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眼下,有这样一种作文现象的写作模式似乎颇得学生“青睐”。而且渐呈泛滥之势:摘录或回忆一则或真实或虚拟的故事,再以一两段或抒情或议论的文字点题、升华,作者本人则充当了一名看客,成为游离于文章主人公或次要人物之外的一个“第三者”!
比如,这样一篇学生练笔:
偶然事件会创造机会
有个老牧师生活在一个山谷里。40年来,他照管着教区所有的人,施行洗礼,举办葬礼、婚礼,抚慰病人和孤寡老人。
有一天,天下起雨来。水位高涨,迫使老牧师爬上了教堂的屋顶。正当他在那里浑身颤抖时,突然有个人划船过来,对他说道:“神父,快上来,我把你带到高地。”牧师看了看他,回答道:“40年来,我一直按照上帝的旨意做事,我真诚地相信上帝,你可以驾船离开,上帝会救我的。”两天之后,水位涨得更高,老牧师紧紧地抱着教堂的塔顶。这时,一架直升机来了,飞行员对他喊道:“神父,快点。我放下吊架,我们将把你带到安全地带。”对此,老牧师回答道:“不,不。”他又一次讲述了他一生的工作和他对上帝的信仰。这样,直升机也离去了,老牧师被水冲走,淹死了。因为是一个好人,他直接升入天堂。老神父凝视着上帝,气冲冲地说:“40年来,我遵照你的旨意做事,你却让我被水淹死了。”上帝迷惑不解地说:“我不相信,我确信我给你派去了一条船和一架直升机。”
事实上,在我们的生命中,类似于船与直升机的机会一直存在着,我们需要的只是正确地认识它们。当我们为自己确立了目标之后,我们真正能做的只是抓住机会。这样,那些令我们熟视无睹的看似偶然的事件就会变成真正的机会。几乎任何一件事都会创造出一种机会。
按理说,这的确不失为一篇好文章,与当前作文教学所倡导的“限制性少,自主性多。鼓励发挥写作个性和写作特色”的理念十分吻合。然而。当这一类“叙事 议论(抒情)”的文章技法一旦成为了某种写作模式进而被无限仿效时,写作便已经失去了活力,失去了意义:
难以体现文体特色。从目前作文命制要求来看,不少地方均提倡文体自选,但是,“文体白选”更强调文体特色,绝不是不要文体,绝不是让学生随心所欲地写出什么文体也不是的“四不象”的文章,而是指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一种体裁,让他们有自主地选取适合个性张扬、情感表达的权利,为他们提供“有得写、写得好”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及更自由的文字表达。带着这样的认识来看“第三者”现象的作文,其显性特征往往是叙事性的,有人物形象,有情节转换,然而,这一切毕竟只从属于哲理小故事,绝非习作者自身的匠心和真情的表露。以故事来代替叙事的做法,从写作能力的训练和提升的角度来理解,“叙事 议论(抒情)”模式的“文体”多少有些不伦不类。充其量仅是作者的一种投机取巧式的引述——尽管它的内容陈述常常使习作者和阅读者自得其乐抑或赞赏有加。
难以表达真挚情怀。长久以来,“为作文而作文”的思想引诱得相当数量的学生竭尽粉饰生活之能事,在假大空的应试之路上不惜编造伤残、死亡、离异的凄风苦雨般的“赚眼泪”的故事,不惜杜撰或圆满或光明或美丽的毫无生活阅历和个性色彩的意义“非凡”的作品……笔者曾经搜集过大量的属于“第三者”现象的作文,阅读分析出“第三者”现象的作文之所以在学生作文中有一定的市场,大多是因为它的“煽情”。“煽情”本无不可,可是过分成熟的“煽情”笔法哪里是十来岁的初中生普遍具备的?相反,这样的“煽情”恰恰带有“编撰”之嫌,常常给人“冷眼旁观”的感觉,也常常令人对此生发出“纯真不再,温馨不再,美感不再,真诚不再,阳光也不再” (曹文轩语)的慨叹。笔者一直以为,浓缩了生活原生态的作文才会朴实诚挚,别具情韵!比如《放假》的习作片段:“……对于一个星期只放6小时的我们,‘五一’假期能放1天假已经是‘优待俘虏’了,我们除了感激涕零,还能说什么?……只要学校宣布双休日放假,我立即会从学校飞出去。飞到家里的床上,我要把床板睡穿!”实话实说,我对这位学生直言不讳的勇气是大为欣赏的,我喜欢学生“直面人生”的作文态度。在我看来,无病呻吟、矫情横生的作文,歪曲了“作文”二字的本意,就算把别人的东西堆成了一座小山,也远不如写出自己发现的一句话更有价值一大凡好文章都应该真实自然,把最想表达的情感用最合适的语言表述出来!
