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当回归正途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hu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感恩教育似乎开展得轰轰烈烈,出现了一些专门做感恩教育的人和相关机构,他们在很多学校作感恩报告,多通过讲一些与苦难有关的家庭故事打动孩子们,教育孩子们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报告会现场看似效果十分震撼,不少孩子被感动得痛哭流涕,在场的家长们更是泣不成声。学校也常常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负责组织召开感恩班会,教育孩子们学会感恩。除感恩报告和感恩班会外,大家最熟悉的感恩教育莫过于让孩子给父母洗脚。
  2011年9月30日,在重庆江津五中的操场上,很壮观地排开了300多个洗脚盆,让孩子们“感恩重阳为父母洗脚”。在江西、海南等地,一些学校也曾组织小学生们“洗(为母亲洗脚)迎母亲节”。有媒体惊呼:“感恩教育变身‘洗脚课’!”
  这种追求孩子的一时感动而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感恩教育,实际上已经沦为形式,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它甚至会玷污原本淳朴美好的亲子关系。
  父母养育孩子,孩子孝敬父母,这是本该有的正常亲子关系。为什么现在需要专门来做感恩教育?为什么孩子们不感父母恩?
  当前所做的感恩教育,没有找到孩子们不感恩的原因,只是武断地认为孩子们就是不懂事,得教育他们懂事,知道孝敬父母。凡事都有一个因果关系,找不到因(原因),乱求果(结果),往往是白费力气。
  因果关系:“父慈”才能“子孝”
  《礼记·礼运》里说:“父慈,子孝。”即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父慈子孝,既是一个对应关系,又是一个因果关系。
  “慈”,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从情感上来说,做父母的内心对孩子十分慈爱,悉心呵护。二是从智慧和能力上来说,父母能够在具体的事情上给孩子以帮助。
  从中国的传统文化来看,“慈”是有分工的。母爱一般侧重于情感,更多表现为对孩子的抚养、体贴、关爱;父爱则重在对孩子的理性引导,突出智慧和能力。这两点,如果父母都能做得很好,家庭就会给孩子温暖、安心的感觉,也会成为孩子在智慧和能力上的一个强大支撑。孩子会爱父母、崇敬父母,父慈子孝便成为自然。
  当前的感恩教育主体错位,舍本逐末。感恩教育应该是针对父母来做的,而不是针对孩子。
  据我所了解到的情况,当前的现状是父母跟孩子的沟通非常差,父母往往很强势,自身的修养又有限,只是在基于本能去爱孩子。这种爱往往给孩子很大的压力,孩子常常很反感父母的许多做法。如果不从这一点去改变,而只是追求孩子的一时感动或者流于形式地给父母洗一次脚,这种感恩教育所换来的孝不但是表面和暂时的,甚至可能造成杀鸡取卵式的严重后果。为什么这么说呢?
  很多家长身上是有诸多毛病的,自以为是,一说话就带着非常大的偏见,情绪化,经常对孩子发火。有如此多缺点的家长,不是值得孩子尊重和爱的家长。如果家长不改正自己的缺点,而只是单方面要求孩子崇拜、孝敬自己,是强求不来的。
  有个孩子叫李华,他的妈妈就是一个毛病很多、非常情绪化的人,经常生气发火,李华很讨厌妈妈。李华所在学校组织感恩报告会,会场上大家哭成一片,李华也感动得和妈妈抱头痛哭,说以后要听妈妈的话,好好孝敬妈妈。但平息下来,回到平常的生活中,李华发现妈妈还是那么讨厌,在很多事情上依然是偏见很大,动不动就发脾气,甚至指着他的脸骂。这时,他就又开始尽量躲着妈妈。妈妈见状,问他:“你那天不是哭着对我说,以后要听我的话、好好孝敬我吗?”李华一听就急了:“你以后再也不要提这事!”
  孩子为什么会这样?他看到妈妈就觉得很讨厌、很烦,你让他怎么听话、孝敬?一些家长不是有智慧的人,而是很愚蠢的人,还想让孩子崇拜自己、爱自己,这根本不可能。孝敬是需要孩子真心觉得你好才能在行为上表现出来的,如果你不能让孩子觉得你好,而只是要求孩子孝敬你,这就像一个人明明一点都不可爱,还非要别人对他说“我爱你”,勉强让别人说了一次后还不满意,对人家说“你爱我不真心,你要真心爱我”。你一点都不值得爱,人家怎么可能真心爱你?
