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多媒体辅助竖笛教学的实践为依据,对比分析了传统竖笛教学方式和现代教学方式的利弊,阐述了运用多媒体辅助竖笛教学的必要性、优越性和局限性。结合具体事例说明,利用多媒体辅助竖笛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解决竖笛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并辅助竖笛识谱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关键词】竖笛教学;多媒体手段;优越性;局限性
在众多可引入器乐教学的乐器当中,竖笛这一小件乐器以它音准稳定、吹奏容易、保养方便、不易损耗、价格便宜、小巧轻便等特点跻身为中小学器乐教学中深受师生喜爱的最为普遍的吹奏乐器。在竖笛教学中,面对反复的技巧训练,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始终保持对竖笛主观乐学的积极性。只有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对竖笛、对演奏、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使学生在练习中跨越重重困难,实现学习目标。然而,由于传统竖笛教学应用单一,聆听、观察、感受、思维难以联系在一起共同起作用,教和学双方都陷入了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
一、传统竖笛教学的弊端
器乐教学一定要注意以科学的方法教会学生掌握乐器演奏技巧。竖笛教学要求学生学会触键方法,能灵活运用指法,能演奏不同节奏旋律,帮助理解音乐,准确地表达歌曲情绪。在传统竖笛教学中,存在着以下几个弊端:
1.教学媒体单一化
学生有了书本,却不一定能找到乐谱;有了乐谱,却不一定能找到录音,听不到声音;有了录音,却不一定能找到录像,看不见演奏。一本书,一块黑板,便成了承载竖笛教学内容的全部媒体,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极为单一,严重影响了竖笛的教学质量。
2.自学困难,质量堪忧
小学中、高年级音乐教材每一课的内容,基本包括唱、做、听、奏几个环节。看起来似乎并不复杂,实际操作起来却要花费不少时间,平均需要分五课时左右才能完成。按这样的课时划分,一学期下来,真正留给学生实践操作竖笛的时间是少之又少,大多数时间没有老師的指导,没有充足的时间练习巩固,要想学好竖笛,对部分同学来讲恐怕是有难度的。
3.音色单调,缺乏音乐美感
在传统竖笛教学过程中,单纯地吹奏会觉得音色单调,可想而知,如果此刻能够采用多媒体丰富多变的音响伴奏,那对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将会有多大的触动,顿时就会感到竖笛的音色变得很美,演奏者的心情更为舒展。这其实就是审美在心理上产生的愉悦。有了这种愉悦,孩子们会更加乐意、更加完美地表现自己。
二、多媒体应用于竖笛教学的优越性
在传统的竖笛教学方式中,我们难以实现这一点,而多媒体应用,为我们实现这一目标开辟了重要的途径,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1.多媒体使教学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强大的交互功能,很快地将教学内容多角度、多侧面、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感觉和思维处理功能。例如:在学习“断音吹奏法”的知识时,页面上有“断音”技术的文字解说、演奏要点、演奏法记号(图1所示);点击“喇叭”,可听到断音的范例录音《闪烁的小星》;点击“摄象机”,既可见到用竖笛演奏《闪烁的小星》的谱例,又可同时看到录像(图2所示)。
2.运用多媒体,解决竖笛教学中的重难点
要吹好音阶,吹出流畅的歌曲,必须先练好指法,结合多媒体幻灯片教学,加深印象,就能够为吹好音阶打下牢固的基础。借助幻灯片看指法: “●”表示按孔,“○”表示开孔(图3所示)。通过这两个符号启发学生自己找规律,促进记忆力。然后,再借助幻灯片的切换,引导学生边看、边练习手指的触动感觉,随着教师改变幻灯片切换的速度,学生也在练习更换手指触动频率,有效地提高学生对音的掌握。例如由于学生的生理条件限制,如手指太小,不能将孔闭实,在课堂上经常出现“怪音”“尖音”,影响了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帮助。
图3
3.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自学、复习、练习竖笛效率
从单元页面可任意进入某个知识点,从知识点页面可任意点击某个热字或图标,打开谱例、音频或视频页面。单元与单元之间可相互跳转,同一知识点的不同媒体可同时呈现,反复播放,课余时间可作复习演示。这些信息又可由学生任意提取,反复研习,学生可自行控制进度。所以,完全适合学生自行学习,使无数的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得到计算机这位教师 “面对面”的不厌其烦的指导,自学的效果将会产生一个大的飞跃。
