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人们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发生了惊人的变化。无论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中,还是在思维方式上。人们的思想观念都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务实意识、竞争意识、开放意识、权利意识、公共服务意识、消费意识等,成了社会日常生活中的主导意识。人们的精神表现出奋发昂扬、进取拼博、独立自主、紧张高效的时代风貌。
关键词:改革开放;思想观念;精神面貌;变迁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08)11-0049-07
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为了纪念中国历史上这次伟大的社会变革,为了深入了解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们的思想观念的重大变化。把握思想观念变化对整个社会生活的影响,我们课题组一行四人在2008年4月6日至30日间,在黄石市委宣传部、黄石市社联(湖北省社科院黄石分院)、黄石理工大学、襄樊市委宣传部、襄樊市社会科学联合会(湖北省社科院襄樊分院)等单位的大力协助下。到黄石、襄樊等地,进行了多次调研,对部分理论工作者、大学教师、大学生、基层领导干部、企业职工、社区居民等不同群体,采取个别走访、开座谈会等不同形式,请他们用切身的感受,畅谈改革开放以来思想观念的重大变化。为了更好地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牢固地在人们的头脑扎根,引领社会的思想观念,我们结合调研资料,加以理性思考,给出如下报告。
一、改革开放以来不同领域中人们思想观念的重大变化
1 经济领域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
在改革开放之前,计划与市场通常被视为具有标示社会制度的功能,在改革实践中被还原为社会资源配置方式得到广泛的认同。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我国工农业商品生产经历了由指令性计划到指导性计划,再到今天主要以市场供求状况自主决定的演变。在所有制关系上,相应地实现了从单纯的“一大二公”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转变。在改革之初,我们首先遇到了如何正确看待经济能人,如何正确看待在发展商品生产中出现的雇工现象的问题。是否允许被视为带有剥削意味的“雇工”的存在,其实质也是如何看待私有经济的问题。直到1988年第7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在宪法中明确了国家允许私营企业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才逐步完成了从个体经济到私营企业到私营经济合法化的演化。与此同时,国有企业从上世纪80年代起,也开始经历了放权让利、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管理层收购等不同形式的改革历程。随着实践的发展,我们确立了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方针,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的公有制格局被彻底打破,最终实现了在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下,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政策,允许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把个人的贡献与经济利益挂起钩来。平均主义分配方式已基本被多劳多得的分配方式所取代;单一的分配格局已被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格局所取代。
2 政治领域实现了由传统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转变
随着对建国以来历史经验的总结,我们党提出了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的任务。正如邓小平所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对社会主义这种僵化的认识,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冲破了旧的思想观念束缚,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概念,把过去那种单一的、抽象的社会主义模式认识,发展为探索多样的、现实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3 文化领域实现了精神生活由单一到多元、封闭到开放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开放度的增大,封闭的地域疆界迅速消解,全面开放的文化环境和生活空间蓬勃生成,中国已与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把整个世界融为一体,成为紧密联系的“地球村”。在这种情况下,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封闭型的思维模式和社会文化心理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过去那种“夜郎自大”,故步自封的病态心理和拒斥一切域外文化的 “左”的偏见,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开始从根本上得到医治和纠正。对外文化交流快速发展,如与西方发达国家互派留学生,专家学者。我国出国留学人员大量增加,来去自由。在我国学习的外籍留学生外籍教师专家学者也数量可观。此外我国还多层次主持并参与各种各样国际性学术会议及学术文化交流活动。如今,外国电影电视大量涌入我国,介绍外国文化思潮的图书,市场上随处可见。这些都扩大了人们的眼界,丰富了知识和阅历。
4 社会领域实现了从片面盲目发展到全面科学发展的转变