难以弘扬写作个性。“第三者”现象的作文可能打动人的真正原因其实并不在作文本身,而在于那位“聰明”的习作者复述、引用的那则故事——能够看出习作者写作水平的恐怕只在所复述的故事是否完整而有情节,或者便是那一两段或抒情或议论的文字是否衔接恰当而深刻了。然而,“作文不是为了考试,作文不是生恬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须。”(叶圣陶:《答朱泳皴的信》)十几岁的初中生涉世未深,他们对世间万物有着自身独特的、主观的情感体验,他们应该表达真切的心声。应该在自己的眼里和心里构建一个属于他们的认知领域。也正是因为他们涉世未深,他们更应该无所顾忌地说自己想说的话——尽管有些话不算漂亮,不够成熟,也不一定符合我们(成年人)的审美标准。惟其如此,对初中生而言,写作才不会千篇一律,作文才能成为生活的折射和提炼!
如此说来,是否在学生习作中就不能借用故事了呢?积累素材是否就没有必要了呢?否,非若是也。
平素批阅的学生作文体裁,最为常见的大致为叙事性和议论类两种。故事性质的素材用作论据往往具有令人信服的功效,此处无需赘言。叙事性文章的写作,我们很多写作者都有这样的体会:若在构想中筛选到一则好材料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若借鉴得当且情感真挚,便真能够写就一篇好文章了。依笔者之陋见和多年的实践,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讲别人的故事”不失为训练叙事性文章的一种有效途径。
“用自己的话讲别人的故事”,不妨将“我”构想成主人公。《母亲的鞋垫》曾是《中国青年》杂志上刊载的一篇文章,讲的是母亲几十年为儿子扎鞋垫的感人故事。情节结构依次是:从小母亲为“我”扎鞋垫——长大后母亲坚持给“我”扎鞋垫——“我”在外地工作时母亲给“我”寄鞋垫——“我”垫着母亲的鞋垫在武汉街头奔波。我的学生阅读后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仿写了一篇《奶奶的手套》,巧妙地化用了杂志上这篇文章的构思,将中心事件“母亲为‘我’扎鞋垫”改作“奶奶为‘我’织手套”,在移植原作中心事件的同时又恰到好处地加以扩展和删减。仿作依次说的是:小学时奶奶为“我”织手套——手套帮“我”治好了冻疮——进入初中后奶奶又为“我”织手套——“我”戴着手套。心存感激。与原作相比,仿作讲述的故事虽隐约可见原作的影子,但由于人物、结构、主题以及细节均发生了变化,文章读来始终有几分真切细腻的情致。
“用自己的话讲别人的故事”,不妨将“我”构想成陪衬人物。众所周知,鲁迅先生在《孔乙己》中塑造的“我”(小伙计)其实是孔乙己坎坷一生的见证人,没有了“我”这一陪衬人物、线索人物的出场,孔乙己的形象就会因缺少太多的感性而难以凸现,读者对孔乙己的认识也会因此而飘忽、模糊。也正是因为“我”的存在,所有的读者便能循着“我”的视线看人,看事,看世态炎凉——无形之中,陪衬人物的设定拉近了作者和读者的距离,拉近了故事人物与读者的距离,使故事情节更显真实可信。客观地讲,初中生的生活面相对较窄,第一手材料并不丰厚,如果他们能够广泛阅读书籍报刊,把在其中寻求的素材(比如某一故事)作为自己的间接生活体验,写作时将“我”设定为陪衬人物(线索人物),将原先的故事予以细节增补、情节演绎或主题创写,那么,即使写作内容不是自己亲身经历,即使自己可能仅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角色,笔者以为这样的习作也一样能够打动读者,感染读者——因为此时最重要的一点则是文章的主旨、思路、情:青等已经成为作者自己思维的产物,“我”已经融入在故事之中并正在向读者“娓娓道来”了!
“用自己的话讲别人的故事”,其实就是写作时用个性语言把借用的材料重新整合成文的一种写作方法。之所以不惜赘言,乃是希望孩子们能够在我们的指点下重视阅读,勇于思考,热爱写作,从而写出具有个性张力的文章来——成功的叙事性文章一定不能“忘我”,因为“有我”方能动人!
