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为了“一切学生”,因此如何有效转化学困生是每个老师都要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阐述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通过运用多种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重视课堂教学效果反馈,大力开展一帮一扶差活动,创造条件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授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以及等措施对学困生进行有效的转化。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困生;学习兴趣;一帮一
每年的中考總有部分学生得分率偏低,如何解决学生低分率偏高的问题,的确值得我们去反思。这里固然有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恰当的问题;是否也有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创设恰当的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问题;是否有我们教师没有注意到学生的个性特点,没有做到因人而教的问题等等。因此,如何有效转化学困生,引起了笔者的思考,下面谈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一、从课堂教学入手
为了让学生掌握初中化学的核心知识,笔者认真研究教材,从备课环节开始就围绕如何有效施教而多方面充分设想和准备,努力提高课堂效果。在教学实践中,从学生时代开始接触化学时,笔者就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成记忆元素符号及一些常见物质化学式的习惯,为学生学好化学用语打下基础。提倡学生课前自主预习,讲授新课途中不主张学生实时笔记,但在课堂结束前或课后让学生集体对本课进行回忆、总结和归纳,列成“知识清单”,这种“欲擒故纵”的教法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当堂吸收能力。同时,针对学生缺乏主动思考,寄望于老师直接讲解的特点,笔者更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时故意“留白”和制造“悬念”, 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通过启发性的提问,引导学生在不自觉中“融学于趣”。
对于后进生,笔者将难度适当降低,进度适当减缓,作业适当减少,增加实验操作,努力培养让他们对化学的兴趣,使他们觉得这门课程并非想象中那么枯燥难学,并在课后采取一些补救措施来提高他们的成绩,使其保持继续学习的热情。
二、开展“一帮一”的活动
“一帮一”活动是扶差计划的重要载体之一。对“学困生”的扶差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平时由学优生与其“一对一”结对帮扶,集中日老师进行测试讲评,发现其薄弱之处,逐步有针对地强化。这样做的好处有二:一是学困生有专人帮扶,能起到督促作用,减轻了老师的压力;二是培养了一群“小老师”,通过学生间的互帮互学和帮扶小组间的彼此竞争,对绩优生也是一种激励和鞭策。教师要求每个小组都要绘制成绩曲线图,分析阻碍自己进步的原因,既要求学优生进步的同时又带动学困生进步。平时对于进步较大的小组要及时表扬和鼓励,并和学生的德育考核挂钩,期末设立学习进步专项奖,大力宣传和表彰进步较大的师徒。
“一帮一”活动开展的时间: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在课堂上留5分钟,让小老师给他帮带的对象讲评题目、解决他们存在的问题,既锻炼了小老师的能力,又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学困生存在的问题。在课内完成不了的问题就要延伸至课外了。
三、重视课堂反馈
课堂上要多关注学困生,多提问学困生。为了让学困生都能答对老师的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可以提前告知其问题,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查阅资料或请教小老师。虽然这样花的时间多一点,但是能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积极参与了,学习成绩也必然得到了提高。如一个学生期中考试只有45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期末考试考了70分。
课堂小测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课堂归纳和课堂小测的相结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程度,对其后的教学具有指路牌的意义。当每课一测变成了常态后,学生为取得好成绩普遍加强了课前预习,可见其起到了较好的约束和指引效果。对于小测未过关的学生,做好跟踪追查,并要求补测。如连续三次不合格,则列为一对一帮扶对象。
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活动
如,每年我们都组织学生参加广州市的“我与化学”活动、本校的卡通漫画大赛等等,给有特长的学生创造发展个性的氛围和空间,鼓励他们冒尖,脱颖而出,为将来培养专门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实践表明,大多数学困生都能积极参与活动,有的在比赛中获得比较好的成绩。下图1是一位学困生自己制作的测试溶液导电性的装置,他的作品在校艺术节中获得了一等奖,图2-4是几位学困生参加校卡通漫画大赛的获奖作品。有了这些闪光点,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浓了,成绩也快速提升了。
五、成功转化学困生
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利用生活化的素材重新包装、重组教学内容,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迅速吸引学困生的注意力,学困生学习的效果也会得到改善。例如,在复习物质的化学变化时,笔者精选了生活中的事例创设情境:
1.市面上卖的油条是在生面中加入食碱和明矾使油条涨大,化学原理是什么?
