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理白族服饰是大理白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凝聚著大理白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审美情趣、宗教观念等文化心态,寄予着大理白族人民对生活的美好愿望。本论文从大理洱源白族服饰的类型和发展历史来叙述大理洱源白族服饰的文化传承,向更多的人展示大理白族服饰的文化信仰。
关键词 大理洱源 白族服饰 文化传承 发展
大理洱源位于大理市北,洱海之源,是大理洱海的发源地,位于大理苍山脚下,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理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悠久,民族文化积淀深厚,历代朝代的更替也为它遗留下了很多遗迹。洱源各族人民勤劳智慧,能歌善舞,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
一、大理洱源白族服饰的传承
古时候的白族地区与中原地区的联系较少,因此文献记载也较少。直到唐朝时期,双方的联系才来往密切,文献记载也越来越多。它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
(一)唐朝时期——南诏、大理国时期
在唐初梁建方《西洱河风土记》中,关于白族服饰的记载较为详细。文中可看出在唐朝初年,洱河地区的白族男女都披毡,女性则穿用粗缎子做成的裙子和衣服。
唐宋时期,南诏国的纺织技术逐渐发达,刺绣技术也十分出色。在《新唐书·南诏传》中记载:“尚绛紫,有功加锦”,“金波罗,虎皮也”,就从中可推断出:南诏贵族的服饰以红色、紫色为主,并以此为贵。质地为锦缎,外面套有虎皮,色泽鲜艳。在唐朝樊绰的《蛮书》中,有关白族服饰的记载为:“其蛮,丈夫一切披毡,其余衣服略与汉同,唯头囊特异耳。南诏以红绫,其余向下皆以皂绫绢。其制度:取一幅物,近边撮缝为角,刻木如樗蒲头,实角中,总发于脑后为一髻,即取头囊都包裹头髻上结之,羽仪以下诸动有一切房甄别者,然后得头囊。若子弟及回军罗茴以下,则当额络为鬃,不得戴囊角,当顶撮髽髻,并披毡皮。俗皆跣足,虽清平官、大将军亦不以为耻。曹上以下得系金佉苴,或有等弟占功褒奖得系者,不限常例”。这些资料显示出了南诏宫廷的服饰。
又有记载:“妇人不施粉黛,贵者以绫锦为裙襦,其上仍披锦方为饰。两股辫其发为髻,髻上及耳,多缀珍珠、金贝、瑟瑟、琥珀,贵家仆女亦有裙衫。常披毡及以缯帛韬其髻,亦谓之头囊”。这展示出古代白族百姓的服饰。
在贞观十六年,南诏国向唐朝进献了《南诏奉圣乐》这部大型乐舞。当时的演员身着当时南诏的主流民族服装,边歌边舞,“舞人服南诏衣,绛裙襦”,裙襦上画有鸟兽草木,绣有五颜六色的图案,而服饰上的色彩、图案及舞者所戴头饰也含有深刻的寓意。
(二)元、明、清、民国时期
元朝时期的服饰与南诏时期的十分相似。关于这一点,在李京的《云南志略》中服饰的记载为:“男子披毡,椎髻。妇人不施粉黛,酥泽其发,以青纱分编绕首盘系,裹以攒顶黑巾;耳金环,象牙缠臂;衣绣方幅,以半身细毡为上服。”
自明清以来,民族的融合,让少数民族的文化趋于汉化,毫无疑问地,白族服饰也受到汉族的影响。清代《康熙大理府志》中记载:“男妇悉蒙青布帕,覆以毡笠”的寻常白族百姓的服饰情况。男子改穿对襟衣、宽腿裤式的汉装,而白族女性服饰的改变最为突出,“花边服”成为基本特色,衣服领口、袖口、襟边、下摆、裤脚都镶有花边,但唯一不变的是白族服饰一直保持着简单大方,颜色、式样单一、朴素的特点,且也保留了戴项链、耳环、手镯等银质品的传统。总体来说,他们对服饰的要求不高,只要穿着舒适,便于劳动即可。
二、现代大理的洱源白族服饰
大理洱源白族服饰一直演变到今天,才有了现在颜色鲜艳,式样优美的款式。
(一)大理洱源白族服饰的形式
洱源白族女性服饰由头饰、衬衫、领褂、围腰、裤子和鞋子等构成。男性服饰主要由包头、马褂、衬衣、裤子和鞋子组成。
1.洱源中老年人服饰的形式