比如,这样一篇学生练笔:
偶然事件会创造机会
有个老牧师生活在一个山谷里。40年来,他照管着教区所有的人,施行洗礼,举办葬礼、婚礼,抚慰病人和孤寡老人。
有一天,天下起雨来。水位高涨,迫使老牧师爬上了教堂的屋顶。正当他在那里浑身颤抖时,突然有个人划船过来,对他说道:“神父,快上来,我把你带到高地。”牧师看了看他,回答道:“40年来,我一直按照上帝的旨意做事,我真诚地相信上帝,你可以驾船离开,上帝会救我的。”两天之后,水位涨得更高,老牧师紧紧地抱着教堂的塔顶。这时,一架直升机来了,飞行员对他喊道:“神父,快点。我放下吊架,我们将把你带到安全地带。”对此,老牧师回答道:“不,不。”他又一次讲述了他一生的工作和他对上帝的信仰。这样,直升机也离去了,老牧师被水冲走,淹死了。因为是一个好人,他直接升入天堂。老神父凝视着上帝,气冲冲地说:“40年来,我遵照你的旨意做事,你却让我被水淹死了。”上帝迷惑不解地说:“我不相信,我确信我给你派去了一条船和一架直升机。”
事实上,在我们的生命中,类似于船与直升机的机会一直存在着,我们需要的只是正确地认识它们。当我们为自己确立了目标之后,我们真正能做的只是抓住机会。这样,那些令我们熟视无睹的看似偶然的事件就会变成真正的机会。几乎任何一件事都会创造出一种机会。
按理说,这的确不失为一篇好文章,与当前作文教学所倡导的“限制性少,自主性多。鼓励发挥写作个性和写作特色”的理念十分吻合。然而。当这一类“叙事 议论(抒情)”的文章技法一旦成为了某种写作模式进而被无限仿效时,写作便已经失去了活力,失去了意义:
难以体现文体特色。从目前作文命制要求来看,不少地方均提倡文体自选,但是,“文体白选”更强调文体特色,绝不是不要文体,绝不是让学生随心所欲地写出什么文体也不是的“四不象”的文章,而是指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一种体裁,让他们有自主地选取适合个性张扬、情感表达的权利,为他们提供“有得写、写得好”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及更自由的文字表达。带着这样的认识来看“第三者”现象的作文,其显性特征往往是叙事性的,有人物形象,有情节转换,然而,这一切毕竟只从属于哲理小故事,绝非习作者自身的匠心和真情的表露。以故事来代替叙事的做法,从写作能力的训练和提升的角度来理解,“叙事 议论(抒情)”模式的“文体”多少有些不伦不类。充其量仅是作者的一种投机取巧式的引述——尽管它的内容陈述常常使习作者和阅读者自得其乐抑或赞赏有加。
难以表达真挚情怀。长久以来,“为作文而作文”的思想引诱得相当数量的学生竭尽粉饰生活之能事,在假大空的应试之路上不惜编造伤残、死亡、离异的凄风苦雨般的“赚眼泪”的故事,不惜杜撰或圆满或光明或美丽的毫无生活阅历和个性色彩的意义“非凡”的作品……笔者曾经搜集过大量的属于“第三者”现象的作文,阅读分析出“第三者”现象的作文之所以在学生作文中有一定的市场,大多是因为它的“煽情”。“煽情”本无不可,可是过分成熟的“煽情”笔法哪里是十来岁的初中生普遍具备的?相反,这样的“煽情”恰恰带有“编撰”之嫌,常常给人“冷眼旁观”的感觉,也常常令人对此生发出“纯真不再,温馨不再,美感不再,真诚不再,阳光也不再” (曹文轩语)的慨叹。笔者一直以为,浓缩了生活原生态的作文才会朴实诚挚,别具情韵!比如《放假》的习作片段:“……对于一个星期只放6小时的我们,‘五一’假期能放1天假已经是‘优待俘虏’了,我们除了感激涕零,还能说什么?……只要学校宣布双休日放假,我立即会从学校飞出去。飞到家里的床上,我要把床板睡穿!”实话实说,我对这位学生直言不讳的勇气是大为欣赏的,我喜欢学生“直面人生”的作文态度。在我看来,无病呻吟、矫情横生的作文,歪曲了“作文”二字的本意,就算把别人的东西堆成了一座小山,也远不如写出自己发现的一句话更有价值一大凡好文章都应该真实自然,把最想表达的情感用最合适的语言表述出来!