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在发展中也逐渐出现了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市场经济固然是配置资源和提供激励的有效方式,但也存在明显缺陷,它带有盲目性、无序性特征,如不加以限制,就会导致发展的不平衡,破坏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多地表现为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发展,使得整个社会的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承载。同样,我国重经济发展、轻社会发展,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已形成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不协调现象。因而,在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确立科学发展观,强调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协调发展;强调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就显得尤为必要。因而,在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宏观调控、注重统筹兼顾、注重改革创新,着重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更加突出地讲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强调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变成了整个社会的共识。
5 思维方式上摆脱了“左”的思想观念的束缚
“左”在三十年的思想观念变迁中,一直居于核心地位,也是人们思想解放的头号大敌。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带头反对的主要就是“左”。“左”的表现体现在各个方面,如体制问题,总担心改革影响了公有制的地位,以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排斥其他经济成分的发展。总觉得公有制比私有制好,以维护公有制的姿态反对公有制改革。而最集中的就是关于“姓社姓资”、“姓公姓私”的争论。上世纪80年代,主要是争论市场经济是姓“社”还是姓“资”。后来,对于股份制、产权改革等问题,许多人头脑里依然是这 个问号。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们逐渐抛弃了那种用姓“社”姓“资”或姓“公”姓“私”来判断改革得失的观念,树立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社会主义要取得比资本主义更快的发展速度,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和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
6 法制观念实现了由漠视权利到重视权利意识的转变
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了生产力要素的彻底解放和资源的自由流动,使广大劳动者和生产经营者在经济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自主权,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日益成为平等的主体,相应地要求一定的政治权利,强化了政治民主化的愿望。这极大地增强了人们的社会主义民主意识与政治参与意识,促使人们确立起权利观念。义务观念和合作观念;同时由于市场经济本质上又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的自主经营、平等竞争、等价交换、诚实守信等属性,必然要求法律的规范、引导、保障和服务,从而又强化着人们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这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权利意识增强,不仅仅是人们对其相关知识、概念的吸纳和增多,而且在行为中也越来越多地运用其已经建立、健全的相关法律法规,来为自己谋发展、争权益。
二、改革开放以来变化最为显著的观念意识
改革开放这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物质生活体验,也给人们的思想观念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
1 务实意识
改革开放以前,人们对于国家社会的发展是一种理想化的、乌托邦式的、不切实际的认识。这种认识上的浪漫主义导致决策上的冲动和失误,国家社会生活因此陷入巨大的困境和灾难。改革以后,深受其苦的中国人强烈要求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来判断我们工作的利弊得失。务实牢牢地占据人们的思想观念,并成为新的价值取向,讲求实效、实惠、实用成为一种自觉。具体表现在寻求发展的目标设定上,不好高骛远,着眼当前实际利益的实现,而后谋求未来;在实现方式上,不眼高手低,注重调查研究、真抓实干,有针对性地学习以提高实用技能;在效果评价上,不求全责备,切实考虑人陸弱点和综合因素的影响。
从个体的发展规划来看,人们不再拘泥于“面子”观念,把考大学作为求发展的唯一出路。而是更多地从个体的自身特点出发,从社会对职业的需求出发来选择发展方向。从大专院校理工类、经济类专业走俏到现在高职高专的红火,从大学冷门专业的升温到特长生招生年年火爆,从各种职业资格培训班、学科培优班、各种特长班的兴旺到大学生逐渐认同“将心态放平,姿态放低,从基层做起,在做中学习”的就业观念,我们无不可以感受到务实意识深入人心的变化。
务实的另一表现为功利动机。趋利避害是人之本性。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义利观因无法满足人们的切身需要而被打入冷宫,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物质利益原则逐渐为人们所推崇,并开始成为调动人们积极性的有力手段。
从政府决策来看,无论是招商引资还是资源输出,无论是人才战略还是制度创新。以经济利益为核心的效益最大化往往成为决策的首要依据。而经济的增长也成为衡量一个地区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指标。
从企业经营活动来看,现代企业家崇尚科学管理、技术创新,讲究营销企划、投资开发,无不将经济效益的实现作为调控标准。企业职工也根据个人在企业的收益来判断自身价值的实现程度。
从百姓社会生活行为来看。人们的投资理财、教育规划、就业选择甚至于社会交往,基本上都遵循利益主导的原则。甚至于人们接受某一思潮也不再只是出于纯粹的思想认同,而是掺杂了更多的利益因素,支持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思潮是否合乎自身的利益诉求。