  《论语》中说:“父父,子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儿子要像儿子的样。)“父不父,子不子。”(父亲不像父亲的样,儿子不像儿子的样。)“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致力于根本性工作,根本确立了,正道就随之产生。)
  感恩教育,需要父母首先对孩子形成“恩”,然后才能“感”得孩子报“恩”。
  感恩教育,“恩”从何来?
  什么是恩?
  父母生孩子、养孩子,就对孩子形成了恩吗?
  请大家思考一下:作为父母,我们生孩子、养孩子是不是出于自己的本能?这是自私的行为,还是伟大的行为?
  我问一位母亲:“你生孩子是为孩子还是为自己?”她说:“当时是自己想要个孩子,就要了。”我又问她:“你生孩子时,是想着为了这个孩子将来怎么着,还是为了自己有个精神寄托,或者说得难听点是为了将来老了有个依靠?”她想了想,说:“为了自己有个精神寄托。”我再问她:“那生了孩子之后,如果有人不让你去爱孩子,不让你为孩子付出,你会很开心吗?”她马上坚决地说:“不會!”我相信绝大部分母亲都是这样想的。
  对于孩子来说,确实再也找不到一个人能像父母那么爱他了。但对于父母来说,生孩子、养孩子,这更多是出于本能。高尔基曾经说过:爱孩子,这是老母鸡都会做的事情。老母鸡在抱窝时会变得非常厉害,它可以拼上性命保护自己的孩子。做父母的不要因为生养了孩子就觉得自己对孩子有恩,孩子应该报恩。
  生养孩子不能对孩子形成“恩”,恩是要超越于人与人之间一般的关系水平才能产生出来的。
  有人会说:“父母对孩子的养育怎么就形不成‘恩’呢?孩子并没有对父母这么好啊!”
  我想提示的是:即使父母对孩子的养育之情超过孩子对父母的好,也形不成“恩”。因为天下几乎所有的父母对孩子都很好。生孩子、养孩子,天底下只要是正常的父母,几乎没有不这么做的。有的母亲经常对孩子说:“我天天起早贪黑,给你做饭,辅导你学习,我多忙、多累、多不容易!”说着说着还会掉眼泪。这种话不要说的!孩子听了会很烦:天底下哪个妈妈不做饭,怎么就你累了?这种自我表白“感”不得孩子报“恩”。因为你做的,只是平常父母所能做到的事。说得多了,还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烦死了!如果离开你能活真想离家出走,再也不要听你唠叨这些了!
  当我向家长们讲这些道理时,他们无法接受,说:“唐老师,你说的话太让我们伤心了!”我说:“我一个外人,说的话再重,能怎么伤你们的心?如果你们辛辛苦苦养大的孩子不孝敬你们,那才真正伤你们的心!我戳你们的痛处,是为了帮助你们养出真正孝顺的孩子来。”
  怎么才能“感”得孩子报“恩”?就是你要超越一般家长的水平去爱孩子。一般家长做不到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给孩子足够的面子,在孩子遇到困难时有能力帮助孩子,让孩子每天开心、幸福地学习和生活。你能做到,就自然会“感”得孩子报“恩”。
  我们可以对比同一事件家长的不同处理方法。
  初中生林明比较喜欢同班同学小娟,两人约好星期六早晨8点一起出去玩。林明的妈妈知道此事后,将林明训斥一番:“不行!约女孩子出去干吗?小小年纪就早恋!”她把林明关在家里不让出门,还打电话给小娟的妈妈:“你女儿一点儿都不自重,勾引我家小明。怪不得小明这段成绩下降了呢,都怪你女儿!”如此处理,林明的妈妈当然是出于好心,是为了林明好,但林明是什么感受?他会感谢妈妈吗?也许恨死她了。