洱源中老年妇女一般将头发用黑布或丝网罩住挽于发顶,再插上银簪,包上头帕。穿右襟圆领长衣,襟沿边多用灯芯绒缝制的深红色与深青色的领褂,系绣花腰带,衣袖口和裤脚都镶绣着各色宽窄不同的花边。再系蓝色或青色围腰,戴耳环、手镯、戒指、项链等银质首饰。脚穿船型绣花鞋。
2.洱源青年人服饰的形式
(1)洱源青年女性服饰
白族少女戴金花头饰,这个头饰囊括了大理“上关花、下关风、苍山雪、洱海月”的优美景致,头饰内部有银色、蓝色和黄色的布条,色彩分明。少女的衬衣多为白色长袖,袖口和领口一般绣有金色或其它颜色的花纹,但多为花朵和绿叶图案。
领褂做工精细,难度很大,一般为无袖,领口式样多为鸡心领、方领等,领子和袖口上都绣有图案,但有时也绣在领褂的居中。为方便穿着,常在领褂侧面配有一条中长拉链。围腰是在衬衣和领褂的最外层加上的一层装饰,有腰带、围裙和飘带三个部件。裤子较为简单,是白色直筒长裤,裤脚绣花,看上去简单而又大方,清爽而又舒适。洱源少女的绣花鞋类型主要有两类:一种是船型绣花鞋,以鞋体像木船得名;另一种是圆口绣花鞋。二者都绣有梅、桃、山茶等花卉图案。
(2)洱源青年男子服饰
洱源白族男子头缠白色包头,包头两边绣花,吊有玻璃圆珠缨穗。多穿着白色或青色的对襟上衣,且领上勾勒着一些规则的图案。外面穿镶花边的黑领褂或羊皮褂,俗称“三滴水”。腰上系着蓝色土布腰带。穿白色或蓝色宽大的裤子,裤脚也绣有花地图案。肩上一般都会挎着集工艺和实用于一体的绣花挎包。鞋子有“象鼻鞋”、布制凉草鞋,鞋尖和鞋帮上往往都缀上缨花。男子服饰受汉族影响较大,现多变成汉族服装,只有在绕三灵、火把节等白族民族节日才能看到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
总之,白族老年人服饰的款式简洁、大方;而青年人服饰较为活泼,更为突出了青年人朝气蓬勃的特点。
(二)大理洱源白族服饰的色彩
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色彩与情感是联系在一起的,白族人民常认为“清白传家”,为人清白、厚道,所以他们崇尚白色。 老年人服饰的色彩单一,颜色较为暗沉、素雅,主要以深蓝色、灰色或黑色為主。穿着这样的服装给人以宁静、淡泊的感觉。而青年人不同,他们年轻、朝气蓬勃,要求颜色鲜艳,尤其是女子服饰在色调上追求明快、大方、对比强烈,再与白色的裤子搭配,显得色彩协调。
(三)大理洱源白族服饰的图案
大理白族服饰的图案种类繁多,动物以虎、鸡、蝴蝶为主,植物以山茶、莲、佛手、豌豆、桃子居多,还有些把带有吉祥含意的文字刺绣在服装上,既起到了装饰作用,同时也是对幸福的祈祷。这些类型的图案,象征了白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表现了他们的生活愿望。
三、大理洱源白族服饰的文化传承与变迁的原因
大理洱源白族服饰从最初的以遮身蔽体、防寒御暑为目的,到讲究服饰的质量,再到注重服饰的审美,这里的种种变化不仅体现了服饰在大理白族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更体现了服饰文化所代表的民族精神和民族信仰。
(一)内部因素
内部原因主要是由本民族内部的变化而引起的。白族人民根据上一辈白族先民遗留下来的经验,再结合本民族日益发展呈现出的特点,来创新他们的服饰。
1.崇宗敬祖
白族崇敬自己的祖先,故有“本主节”、火把节。他们在节日中不断地改变节日礼仪和穿着打扮,除去繁文缛节,精简服饰,在不断地创新中,服饰变得简单、大方而且实用。这种简单的服饰受到了大理洱源白族的一直推崇,他们觉得即使服饰如何变化,都能很好的表达他们对于祖先的崇敬。
2.求吉心理的变化
趋利避害,求吉纳福,是社会中一种普遍的心理趋向。白族人民把这些愿望寄托在了服饰的图案上,希望这些图案能给他们及家人带来好运。而服饰的图案从最初的祈求丰收,到希望多子多孙,再到婚姻家庭幸福。
3.民族的自我意识的提高
白族人民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意识,他们认为穿白族服饰的人,是在互相传递一个信息:他们同是白族,并且具有同样地内聚性和认同心理。所以他们在发展自身民族的同时,不断地改进服饰,以扩大其在白族人民之间的影响力。