2.鱼是人们喜爱的食品,剖鱼时若弄破了鱼胆,胆汁沾在鱼肉上,就会使鱼肉带有苦味而影响食欲,胆汁中具有苦味的物质主要是胆汁酸(一种酸),沾在鱼肉上的胆汁酸很难用水洗掉。应如何除去苦味?
3.刚建好的房子墙壁上为什么总是有水渗出?
又如,在讲钛和钛合金的时候,让学生看看这些金属在生活中应用的视频;讲炼铁的时候,通过视频带学生参观一下钢铁厂。虽然这样设计教学,教师课内课外花的时间较多,但是最好的学习教材应该来源于生活,在播放这些视频的时候,“学困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了。
由于内容符合学生的实际,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在课后的学生的自我反思中可以看到,学生都认可老师的这种授课方式,觉得学到了许多课外的知识,收获大。同时自己能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感受到了学习化学的愉悦。
六、化学游戏化教学
化学用语是初中化学学习化学的重点和难点,这部分的内容枯燥,大多数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不感兴趣。但是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学生后续的化学学习效果,很多“学困生”学习跟不上就是化学用语没学好。笔者也曾经为学生学习化学用语缺乏热情而苦恼。
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发现班上的学生迷上了玩扑克牌,无心向学。与其禁还不如疏,笔者灵机一动,能否通过设计一款“化学扑克”牌,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引导学生从游戏中掌握化学用语呢?在学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后,笔者让学生准备10张扑克牌,分别是“C、O2、CO、CO2、CaCO3、HCl、H2O、Ca(OH)2、CuO、H2CO3”定下游戏规则:参加游戏的人数为4人,两人一组,裁判一名;一组同学出牌,一组同学写化学方程式,然后交换书写。化学方程式书写准确率高的、出错牌次数少的为胜方。面对面地交流能加快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提高化学方程式书写的熟练程度,在学中玩,在玩中学。经过三、四轮的竞赛,学生基本掌握第六单元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综上所述,转化学困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每一届都是对任课教师的新挑战。正因如此,有效转化“学困生”的手段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如何改进和提高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深入地探索下去。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困生;学习兴趣;一帮一
每年的中考總有部分学生得分率偏低,如何解决学生低分率偏高的问题,的确值得我们去反思。这里固然有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恰当的问题;是否也有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创设恰当的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问题;是否有我们教师没有注意到学生的个性特点,没有做到因人而教的问题等等。因此,如何有效转化学困生,引起了笔者的思考,下面谈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一、从课堂教学入手
为了让学生掌握初中化学的核心知识,笔者认真研究教材,从备课环节开始就围绕如何有效施教而多方面充分设想和准备,努力提高课堂效果。在教学实践中,从学生时代开始接触化学时,笔者就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成记忆元素符号及一些常见物质化学式的习惯,为学生学好化学用语打下基础。提倡学生课前自主预习,讲授新课途中不主张学生实时笔记,但在课堂结束前或课后让学生集体对本课进行回忆、总结和归纳,列成“知识清单”,这种“欲擒故纵”的教法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当堂吸收能力。同时,针对学生缺乏主动思考,寄望于老师直接讲解的特点,笔者更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时故意“留白”和制造“悬念”, 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通过启发性的提问,引导学生在不自觉中“融学于趣”。
对于后进生,笔者将难度适当降低,进度适当减缓,作业适当减少,增加实验操作,努力培养让他们对化学的兴趣,使他们觉得这门课程并非想象中那么枯燥难学,并在课后采取一些补救措施来提高他们的成绩,使其保持继续学习的热情。
二、开展“一帮一”的活动
“一帮一”活动是扶差计划的重要载体之一。对“学困生”的扶差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平时由学优生与其“一对一”结对帮扶,集中日老师进行测试讲评,发现其薄弱之处,逐步有针对地强化。这样做的好处有二:一是学困生有专人帮扶,能起到督促作用,减轻了老师的压力;二是培养了一群“小老师”,通过学生间的互帮互学和帮扶小组间的彼此竞争,对绩优生也是一种激励和鞭策。教师要求每个小组都要绘制成绩曲线图,分析阻碍自己进步的原因,既要求学优生进步的同时又带动学困生进步。平时对于进步较大的小组要及时表扬和鼓励,并和学生的德育考核挂钩,期末设立学习进步专项奖,大力宣传和表彰进步较大的师徒。
