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在人行间,鬼在无灯处

来源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kais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发明了电影用于描绘故事,又想出了用影像讲述恐怖故事的恐怖电影,以激素飚升来愉悦受刺激的感官。恐怖电影的特色在于为观众带来的恐惧。
  恐惧,最初是人为了在险恶的自然界活下来,而由心建出的保护机制。人若见了野兽不知道恐瞑。则将被吞噬;人若见了深渊不知恐惧,则将粉身碎骨;人若见了腐败尸身不知恐惧,则易疫病连绵。这便是恐惧的初元。而当人成了社会的产物,就又在这些之上,受到教育和社会经验的警告——因此,对于常见的影片里恐惧的来源,大致有三种:一是感官幻觉而导致的欺骗,二是社会教授导致的推理,三是拥有特殊感知而与他人的交流障碍。
  感官幻觉导致的欺骗,大部分是视觉,譬如视觉告知人正站在悬崖边上,即使他明知这场景只是一幅逼真的画,也会吓得不敢挪动半步,但这种幻觉对不拥有这种感官的人便完全失效;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盲人他自己其实看不到,所以不害怕,因此叫作“欺骗”。社会教授导致的推理,比如一个原始人,大约是害怕狼虎,但并不害怕鬼。因为“鬼”这个概念是后天教授的,即使原始人看到披着白被单的人形飞过去,也是不明所以的,并不会和“幽灵”这个词联系到一起。又或者人做错某件事,由于社会经验告诉他,这样做会受惩罚,他也会恐惧。这都是恐惧的来源。拥有特殊感知而与他人的交流障碍,举例灵媒类的角色,当所有人茫然不知灾难之将至,而唯独灵媒看到危险,瑟瑟发抖。
  一般恐怖电影会将这三种恐惧的元素加以选择,并结合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讲,2014年的《鬼遮眼》则在真实和幻觉之间玩了个大计谋,为传统的“鬼打墙”“鬼迷人”的故事添加了一份《盗梦空间》般细密的计算。影片中神秘莫测、算无遗漏的镜子既是大BOSS又是终极妖魔,并且彻底地属于“神秘力量”。首先,从大类上,恐怖片按有鬼无鬼分,那么中文译名《鬼遮眼》(Oculus)是结结实实的“鬼片”。
  影片名为《鬼遮眼》。海报上可以看到在女主角的脸上蒙着双纤细的小手,这双手捂住了她的眼睛,边缘虚化,渐渐和脸庞的颜色融为一体。但点开之后才发现,真正的恶魔并不是“鬼魂”,而是一面传承多年、阴森恐怖的古董镜子。整个事件围绕着姐弟俩和镜子的对抗层层推进,在镜子制造出的幻象和穿插其中的姐弟的真实回忆之间的不断切换,既揭示了当年两人父母死亡的真相,又突出了女主缜密的推理和高智商。
  影片开场,就切入了姐弟俩历史的回忆,黑暗的光线下,幼年的姐姐小心翼翼地推开房门,从门缝里惊恐地窥视着,屋中提着枪凶神恶煞的男人正是他们的父亲。她的弟弟被她拉出来,躲在她的身后,看到了影片中第一个幻影,站在古董镜前的、双眼发光的女人。这个女人对应的是他们父亲受到的诱惑,拿枪的双手指向童年姐姐的额头。镜头切换,转到现代。原来这一切是长大以后的弟弟的回忆。弟弟从精神病院病愈归来。接受了医生好好过日子的建议,带着对长年发病的暗自恐慌,和对摆脱旧生活、迎来新生活的一点小小的希望,见到了他的姐姐。随后,他的生活再次陷入了混乱的漩涡。姐姐并没有鼓励他从过去中走出来,而是带着终于可以实施计划的兴奋和强制。试图劝服他当年父亲的暴行不是因为精神失常,而是因为那面可疑阴险的镜子,正是因为这面镜子搬进了他们的家门,一切灾难才接踵而来。姐姐甚至利用工作性质。将这面镜子(已经破了一个角)从拍卖行运到卖家的途中“借”了出来,发誓要破掉上面的致命诅咒。
  在姐姐对往事的回忆中,这面极有问题的镜子被她们的母亲买回了家,因为其庞大的体积,当时这面(完整的)镜子被放进父亲的书房。一家四口的对话中充满了和谐温情。但镜子的威力开始慢慢显露出来,父亲望着镜中的自己,衣襟上洒落的牛奶仿佛流血的伤口(真)。
  镜头随即切到现代,姐姐在深夜站到魔镜之前,父亲的幻影出现。扼住了她的脖颈(幻)。女主奋力挣扎,在熟睡的男友身边苏醒(真)。男友对事情开始探寻,而不想让其卷入其中的女主,坚定表示自己可以解决,同时为这位五好男友立了个Flag(死亡预告)(真)。女主在仓库面对蒙在白布下的镜子,镜中出现了第二个幻影:在两个雕塑之间出现了一个“蒙头鬼”,女主没能揭开蒙头鬼头上的盖布,幻影瞬间消失,仿佛女主心中对镜子的恐惧的实体化——蒙头鬼没有以父母的形象出现。或者要攻击她,而是女主和观众心中疑惑的刺,既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蒙头鬼可能并不来自魔镜。
  女主再次回忆,魔镜的前尘往事终于露出端倪,魔镜所在的屋中的植物枯萎了,幼小的女主发现了屋中仿佛有个神秘的女人——父亲开始不太对了——带血的指甲预示着父亲对创作的焦虑——母亲歉意的笑容表示她知道这个女人的存在——说明这个女人很可能是父亲构思出来的人物。睿智的姐姐开始用狗实验这镜子的诡异,情形急转直下,不仅父亲在幻象中拔下了自己的指甲,母亲在镜中也看到了衰老的自己。
