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化学困生是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难题,也是困扰教师的一个棘手的问题。能否做好转化学困生工作,直接关系到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新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大问题。学困生既有他们的共性,也有个性,我们要从每个学困生的实际出发,采取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一、用爱心去温暖学困生的心灵
转化学困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教育系统工程。转化学困生需要一个过程,学困生的转化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在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我发现学困生的内心是十分敏感、矛盾的。学困生的心理特点通常表现为:强烈的自尊心与得不到尊重的矛盾;自卑与反抗自卑的矛盾;好胜而不能取胜的矛盾;上进心与意志薄弱的矛盾。学困生复杂的心理特点也决定了他们具有较强的心理防御机制,只有让学困生敞开心扉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才能有效地转化他们。学困生在进步的过程中极易出现反复,这也是很正常的现象。只要教师、班主任与学困生心连心,保持心灵相通,抱着满腔热忱,遵循因人施教的原则,进行反复、耐心的教育,并与学校、家庭和社会密切配合,共同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网络,一定会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转化学困生的经验千条万条,核心就是多给学困生奉献爱心,让爱的阳光温暖学困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学困生的成长。
二、用赏心去洞察学生的心灵
罗丹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学困生一样有其闪光之处,关键在于我们能否用心去寻找、发现那些隐藏在问题和缺点下的闪光点。教育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班主任可能都曾遇到过成绩、品德都不好的“双学困生”,那么如何对待这些学困生呢?我认为教师应该充分肯定他们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及时地表扬、鼓励,使他们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要用“放大镜”去寻找他们淹没于问题与缺点之中的“闪光点”和细微的进步。例如,让具有文艺才能的学生组织新年晚会;让“笔头”好的学生编辑班报;让跑、跳、掷的佼佼者带班级运动队……一般说来,学生在受到信赖的时候,都会有快乐和满足感,进而在活动中发现自我、找回自信,产生全力以赴的决心。美国现代著名的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认为,及时地发现、充分地肯定一个人所取得的成绩,能使他产生“最佳情绪体验”。班主任应有意创造机会,让学困生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阿基米德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给学生一个支点,那就是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给他们宽容和鼓励,让他们明白老师的爱就是他们走向成功的“支点”。
三、用恒心去触动学困生的心灵
俗话说:“学坏三天,学好三年。” 学困生在逐渐形成的过程中,除了受到来自外部的消极因素的影响外,主要原因是自身因素造成的。大量学困生不仅学习成绩落后,往往在学习动机上缺乏明确认识,学习态度马马虎虎,学习行为懒懒散散,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存在着严重缺陷。教师应主动找他们谈话,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心声,从而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引导、启发。所以要转化、教育好学困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我们当中有些教师对一些经过三番五次教育后仍无明显改正的学困生往往失去信心,认为这些学生已经“无药可救”了,其实只要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对这些只有十几岁的学生来说,我们是不是把教育目标定得太高了?给他们的压力是不是太大了?把他们的行为是否看得过分严重了?我们这些成年人在他们这个年龄是否就很完美呢?他们毕竟还属于未成年人,思想意识还比较淡薄,正处于好动、贪玩、好奇心较强的时期,对于那种紧张的学习生活他们还适应不了,于是他们紧张的情绪就会通过干扰别人来释放,他们的举动有些纯粹是恶作剧而不是有意伤害别人,他们的目的只是引起学校、班主任和同学的关注。因此,作为教师更应该用恒心去触动学困生的心灵。
四、用耐心去感化学困生的心灵
与好学生相比,学困生的自尊心更强。因为学习成绩不好或纪律差,长期受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外表又套有一层硬壳,但在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谅解和信任。因此,一旦他们犯错,班主任一定要做到心平气和、坦诚相见、以诚相待,切忌“揭短”、刺痛“伤疤”,否则必定会刺伤他们的自尊心,给思想转化工作增加更大的难度。学困生意志力薄弱,自控力差,行为极易反复无常,所以做学困生的思想工作不要简单地认为通过一两次谈心他们就能彻底改好。遇到学困生不良行为出现反复情况,班主任一定要有耐心,并客观分析不良行为反复出现的原因,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抓住、及时诱导、防微杜渐。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班主任工作无疑也面临着种种新的课题。对学困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对待学困生,要多给一点爱,让他们在理解、希望和温馨的气氛中重新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只要我们用一颗真诚关爱的心去开启不同学生心房的门锁,定能给学生带去和煦的春风,给班级带来亮丽的风景。