2 竞争意识
三十年波澜壮阔的市场化改革把亿万人民从小农经济和小商品的狭隘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人们挣脱了平均主义的精神桎梏,勇敢地走向市场、占领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展示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精神风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市场主体的多元和公共资源的稀缺带来了竞争现象日益增多,人们的竞争意识也空前广泛地波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市场上商品的竞争、资源的竞争、价格的竞争、客户的竞争到市场后面人才的竞争、服务的竞争、文化的竞争、技术的竞争、政策环境的竞争,再到如今教育的竞争、就业的竞争、岗位的竞争、人际关系的竞争等等,竞争几乎无处不在。
除此以外,参与竞争的手段、途径也越来越多。广告推广、客户服务、网络调查、自主创业等等现在都成为人们生活当中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事情。这些构成了各行各业竞争的洪流,不断冲击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观念。
竞争意识的树立使优胜劣汰的机制得以发挥作用,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劳动者、经营者的积极性,使人们产生了危机意识、风险意识、效率意识,产生了紧迫感。不仅如此,竞争带来的压力一旦转化为开拓进取的动力,对于社会及个体的发展将会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有了竞争压力人们更加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敢于表现,从而使自身潜力得以更加充分地挖掘和展示。另一方面,竞争的广泛化也使人们更加勤于思考懂得分析,注意扬长避短,通过别开生面、另辟蹊径使自己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3 开放意识
改革开放三十年,伴随国门打开,外面的缤纷世界开阔着人们的视野,各种文化思潮激荡着人们的心灵: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与网络平台的便利快捷,为人们的沟通交流架设起一道道新桥。一种接纳多元、宽容另类、张扬个性的豁达、开放的观念意识已为现代中国人广泛认同。
开放意识首先表现在发展思路的多样化上。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先富论”,否决了过去共同贫困的发展思路,开始寻求有差别的劳动与分配方式。这一举措不仅拉开了人们的收入差距,产生了不同的社会阶层,更重要的是它拉开了各个领域多样化发展的序幕,激活了人们对于个性化社会生活和自我发展的内在要求。
从农民阶层看,改革开放之初,农民对城市的渴望只能通过让孩子勤奋读书考取大学或者离乡背井去城里打工来实现。现在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民流动增加,越来越多地接触都市文明和多种大众传播媒介,农民的成就动机和进取精神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他们不仅可以继续从事农业耕作,还可以做“两栖”农民,在农闲时到城里打工做生意。或者从事加工业、商业及其他第三产业的工作。更有许多农民勇敢投身市场激流,办工业和第三产业,涌现出一大批有胆识、有远见、有作为的农民企业家。
从当代青年群体看,改革的深入。商品经济的发展,民主政治的建设,社会功能的完善,使当代青年的生存空间得到了空前的优化,为青年的成长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青年逐渐抛弃“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 力者治于人”等传统的发展思路,摒弃那种带有封建色彩的人身依附关系和等级观念,凭借自己的力量在社会中拼搏,在合理的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在各行各业中寻找自己的位置。
开放意识还表现为家庭婚恋观念上的宽容化,改革开放对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与价值观的冲击是巨大的。以两性关系为核心的家庭观念和生育观念的变化都曾引发过广泛深入的讨论,并继续成为整个社会普遍关注和思索的焦点。
从《牵手》到《中国式离婚》再到《新结婚时代》、《一生有你》,到前不久的《金婚》,一系列反映在巨变洪流中顽强挣扎的中国家庭对婚姻和情感充满困惑,被迫反思的影视作品受到观众的喜爱和好评。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人对传统道德、价值观的态度趋于平和、宽容和理性。
当代公民道德状况调查显示:对婚外情。超过三分之一的受访者持基本认可、宽容的态度;接近八成的受访者认可婚前性行为,其中绝大多数是年轻人。短短三十年,就改变了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的婚姻、家庭道德观念。如今,家长老师对早恋的态度越来越人性化,动辄打骂羞辱的现象基本消失,转变为注重引导和沟通。而“师生恋”、“婚外恋”、“黄昏恋”等过去谈虎色变的恋情已不足为奇,“网恋”也成为少男少女们追崇的时尚方式。人们不仅可以自由自在地出人婚介所,可以理直气壮地在媒体上刊发征婚广告,而且社会也给予充分的协助。“合则聚,不合则离”,这是当代青年人崇尚的一句话,反映出青年的婚恋观。在面临婚姻抉择时,人们会更多地考虑自我的发展、生活的享乐、付出与收获之间的价值。考虑婚姻的质量因素。
4 权利意识
改革开放以后,伴随市场经济的发育,法律因其所具有的更高客观性公平性,逐渐取代道德,并以较制度更为强势的姿态成为约束社会成员社会行为的最主要手段。对法的认同与运用在现代中国已成为普遍现象。领导干部执政行为必须依法行政。1989年制订的行政诉讼法,从监督的角度来推进政府的依法行政。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行政法体系日趋完备。依法行政已成为我国各级行政机关最为流行的工作语言和基本准则之一。各级国家机关和各省市都在着力解决行政执法中存在的效率低和随意性等问题。广大群众的个人权益受到尊重。人们逐步认识到:公民的权益不仅是生命权、经济权,而且包括受尊重、平等的权利,对自身合法权益的保护就是对侵害权益行为的约束。社会各个阶层或群体对于权益越来越重视,保障权益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由于有了较强的法律意识、较多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援助机构,我国民众在社会生活中的精神面貌上从容度提高、理性化增强,越来越自信和独立。