4.多媒体辅助竖笛识谱教学,把枯燥的乐谱生动化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够加深各种常用音符记号在孩子们头脑中抽象的线条,帮助他们理解记忆,不知不觉中,他们的大脑里存储的常用音乐基本知识就会越来越多。例如:在小学低年级的识谱教学中,根据计算机音乐能够轻松而准确地实现声音与乐谱、声音与图像、听觉与视觉及时转换的“事件分离”特点,把五线谱、节奏符、音符与乐音的固定音高声音信息合于一体(图4所示),随教师的键盘弹奏,学生不仅可以听到声音,并且可以通过大屏幕五线谱看到与声音的长短、高低相对应的乐音符号(图5所示),使枯燥抽象的识谱教学和节奏教学学习内容变得富有趣味性和吸引力,优化了教学过程,帮助培养学生“看到乐谱就能听到(从内心感觉到)音乐,把学生从音乐技能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让学生在充满兴趣的情绪下,愉快地学习、演奏,自然会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多媒体网络技术应用于乐器法教学的局限性
多媒体的确使竖笛教学的观念、方式、方法、手段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提高了教学质量。然而,我们同时应该看到,多媒体也有它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媒体不可能完全替代教师的主导作用
如:在课堂教学中,重点难点问题需要教师展开来解释;教学进度,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班级、学生来作适当的调整;计算机呈现出来的竖笛图片、谱例、音频、视频,主要观察什么、分析什么,要不要重复、重复多少次等,都需要教师来把握。
2.多媒体不能替代老师向学生范奏竖笛
很多音乐作品都是通过教师语言和范奏传播给学生的。优美的范奏具有丰富的感染力,是课堂教学的凝聚剂。当教师用生动、悦耳的语言,情真意切的语感,抑扬顿挫的语调讲解时,就能把作品解释得引人入胜;娓娓倾诉的笛声,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了作品的情感内涵
3.多媒体只是竖笛教与学的好“助手”
作为主导者或指导者的教师绝对不可以依赖多媒体来教,将自己沦为一个旁观者,或计算机操作员。精心备课,因材施教,教师须臾不可松懈。学生也不应该依赖多媒体来学,被动地接受教学软件发送的有限信息。深入乐队,实际演奏,广泛阅读总谱,学生才有可能深谙乐器的真谛。
总之,我们要正确利用多媒体开展竖笛教学,进一步认识到多媒体的应用还有一个隐性的、强大的功能:它使学生们深切地感受到当代音乐教育与科学技术“联姻”的新观念、新思维、新发展和现实功效,引导他们在学习音乐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并逐步成长为符合未来信息化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音乐教育人才。加上这一点,才显现出我们应用多媒体教学的完整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至立.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N].光明日报,2000.
[2] 杜晓十.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音乐教育的分析与构想[J].人民音乐,1999(5).
[3]伍华静.教手段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J].课程研究, 2008(6).
【关键词】竖笛教学;多媒体手段;优越性;局限性
在众多可引入器乐教学的乐器当中,竖笛这一小件乐器以它音准稳定、吹奏容易、保养方便、不易损耗、价格便宜、小巧轻便等特点跻身为中小学器乐教学中深受师生喜爱的最为普遍的吹奏乐器。在竖笛教学中,面对反复的技巧训练,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始终保持对竖笛主观乐学的积极性。只有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对竖笛、对演奏、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使学生在练习中跨越重重困难,实现学习目标。然而,由于传统竖笛教学应用单一,聆听、观察、感受、思维难以联系在一起共同起作用,教和学双方都陷入了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
一、传统竖笛教学的弊端
器乐教学一定要注意以科学的方法教会学生掌握乐器演奏技巧。竖笛教学要求学生学会触键方法,能灵活运用指法,能演奏不同节奏旋律,帮助理解音乐,准确地表达歌曲情绪。在传统竖笛教学中,存在着以下几个弊端:
1.教学媒体单一化
学生有了书本,却不一定能找到乐谱;有了乐谱,却不一定能找到录音,听不到声音;有了录音,却不一定能找到录像,看不见演奏。一本书,一块黑板,便成了承载竖笛教学内容的全部媒体,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极为单一,严重影响了竖笛的教学质量。
2.自学困难,质量堪忧
小学中、高年级音乐教材每一课的内容,基本包括唱、做、听、奏几个环节。看起来似乎并不复杂,实际操作起来却要花费不少时间,平均需要分五课时左右才能完成。按这样的课时划分,一学期下来,真正留给学生实践操作竖笛的时间是少之又少,大多数时间没有老師的指导,没有充足的时间练习巩固,要想学好竖笛,对部分同学来讲恐怕是有难度的。
3.音色单调,缺乏音乐美感
在传统竖笛教学过程中,单纯地吹奏会觉得音色单调,可想而知,如果此刻能够采用多媒体丰富多变的音响伴奏,那对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将会有多大的触动,顿时就会感到竖笛的音色变得很美,演奏者的心情更为舒展。这其实就是审美在心理上产生的愉悦。有了这种愉悦,孩子们会更加乐意、更加完美地表现自己。
二、多媒体应用于竖笛教学的优越性