传统民族文化的态度、价值判断、文化认同都属于民族的自我意识,它们的变化,也影响了服饰文化的变迁。当沿袭古老民间文化信仰的传统民俗表达遭到一定程度的怀疑,当民族原有的文化符号被解构,就会改变民族原有的价值观念、审美理想,最终引起白族文化基因的改变。
(二)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是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引起的。
1.人口的迁徙
白族人民因为战争等原因,与汉族共同生活。汉族的生活习惯和服饰深深地影响了白族,白族在本民族服饰的基础上,加上了汉族和其他民族的服饰元素,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服饰。而经过改变的服饰,不仅比以前更加简便,而且美观。所以,很快就在白族人群中普遍推广,穿得人也越来越多。
2.与其他民族的接触和融合
(1)白族和汉族融合,呈现汉化趋向
据历史文献和剑川石钟山石窟、《南诏图传》、《大理国张胜温画卷》等资料的记载, 在南诏和大理国时代,洱源白族先民的服饰早已出现汉化的趋向,但这种汉化趋向主要限于上层统治阶级而言。清末民国年间洱源白族民间百姓这一阶层的服饰也开始呈现出汉化趋向,这种汉化趋向既有一定的普遍性,但其内部仍具有差别存在。
白族服饰受到了汉族的影响,在服饰上有了很大的改进,男子的白族服饰趋向汉装,尤以白族女性服饰的改变最大,白族女性服饰在衣服的领口、袖口、襟边、下摆和裤脚都绣上花边,看上去比以前更显精致、大方。
(2)白族与满族融合,呈现满族化趋向
明清是民族的大融合时期,特别是满族统治的清朝时期,洱源白族服饰图案在一定程度上收到了满族图案文化的影响。
(3)白族与彝族和纳西族等民族为邻,呈现邻族化趋向
洱源与彝族人民相邻而居,其服饰不论是在款式、色彩、纹样等方面均不同程度吸纳了彝族服饰文化的特点。特别是洱源山区的白族服饰最为明显,不论男女,其服饰都有一件羊皮褂,这既是适应山区气候的需要,同时也有受彝族服饰影响的因素。再有受纳西族妇女的服饰的影响,变化最大的是头饰,以前的洱源白族头饰也是和纳西族妇女头饰一样,是以毛线、银饰等与发辫相缠盘在头上,此种发饰沿袭至民国年间,在民国年间的老照片中还可见到这种头饰。
3.国家政治制度的改变
唐朝时期,唐皇实行对外贸易的政策,吸收了中外很多优秀文化,不仅是唐朝文化受到冲击,就连与其往来密切的南诏国文化也受到了影响。在唐朝和白族服饰图案上,改变了以往那种天赋神授的创作思想,用真实的花、草、虫、鱼进行写生。
4.现代文化和人们欣赏水平提高的影响
现代科技逐渐发展,人们对服饰的欣赏水平也逐渐提高了。商家为了吸引更多的眼球,增加人们对白族服饰的购买力,他们在服饰上有了更多的创新,如:款式上,他们改变了以往的直筒裤,变成了市面上很流行的喇叭裤;色彩上,用色更为丰富、大胆,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图案上,增加了梅兰竹菊等,突破了原有的束缚……
四、结 语
大理洱源白族服饰成为了一种民族文化的象征,它的图案融入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观念,它不仅反映了白族人民独特的生活环境和方式,也体现了各民族文化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是白族文化和白族原始崇拜的重要载体。
大理洱源白族服饰在白族人民的努力创新和发展下,在形式、色彩和图案上逐渐日新月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眼球,它在国内甚至国际上都大受欢迎,而且在未来的时间里,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方国瑜.云南史料丛刊[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61.
