速。二是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三是职业教育不断发展。
3.教育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一是加强教育督查,规范执法执纪行为,实行学校检查准入制。二是依法治理学校及周边环境三是实行县直单位对口帮扶学校。四是引导社会资源助推学校发展。
(作者单位:湖南麻阳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责任编校:白水)
一、建立“五加三”工作机制,搭建督学工作平台
1.“五区三线”,构建城乡督学网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我们教育督导工作的核心任务,教育督导室在抓好督政的同时,把督学及时提上议事日程,创新督学工作机制,建立督学责任区制度。按照行政区划,将全县23个乡镇划分为5个责任区,各区含3至6个乡镇,8至10所学校(含民办学校和幼儿园),实现了责任区内所有公、民办学校的全覆盖。每个责任区配备联络员1名,负责各项工作的联络,督学3—5名,负责发现问题、提出建议,专职督学负责梳理问题、督促落实,使责任区真正成为督学的“责任田”。同时,建好“督学线”、“乡镇线”和“学校线”,形成责任区内督学网络。
2.“五制三议”,构建督学工作机制。建立完善了督学责任制、督学跟踪督导制、督导情况报告制、督政督学联动机制、督学结果考评机制五种督学机制,采用了乡村议教、部门议教和代表议教三种方式,使责任区督学能够推陈揭弊发现问题,汇聚民意提出建议。
3.“五权三会”,树督学威信。督导室制定了《责任区督学工作考核办法》和《督学责任区工作规范》,明确了责任区督学的工作责任和义务,赋予他们在各责任区范围内依法依规行使教育督导职权:即知情权、点评权、建议权、处罚权、否决权等五权。在加强学校领导班子管理上,教育督导室与教育局采取“大事会商”、“重点会审”、“人事会签”的“三会”措施。
二、明确重点,开展“大督学”
1.以领导班子评议为切入点,推动校长队伍建设。校长是学校的灵魂,也是建好创造一所成功学校的最关键因素。为了抓好校长队伍建设,2010年2月,县教育督导室和县组织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对麻阳苗族自治县中小学校领导班子开展评议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开展校长及领导班子的评议。教育督导室与县委组织部于2010年12月2日组织县督学对麻阳二中等5所中小学领导班子进行了评议。在评议中,坚持城乡兼顾、中小学兼顾的原则,通过听取所在乡镇党委政府意见,召开县乡人大代表、学校教职工及学生家长座谈会的形式,由督学收集了意见和建议,并在教育督导室进行校长及领导班子述职,最后形成评议报告。根据统计结果和《关于对麻阳苗族自治县中小学校领导班子开展评议的实施意见》规定,运用评议结果,对满意率达到90%以上的授予“2010年度工作评议满意单位”,对不合格者实行“一票否决”。
2.以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为落脚点,开展教育专项督查。一是开展教育经费专项督查。二是开展教师资源专项督查。三是开展开学专项督查。
3.以联校制度为着力点,形成社会“大督学”格局。为进一步畅通教育发展“绿色通道”,按照县委办、政府办下发的《关于2010年县级领导、县直各单位与全县各中小学校实行定点联系、结对帮扶的通知》中确定的双方联系单位,以及《关于进一步落实教育工作责任、优化教育发展环境的通知》有关文件精神,责任区督学根据从各中小学校摸底上交的实际开展帮扶情况,结合涉校检查、学校周边环境及教育“三乱”现象,形成客观真实材料,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在学校门口前后挂上《涉校检查准入制度公示牌》《责任区督学公示牌》《帮扶学校县直单位公示牌》《优化学校周边环境公示牌》等四块公示牌,有效地保护了学校及师生的合格权益,营造了较浓的尊师重教氛围,优化了学校教学环境,促进了麻阳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同时,对开展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力度不到为或成效不明显、不严格执行教育准入制的相关部门提出了整改意见,并就整改的落实情况进行了跟踪督导。乡镇督导员以及村组督导专干在工作中,收集各种意见,形成书面材料反映到教育督导室。实现了每个社会人都机会参与督学,形成了大范围督学格局。
三、成效明显,推动教育内涵式发展
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必须走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重点的内涵式发展道路。麻阳督学责任区自开始工作开展以来,各责任区督学在自己的“责任田”里精耕细作,辛勤耕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力地推动了麻阳教育内涵式发展。
1.教育资源得到均衡配置。一是教师资源均衡配置。二是学校仪器、图书得到均衡配置。三是学校布局得到均衡调整。
2.教育质量得到进一步发展。全一是学前教育发展迅速。二是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三是职业教育不断发展。
3.教育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一是加强教育督查,规范执法执纪行为,实行学校检查准入制。二是依法治理学校及周边环境三是实行县直单位对口帮扶学校。四是引导社会资源助推学校发展。
(作者单位:湖南麻阳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责任编校: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