5 公共服务意识
公民的主体意识表现在许多方面,而就改革开放以来变化最为显著的方面来说,就是更加关注国家社会管理职能的作用,迫切需要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强调社会为个体全面自由发展创造和提供良好的公共环境。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中国已经由生存型社会进入到发展型社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改革的主要目标是解决私人物品的供给问题,就是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的温饱问题。进入新世纪以后生存性压力明显减弱,发展性压力全面凸显。随着社会结构的转型和利益关系的变化,人们对国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社会就业、民主权利、司法公正、信息对称、分配公平、环境保护、惩治腐败等提出了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的要求。提高政府处理公共危机的能力,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成了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方向。
当前,我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近千万,农村还有上亿剩余劳动力将逐步转移到城镇中来,就业与保障的压力非常明显;健康水平对中低收入群体、特别是贫困人口的威胁相当大。改革城镇基本医疗保障体制,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已成为广大社会成员越来越迫切的需求;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生产、卫生和食品等公共安全、农村地区文体娱乐服务缺位严重。所有存在的问题都表明,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确实已成为经济社会生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趋势。
面对发展性压力的明显化紧迫化,人们对转换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期盼越来越高。目前。政府在强化社会性公共服务职能,适应全社会公共服务需求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包括取消农业税、农村义务教育实现全免费、解决失地农民和进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展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推开、福建、湖北博物馆免费开放试点、从2008年秋季起全国城乡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等等。不仅如此,义务教育、基本医疗、文体设施三大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也不断传来好消息。200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已提出,中央财政用于教育的投入将由去年的1076亿元增加到1562亿元,地方财政也要增加投入;中央财政安排用于卫生事业的支出将比上年增加167亿元;将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特别是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
6 消费意识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消费观念的变化尤为明显。在改革开放以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居民生活主要实行解放之初的供给制和后来的凭票制,没有其他选择余地。处于给啥用啥的地步。改革之初这种状况也没有太大改观,政府重积累、轻消费,居民可用于消费的货币非常少。人们的消费观念也比较单一,只求满足温饱,没有太多的奢望。在消费结构上。因为当时都住公房。人们的异地流动也不普遍,所以主要支出在衣食方面。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观念也逐渐发生变化。特别是消费结构的变化上极具现代化特征。
一是伴随住房制度、医疗保险制度、教育制度的改革,人们在住房和医疗方面的支出明显增加,而增幅最大的则是在教育方面的支出。据保守估计,中国教育培训市场的潜在市场规模达3000亿元,并保持着迅猛的发展速度。作为目前教育培训业三大支柱的IT培训、英语培训和少儿教育,发展势头尤为强劲。中国1T培训与教育市场连续几年保持近30%的市场增长率,远远高于全球IT培训市场12%的增长速度。中国社会调查所公布,当前中国英语培训市场的市场总值大约是150亿元。预计2010年,我国英语培训的市场总值将会达到300亿元人民币。“婴幼儿产业”被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其中婴幼儿的教育更是家长及社会的关注重点,尤其是中国。根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中国0~6岁的婴幼儿达到1.4亿,其中城镇0~6岁婴幼儿为5200万左右。按照城镇家庭每月为6岁以下的孩子教育投资50元的保守估计,0~6岁儿童教育市场消费额就可达到312亿元。事实上。家长对婴幼儿的教育投入远不止于此。专家预计,在未来五六年中,我国婴幼儿教育市场消费额将达到上千亿的规模。
不仅如此,正规学历教育这一块的消费也是 居高不下。目前义务教育虽然逐步实现免费,但目前由于改制而造成许多学校性质的变更,对于学校发展所需的费用又缺乏合理通畅的社会融资渠道,因此几乎全部被转嫁到了学生身上。而且我国目前的义务教育似乎无法独立实现学校教育功能,对于学生校外学科培训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一些学校的教师明确要求家长给学生培优或补差。中国家长为了孩子也只能“欣然”接受现实,承担起这笔高得惊人的费用。