难以弘扬写作个性。“第三者”现象的作文可能打动人的真正原因其实并不在作文本身,而在于那位“聰明”的习作者复述、引用的那则故事——能够看出习作者写作水平的恐怕只在所复述的故事是否完整而有情节,或者便是那一两段或抒情或议论的文字是否衔接恰当而深刻了。然而,“作文不是为了考试,作文不是生恬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须。”(叶圣陶:《答朱泳皴的信》)十几岁的初中生涉世未深,他们对世间万物有着自身独特的、主观的情感体验,他们应该表达真切的心声。应该在自己的眼里和心里构建一个属于他们的认知领域。也正是因为他们涉世未深,他们更应该无所顾忌地说自己想说的话——尽管有些话不算漂亮,不够成熟,也不一定符合我们(成年人)的审美标准。惟其如此,对初中生而言,写作才不会千篇一律,作文才能成为生活的折射和提炼!
如此说来,是否在学生习作中就不能借用故事了呢?积累素材是否就没有必要了呢?否,非若是也。
平素批阅的学生作文体裁,最为常见的大致为叙事性和议论类两种。故事性质的素材用作论据往往具有令人信服的功效,此处无需赘言。叙事性文章的写作,我们很多写作者都有这样的体会:若在构想中筛选到一则好材料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若借鉴得当且情感真挚,便真能够写就一篇好文章了。依笔者之陋见和多年的实践,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讲别人的故事”不失为训练叙事性文章的一种有效途径。
“用自己的话讲别人的故事”,不妨将“我”构想成主人公。《母亲的鞋垫》曾是《中国青年》杂志上刊载的一篇文章,讲的是母亲几十年为儿子扎鞋垫的感人故事。情节结构依次是:从小母亲为“我”扎鞋垫——长大后母亲坚持给“我”扎鞋垫——“我”在外地工作时母亲给“我”寄鞋垫——“我”垫着母亲的鞋垫在武汉街头奔波。我的学生阅读后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仿写了一篇《奶奶的手套》,巧妙地化用了杂志上这篇文章的构思,将中心事件“母亲为‘我’扎鞋垫”改作“奶奶为‘我’织手套”,在移植原作中心事件的同时又恰到好处地加以扩展和删减。仿作依次说的是:小学时奶奶为“我”织手套——手套帮“我”治好了冻疮——进入初中后奶奶又为“我”织手套——“我”戴着手套。心存感激。与原作相比,仿作讲述的故事虽隐约可见原作的影子,但由于人物、结构、主题以及细节均发生了变化,文章读来始终有几分真切细腻的情致。
“用自己的话讲别人的故事”,不妨将“我”构想成陪衬人物。众所周知,鲁迅先生在《孔乙己》中塑造的“我”(小伙计)其实是孔乙己坎坷一生的见证人,没有了“我”这一陪衬人物、线索人物的出场,孔乙己的形象就会因缺少太多的感性而难以凸现,读者对孔乙己的认识也会因此而飘忽、模糊。也正是因为“我”的存在,所有的读者便能循着“我”的视线看人,看事,看世态炎凉——无形之中,陪衬人物的设定拉近了作者和读者的距离,拉近了故事人物与读者的距离,使故事情节更显真实可信。客观地讲,初中生的生活面相对较窄,第一手材料并不丰厚,如果他们能够广泛阅读书籍报刊,把在其中寻求的素材(比如某一故事)作为自己的间接生活体验,写作时将“我”设定为陪衬人物(线索人物),将原先的故事予以细节增补、情节演绎或主题创写,那么,即使写作内容不是自己亲身经历,即使自己可能仅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角色,笔者以为这样的习作也一样能够打动读者,感染读者——因为此时最重要的一点则是文章的主旨、思路、情:青等已经成为作者自己思维的产物,“我”已经融入在故事之中并正在向读者“娓娓道来”了!
“用自己的话讲别人的故事”,其实就是写作时用个性语言把借用的材料重新整合成文的一种写作方法。之所以不惜赘言,乃是希望孩子们能够在我们的指点下重视阅读,勇于思考,热爱写作,从而写出具有个性张力的文章来——成功的叙事性文章一定不能“忘我”,因为“有我”方能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