  而同样的事情,张帅的妈妈是这样处理的。她先问张帅:“你说明天和杨雪一起出去玩,你和她关系怎么样啊?”张帅一听有点慌,忙解释说:“我们只是一般同学关系。”妈妈就不再多问了,只是提示一句:“和女同学交往要注意分寸,不然会影响学习的。”然后开始准备出去玩需要的食品、物品,所有好吃的东西都是一式两份,还特别准备了一把小折叠椅让张帅带着,说女孩子爱干净,不能坐地上。如此处理,张帅是什么感受?他会觉得妈妈真好,想得真周到,有这样的妈妈真幸福!杨雪能不感激张帅的妈妈吗?张帅会从杨雪的感激中由衷地生出对妈妈的敬爱。这个时候,妈妈的爱就能对孩子形成“恩”。
  智慧和能力,是“慈”的重要方面。比如孩子们搞某项小科研活动,到了一个关键点,怎么也进行不下去了,大家商量后,决定向家长求助。同一个小组里的孩子,赵强的爸爸帮不了他们,而孙亮的爸爸就帮他们解决问题了。赵强很羡慕地对孙亮说:“你爸爸真厉害!”孙亮听了特别自豪:“我爸爸不光会这个,他还会修表、拉二胡、唱戏……”这时孙亮是非常开心的。尽管爸爸对他很严厉,但他还是由衷地尊重、敬佩爸爸。这个时候,爸爸的智慧和能力就对孩子形成了“恩”。
  现在社会物质条件比较好,一般来说,家长从物质上对孩子好形不成“恩”,从心理上接纳、理解孩子,在一些事情上帮助孩子是形成“恩”的关键。这里我给家长提出三点建议:一、学会接纳孩子;二、学会理解孩子;三、学会帮助孩子。
  感恩教育,重在身教
  当前的感恩教育基本上浮于表层,大多是通过语言来告诉孩子应该如何如何感恩。我们都知道,所谓言传身教,身教大于言传。家长想让孩子感恩,让孩子孝敬自己,那么,家长本身是否懂得感恩,是否孝敬父母呢?据我的了解,家长在这方面做得往往是不够好的。
  曾有一位家长对我说:“我在兄弟姐妹中是最孝敬母亲的。”我问:“你怎么孝敬母亲?”他说:“过年了,他们都是给母亲买1000块钱的营养品,我买3000块钱的营养品。”我说:“你拉倒吧!老人能吃多少东西?你给她买3万块钱的营养品又能怎样?这是你亲妈啊!你忽悠谁呢?”
  《论语》中说:“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就能够养活父母而言。说到狗、马这些动物,都能被人饲养;如果对父母没有敬顺的心意,拿什么来区别孝顺与饲养呢?)“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保持敬爱和悦的容态最难。)
  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一般的老人都衣食无忧。在这种情况下,真正的孝是什么?是你回家后好好陪老人说说话。我们这些做家长的,可能父母都已经很老了,说的话未必很有道理,甚至可能颠三倒四,因为他们有的已经老糊涂了。但是,你要坐下来认真陪他们聊一聊。聊一聊的目的是什么?是让他们开心,而不是你要从他们的话里听到什么道理。父母看到你很尊重他们,在专心听他们说话,他们就会很开心。你不要去判断他们说的话好坏,记住,你这是在尽孝!即使听到他们说一些没道理或者负面的东西,也没关系,要引导他们开心起来。
  尽孝要做到两点:一是孝养双亲,二是顺应正理。孝养双亲,当然要保证父母的生活必需品,要尽力给他们比较好的物质条件,更要顺他们的心意去做事。
  有一位妈妈曾对我说:“过年时,别的兄弟姐妹给我妈1000块钱,我给她2000块钱。我妈和别的老太太一起聊天,有人说孩子把年终奖全部交给自己了。她回来就跟我说这事儿,我听了很烦。家里不缺这点儿钱,但她跟我要我觉得很不舒服。”我问她:“你是要孝敬你妈吗?”她说:“是。”我说:“你把年终奖给她,她就会很开心。你想不想让她开心?”她说:“把年终奖给她,我心里不舒服。”我说:“你每年把年终奖给她,她就会很开心。我问你,她这样还能开心多少年?等到她老了要走的时候哭着说你们不孝顺,别人家的孩子把年终奖给妈妈,就你们不给她,你后悔还来得及吗?” 这位妈妈当时就掉泪了,她说:“唐老师,我知道该怎么做了。不差这点儿钱,只要我妈开心就行!”
