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运用多媒体在学习内容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不仅能够增加课堂教学密度、加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
【关键词】情景交融;提供资源;重点难点;整体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运用多媒体在学习内容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不仅能够增加课堂教学密度、加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着很大的作用。那么,如何使用多媒体,优化数学教学呢?
一、和谐课堂,情景交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基本上都是在课堂上讲解几个知识的例子,然后给出练习题来让学生去做,教师几乎都要把答案告诉大家了。学生在教师有形的帮助下第二天就将知识忘记了,不能究其根本。教师将多媒体引进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的真谛。如教学应用题:“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10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4.5千米,乙每小时行3千米。两人第一次相遇后继续向前走,甲到达B地后立即按原路原速度返回,乙到达A地后也立即按原路原速度返回,请问两人第二次相遇时共走几个小时?”这样一道题,教师运用多媒体来分析题意,将甲乙两个人物变成两个可爱的小动物,将两个地方变成两个可爱的游乐场,按动小鼠标,两个小动物一跳又一跳地走来走去。这样的展示已经冲击了学生的视觉,然后进一步来分析这样的相遇问题,并且用图示来表达出来,学生看明白了题意,就能快速地看到情境的出现似乎就是自己在走,慢慢地就会有了独特的题意理解。学生看到这样的情境,就会不由自主地动脑筋来想一想答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二、利用信息技术为数学课程提供资源。
我们在教学中,应把学生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融入课堂,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小学数学论文,这样学生的手、眼、口、脑等多种感官在创设的场景中尽情地发挥作用,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而这些教学资源的提供,生活情景以及生活现象和问题的呈现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完成。例如,教学小学数学一年级“统计”内容时,我设计课件引入色彩鲜艳的画面、生动活泼的卡通人物给孩子们以美的享受,在比较真实的展现教学过程的同时,使他们体会到记录的重要、方法的多样,进而认识统计图和统计表。多媒体凭借其特有的方式,为孩子们营造了身临其境的掌握数学知识平台,在这个过程中也增长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巧用多媒体教学,有效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由于数学学科的特点,有些重点难点比较抽象,而且由于小学生年龄的特点和知识有限,对于抽象的知识接受能力不是很强,所以在学习重点难点的时候,会有很大的困难。而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则恰好给我们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因为很多抽象的定义单纯用语言表达效果并不好,但通过多媒体运用形象的图画、动画或课件表现出来,会使学生精神更加集中,从而产生很好的效果。比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时,学生在理解轴对称时,相对比较难理解,于是我便利用多媒体制作了一个课件。在上课时,先让学生们想象哪些数字是对称的,学生们踊跃发言,有的说1,有的说8,还有的说88、11等,然后用课件演示,把每次数字对折后用不同的颜色做标记,使学生们清楚地了解到这些闪动的不同颜色的线条就叫对称轴,然后又用课件演示一些轴对称的图形,通过形象的图形动画,让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到什么是对称轴,什么样的图形是对称图形,从而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突破了数学中的教学重点难点。
四、转变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新课程大力提倡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的学习方式。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对培养未来需要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教“分数的意义”前,我先提问学生:“关于分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让学生主动地面对新知去回忆再现旧知,并通过交流互相启发补充。接着提出:“你可以把哪些物体平均分,并用分数来表示。”学生分小组讨论,得出结论。根据学生的交流,用多媒体出示一个西瓜或一张纸、一段1米长的线段。然后教师出示12只小猴,提问:“你会怎样把这12只小猴平均分?每份用怎么的分数表示?每份有几只小猴?”再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根据小组汇报分别把12只小猴平均分成2份、3份、4份和6份。通过学生的讨论、观察,学生理解了单位“1”的含义和分数的意义。
总之,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再为教学提供更多的方便的同时,也为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位教师应成为研究者,成为“专家型”的媒体使用者,才能更好地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扩充新的教学经验。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终身不断地为自己“充电”,充分了解现代化技术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特殊功能和艺术魅力,才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孙欣.浅谈小学数学新课堂中多媒体手段的运用》.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6年
[2]易颖莉.浅谈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利弊及对策》.中学理科教学研究.2006年第五期
[3]吕效国,姚海波.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与误区》.中国教育信息化.2006年第十二期
(作者单位:福建省永春县桃溪实验小学)
【关键词】情景交融;提供资源;重点难点;整体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运用多媒体在学习内容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不仅能够增加课堂教学密度、加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着很大的作用。那么,如何使用多媒体,优化数学教学呢?