参考文献
[1]《德育报》。
[2]《班主任之友》。
一、用爱心去温暖学困生的心灵
转化学困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教育系统工程。转化学困生需要一个过程,学困生的转化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在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我发现学困生的内心是十分敏感、矛盾的。学困生的心理特点通常表现为:强烈的自尊心与得不到尊重的矛盾;自卑与反抗自卑的矛盾;好胜而不能取胜的矛盾;上进心与意志薄弱的矛盾。学困生复杂的心理特点也决定了他们具有较强的心理防御机制,只有让学困生敞开心扉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才能有效地转化他们。学困生在进步的过程中极易出现反复,这也是很正常的现象。只要教师、班主任与学困生心连心,保持心灵相通,抱着满腔热忱,遵循因人施教的原则,进行反复、耐心的教育,并与学校、家庭和社会密切配合,共同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网络,一定会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转化学困生的经验千条万条,核心就是多给学困生奉献爱心,让爱的阳光温暖学困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学困生的成长。
二、用赏心去洞察学生的心灵
罗丹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学困生一样有其闪光之处,关键在于我们能否用心去寻找、发现那些隐藏在问题和缺点下的闪光点。教育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班主任可能都曾遇到过成绩、品德都不好的“双学困生”,那么如何对待这些学困生呢?我认为教师应该充分肯定他们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及时地表扬、鼓励,使他们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要用“放大镜”去寻找他们淹没于问题与缺点之中的“闪光点”和细微的进步。例如,让具有文艺才能的学生组织新年晚会;让“笔头”好的学生编辑班报;让跑、跳、掷的佼佼者带班级运动队……一般说来,学生在受到信赖的时候,都会有快乐和满足感,进而在活动中发现自我、找回自信,产生全力以赴的决心。美国现代著名的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认为,及时地发现、充分地肯定一个人所取得的成绩,能使他产生“最佳情绪体验”。班主任应有意创造机会,让学困生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阿基米德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给学生一个支点,那就是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给他们宽容和鼓励,让他们明白老师的爱就是他们走向成功的“支点”。
三、用恒心去触动学困生的心灵
俗话说:“学坏三天,学好三年。” 学困生在逐渐形成的过程中,除了受到来自外部的消极因素的影响外,主要原因是自身因素造成的。大量学困生不仅学习成绩落后,往往在学习动机上缺乏明确认识,学习态度马马虎虎,学习行为懒懒散散,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存在着严重缺陷。教师应主动找他们谈话,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心声,从而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引导、启发。所以要转化、教育好学困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我们当中有些教师对一些经过三番五次教育后仍无明显改正的学困生往往失去信心,认为这些学生已经“无药可救”了,其实只要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对这些只有十几岁的学生来说,我们是不是把教育目标定得太高了?给他们的压力是不是太大了?把他们的行为是否看得过分严重了?我们这些成年人在他们这个年龄是否就很完美呢?他们毕竟还属于未成年人,思想意识还比较淡薄,正处于好动、贪玩、好奇心较强的时期,对于那种紧张的学习生活他们还适应不了,于是他们紧张的情绪就会通过干扰别人来释放,他们的举动有些纯粹是恶作剧而不是有意伤害别人,他们的目的只是引起学校、班主任和同学的关注。因此,作为教师更应该用恒心去触动学困生的心灵。
四、用耐心去感化学困生的心灵
与好学生相比,学困生的自尊心更强。因为学习成绩不好或纪律差,长期受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外表又套有一层硬壳,但在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谅解和信任。因此,一旦他们犯错,班主任一定要做到心平气和、坦诚相见、以诚相待,切忌“揭短”、刺痛“伤疤”,否则必定会刺伤他们的自尊心,给思想转化工作增加更大的难度。学困生意志力薄弱,自控力差,行为极易反复无常,所以做学困生的思想工作不要简单地认为通过一两次谈心他们就能彻底改好。遇到学困生不良行为出现反复情况,班主任一定要有耐心,并客观分析不良行为反复出现的原因,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抓住、及时诱导、防微杜渐。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班主任工作无疑也面临着种种新的课题。对学困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对待学困生,要多给一点爱,让他们在理解、希望和温馨的气氛中重新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只要我们用一颗真诚关爱的心去开启不同学生心房的门锁,定能给学生带去和煦的春风,给班级带来亮丽的风景。
参考文献
[1]《德育报》。
[2]《班主任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