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量腼腆清零,多少差点意思
事件回放
据报道,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于2015年10月1日推出“当月流量不清零”的举措,即当月用不完的流量可以转到下个月接着用,但不能累计到第三个月。迈出这一步值得鼓励,但这里的流量权益仍不完全归消费者所有。拿国务院提速降费的标准来看,实在略显“腼腆”。
时事鲜评
网友不“感冒”的原因是这一举措并未触及问题的根本,即流量套餐的所有权问题;资费标准也没有真正降下来,与之相对应的成本透明度同样未见提升。究其原因是受制于盈利模式,传统语音业务一直在萎缩,流量收入是三巨头新的收入增长点,委实难以割舍。“流量套餐”的便利之处就是在单位购买全部用完的情况下可以有所优惠,但前提是必须赋予消费者足够的使用权益,由其自行决定使用的幅度与频率。否则,所谓的实惠很难真正兑现。
提速降费之难,难在竞争的缺失,难在巨无霸们还没有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真正与市场经济相适应。提速降费,不只是产品与服务的标准,更深层次上是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拷问。既然资产属于全民所有,收益也必须造福于民。这才是中央全面深化国企改革的本意,也是民众对电信业改革的拳拳期待。
(选自《京华时报》)
大学宿舍按志趣分,有必要吗
事件回放
近日,南京理工大学一所学院根据入学前的问卷调查、综合测评等信息为新生“量身定制”宿舍,让学习规划、生活习惯相似的学生住在一起,如果同等条件的人数多了,再参考星座。看上去十分“人性化”的安排却引来争议。有人认为,这些指标未必能反映学生的秉性和志向。若宿舍同伴缺少多样性,也不见得有利于学生成长。
时事鲜评
不可否认,南京理工大学这所学院的初衷是好的,但这种做法却值得商榷。古语有云,君子和而不同,不同个性的人也可以求同存异,相反,个性相似的人也未必投缘。同在一个屋檐下,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如何处理。只要懂得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个性差异不会成为问题。同时,学生们也可以通过大学这样一个包罗万象的“小社会”,互相学习、互相沟通,更好地自我调节、自我发展。其实,每个人都是一面镜子,看别人的同时也能洞见自我、完善自己。学校与其花心思在如何分配宿舍,不如多关心学生的素质培养。“换位思考”“推己及人”等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的培养,可能比如何分配宿舍更为重要。
(选自《人民日报》)
景区限流须在“细”字上下功夫
事件回放
近年来,每逢节假日,各大景区人满为患,不少景区远远超出承载最大负荷,不仅造成景区资源的破坏,也让游客在拥挤的人群面前望而却步。根据《旅游法》相关规定,2015年“十一”成为国内景区公布最大承载量和实施限流的首个黄金周。假期前夕,故宫、九寨沟等众多景区发布“超载”提醒。
时事鲜评
《旅游法》对景区最大承载量做出限定,根一本目的是要对旅游资源进行可持续开发和利用的同时,又确保游客观赏的质量,是值得点赞的好举措。但需要指出的是,实施限流也会给游客带来一些不便,比如景区排队等候时间会延长,一些景区和旅行社以限流为幌子,人为减少游客参观景点或降低服务质量等问题。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与限流相关的配套举措。
景区应充分利用手机、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介,对客流信息进行实时公开,以便游客及时调整出行计划。实施限流措施之外,尝试导流新方式。比如当游客达到饱和程度时,错开不同批次的游览顺序。制定应急预案,切实让游客无后顾之忧。旅游监管部门需要持续加大监管力度,针对景区或旅行社的不规范行为及时予以纠正。作为游客,要提前做足功课,及时了解各景区客流情况,理性出行。多管齐下,才能发挥出政策的积极效应,让“十一”黄金周真正成为人们喜爱的“旅游休闲周”。
(选自新华网)
打造“海绵宝宝”,让城市不再“看海”
事件回放
李克强总理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提出,要建设雨水自然积存、渗透、净化的海绵城市。据媒体报道,2015年全国超过150个城市因暴雨洪水发生了内涝,其中既有一线城市,也有省会城市。这既反映了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城市病”,也是对人与自然相处现状发出的“警告”。通过提升城市排水、调蓄能力的海绵城市建设,将有效增强城市防涝能力,从而终结城市在暴雨天气中出现的“看海模式”。
时事鲜评
建设海绵城市不是“玩概念”,必须从细微处入手,规划、施工、竣工的各个环节都要进行详细论证。目前,国家已经确定了16个城市作为海绵城市试点,并给予专项资金扶持。同时鼓励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运营,多渠道支持海绵城市建设。
遇到暴雨便“看海”,显示了城市治理能力的欠缺和文明程度的不足。建设海绵城市,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让“逢雨看海”的“水袋子”变成人见人爱的“海绵宝宝”,才能让城市顺畅“吐纳呼吸”,让人与自然更加和谐,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绿色财富”。