一、和谐课堂,情景交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基本上都是在课堂上讲解几个知识的例子,然后给出练习题来让学生去做,教师几乎都要把答案告诉大家了。学生在教师有形的帮助下第二天就将知识忘记了,不能究其根本。教师将多媒体引进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的真谛。如教学应用题:“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10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4.5千米,乙每小时行3千米。两人第一次相遇后继续向前走,甲到达B地后立即按原路原速度返回,乙到达A地后也立即按原路原速度返回,请问两人第二次相遇时共走几个小时?”这样一道题,教师运用多媒体来分析题意,将甲乙两个人物变成两个可爱的小动物,将两个地方变成两个可爱的游乐场,按动小鼠标,两个小动物一跳又一跳地走来走去。这样的展示已经冲击了学生的视觉,然后进一步来分析这样的相遇问题,并且用图示来表达出来,学生看明白了题意,就能快速地看到情境的出现似乎就是自己在走,慢慢地就会有了独特的题意理解。学生看到这样的情境,就会不由自主地动脑筋来想一想答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二、利用信息技术为数学课程提供资源。
我们在教学中,应把学生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融入课堂,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小学数学论文,这样学生的手、眼、口、脑等多种感官在创设的场景中尽情地发挥作用,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而这些教学资源的提供,生活情景以及生活现象和问题的呈现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完成。例如,教学小学数学一年级“统计”内容时,我设计课件引入色彩鲜艳的画面、生动活泼的卡通人物给孩子们以美的享受,在比较真实的展现教学过程的同时,使他们体会到记录的重要、方法的多样,进而认识统计图和统计表。多媒体凭借其特有的方式,为孩子们营造了身临其境的掌握数学知识平台,在这个过程中也增长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巧用多媒体教学,有效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由于数学学科的特点,有些重点难点比较抽象,而且由于小学生年龄的特点和知识有限,对于抽象的知识接受能力不是很强,所以在学习重点难点的时候,会有很大的困难。而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则恰好给我们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因为很多抽象的定义单纯用语言表达效果并不好,但通过多媒体运用形象的图画、动画或课件表现出来,会使学生精神更加集中,从而产生很好的效果。比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时,学生在理解轴对称时,相对比较难理解,于是我便利用多媒体制作了一个课件。在上课时,先让学生们想象哪些数字是对称的,学生们踊跃发言,有的说1,有的说8,还有的说88、11等,然后用课件演示,把每次数字对折后用不同的颜色做标记,使学生们清楚地了解到这些闪动的不同颜色的线条就叫对称轴,然后又用课件演示一些轴对称的图形,通过形象的图形动画,让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到什么是对称轴,什么样的图形是对称图形,从而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突破了数学中的教学重点难点。
四、转变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新课程大力提倡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的学习方式。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对培养未来需要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教“分数的意义”前,我先提问学生:“关于分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让学生主动地面对新知去回忆再现旧知,并通过交流互相启发补充。接着提出:“你可以把哪些物体平均分,并用分数来表示。”学生分小组讨论,得出结论。根据学生的交流,用多媒体出示一个西瓜或一张纸、一段1米长的线段。然后教师出示12只小猴,提问:“你会怎样把这12只小猴平均分?每份用怎么的分数表示?每份有几只小猴?”再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根据小组汇报分别把12只小猴平均分成2份、3份、4份和6份。通过学生的讨论、观察,学生理解了单位“1”的含义和分数的意义。
总之,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再为教学提供更多的方便的同时,也为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位教师应成为研究者,成为“专家型”的媒体使用者,才能更好地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扩充新的教学经验。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终身不断地为自己“充电”,充分了解现代化技术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特殊功能和艺术魅力,才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孙欣.浅谈小学数学新课堂中多媒体手段的运用》.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6年
[2]易颖莉.浅谈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利弊及对策》.中学理科教学研究.2006年第五期
[3]吕效国,姚海波.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与误区》.中国教育信息化.2006年第十二期
(作者单位:福建省永春县桃溪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