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喜鹊窝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gui198109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70年代,农村环保意识不是很强,大人们忙着“抓革命,促生产”,对小孩打鸟、掏鸟窝类的事无暇顾及。
  有一次,伙伴们想把喜鹊窝一探究竟,但又怕大人发现,就集体推荐我上。堂而皇之的理由是我身材比较瘦小,爬树轻巧不费劲,再加上是独崽,即使大人发现了肯定舍不得打,顶多骂几句。
  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我迫不得已硬着头皮像蜗牛一样开始往树上爬。力气小爬不动是小事,关键是还真的有点害怕。如果一脚踩空,或树枝折断,不摔死都要成残废。
  等到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爬到喜鹊窝边,我的心已冲到了嗓子眼。
  幸亏鸟主人不在家,要是看见不速之客造访,该是怎样的气愤,也许迎来的是一场人鸟自卫战。
  鸟窝建在三支分杈的树枝上,形似篾织的筐。全部用带有树杈且一头粗一头细的树枝交织而成。粗的总是斜着朝上,细的有杈的斜着朝下,一根叉一根。粗细咬合,互相搭扣,其間混有泥巴、碎草、碎布等。门面坐南朝北,窝底用绒毛软草铺垫,窝上就像雨水分流的“屋顶”,牢靠而又坚固。我一只手紧紧地把树抱住,另一只手试着抽一根树枝,无济于事。如果想整体摧毁它,基本不可能,除非把支撑鸟窝的树枝砍掉。
  “有鸟蛋吗?”
  “把窝拆下来看看。”
  ……
  无论下面的伙伴们怎么叫喊,我全当耳边风。是不是恐高不好说,我反正没有朝树下看。
  靠近喜鹊窝,我左顾右盼,反复掂量,心想去摸一下鸟蛋,结果伸出的手又缩回来了,最后也没有敢动它一草一木。
  实话说,我胆子小,力气不足是一方面,主要是打心底里被喜鹊的高超技艺所折服。在眼前的与其说是鸟窝,不如说是难得一见的工艺品。
  喳喳喳,喳喳喳……
  喜鹊真的善解人意,好像生怕惊吓了我,在远处就亮起了歌喉。
  凭直觉,鸟主人马上就要回家了,我也该离开了,且两手空空的。不说鸟蛋,连鸟毛也没带一根。我只好,并且也只能让伙伴们大失所望。
  伙伴们眼巴巴地瞅着我顺树而下,唯一奢望能否从我这里打听点什么。可我毫无顾忌地一屁股坐在地上,学着大人们的模样,手在胸门口拍了三下,从喘着粗气的嘴里蹦出两个字:“呸啾!”似乎把所有的惊恐唾弃掉,伙伴们也顿时面面相觑。
  一晃五十年过去了。想起儿时的经历真的感到后怕,也为自己愚蠢的行为深深自责。但转念一想,没有那次懵懂的探险,也就没有对喜鹊窝的深入了解。
  好在我还理智,没有破坏它。
  责任编辑:蒋建伟
其他文献
薄薄的轻雾飘荡在山间,一行行碧绿的茶树顺着山坡延展,坑坑洼洼的小路便从茶道间穿过。茶树刚冒出的新芽,像细细的绣花针浅浅地绿着,摘一两根放进嘴里慢慢嚼,淡淡的清香,一年中,最好的茶便是这毛尖。  走过茶山便进入一片松林,小道隐没在林间。灌木、茅草、蕨苣覆盖了山路,鸟儿在树上欢快地鸣叫。拨开草木,脚下的松针金灿灿的,踩上去软软的,踩碎细枝,便发出轻轻的脆响。童年时,我们背着背篓在这山间割柴,或追野兔、
期刊
婆婆就住在小巷尽头的小屋。  婆婆是南方人,出身还算不错,嫁与夫家后,生活略显拮据。教育五个儿女从小勤俭节约,不要随便浪费任何东西。谁要是轻言浪费,平日里和颜悦色的婆婆就会大发脾气,让大家都感到害怕。听丈夫说,婆婆是家中绝对的权威,她说不的事谁也改变不了。公公在工厂工作,离家远,一台旧自行车骑了好几十年,期间要换台好点的,婆婆总说还可以的还可以的,公公的破自行车一直伴他到退休。丈夫和弟弟上学的学校
期刊