[2]樊绰.蛮书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1.
[3]余嘉华.大理风物志[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
[4]孙秋云.文化人类学教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5]马曜.云南简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
[6]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7]王志芬.《南诏奉圣乐》的象征意义及文化阐释[J] .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2009,(1).
[8]肖丽琼.大理地区白族女性服饰的类型[J].大理学院学报,2006,(5).
[9]肖丽琼.大理地区白族服饰的起源及历史[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5,(5).
[10]孟妍,徐人平.大理白族服饰图案的功能解读[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2009,(14).
[11]赵淑琴.大理白族妇女服饰所蕴含的美学因素[J].大理学院学报,2008,(6).
[12]陈萍.大理地区白族服饰图案释义[J].大理学院学报,2010,(9).
[13]潘彦君,庄西安.白族服饰的文化意蕴[J]. 中国少数民族基金会博爱国际文化艺术学校学报,2010,(6).
[14]周静.民族文化对民族服饰发展的影响[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1,(3).
[15]金少萍.近现代云南白族地区服饰习尚的变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2).
关键词 大理洱源 白族服饰 文化传承 发展
大理洱源位于大理市北,洱海之源,是大理洱海的发源地,位于大理苍山脚下,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理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悠久,民族文化积淀深厚,历代朝代的更替也为它遗留下了很多遗迹。洱源各族人民勤劳智慧,能歌善舞,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
一、大理洱源白族服饰的传承
古时候的白族地区与中原地区的联系较少,因此文献记载也较少。直到唐朝时期,双方的联系才来往密切,文献记载也越来越多。它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
(一)唐朝时期——南诏、大理国时期
在唐初梁建方《西洱河风土记》中,关于白族服饰的记载较为详细。文中可看出在唐朝初年,洱河地区的白族男女都披毡,女性则穿用粗缎子做成的裙子和衣服。
唐宋时期,南诏国的纺织技术逐渐发达,刺绣技术也十分出色。在《新唐书·南诏传》中记载:“尚绛紫,有功加锦”,“金波罗,虎皮也”,就从中可推断出:南诏贵族的服饰以红色、紫色为主,并以此为贵。质地为锦缎,外面套有虎皮,色泽鲜艳。在唐朝樊绰的《蛮书》中,有关白族服饰的记载为:“其蛮,丈夫一切披毡,其余衣服略与汉同,唯头囊特异耳。南诏以红绫,其余向下皆以皂绫绢。其制度:取一幅物,近边撮缝为角,刻木如樗蒲头,实角中,总发于脑后为一髻,即取头囊都包裹头髻上结之,羽仪以下诸动有一切房甄别者,然后得头囊。若子弟及回军罗茴以下,则当额络为鬃,不得戴囊角,当顶撮髽髻,并披毡皮。俗皆跣足,虽清平官、大将军亦不以为耻。曹上以下得系金佉苴,或有等弟占功褒奖得系者,不限常例”。这些资料显示出了南诏宫廷的服饰。
