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诗词阅读教学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f844767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典诗词是丰厚博大的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它给予了我们丰富的精神营养,哺育着一代代华夏子孙。中学生不仅要积累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词,还应有意识地在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一、联系背景了解生平
   了解一个朝代大的背景,对理解一个时代诗歌创作特色、某些作家的创作倾向及某一首诗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如:盛唐时代国力强盛,人民安居乐业,整个时代的创作主流是阳刚之美,作家们是那么乐观与自信。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那是时代的巨人站在最高点提起滚滚狂涛向大海里倾倒是才能找到的感觉,所以,他高呼“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就连忧国忧民的杜甫也能抒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凌云壮志,他对自己的未来是那么的自信。
   阅读欣赏古诗除了要总体了解大的朝代背景外,还要结合作者生平,了解诗词创作的小背景。
   如:李白,其诗风豪放飘逸,而杜甫诗风沉郁顿挫。若以“安史之乱”为分水岭,李白处于上坡路,他抬头看天,看到的是无尽的蓝天和翱翔的雄鹰,充满了自信与狂放;而杜甫处于下坡路,他看到的是荆棘丛生、坎坷不平的小路,充满了血泪和痛苦。抓住了这一总体特征,我们再看他们的诗作,就不难理解杜甫《春望》《登高》《登楼》等所表现的主题。
   二、找准诗眼把握基调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诗词的语言含蓄、精练,往往一个词、一句诗包含丰富的内容。诗眼往往在结构或内容上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在欣赏过程中,我们应认真思考、反复推敲,去发现那些最能传神的诗眼,从而由点及面、层层深入地领会诗歌的意蕴。
   一般地说,诗歌都有一种主导感情,即诗的基调。要把握诗的基调,须在反复朗诵的基础上,从情与景的关系入手,仔细揣摩诗中景物的色彩、特点、及感情。下面就以李叔同的《送别》为例,看看如何把握诗的基调。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读这首词应抓住词眼“别梦寒”,“寒”非温觉之寒,而是心理之寒,犹如李清照“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之“凉”。而长亭古道,芳草萋萋,亦使人顿生寂寞之感,“柳”使人联想到“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笛声虽悠扬,着一“残”字,令人卒不忍闻。夕阳西下,倦鸟归巢,而人漂泊天涯,置身山外山之宏阔的背景中,又是那么的孤独与无助,这一切,足以让人感受出这首诗“凄楚”的基调。
   三、立足意象领悟意境
   有人说读诗的最高境界就是领悟诗歌的意境。谈意境,得先谈意象。粗浅地理解,意象就是渗透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外物。一切客观外物只有经过诗人感情的内化与浸润,才能获得灵气与生命。
   意象与意象组合在一起,便会产生新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意境。意境的产生,需要读者的介入。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没有想象就没有意境。我们在读诗的时候,应发挥合情合理的想象,去填补诗中的空白。例如,读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中“佳节又重阳”“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就要穿越时空,想象以前重阳节和丈夫把酒吟诗的欢乐场面,就能反衬出诗人如今的孤寂。
   好的诗歌往往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要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存和生活经验,将诗中描绘的声、光、色、态等描绘出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展现的是清幽明净、活泼新鲜的优美境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为我们展现的是壮阔宏大的境界。
   古诗词不仅意境美,而且具有哲理美、精神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蕴涵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朴素真理;“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告诉我们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启示我们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表明不断创新是永葆活力的源泉……
其他文献
有一句话说得好,性格决定命运。有时候,人生的成败不在于你付出多少,而取决于你的性格,西楚霸王项羽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楚汉相争中败下阵来,最终自刎乌江,这和他的性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寡谋轻信。“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这是很有意思的一句话,说话者是谁?项伯也!项伯是谁?项羽叔父也!项羽听了这句后,不加思索就答应了项伯会好好对待刘邦!作为一个君王
期刊
高考作文历经几次重大改革,形式更多样,开放度更大,使考生得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尤其是“文体不限”这一项,更得到了考生的衷心拥挤。那么,如何运用诗歌这种体裁为写作服务呢?   诗歌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所占比例较大,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喜欢上了诗歌,并想借助诗歌来表现思想,展现才情。近几年高考中,也有考生用诗歌写作为自己赢得高分。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字数偏少,意象单调,思想贫乏等是学生诗歌创作
期刊
形象是诗歌中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要素,而古诗人物形象鉴赏,既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也是语文高考中的难点。用“原形阅读理论”来审视这一难点,我们发现,其“难”主要是由学生鉴赏古诗人物形象方面的相关知识不够造成的。这些与阅读鉴赏相关的知识属于原形阅读理论中的“外部知识参照系”,它们涉及面广、门类多,能够反过来影响阅读鉴赏。鉴赏古诗人物形象是一种能力,但这种能力的获得颇不容易,学生只有了解了与所鉴赏的古诗
期刊
多年来的语文教学,让我深深地感觉到了赏识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以为要真正让赏识走进语文课堂,首先要改变几个观念。   一是要认识到师生平等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助于教学成绩的提高。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赏识教育得以实施的前提。师生平等既是学生渴望的,也是好多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但实际教学中真正做到师生平等的又有几个?关健还是老师没有真正从观念上去做根本的转变。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的主动权在
期刊
很多学生怕写作文,不愿写作文,一周两节作文课对他们来说,简直是煎熬。长此以往,学生就对作文产生了自卑、畏难心理,把作文当成包袱。如何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写好作文,是中学语文教师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我想,从培养学生作文兴趣入手,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那么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给学生作文打高分   在学校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
期刊
每次考试,古诗文默写是必考的题型。按常理来说,古诗文就是照搬课本上的原句,考试的范围也早就划定,老师学生都耳熟能详,为什么每次考试很多学生还是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呢?在我看来,古诗文默写出错有两大原因:  (一)对字形没有掌握,在默写中把某个字直接写错。例如默写唐朝王绩的《野望》“东皋薄暮望”,“薄”的正确写法是上下结构,许多同学却写成左右结构,把三点水写在草字头的外边,类似的情况还有“满”。这就是
期刊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应用学科,既是基础学科,也是人文学科,它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以学科为本位的传统语文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人文价值流失、人文关怀缺失较为普遍,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要彻底扭转这种缺乏人文关怀的教学局面,必须在语文教学中努力创设和谐、融洽、欢快的人文氛围,让语文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展现个性、表现个性、培养个性和塑造
期刊
爱因斯坦曾经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可见,培养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只有学生有了兴趣和热情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会增强,才能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也才有可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教师才能乐教,学生才能乐学。   读书使教师的教学更加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增强了驾驭课堂的应变能力,因而能够唤醒学生的情感意识,使教学面貌大大改观
期刊
近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步入了一个快捷、良性发展的新时期,实施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战略,是全国教育行业应对当前社会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大历史课题。作为一种基于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工作创新模式。“校讯通”的开发与投入,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基础中、小学的普通与推广应用,便成为了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紧随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而同步不断优化的教育服务新平台、新抓手。   现“校讯通”已基本覆盖整个校园师生和家庭,受惠群体
期刊
比较历年江苏高考《考试说明》,不难发现,高考语文对于学生阅读鉴赏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其意在鼓励当代高中学生广泛涉猎文字阅读,提高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传承民族文化瑰宝。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遗憾地看到,农村中学的学生在文学作品阅读上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一方面,由于地处农村,这里阅读硬件前提匮乏,农村中学的学生无书可读;另一方面,由于一直就没有读好书、好读书的氛围,农村中学的学生懒于读书。他们中大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