二是人们在文化、休闲、娱乐、健康、旅游等方面的消费比重越来越高。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005与1989年相比提高了5.56倍;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05年与1989年相比提高了3.78倍。城乡居民各项消费支出在总消费支出的百分比也有较大的改变。
目前,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吃穿用三项支出仍然是主要支出,但比例大幅度下降;文化娱乐、交通与通信、居住三项的比例大幅度提高:特别要指出的是文化和娱乐支出超过衣着支出成为第二大支出。这都初步说明城镇消费从小康向富裕过渡,居民越来越偏重文娱、环境、健康等提高生活质量因素的消费。
农村居民消费绝大部分用在食品与住房上,这反映了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基本解决食宿问题,是一种低消费水平。但是其消费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表现为农村居民的吃穿用住四项消费性支出的比例有所下降,由1990年的83.20%下降至2005年的64.28%。而医疗、交通通讯、文教娱乐三项服务性支出的比例有所增加,由1990年的15.66%上升至2005年的26.15%。
过去,中国人一直谨守量入为出的消费习惯,不愿借钱消费。而现在“超前消费”已为人们普遍接受,贷款买房、买车、买家电家具甚至包括教育贷款如助学贷款、留学贷款等等已成为人们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为了能够维持和支撑不断增长的消费支出,人们的投资理财意识必然应运而生。人们在保险、金融、股票、基金、彩票、收藏以及固定资产等方面的投入也不断增加。从增加和保证收入的角度来说,科学合理的理财的重要性已为现代人认同。
三、社会变革背景下人们精神面貌的深度嬗变
人的精神面貌既受到社会生活状况的影响,也受到思想观念的影响。从人的角度来看,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家庭生活、社会交往、学习工作的内容和方式等等各方面与过去相比无论在形式或实质上都进步明显,当然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这些进步与问题都从人们的行为心理及精神状态中表现出来。同时多元化、复杂化的思想观念也不断冲击渗透。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精神面貌。总的来说,中国民众在精神面貌上的变化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
1 由传统的拘谨刻板呈现为现时代的开放活跃
过去,中国人受社会条件的限制和传统儒释道思想的影响,忽视甚至否定个体的自我感受,强调入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各种道德伦理规范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和精神。人格上呈现出克制、内俭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整个社会营造了宽松的文化氛围,人们无须压抑内在的情感,学会张扬自己的个性,彰显自己的才华。有活力、有个性、有思想、有追求成为当前人们精神面貌的良好写真,人格上呈现出开放、活跃的特点。
从传媒提供的精神粮食看,我国的主流媒体,如党报、党刊、政府直属的电视台、电台等,历来就是党的方针政策报道、宣传的重要喉舌和主阵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的思想路线和方针政策的一步步改进,主流媒体的开放度也越来越大。虽然主流媒体依然不舍其中规中矩、传统严肃、先导权威的一面,但我们也看到了其越来越宽松、活泼、多样的另一面,以及务实、求真、人性化的亲切面。
人们的精神生活健康多样。上世纪80年代初,由“潘晓”的一封信在《中国青年》杂志发起的一场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全国性的大讨论,拉开了人们对长期以来坚信不疑的“革命人生观、价值观”的重新审视和反思,媒体以宽松的态度,允许人们谈论和发表了与官方正统观念不同的看法和观点;1980年,李谷一的一曲《乡恋》,从遭受批判、攻击、被禁播,到1983年最终站上中央电视台第一届“春晚”的舞台,使流行音乐不再等同于靡靡之音,其后,大众媒体的全面开放进一步告诉我们:健康的歌曲不只是“高亢嘹亮”这一种,“委婉多情”同样也是美好生活的写照,人们企盼“心上人啊快给我力量”,并不意味着就是对“党给我力量”的排斥和贬损。
人们敢于对侵犯权益事件进行抗争,整个社会的权利意识逐渐觉醒与增强。比如,尽管1983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就已经确立,但在我国1991年前。几乎是没人知道的。而1991年央视筹办并持续至今的“3·15”晚会,则唤醒了人们的消费维权意识,消费行为也因此更多地由被动走向主动。再如,媒体对“孙志刚事件”的披露,引发了我国对收容遣送制度的大讨论。之后,政府颁发新法规,废除了有弊端漏洞的收容遣送制度,使收容站变成了救助站。这都表明权利意识,使得“人性”重新得到释放和尊重,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价值意义。也正是受媒体开放的冲击, “以人为本”正逐步代替千年“君为本、国为本”的传统政治、道德、文化理念;对生命的尊重。对人的基本利益、基本情感、基本需要的尊重,也改写了以往“奋不顾身”、“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信念,人们开始尝试“奋而顾身”。学习享受生活,懂得保护和争取自己应得的利益。
现代审美意识和文化多样化的融合,也开启了人们服饰、发型、居家装修等个性化的趋势;外来文化的影响,既提高了人们消费的意念、休闲的追求和对自由的崇尚,丰富了人们心理的生活,也添加了“节日”的形式和内容,尤其是这之中渗入的感恩、感谢等人文意念,使人们更经常地开始感受到了心理的温润;网络平台的拓展,放飞了人们广阔思维的翅膀,也打开了人们自由的话匣子;艺术空间的扩大,创立了繁荣的舞台,普通农民也有机会堂堂正正走上了央视的青歌大赛,等等,不胜枚举。可见,个性的解放,只有在真正开放的环境和氛围中才能得到实现。
2 由过去的保守懈怠呈现为现在的进取拼博
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曾经造就了一个独立的、相对封闭的文化形态。这种传统文化信奉和提倡的是知足自得、安分守己。而鞭笞和贬低“离经叛道”以及个性张扬。新中国成立后。虽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与创新,但三十年前人们的精神解放在总体上还是有所限度的。而今天,在改革开放的猛烈撞击中,由于社会主流意识与文化宣传的导向和鼓励,真正具有“独特性”的个性与自我才焕发出来。不俗的举止、不羁的言唱、不落窠臼的文章等等,这只是个性与自我的一种“与众不同”。当代人个性与自我从隐秘到“亮剑”,所释放与进发的,更多的是一种勇气、 精神和态度,是一种积极的主体意识的体现。
