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典诗词是丰厚博大的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它给予了我们丰富的精神营养,哺育着一代代华夏子孙。中学生不仅要积累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词,还应有意识地在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一、联系背景了解生平
了解一个朝代大的背景,对理解一个时代诗歌创作特色、某些作家的创作倾向及某一首诗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如:盛唐时代国力强盛,人民安居乐业,整个时代的创作主流是阳刚之美,作家们是那么乐观与自信。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那是时代的巨人站在最高点提起滚滚狂涛向大海里倾倒是才能找到的感觉,所以,他高呼“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就连忧国忧民的杜甫也能抒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凌云壮志,他对自己的未来是那么的自信。
阅读欣赏古诗除了要总体了解大的朝代背景外,还要结合作者生平,了解诗词创作的小背景。
如:李白,其诗风豪放飘逸,而杜甫诗风沉郁顿挫。若以“安史之乱”为分水岭,李白处于上坡路,他抬头看天,看到的是无尽的蓝天和翱翔的雄鹰,充满了自信与狂放;而杜甫处于下坡路,他看到的是荆棘丛生、坎坷不平的小路,充满了血泪和痛苦。抓住了这一总体特征,我们再看他们的诗作,就不难理解杜甫《春望》《登高》《登楼》等所表现的主题。
二、找准诗眼把握基调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诗词的语言含蓄、精练,往往一个词、一句诗包含丰富的内容。诗眼往往在结构或内容上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在欣赏过程中,我们应认真思考、反复推敲,去发现那些最能传神的诗眼,从而由点及面、层层深入地领会诗歌的意蕴。
一般地说,诗歌都有一种主导感情,即诗的基调。要把握诗的基调,须在反复朗诵的基础上,从情与景的关系入手,仔细揣摩诗中景物的色彩、特点、及感情。下面就以李叔同的《送别》为例,看看如何把握诗的基调。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读这首词应抓住词眼“别梦寒”,“寒”非温觉之寒,而是心理之寒,犹如李清照“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之“凉”。而长亭古道,芳草萋萋,亦使人顿生寂寞之感,“柳”使人联想到“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笛声虽悠扬,着一“残”字,令人卒不忍闻。夕阳西下,倦鸟归巢,而人漂泊天涯,置身山外山之宏阔的背景中,又是那么的孤独与无助,这一切,足以让人感受出这首诗“凄楚”的基调。
三、立足意象领悟意境
有人说读诗的最高境界就是领悟诗歌的意境。谈意境,得先谈意象。粗浅地理解,意象就是渗透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外物。一切客观外物只有经过诗人感情的内化与浸润,才能获得灵气与生命。
意象与意象组合在一起,便会产生新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意境。意境的产生,需要读者的介入。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没有想象就没有意境。我们在读诗的时候,应发挥合情合理的想象,去填补诗中的空白。例如,读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中“佳节又重阳”“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就要穿越时空,想象以前重阳节和丈夫把酒吟诗的欢乐场面,就能反衬出诗人如今的孤寂。
好的诗歌往往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要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存和生活经验,将诗中描绘的声、光、色、态等描绘出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展现的是清幽明净、活泼新鲜的优美境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为我们展现的是壮阔宏大的境界。
古诗词不仅意境美,而且具有哲理美、精神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蕴涵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朴素真理;“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告诉我们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启示我们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表明不断创新是永葆活力的源泉……
一、联系背景了解生平
了解一个朝代大的背景,对理解一个时代诗歌创作特色、某些作家的创作倾向及某一首诗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如:盛唐时代国力强盛,人民安居乐业,整个时代的创作主流是阳刚之美,作家们是那么乐观与自信。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那是时代的巨人站在最高点提起滚滚狂涛向大海里倾倒是才能找到的感觉,所以,他高呼“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就连忧国忧民的杜甫也能抒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凌云壮志,他对自己的未来是那么的自信。
阅读欣赏古诗除了要总体了解大的朝代背景外,还要结合作者生平,了解诗词创作的小背景。
如:李白,其诗风豪放飘逸,而杜甫诗风沉郁顿挫。若以“安史之乱”为分水岭,李白处于上坡路,他抬头看天,看到的是无尽的蓝天和翱翔的雄鹰,充满了自信与狂放;而杜甫处于下坡路,他看到的是荆棘丛生、坎坷不平的小路,充满了血泪和痛苦。抓住了这一总体特征,我们再看他们的诗作,就不难理解杜甫《春望》《登高》《登楼》等所表现的主题。
二、找准诗眼把握基调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诗词的语言含蓄、精练,往往一个词、一句诗包含丰富的内容。诗眼往往在结构或内容上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在欣赏过程中,我们应认真思考、反复推敲,去发现那些最能传神的诗眼,从而由点及面、层层深入地领会诗歌的意蕴。
一般地说,诗歌都有一种主导感情,即诗的基调。要把握诗的基调,须在反复朗诵的基础上,从情与景的关系入手,仔细揣摩诗中景物的色彩、特点、及感情。下面就以李叔同的《送别》为例,看看如何把握诗的基调。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读这首词应抓住词眼“别梦寒”,“寒”非温觉之寒,而是心理之寒,犹如李清照“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之“凉”。而长亭古道,芳草萋萋,亦使人顿生寂寞之感,“柳”使人联想到“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笛声虽悠扬,着一“残”字,令人卒不忍闻。夕阳西下,倦鸟归巢,而人漂泊天涯,置身山外山之宏阔的背景中,又是那么的孤独与无助,这一切,足以让人感受出这首诗“凄楚”的基调。
三、立足意象领悟意境
有人说读诗的最高境界就是领悟诗歌的意境。谈意境,得先谈意象。粗浅地理解,意象就是渗透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外物。一切客观外物只有经过诗人感情的内化与浸润,才能获得灵气与生命。
意象与意象组合在一起,便会产生新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意境。意境的产生,需要读者的介入。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没有想象就没有意境。我们在读诗的时候,应发挥合情合理的想象,去填补诗中的空白。例如,读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中“佳节又重阳”“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就要穿越时空,想象以前重阳节和丈夫把酒吟诗的欢乐场面,就能反衬出诗人如今的孤寂。
好的诗歌往往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要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存和生活经验,将诗中描绘的声、光、色、态等描绘出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展现的是清幽明净、活泼新鲜的优美境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为我们展现的是壮阔宏大的境界。
古诗词不仅意境美,而且具有哲理美、精神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蕴涵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朴素真理;“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告诉我们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启示我们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表明不断创新是永葆活力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