  怎么顺应正理呢?举个例子。有位家长,她小时候家里很穷,爸爸脾气不好,经常喝酒,妈妈含辛茹苦把几个孩子拉扯大。兄弟姐妹们从感情上都比较偏向妈妈。但现在她发现,妈妈成天抱怨爸爸,动不动就和爸爸吵架,弄得家里乌烟瘴气。她觉得妈妈太过分了,问我该怎么办。我问她:“你妈妈这样抱怨你爸爸对吗?”她说:“不对!”我说:“你要认为不对,那就甭聊了!你改变不了你妈妈!”她问:“那该怎么办?”我说:“首先你妈妈抱怨你爸爸是对的。你应该跟妈妈说:‘对!就是该抱怨爸爸!谁让当年他脾气那么坏,还喝酒,对家庭不负责任……你就应该指着他的鼻子一直骂,狠狠地骂,直骂到自己犯心脏病、他也犯心脏病为止!’”话说到这儿,其实这个问题也就解决了。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你是该骂爸爸,但你非要搭上自己和亲人的健康去骂吗?”但是,她说妈妈该骂爸爸,妈妈就会听她说下去,最终会听她的。如果她说:“你老骂爸爸干吗?”妈妈可能马上就要连她一块儿骂。
  怎么孝敬父母?得用智慧。就像这位家长的妈妈骂她爸爸一样,很多已经为人父母的人,经常会发现自己的父母做事并不一定对。这时怎么办?要顺应正理,引导父母走向平和,走向身心的和谐,走向心安和快乐。
  所以,对于上有老、下有小的这一部分家长来说,对孩子,要父慈子孝,以你的爱心和智慧来自然赢得孩子的孝敬;对于父母,不去要求父慈子孝,而是以你的爱心和智慧去孝养双亲,顺应正理。所有的问题,都从自己身上来解决,不去要求孩子和父母。做好了,你的孩子会孝敬你,你的父母也会觉得你真是好孩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才是真正的平等思维。
  教育要解决人的心理动力问题,不能只做表面文章。学校为了开展感恩教育所组织的报告会、主题班会、洗脚活动等,作用只是“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感恩教育必须落实到家长身上,落实到家长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改变上。学校真正要做的感恩教育是什么?是帮助家长学会成长,学会做合格乃至优秀的家长。《道德经》云:“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当家长能够放下自己的自以为是、偏见、情绪化,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孩子,并让孩子从家长这里感受到爱的温暖、智慧的力量时,家长所给予孩子的一切,不需要进行什么感恩教育,孩子自然而然会感恩在心,感恩在行动。
  (责 编 卢丽君)
其他文献
近年来.农村基础教育的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教育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升,但整体水平较低、发展严重滞后仍然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农村中学学生流失现象依然严重,教育现状和发展前
目的:探讨急诊创伤外科患者院内转运。方法:对115例急诊创伤外科患者自急诊科转运至相关科室,转运前、中、后积极采用相关措施,并根据不同疾病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结果:所有患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深切体验。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主题是“阅读有独特的感受”,所选的三篇课文“散文家谈散
日前,省广播电视新闻界的专家韩泽先生来徐对去年的获奖作品评析后概括了这样一条经验:好作品是“磨”出来的。此话颇值得玩味。一、“磨”首先在于长期积累知识。谁也没有天
本案例中,成绩差的淘气学生邵文洋因为思想品德课老师对他的态度比较客气和正面,因而认真学习这门课程并取得
作文是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体现,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又是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传统的作文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命题—写作—评改”,这种训练模式封闭了课堂,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兴趣,埋没了学生的个性,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如何才能让学生如实地表达个人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呢?实践证明,作文实行开放式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我对开放式教学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探索。
教学设计是教师对资源和程序做出系统的、有利于学习的安排。教学设计基于课程标准,能让设计不游离于人才培养目标之外。教学设计只有充满弹性,才能应对多变、生成的课堂。我在教学中积极践行“基于标准,弹性设计”的教学设计思路,开阔了自己设计教学的视野,丰富了设计教学的经验,也屡屡因这样的设计而在课堂上收获师生“闪光的灵感”。  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目标有这样的表述: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
随着中国高端玻璃产业的发展和兴起,光学玻璃市场对硝酸钾中钠含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光学玻璃用硝酸钾中钠质量分数可低至10μg/g,对于如此低含量的钠,对测样条件的要求较高。
班主任既是班集体的管理者和教育者,又是组织者;既是学校领导进行教导工作的得力助手,又是联系任课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建成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友爱、充满生机的班集体,班主任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一些学校,班主任一般由语、数、外三门学科的教师担任,其他学科特别是体育学科教师担任班主任的较少。这或许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所致,总以为这些主科教师担任班主任有一定的优势,反映出了人们对教育的理解过于片面,将教育等
目的:研究定喘汤联合西药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疗效。方法-9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用西药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