过去,一方面人们偏重于强调人的社会性而忽视人的个体性,“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缺乏对个体正确的才能评价和合理的人事安排:另一方面又受制于传统人事制度的约束,一生只在一个单位甚至一个岗位上安分守己地生活工作。因此精神状态保守懈怠,安于现状,缺乏上进心,缺乏工作激情和创造冲动。
现在,我们已欣慰地看到,无论是大中小学生教育,还是各级各类成人教育,都把个性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社会主流意识与文化更是在政策措施、宣传导向上不断推陈出新,倡导人的创新精神和主体意识,鼓励人们要学会敢想、敢说、敢干。个体社会化塑造的内容是强调并突出了个性化成分的,而且把人的个性化作为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人们为了使自己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也在努力尝试学会表现自我。学会在社会参与中展示自己“独特”的生存意义和生命价值。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激励下,人们逐渐认识到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对于人生的意义。人们在各方面都不再满足于现状,而是求成就、求幸福、求健康、求享受。在充分体验追求的刺激与喜悦中,人们的整个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3 由过去的依赖等靠呈现为现在的独立自主
过去,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充满着对单位的依赖,对户籍的依赖,对领导人的依赖,对家庭等社会关系的依赖,基本上维持一种依附型的人格状态:个体的自我认同靠社会认同支撑,依附性较强而独立性较弱,盲从性较强而思想性较弱。
现在,言论自由使人们可以公开地、独立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再担心政治性的报复;文化多元给人们提供了更多可以选择和认同的价值观念,不必整齐划一:市场主体的细化为个体从社会关系中独立出来奠定了基础:再有民主政治确保人们人格上的独立和平等;社会保障为人们解除作为社会人的后顾之忧。这些改革开放带来的一系列社会条件和环境的变化帮助人们得以摆脱对单位、集体乃至家庭的依赖,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公民个体。
4 由过去的散漫低效呈现为现在的紧张高效
过去,由于人们工作流动非常少,只要在一个单位安分守己一般都能够呆到退休,基本上没有所谓的下岗失业的问题。正所谓“大锅饭吃着,小日子过着”。而且职务晋升主要靠论资排辈,所以年轻人觉得没有奔头,往往工作态度散漫,类似“一杯茶,一张报,说说笑笑下班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现象屡见不鲜。
现在,“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已经成为一句平常的口号,速度价值受到整个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推崇。各种场合、各个时段都被忙碌的人们有效地利用起来,转变为财富创造资源、生命享受资源。不仅如此,作为执行力的现实表现,效率还成为评价工作能力,升职加薪的重要依据。
总之,三十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给我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哲学等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历史的发展再次证明,思想观念的变革是一切社会变革的先导,而思想观念的变革又依赖社会实践的激发,两者之间的有力互动才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
责任编辑 陈金清
关键词:改革开放;思想观念;精神面貌;变迁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08)11-0049-07
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为了纪念中国历史上这次伟大的社会变革,为了深入了解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们的思想观念的重大变化。把握思想观念变化对整个社会生活的影响,我们课题组一行四人在2008年4月6日至30日间,在黄石市委宣传部、黄石市社联(湖北省社科院黄石分院)、黄石理工大学、襄樊市委宣传部、襄樊市社会科学联合会(湖北省社科院襄樊分院)等单位的大力协助下。到黄石、襄樊等地,进行了多次调研,对部分理论工作者、大学教师、大学生、基层领导干部、企业职工、社区居民等不同群体,采取个别走访、开座谈会等不同形式,请他们用切身的感受,畅谈改革开放以来思想观念的重大变化。为了更好地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牢固地在人们的头脑扎根,引领社会的思想观念,我们结合调研资料,加以理性思考,给出如下报告。
一、改革开放以来不同领域中人们思想观念的重大变化
1 经济领域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
在改革开放之前,计划与市场通常被视为具有标示社会制度的功能,在改革实践中被还原为社会资源配置方式得到广泛的认同。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我国工农业商品生产经历了由指令性计划到指导性计划,再到今天主要以市场供求状况自主决定的演变。在所有制关系上,相应地实现了从单纯的“一大二公”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转变。在改革之初,我们首先遇到了如何正确看待经济能人,如何正确看待在发展商品生产中出现的雇工现象的问题。是否允许被视为带有剥削意味的“雇工”的存在,其实质也是如何看待私有经济的问题。直到1988年第7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在宪法中明确了国家允许私营企业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才逐步完成了从个体经济到私营企业到私营经济合法化的演化。与此同时,国有企业从上世纪80年代起,也开始经历了放权让利、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管理层收购等不同形式的改革历程。随着实践的发展,我们确立了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方针,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的公有制格局被彻底打破,最终实现了在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下,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政策,允许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把个人的贡献与经济利益挂起钩来。平均主义分配方式已基本被多劳多得的分配方式所取代;单一的分配格局已被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格局所取代。