(选自新华网)
事件回放
据报道,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于2015年10月1日推出“当月流量不清零”的举措,即当月用不完的流量可以转到下个月接着用,但不能累计到第三个月。迈出这一步值得鼓励,但这里的流量权益仍不完全归消费者所有。拿国务院提速降费的标准来看,实在略显“腼腆”。
时事鲜评
网友不“感冒”的原因是这一举措并未触及问题的根本,即流量套餐的所有权问题;资费标准也没有真正降下来,与之相对应的成本透明度同样未见提升。究其原因是受制于盈利模式,传统语音业务一直在萎缩,流量收入是三巨头新的收入增长点,委实难以割舍。“流量套餐”的便利之处就是在单位购买全部用完的情况下可以有所优惠,但前提是必须赋予消费者足够的使用权益,由其自行决定使用的幅度与频率。否则,所谓的实惠很难真正兑现。
提速降费之难,难在竞争的缺失,难在巨无霸们还没有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真正与市场经济相适应。提速降费,不只是产品与服务的标准,更深层次上是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拷问。既然资产属于全民所有,收益也必须造福于民。这才是中央全面深化国企改革的本意,也是民众对电信业改革的拳拳期待。
(选自《京华时报》)
大学宿舍按志趣分,有必要吗
事件回放
近日,南京理工大学一所学院根据入学前的问卷调查、综合测评等信息为新生“量身定制”宿舍,让学习规划、生活习惯相似的学生住在一起,如果同等条件的人数多了,再参考星座。看上去十分“人性化”的安排却引来争议。有人认为,这些指标未必能反映学生的秉性和志向。若宿舍同伴缺少多样性,也不见得有利于学生成长。
时事鲜评
不可否认,南京理工大学这所学院的初衷是好的,但这种做法却值得商榷。古语有云,君子和而不同,不同个性的人也可以求同存异,相反,个性相似的人也未必投缘。同在一个屋檐下,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如何处理。只要懂得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个性差异不会成为问题。同时,学生们也可以通过大学这样一个包罗万象的“小社会”,互相学习、互相沟通,更好地自我调节、自我发展。其实,每个人都是一面镜子,看别人的同时也能洞见自我、完善自己。学校与其花心思在如何分配宿舍,不如多关心学生的素质培养。“换位思考”“推己及人”等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的培养,可能比如何分配宿舍更为重要。
(选自《人民日报》)
景区限流须在“细”字上下功夫
事件回放
近年来,每逢节假日,各大景区人满为患,不少景区远远超出承载最大负荷,不仅造成景区资源的破坏,也让游客在拥挤的人群面前望而却步。根据《旅游法》相关规定,2015年“十一”成为国内景区公布最大承载量和实施限流的首个黄金周。假期前夕,故宫、九寨沟等众多景区发布“超载”提醒。
时事鲜评
《旅游法》对景区最大承载量做出限定,根一本目的是要对旅游资源进行可持续开发和利用的同时,又确保游客观赏的质量,是值得点赞的好举措。但需要指出的是,实施限流也会给游客带来一些不便,比如景区排队等候时间会延长,一些景区和旅行社以限流为幌子,人为减少游客参观景点或降低服务质量等问题。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与限流相关的配套举措。
景区应充分利用手机、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介,对客流信息进行实时公开,以便游客及时调整出行计划。实施限流措施之外,尝试导流新方式。比如当游客达到饱和程度时,错开不同批次的游览顺序。制定应急预案,切实让游客无后顾之忧。旅游监管部门需要持续加大监管力度,针对景区或旅行社的不规范行为及时予以纠正。作为游客,要提前做足功课,及时了解各景区客流情况,理性出行。多管齐下,才能发挥出政策的积极效应,让“十一”黄金周真正成为人们喜爱的“旅游休闲周”。
(选自新华网)
打造“海绵宝宝”,让城市不再“看海”
事件回放
李克强总理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提出,要建设雨水自然积存、渗透、净化的海绵城市。据媒体报道,2015年全国超过150个城市因暴雨洪水发生了内涝,其中既有一线城市,也有省会城市。这既反映了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城市病”,也是对人与自然相处现状发出的“警告”。通过提升城市排水、调蓄能力的海绵城市建设,将有效增强城市防涝能力,从而终结城市在暴雨天气中出现的“看海模式”。
时事鲜评
建设海绵城市不是“玩概念”,必须从细微处入手,规划、施工、竣工的各个环节都要进行详细论证。目前,国家已经确定了16个城市作为海绵城市试点,并给予专项资金扶持。同时鼓励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运营,多渠道支持海绵城市建设。
遇到暴雨便“看海”,显示了城市治理能力的欠缺和文明程度的不足。建设海绵城市,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让“逢雨看海”的“水袋子”变成人见人爱的“海绵宝宝”,才能让城市顺畅“吐纳呼吸”,让人与自然更加和谐,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绿色财富”。
(选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