又有记载:“妇人不施粉黛,贵者以绫锦为裙襦,其上仍披锦方为饰。两股辫其发为髻,髻上及耳,多缀珍珠、金贝、瑟瑟、琥珀,贵家仆女亦有裙衫。常披毡及以缯帛韬其髻,亦谓之头囊”。这展示出古代白族百姓的服饰。
在贞观十六年,南诏国向唐朝进献了《南诏奉圣乐》这部大型乐舞。当时的演员身着当时南诏的主流民族服装,边歌边舞,“舞人服南诏衣,绛裙襦”,裙襦上画有鸟兽草木,绣有五颜六色的图案,而服饰上的色彩、图案及舞者所戴头饰也含有深刻的寓意。
(二)元、明、清、民国时期
元朝时期的服饰与南诏时期的十分相似。关于这一点,在李京的《云南志略》中服饰的记载为:“男子披毡,椎髻。妇人不施粉黛,酥泽其发,以青纱分编绕首盘系,裹以攒顶黑巾;耳金环,象牙缠臂;衣绣方幅,以半身细毡为上服。”
自明清以来,民族的融合,让少数民族的文化趋于汉化,毫无疑问地,白族服饰也受到汉族的影响。清代《康熙大理府志》中记载:“男妇悉蒙青布帕,覆以毡笠”的寻常白族百姓的服饰情况。男子改穿对襟衣、宽腿裤式的汉装,而白族女性服饰的改变最为突出,“花边服”成为基本特色,衣服领口、袖口、襟边、下摆、裤脚都镶有花边,但唯一不变的是白族服饰一直保持着简单大方,颜色、式样单一、朴素的特点,且也保留了戴项链、耳环、手镯等银质品的传统。总体来说,他们对服饰的要求不高,只要穿着舒适,便于劳动即可。
二、现代大理的洱源白族服饰
大理洱源白族服饰一直演变到今天,才有了现在颜色鲜艳,式样优美的款式。
(一)大理洱源白族服饰的形式
洱源白族女性服饰由头饰、衬衫、领褂、围腰、裤子和鞋子等构成。男性服饰主要由包头、马褂、衬衣、裤子和鞋子组成。
1.洱源中老年人服饰的形式
洱源中老年妇女一般将头发用黑布或丝网罩住挽于发顶,再插上银簪,包上头帕。穿右襟圆领长衣,襟沿边多用灯芯绒缝制的深红色与深青色的领褂,系绣花腰带,衣袖口和裤脚都镶绣着各色宽窄不同的花边。再系蓝色或青色围腰,戴耳环、手镯、戒指、项链等银质首饰。脚穿船型绣花鞋。
2.洱源青年人服饰的形式
(1)洱源青年女性服饰
白族少女戴金花头饰,这个头饰囊括了大理“上关花、下关风、苍山雪、洱海月”的优美景致,头饰内部有银色、蓝色和黄色的布条,色彩分明。少女的衬衣多为白色长袖,袖口和领口一般绣有金色或其它颜色的花纹,但多为花朵和绿叶图案。
领褂做工精细,难度很大,一般为无袖,领口式样多为鸡心领、方领等,领子和袖口上都绣有图案,但有时也绣在领褂的居中。为方便穿着,常在领褂侧面配有一条中长拉链。围腰是在衬衣和领褂的最外层加上的一层装饰,有腰带、围裙和飘带三个部件。裤子较为简单,是白色直筒长裤,裤脚绣花,看上去简单而又大方,清爽而又舒适。洱源少女的绣花鞋类型主要有两类:一种是船型绣花鞋,以鞋体像木船得名;另一种是圆口绣花鞋。二者都绣有梅、桃、山茶等花卉图案。
(2)洱源青年男子服饰
洱源白族男子头缠白色包头,包头两边绣花,吊有玻璃圆珠缨穗。多穿着白色或青色的对襟上衣,且领上勾勒着一些规则的图案。外面穿镶花边的黑领褂或羊皮褂,俗称“三滴水”。腰上系着蓝色土布腰带。穿白色或蓝色宽大的裤子,裤脚也绣有花地图案。肩上一般都会挎着集工艺和实用于一体的绣花挎包。鞋子有“象鼻鞋”、布制凉草鞋,鞋尖和鞋帮上往往都缀上缨花。男子服饰受汉族影响较大,现多变成汉族服装,只有在绕三灵、火把节等白族民族节日才能看到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
总之,白族老年人服饰的款式简洁、大方;而青年人服饰较为活泼,更为突出了青年人朝气蓬勃的特点。
(二)大理洱源白族服饰的色彩
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色彩与情感是联系在一起的,白族人民常认为“清白传家”,为人清白、厚道,所以他们崇尚白色。 老年人服饰的色彩单一,颜色较为暗沉、素雅,主要以深蓝色、灰色或黑色為主。穿着这样的服装给人以宁静、淡泊的感觉。而青年人不同,他们年轻、朝气蓬勃,要求颜色鲜艳,尤其是女子服饰在色调上追求明快、大方、对比强烈,再与白色的裤子搭配,显得色彩协调。
(三)大理洱源白族服饰的图案
