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越古今的龙门
黄河流过河套地区,在晋陕峡谷突然转为南北走向,到陕西宜川、山西吉县交界处形成了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继续向南行进到韩城的龙门,脾气却一下子温和了许多,河面开阔,河水悠悠流淌,至潼关县与渭河交汇,共同滋养着关中大地。
龙门,就是古代神话中“鲤鱼跳龙门”的地方,早期地方志书《三秦记》记载了这则故事:“龙门山,在河东界,禹凿山断门一里余,黄河自中流下,两岸不通车马,每见春季有黄鲤鱼,自海及诸川来赴之。一岁中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
当地人也称龙门为“禹门口”,传说是大禹疏理百川时开凿。民国大史学家顾颉刚以“疑古精神”著《古史辨》,认为大禹是华夏先民的一种图腾,可能是—条虫,在龙门重温他的这一论断,别有意趣。
因为这两段传说,千百年来龙门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钟爱,李白就写过大量与龙门有关的诗,比如这首《赠崔侍郎》:“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故人东海客,一见借吹嘘。风涛倘相见,更欲凌昆墟。”前有怀才不遇的郁闷,后有青云直上的雄心。汉乐府《相和歌辞》中有一首《箜篌引》,记载了龙门附近的歌谣“公无渡河”:“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其奈公何?”如今在龙门乘船渡河,还能听到当地的船夫唱起。李白的《公无渡河》一诗,便是借此歌谣发挥:“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波滔天,尧咨嗟。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虎可搏,河难凭,公果溺死流海湄。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罥于其间。”让人充分感受到了黄河的凶险,以及“狂而痴”者的决绝与悲情。若将“长鲸”看作安史之乱的象征,那么“公竟渡河”就是李白在乱世中对于勇猛精神的一种寄托了。
龙门位于陕西、山西交界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韩城古城有4座城门,门楼各有题额,东曰“东带黄河”,西曰“梁奕西襟”,南日“溥彼韩城”,北曰“龙门胜地”,这16个字基本就把韩城的地理、人文都讲清楚了。80多年前,侵华日军企图在禹门口渡河,进犯西北,国民党新编第八师奋起反抗,死守渡口六天六夜,最終逼迫日军退守河津,这就是抗日战争中著名的“龙门之役”。战役中阵亡的290余名将士合葬在龙门山南麓,20世纪80年代,当地政府为他们建起一座英雄纪念碑。抗战中,龙门东西两岸两座已有千年历史的大禹庙荡然无存,如今空留一处遗址,不过,位于龙门古渡以南25公里的周原村尚存一座始建于元代的大禹庙。
新中国成立后,龙门附近的黄河上架起一座铁路桥,至今仍在当地交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每天都有几列绿皮火车从对岸的山西河津市开出来,哐啷哐啷地轧过龙门铁路桥,沿着黄河岸边开进韩城。韩城火车站在韩城古城的北边,建于20世纪70年代,古朴雅致。有不少人从西安乘火车来韩城,两百多公里的路程,绿皮火车要开3个小时,每列火车上都印着韩城的旅游口号:“有故事的韩城,有味道的旅程”,或者“文化韩城,黄河特区”。很快,西安至韩城的城际高铁也将开通,给这座千年小城带来更多活力。
与铁路桥并列于黄河之上的,还有108国道上长约5公里的龙门黄河大桥,它是黄河上跨径最大的斜拉桥,号称“黄河第一桥”。
古城的文化代言人
韩城是一座有1500多年历史且保存完善的古城,始建于隋,如今留有近千幢古建筑,其中包括16处元代建筑,是一座各副其实的“古城博物馆”。黄昏时漫步城中,常能看到城隍庙的琉璃五龙照壁前有几个长髯飘飘的老者相聚而坐,膝下有一众孩童,手上捧着花椒味儿的酸奶,仰头听爷爷讲古论道,细听都是两干多年前的《史记》故事,时而还有老者登上旁边的戏台,打起行鼓,演绎相关情节。
韩城有不少“文化代言人”,其中最有名的当属远古时期的大禹和西汉时期《史记》的作者司马迁。韩城南郊芝川镇的山冈上有司马迁的祠墓,始建于西晋永嘉四年(310年),上山的路其实是一条古官道,由石条垒砌,道路中间已经深深凹陷,道中立有几座牌坊,皆有横匾和对联,其中“史笔昭世”几个字尤为遒劲。祠堂的享厅里可以看到不少古今文人的题字,郭沫若的题诗中有“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的句子,将司马迁与孔子并列,这也是有历史渊源的。《史记·孔子世家》中写道:“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司马迁援引《诗经》来赞美孔子,而“高山仰止”也成了后人赞扬司马迁时最常使用的词句,在这座太史公祠的各类碑刻上就可以看到不少。 离司马迁祠不远的徐村,是司马迁后裔聚居的村落。徐村人并不姓徐,也不姓司马,而是以同、冯为姓,据说这是东汉时期为避灾祸,将司马二字拆开后添缀笔画而成,二姓实为一姓,彼此不能通婚。