2 政治领域实现了由传统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转变
随着对建国以来历史经验的总结,我们党提出了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的任务。正如邓小平所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对社会主义这种僵化的认识,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冲破了旧的思想观念束缚,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概念,把过去那种单一的、抽象的社会主义模式认识,发展为探索多样的、现实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3 文化领域实现了精神生活由单一到多元、封闭到开放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开放度的增大,封闭的地域疆界迅速消解,全面开放的文化环境和生活空间蓬勃生成,中国已与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把整个世界融为一体,成为紧密联系的“地球村”。在这种情况下,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封闭型的思维模式和社会文化心理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过去那种“夜郎自大”,故步自封的病态心理和拒斥一切域外文化的 “左”的偏见,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开始从根本上得到医治和纠正。对外文化交流快速发展,如与西方发达国家互派留学生,专家学者。我国出国留学人员大量增加,来去自由。在我国学习的外籍留学生外籍教师专家学者也数量可观。此外我国还多层次主持并参与各种各样国际性学术会议及学术文化交流活动。如今,外国电影电视大量涌入我国,介绍外国文化思潮的图书,市场上随处可见。这些都扩大了人们的眼界,丰富了知识和阅历。
4 社会领域实现了从片面盲目发展到全面科学发展的转变
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在发展中也逐渐出现了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市场经济固然是配置资源和提供激励的有效方式,但也存在明显缺陷,它带有盲目性、无序性特征,如不加以限制,就会导致发展的不平衡,破坏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多地表现为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发展,使得整个社会的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承载。同样,我国重经济发展、轻社会发展,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已形成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不协调现象。因而,在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确立科学发展观,强调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协调发展;强调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就显得尤为必要。因而,在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宏观调控、注重统筹兼顾、注重改革创新,着重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更加突出地讲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强调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变成了整个社会的共识。
5 思维方式上摆脱了“左”的思想观念的束缚
“左”在三十年的思想观念变迁中,一直居于核心地位,也是人们思想解放的头号大敌。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带头反对的主要就是“左”。“左”的表现体现在各个方面,如体制问题,总担心改革影响了公有制的地位,以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排斥其他经济成分的发展。总觉得公有制比私有制好,以维护公有制的姿态反对公有制改革。而最集中的就是关于“姓社姓资”、“姓公姓私”的争论。上世纪80年代,主要是争论市场经济是姓“社”还是姓“资”。后来,对于股份制、产权改革等问题,许多人头脑里依然是这 个问号。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们逐渐抛弃了那种用姓“社”姓“资”或姓“公”姓“私”来判断改革得失的观念,树立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社会主义要取得比资本主义更快的发展速度,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和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
6 法制观念实现了由漠视权利到重视权利意识的转变