大理白族服饰的图案种类繁多,动物以虎、鸡、蝴蝶为主,植物以山茶、莲、佛手、豌豆、桃子居多,还有些把带有吉祥含意的文字刺绣在服装上,既起到了装饰作用,同时也是对幸福的祈祷。这些类型的图案,象征了白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表现了他们的生活愿望。
三、大理洱源白族服饰的文化传承与变迁的原因
大理洱源白族服饰从最初的以遮身蔽体、防寒御暑为目的,到讲究服饰的质量,再到注重服饰的审美,这里的种种变化不仅体现了服饰在大理白族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更体现了服饰文化所代表的民族精神和民族信仰。
(一)内部因素
内部原因主要是由本民族内部的变化而引起的。白族人民根据上一辈白族先民遗留下来的经验,再结合本民族日益发展呈现出的特点,来创新他们的服饰。
1.崇宗敬祖
白族崇敬自己的祖先,故有“本主节”、火把节。他们在节日中不断地改变节日礼仪和穿着打扮,除去繁文缛节,精简服饰,在不断地创新中,服饰变得简单、大方而且实用。这种简单的服饰受到了大理洱源白族的一直推崇,他们觉得即使服饰如何变化,都能很好的表达他们对于祖先的崇敬。
2.求吉心理的变化
趋利避害,求吉纳福,是社会中一种普遍的心理趋向。白族人民把这些愿望寄托在了服饰的图案上,希望这些图案能给他们及家人带来好运。而服饰的图案从最初的祈求丰收,到希望多子多孙,再到婚姻家庭幸福。
3.民族的自我意识的提高
白族人民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意识,他们认为穿白族服饰的人,是在互相传递一个信息:他们同是白族,并且具有同样地内聚性和认同心理。所以他们在发展自身民族的同时,不断地改进服饰,以扩大其在白族人民之间的影响力。
传统民族文化的态度、价值判断、文化认同都属于民族的自我意识,它们的变化,也影响了服饰文化的变迁。当沿袭古老民间文化信仰的传统民俗表达遭到一定程度的怀疑,当民族原有的文化符号被解构,就会改变民族原有的价值观念、审美理想,最终引起白族文化基因的改变。
(二)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是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引起的。
1.人口的迁徙
白族人民因为战争等原因,与汉族共同生活。汉族的生活习惯和服饰深深地影响了白族,白族在本民族服饰的基础上,加上了汉族和其他民族的服饰元素,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服饰。而经过改变的服饰,不仅比以前更加简便,而且美观。所以,很快就在白族人群中普遍推广,穿得人也越来越多。
2.与其他民族的接触和融合
(1)白族和汉族融合,呈现汉化趋向
据历史文献和剑川石钟山石窟、《南诏图传》、《大理国张胜温画卷》等资料的记载, 在南诏和大理国时代,洱源白族先民的服饰早已出现汉化的趋向,但这种汉化趋向主要限于上层统治阶级而言。清末民国年间洱源白族民间百姓这一阶层的服饰也开始呈现出汉化趋向,这种汉化趋向既有一定的普遍性,但其内部仍具有差别存在。
白族服饰受到了汉族的影响,在服饰上有了很大的改进,男子的白族服饰趋向汉装,尤以白族女性服饰的改变最大,白族女性服饰在衣服的领口、袖口、襟边、下摆和裤脚都绣上花边,看上去比以前更显精致、大方。
(2)白族与满族融合,呈现满族化趋向
明清是民族的大融合时期,特别是满族统治的清朝时期,洱源白族服饰图案在一定程度上收到了满族图案文化的影响。
(3)白族与彝族和纳西族等民族为邻,呈现邻族化趋向
洱源与彝族人民相邻而居,其服饰不论是在款式、色彩、纹样等方面均不同程度吸纳了彝族服饰文化的特点。特别是洱源山区的白族服饰最为明显,不论男女,其服饰都有一件羊皮褂,这既是适应山区气候的需要,同时也有受彝族服饰影响的因素。再有受纳西族妇女的服饰的影响,变化最大的是头饰,以前的洱源白族头饰也是和纳西族妇女头饰一样,是以毛线、银饰等与发辫相缠盘在头上,此种发饰沿袭至民国年间,在民国年间的老照片中还可见到这种头饰。