儿时起夜,总能看见母亲在昏暗的油灯下做针线。  等着袼褙风干,母亲预备绱鞋帮的双股线和纳鞋底的麻线绳。我趴在炕沿边儿看母亲做活儿,一手提拎纺线锤,一手续麻皮儿纺锤子悠悠地转,麻皮儿松鼠尾巴似的在母亲的头顶跳着画圈儿。  母亲做鞋,先翻鞋樣子因袭,和去年一模一样。母亲忙,忘了我们的脚噌噌地长。鞋子夹脚,我们嚷疼,母亲头也不抬:“穿过新性就好了!”我们硬着头皮穿,鞋的新性过了,低头看脚,让鞋拿变了形,
期刊
艳秋老师:  在监狱的图书室中,不经意翻开了《散文选刊·下半月》,封面的湖光山色让人沉醉,令人神往,那美好的文章中,各色各样的人,他们的积极生活态度,真实情感,享受美景的感悟,都会让人爱不释手,回味无穷。人生很短暂,在有限的生命中能够喜欢一本书、一个人是莫大的缘分,在特殊的环境结缘了让人暖心感动的文字,意味深长的文章,如同结识了良师益友。如果我的人生早日拥有如此的朋友,那该是采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
期刊
待那满树的槐花落尽,小麦就一片金黄了,人们似乎又闻到了馒头的香味,也闻到了艾蒿和粽子的香味。  过罢元宵节,女人们就开始预留好端午包粽子的糯米了,晴好的日子,会在门前的凉床上晾晾那些白花花的糯米。端午的头一天,女人们会到河边的芦苇地里采来青青的苇叶,放在水盆中浸泡。糯米须提前用竹篮淘好控尽水,放在一边,若要包带馅的粽子,还须把花生、蜜枣、红豆等辅料备齐。傍晚时分,农舍的门前,女人们三五个聚在一起,
期刊
老街就在海边沿,呈“Z”字形,长约三四华里,偶尔路过,依然能隐隐约约闻到一股小时候已熟稔了的海腥味。  走在老街上,你会发现一个挺有趣的现象,无论小店铺还是居民住的老屋,门牌号都是以小区来命名。比如沿路有中保小区、老街小区、方井小区、沙塘小区等等。到了老街的终点是一口井,名叫桂花井。桂花井很深,深约五六米,水井清澈见底,打上来的水甘洌爽口。据世代住在井旁边的张大爷讲,这口桂花老井已有600多年的历
期刊
那时,我家住在苏中平原的一个小村庄。由于我是长子,和弟、妹相差三四岁。  就在弟弟刚出生的时候,母亲迫于无奈,只能将刚三岁的我,托付给我的爷爷奶奶。在那个“农业学大寨”的特殊年代,农民每天起早贪黑像学生上课和放学一样,辛苦而有序。爷爷奶奶也是一样,几乎每天都是很晚才回家。由于我的胆儿不够大,黑灯瞎火的我很害怕,只要天一摸黑,我就会赶忙插上门闩,像只小猫似的在寂寂中慵蜷于门后,聚精会神地听着外边的动
期刊
不知为何,想起茶花,总会联想到我的母亲。如今,离开老家多年,每每谈及故居,我那年近七十的母亲总念念不忘当年的这两株茶花。  在闽南农村,对于母亲有很多的称谓,有叫“阿姨”的,有叫“婶”的,有像城里人那样叫“妈妈”的,也有的干脆直呼其名,我们老家这一带大都管母亲叫“阿姆”。一声“阿姆”,听起来虽然略显土气,却让我有一种温暖的感觉。  印象中,阿姆总是忙忙碌碌的,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計,每天都有做不完的
期刊
“华儿,你要好好念書啊!只有念好书,才能有出息!”入学之初,父亲每天送我去上学,我挎着黄书包,踏小步子前行,有时东张西望,他一路尾随,“华儿,看着脚下呦,莫跌跤啦!”  “爹爹,我晓得呢。”我转身俏皮地回答他,但却依然我行我素。“哧溜”踩到一草丛,我的脚果然崴了,父亲疾步上前扶住我,“跟你说了噻,走路要看着路,不听话,就吃亏了吧!”言语中有些责备,还有些心疼。他背起我继续走:“华儿,我跟你说的话,
期刊
小时候妈妈把我陪伴,她给我欢乐,她给我温暖。我在她的心上,她在我的身边,  爱从未间断。  妈妈老了,谁来把她陪伴?妈妈的泪水,老屋的孤单——我在她的思念中,她在我的电话里,爱,时隐时现。愧疚的陪伴,让我悦色无颜,多给妈妈一点爱,忠孝一样两全。愧疚的陪伴,让我愧疚无言,多给妈妈一点爱,别留下遗憾。  妈妈老了,谁来把她陪伴?媽妈的泪水,老屋的孤单——我在她的思念中,她在我的电话里,爱,时隐时现。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