在传统的竖笛教学方式中,我们难以实现这一点,而多媒体应用,为我们实现这一目标开辟了重要的途径,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1.多媒体使教学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强大的交互功能,很快地将教学内容多角度、多侧面、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感觉和思维处理功能。例如:在学习“断音吹奏法”的知识时,页面上有“断音”技术的文字解说、演奏要点、演奏法记号(图1所示);点击“喇叭”,可听到断音的范例录音《闪烁的小星》;点击“摄象机”,既可见到用竖笛演奏《闪烁的小星》的谱例,又可同时看到录像(图2所示)。
2.运用多媒体,解决竖笛教学中的重难点
要吹好音阶,吹出流畅的歌曲,必须先练好指法,结合多媒体幻灯片教学,加深印象,就能够为吹好音阶打下牢固的基础。借助幻灯片看指法: “●”表示按孔,“○”表示开孔(图3所示)。通过这两个符号启发学生自己找规律,促进记忆力。然后,再借助幻灯片的切换,引导学生边看、边练习手指的触动感觉,随着教师改变幻灯片切换的速度,学生也在练习更换手指触动频率,有效地提高学生对音的掌握。例如由于学生的生理条件限制,如手指太小,不能将孔闭实,在课堂上经常出现“怪音”“尖音”,影响了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帮助。
图3
3.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自学、复习、练习竖笛效率
从单元页面可任意进入某个知识点,从知识点页面可任意点击某个热字或图标,打开谱例、音频或视频页面。单元与单元之间可相互跳转,同一知识点的不同媒体可同时呈现,反复播放,课余时间可作复习演示。这些信息又可由学生任意提取,反复研习,学生可自行控制进度。所以,完全适合学生自行学习,使无数的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得到计算机这位教师 “面对面”的不厌其烦的指导,自学的效果将会产生一个大的飞跃。
4.多媒体辅助竖笛识谱教学,把枯燥的乐谱生动化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够加深各种常用音符记号在孩子们头脑中抽象的线条,帮助他们理解记忆,不知不觉中,他们的大脑里存储的常用音乐基本知识就会越来越多。例如:在小学低年级的识谱教学中,根据计算机音乐能够轻松而准确地实现声音与乐谱、声音与图像、听觉与视觉及时转换的“事件分离”特点,把五线谱、节奏符、音符与乐音的固定音高声音信息合于一体(图4所示),随教师的键盘弹奏,学生不仅可以听到声音,并且可以通过大屏幕五线谱看到与声音的长短、高低相对应的乐音符号(图5所示),使枯燥抽象的识谱教学和节奏教学学习内容变得富有趣味性和吸引力,优化了教学过程,帮助培养学生“看到乐谱就能听到(从内心感觉到)音乐,把学生从音乐技能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让学生在充满兴趣的情绪下,愉快地学习、演奏,自然会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多媒体网络技术应用于乐器法教学的局限性
多媒体的确使竖笛教学的观念、方式、方法、手段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提高了教学质量。然而,我们同时应该看到,多媒体也有它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媒体不可能完全替代教师的主导作用
如:在课堂教学中,重点难点问题需要教师展开来解释;教学进度,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班级、学生来作适当的调整;计算机呈现出来的竖笛图片、谱例、音频、视频,主要观察什么、分析什么,要不要重复、重复多少次等,都需要教师来把握。
2.多媒体不能替代老师向学生范奏竖笛
很多音乐作品都是通过教师语言和范奏传播给学生的。优美的范奏具有丰富的感染力,是课堂教学的凝聚剂。当教师用生动、悦耳的语言,情真意切的语感,抑扬顿挫的语调讲解时,就能把作品解释得引人入胜;娓娓倾诉的笛声,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了作品的情感内涵
3.多媒体只是竖笛教与学的好“助手”
作为主导者或指导者的教师绝对不可以依赖多媒体来教,将自己沦为一个旁观者,或计算机操作员。精心备课,因材施教,教师须臾不可松懈。学生也不应该依赖多媒体来学,被动地接受教学软件发送的有限信息。深入乐队,实际演奏,广泛阅读总谱,学生才有可能深谙乐器的真谛。
总之,我们要正确利用多媒体开展竖笛教学,进一步认识到多媒体的应用还有一个隐性的、强大的功能:它使学生们深切地感受到当代音乐教育与科学技术“联姻”的新观念、新思维、新发展和现实功效,引导他们在学习音乐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并逐步成长为符合未来信息化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音乐教育人才。加上这一点,才显现出我们应用多媒体教学的完整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至立.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N].光明日报,2000.
[2] 杜晓十.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音乐教育的分析与构想[J].人民音乐,1999(5).
[3]伍华静.教手段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J].课程研究, 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