3.国家政治制度的改变
唐朝时期,唐皇实行对外贸易的政策,吸收了中外很多优秀文化,不仅是唐朝文化受到冲击,就连与其往来密切的南诏国文化也受到了影响。在唐朝和白族服饰图案上,改变了以往那种天赋神授的创作思想,用真实的花、草、虫、鱼进行写生。
4.现代文化和人们欣赏水平提高的影响
现代科技逐渐发展,人们对服饰的欣赏水平也逐渐提高了。商家为了吸引更多的眼球,增加人们对白族服饰的购买力,他们在服饰上有了更多的创新,如:款式上,他们改变了以往的直筒裤,变成了市面上很流行的喇叭裤;色彩上,用色更为丰富、大胆,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图案上,增加了梅兰竹菊等,突破了原有的束缚……
四、结 语
大理洱源白族服饰成为了一种民族文化的象征,它的图案融入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观念,它不仅反映了白族人民独特的生活环境和方式,也体现了各民族文化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是白族文化和白族原始崇拜的重要载体。
大理洱源白族服饰在白族人民的努力创新和发展下,在形式、色彩和图案上逐渐日新月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眼球,它在国内甚至国际上都大受欢迎,而且在未来的时间里,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方国瑜.云南史料丛刊[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61.
[2]樊绰.蛮书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1.
[3]余嘉华.大理风物志[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
[4]孙秋云.文化人类学教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5]马曜.云南简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
[6]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7]王志芬.《南诏奉圣乐》的象征意义及文化阐释[J] .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2009,(1).
[8]肖丽琼.大理地区白族女性服饰的类型[J].大理学院学报,2006,(5).
[9]肖丽琼.大理地区白族服饰的起源及历史[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5,(5).
[10]孟妍,徐人平.大理白族服饰图案的功能解读[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2009,(14).
[11]赵淑琴.大理白族妇女服饰所蕴含的美学因素[J].大理学院学报,2008,(6).
[12]陈萍.大理地区白族服饰图案释义[J].大理学院学报,2010,(9).
[13]潘彦君,庄西安.白族服饰的文化意蕴[J]. 中国少数民族基金会博爱国际文化艺术学校学报,2010,(6).
[14]周静.民族文化对民族服饰发展的影响[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1,(3).
[15]金少萍.近现代云南白族地区服饰习尚的变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