“一帮一”活动开展的时间: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在课堂上留5分钟,让小老师给他帮带的对象讲评题目、解决他们存在的问题,既锻炼了小老师的能力,又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学困生存在的问题。在课内完成不了的问题就要延伸至课外了。
三、重视课堂反馈
课堂上要多关注学困生,多提问学困生。为了让学困生都能答对老师的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可以提前告知其问题,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查阅资料或请教小老师。虽然这样花的时间多一点,但是能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积极参与了,学习成绩也必然得到了提高。如一个学生期中考试只有45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期末考试考了70分。
课堂小测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课堂归纳和课堂小测的相结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程度,对其后的教学具有指路牌的意义。当每课一测变成了常态后,学生为取得好成绩普遍加强了课前预习,可见其起到了较好的约束和指引效果。对于小测未过关的学生,做好跟踪追查,并要求补测。如连续三次不合格,则列为一对一帮扶对象。
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活动
如,每年我们都组织学生参加广州市的“我与化学”活动、本校的卡通漫画大赛等等,给有特长的学生创造发展个性的氛围和空间,鼓励他们冒尖,脱颖而出,为将来培养专门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实践表明,大多数学困生都能积极参与活动,有的在比赛中获得比较好的成绩。下图1是一位学困生自己制作的测试溶液导电性的装置,他的作品在校艺术节中获得了一等奖,图2-4是几位学困生参加校卡通漫画大赛的获奖作品。有了这些闪光点,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浓了,成绩也快速提升了。
五、成功转化学困生
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利用生活化的素材重新包装、重组教学内容,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迅速吸引学困生的注意力,学困生学习的效果也会得到改善。例如,在复习物质的化学变化时,笔者精选了生活中的事例创设情境:
1.市面上卖的油条是在生面中加入食碱和明矾使油条涨大,化学原理是什么?
2.鱼是人们喜爱的食品,剖鱼时若弄破了鱼胆,胆汁沾在鱼肉上,就会使鱼肉带有苦味而影响食欲,胆汁中具有苦味的物质主要是胆汁酸(一种酸),沾在鱼肉上的胆汁酸很难用水洗掉。应如何除去苦味?
3.刚建好的房子墙壁上为什么总是有水渗出?
又如,在讲钛和钛合金的时候,让学生看看这些金属在生活中应用的视频;讲炼铁的时候,通过视频带学生参观一下钢铁厂。虽然这样设计教学,教师课内课外花的时间较多,但是最好的学习教材应该来源于生活,在播放这些视频的时候,“学困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了。
由于内容符合学生的实际,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在课后的学生的自我反思中可以看到,学生都认可老师的这种授课方式,觉得学到了许多课外的知识,收获大。同时自己能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感受到了学习化学的愉悦。
六、化学游戏化教学
化学用语是初中化学学习化学的重点和难点,这部分的内容枯燥,大多数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不感兴趣。但是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学生后续的化学学习效果,很多“学困生”学习跟不上就是化学用语没学好。笔者也曾经为学生学习化学用语缺乏热情而苦恼。
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发现班上的学生迷上了玩扑克牌,无心向学。与其禁还不如疏,笔者灵机一动,能否通过设计一款“化学扑克”牌,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引导学生从游戏中掌握化学用语呢?在学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后,笔者让学生准备10张扑克牌,分别是“C、O2、CO、CO2、CaCO3、HCl、H2O、Ca(OH)2、CuO、H2CO3”定下游戏规则:参加游戏的人数为4人,两人一组,裁判一名;一组同学出牌,一组同学写化学方程式,然后交换书写。化学方程式书写准确率高的、出错牌次数少的为胜方。面对面地交流能加快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提高化学方程式书写的熟练程度,在学中玩,在玩中学。经过三、四轮的竞赛,学生基本掌握第六单元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综上所述,转化学困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每一届都是对任课教师的新挑战。正因如此,有效转化“学困生”的手段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如何改进和提高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深入地探索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