徐村另有供奉司马迁的祠堂,日常祭拜由村民同利军负责。同利军告诉我,山上那座祠堂后面的墓冢其实是衣冠冢,当年汉阳太守殷济瞻仰司马迁的遗迹后,大其功德,遂在芝水之南的高岗上建石室,立碑树柏,有祠无墓未免遗感,于是就封了一个衣冠冢;太史公在《史记·匈奴列传》中以开明平等的眼光与公平客观的手笔追溯了匈奴人的前世今生与风俗习惯,后来忽必烈感念于此,重修了这座墓,看上去很像蒙古包。
徐村村口的土塬上有一座司马迁的真骨墓,当地人祭祀司马迁的习俗已经延续了千百年,除了在村中祠堂和村口的真骨墓祭拜,每逢大型节庆全村人还会敲锣打鼓地行进到山冈上的太史公祠举行祭祖大典。2014年11月,“徐村司马迁祭祀”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此演变而来的“祭祀史圣司马迁大典”每年清明前后举行,已经成为与“公祭黄帝”“公祭孔子”齐名的三大民族祭祀品牌。
徐村人的祭祖习俗与众不同,其中最有特色的是“跑台子戏”。每年清明前夜,村民们会抬香案、备供品,在真骨墓旁敬神祭祖,戏台上鼓乐齐鸣,戏台下万众匍拜。随后灯火全灭,鼓乐骤歇,演员们跑下台,领着村民们向村东的九郎庙狂奔,跑掉冠履也全然不顾。九郎庙戏台上早有准备,演员一跑进来,立即鼓乐齐鸣,大戏接着开演。唱台子戏算是徐村人清明祭祖的启动仪式,其热闹程度不亚于除夕。
韩城人从未忘记太史公,除了有后裔为其守墓千年,太史公的精神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代代传承。韩城有位老人叫罗建民,号称“当代司马迁”,数十年来一直致力于收集当地各个村落的门楣题字,然后拓片整理,结集出版,以期将韩城的文化遗产传于后世。为了寻找门楣,罗建民几乎走遍了韩城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方门楣都是一个故事,比如吴家巷有一块“三槐世泽”的门楣,“三槐”即三公,指祖上出过3位尚书;张家巷有一处“十马高轩”,指祖上曾有一对父子太守,“五马”即太守。罗健民说:“如果把一座民居建筑比喻成一个人的话,那么门楣题字就是这个人的眼睛,就像从一个人的眼睛就能看出这个人的气质一样,从门楣题字中也能看出一个家庭的背景和文化底蕴。”
党家村始建于元至顺二年(1331年),现存古民居以明清两代建筑为主,保存完好的四合院有120余处,是中国保存最好的明清建筑村寨之一,也是韩城门楣题字最丰富的地方。罗建民每次来党家村,年过花甲的党鉴泉都会跑出老远去接他,他们的友谊已经持续了30多年。党鉴泉说,门楣和家训是党家村六百多年来最珍贵的财产,是立村之本,他家门口贴着他自己撰写的楹联:“守祖宗一脉真传日勤日俭,教子孙两条正路惟读惟耕。”
走在韩城,抬头低头间总能读到《史记》的文本条目,它们刻在古城的宫灯上、宅院的门楣上、街道的地砖上……让人感觉整座古城就是一部传承了干百年的立体史书。三三两两的孩童穿街过巷地玩耍,总会不经意问在这些字句前驻足,牙牙学语,就像我们小时候在课堂上背诵《报任安书》那样:“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Tips
韩城特色体验
祭祀史圣司马迁大典
每年清明前后,韩城都会在司马迁祭祀广场举办盛大的“祭祀史圣司马迁典礼”,通常包括献花篮、供品,恭读祭文、唱诵,后裔跪拜、进香等流程。游客可以从中感受风追司马的文化人格魅力。
韩城灯光艺术节
每年春节前后,韩城都会在古城南门瓮城举行一年一度的“韩城灯光艺术节”,这也是“今年过节哪里去,韩城赏灯过大年”的主题活动之一。其中《鱼跃龙门》充分展现了“行鼓”“抬神楼”“科技舞秀”“飞龙”等多种韩城民俗技艺。届时还有《韩城赋》吟诵、古韵古香的宫灯舞表演、欢快喜庆的舞蹈嘉年华等节目。
两日点击韩城经典
D1上午游览芝川的司马迁祠堂。下午游览文庙、韩城博物馆等古城内景点。晚上住在城内,可在韩城文化主题餐厅一边看戏一边进餐。
D2上午前往龙门景区,泛舟黄河。下午前往党家村,感受“东方人类古代傳统文明居住村寨的活化石”“世界民居之瑰宝”的魅力。顺路参观周原村大禹庙。
特别推荐
韩城美食
羊肉饸饹
传说元朝末年龙门镇林皋村一家李姓兄弟曾逃荒至陕北,将陕北的饸饹带回了韩城,韩城产羊,于是羊肉和饸饹共同成就了一道独具特色的美食,饸饹细长绵软,羊肉油而不腻。对出门在外的韩城人来说,一碗羊肉饸饹就是带着乡愁的滋味。
搅团
韩城人最家常的饭食,由面粉在开水锅中搅拌而成,通常是蘸醋水食用,醋水要放香油、辣椒、蒜泥、姜末、芝麻等,味道很丰富,醋水好,搅团才香。此外也可以浇上炒好的酸菜、汤汁等食用。
油糕
年节时的特色食物,在经过特殊揉制的面团中包人手工老红糖芝麻馅、核桃仁黑芝麻馅等,压成面饼,经过油炸,皮脆馅软,外酥内甜。“老潘油糕”是一家百年老店,已传承了四代,在韩城可谓家喻户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