  双线的故事切回现实,为了对付这个恶魔,女主准备了定时下落后可戳碎镜子的重锤,准备了手机,闹钟,以提醒自己在幻境中进食补水。温度计和运转正常的两台摄像机对准屋内,准备记录下去除幻象后的“真实”。女主研究了过往的案例,想象了镜子可能出的各种“招数”。在回忆中,他们的父母开始争执,怪事发生,但现实世界的弟弟仍然坚持这一切和镜子无关。
  然而在和幻觉斗争的第一回合他们就败了——他们发现镜头被幻象控制的自己摆成了正对的状态,电话拨不出,他们甚至不能确认自己是不是在拨电话,而回忆中的故事线也越来越接近父亲杀人、母亲死亡的终点。接下来的第二、第三回合,女主使用Dv、手机摄像头去试图确认玻璃、苹果或者灯泡、男友尸体的真实。观众却无法确认任何真实,一切都像是假的。像是魔镜的诡计。
  她杀了她认为是幻觉的男友,观众也认为那“男友”显然是假的,但尸体却在摄像头中存在,于是观众开始认为连女主看到这个手机也是出于魔镜的幻象控制之中——电影达到了高潮,与鬼怪带来的恐怖无关,观众的注意在于他们甚至不能确认此刻的视角到底是来自女主还是来自弟弟,真实和幻象的界限如此模糊又时刻交替。他死了吗?他真的死了吗?不会又是一个幻境?而女主眼中弟弟的身影和父亲死前怪异的行为叠合了起来——她回到了当年的现场,她杀了幻象,还是她的弟弟?
  成年的弟弟多次呆站在房中,从一个一个回忆中醒来,终于崩溃,解开了重锤的束缚,而影片的结束更像是连续未醒的恶梦——姐姐被他放下的重锤穿透脑壳钉在了镜子上。他将重新回到精神病的生活——这苦痛的梦将不再苏醒。
  可以说,在“幻象对感官的欺骗”这点上,《鬼遮眼》达到了从头到尾欺骗感官的效果,只不过欺骗的是姐弟俩的感官——姐姐努力用社会经验克服社会经验的推理——多次看到女鬼的弟弟则是灵媒角色——这一点上,虽然没有实际的鬼出现,片子仍然完好地构筑了带来恐惧所应有的元素。片中最亮的桥段莫过于一口咬在灯泡上淋漓鲜血的口腔真实的疼痛,这种段子特别会让人多年之后拿起苹果时有一瞬间的犹疑。这样,真实与幻象的故事,就成功地托起了一个完整的使人恐惧的电影。
其他文献
社会在前进,教育要改革。新课改既给教师带来了拓展的空间,发展的机遇,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同样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线的教师应该站在改革的前沿,努力提高自身
最近,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家公司被判赔偿员工175万美元,因为这家公司要求员工上厕所、喝咖啡或抽烟等个人工休时间必须打卡,而且这段时间不付薪酬。这家公司名为美国未来系统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省的斯阔米什镇,是个距离温哥华不远的小城市,杏子从中国到那儿上大学。通常将她当作日本人的,都是镇上的老人。他们没见过亚洲人,认为圆圆的脸蛋,笑起来露出两颗牙齿,说话小声的就是东京来的。只有出过这个镇子,去过其他地方工作,那些中年人,凭着杏子的打扮,言谈举止,才能断定出她是中国人。  他们在温哥华见过中国人做生意。但他们只知道上海,不知道其他城市。每次杏子也只是笑笑,不做辩解。所以
走尽了像火车铁轨边的蔓草那样的一生,最后还能紧紧攥在手里的,已经不是温暖的皱纹或昔日的荣光,而是曾最不放在心上的记忆。尘土掩不住停止呼吸的人与事,千百年来,无数人和
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目前被广泛运用,并取得显著成效。将信息技术和初中数学有些整合在一起,可以使教学观念、内容、模式、方式以及课程结构等都发生深
小蜜蜂档案大家好,我叫夏祯馨,是上海市奉贤区实验中学六(7)班的一员。我是一个标准的乐天派。酷爱读书的我总会在休息日精心地挑选一本书,去细细地品读。当然,我可不是一个
思维是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一个过程,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通过教学加强学科思维训练,把学生潜在发展水平逐步转化为新的思维能力,在新的思维发展基础上,再通过训练转化为更
凌晨四点,火车终于抵达了凤城车站。下车后我抖了一下,冷风里闻到了熟悉的味道。小站的出站口与一家名为凤鸣阁的酒店毗邻,厨房里的油烟从排风口呼啦呼啦地吹出来。下车的乘客也就十几个,急匆匆往前走,从拉杆箱碾压路面的声音里还可以分辨出厨房里的口哨声。年关将至,厨子们起这么早大抵还是快乐的,只是我的头有点晕。  出站口外边黑乎乎站着一排接站的人,等我验票的时候,他们大多已经和下车的亲朋接了头。我前面扛着编织
1投影键盘墙面上也能打字“给我一个投影,还你一个键盘!”这样的广告语简洁明了,一下子就说出了“投影键盘”的优势——人们不再需要笨重的实体键盘了!“投影键盘”采用内置
“张宸嘉,记得补日记。”爸爸的话再一次传进我的耳朵。我望了望旁边空空的日记本,开始后悔几个月前与爸爸的约定。那天,我去书房打电话,爸爸将一本日记本塞到我的手里,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