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了生产力要素的彻底解放和资源的自由流动,使广大劳动者和生产经营者在经济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自主权,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日益成为平等的主体,相应地要求一定的政治权利,强化了政治民主化的愿望。这极大地增强了人们的社会主义民主意识与政治参与意识,促使人们确立起权利观念。义务观念和合作观念;同时由于市场经济本质上又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的自主经营、平等竞争、等价交换、诚实守信等属性,必然要求法律的规范、引导、保障和服务,从而又强化着人们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这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权利意识增强,不仅仅是人们对其相关知识、概念的吸纳和增多,而且在行为中也越来越多地运用其已经建立、健全的相关法律法规,来为自己谋发展、争权益。
二、改革开放以来变化最为显著的观念意识
改革开放这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物质生活体验,也给人们的思想观念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
1 务实意识
改革开放以前,人们对于国家社会的发展是一种理想化的、乌托邦式的、不切实际的认识。这种认识上的浪漫主义导致决策上的冲动和失误,国家社会生活因此陷入巨大的困境和灾难。改革以后,深受其苦的中国人强烈要求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来判断我们工作的利弊得失。务实牢牢地占据人们的思想观念,并成为新的价值取向,讲求实效、实惠、实用成为一种自觉。具体表现在寻求发展的目标设定上,不好高骛远,着眼当前实际利益的实现,而后谋求未来;在实现方式上,不眼高手低,注重调查研究、真抓实干,有针对性地学习以提高实用技能;在效果评价上,不求全责备,切实考虑人陸弱点和综合因素的影响。
从个体的发展规划来看,人们不再拘泥于“面子”观念,把考大学作为求发展的唯一出路。而是更多地从个体的自身特点出发,从社会对职业的需求出发来选择发展方向。从大专院校理工类、经济类专业走俏到现在高职高专的红火,从大学冷门专业的升温到特长生招生年年火爆,从各种职业资格培训班、学科培优班、各种特长班的兴旺到大学生逐渐认同“将心态放平,姿态放低,从基层做起,在做中学习”的就业观念,我们无不可以感受到务实意识深入人心的变化。
务实的另一表现为功利动机。趋利避害是人之本性。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义利观因无法满足人们的切身需要而被打入冷宫,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物质利益原则逐渐为人们所推崇,并开始成为调动人们积极性的有力手段。
从政府决策来看,无论是招商引资还是资源输出,无论是人才战略还是制度创新。以经济利益为核心的效益最大化往往成为决策的首要依据。而经济的增长也成为衡量一个地区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指标。
从企业经营活动来看,现代企业家崇尚科学管理、技术创新,讲究营销企划、投资开发,无不将经济效益的实现作为调控标准。企业职工也根据个人在企业的收益来判断自身价值的实现程度。
从百姓社会生活行为来看。人们的投资理财、教育规划、就业选择甚至于社会交往,基本上都遵循利益主导的原则。甚至于人们接受某一思潮也不再只是出于纯粹的思想认同,而是掺杂了更多的利益因素,支持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思潮是否合乎自身的利益诉求。
2 竞争意识
三十年波澜壮阔的市场化改革把亿万人民从小农经济和小商品的狭隘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人们挣脱了平均主义的精神桎梏,勇敢地走向市场、占领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展示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精神风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市场主体的多元和公共资源的稀缺带来了竞争现象日益增多,人们的竞争意识也空前广泛地波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市场上商品的竞争、资源的竞争、价格的竞争、客户的竞争到市场后面人才的竞争、服务的竞争、文化的竞争、技术的竞争、政策环境的竞争,再到如今教育的竞争、就业的竞争、岗位的竞争、人际关系的竞争等等,竞争几乎无处不在。
除此以外,参与竞争的手段、途径也越来越多。广告推广、客户服务、网络调查、自主创业等等现在都成为人们生活当中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事情。这些构成了各行各业竞争的洪流,不断冲击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观念。
竞争意识的树立使优胜劣汰的机制得以发挥作用,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劳动者、经营者的积极性,使人们产生了危机意识、风险意识、效率意识,产生了紧迫感。不仅如此,竞争带来的压力一旦转化为开拓进取的动力,对于社会及个体的发展将会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有了竞争压力人们更加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敢于表现,从而使自身潜力得以更加充分地挖掘和展示。另一方面,竞争的广泛化也使人们更加勤于思考懂得分析,注意扬长避短,通过别开生面、另辟蹊径使自己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3 开放意识
改革开放三十年,伴随国门打开,外面的缤纷世界开阔着人们的视野,各种文化思潮激荡着人们的心灵: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与网络平台的便利快捷,为人们的沟通交流架设起一道道新桥。一种接纳多元、宽容另类、张扬个性的豁达、开放的观念意识已为现代中国人广泛认同。
开放意识首先表现在发展思路的多样化上。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先富论”,否决了过去共同贫困的发展思路,开始寻求有差别的劳动与分配方式。这一举措不仅拉开了人们的收入差距,产生了不同的社会阶层,更重要的是它拉开了各个领域多样化发展的序幕,激活了人们对于个性化社会生活和自我发展的内在要求。
从农民阶层看,改革开放之初,农民对城市的渴望只能通过让孩子勤奋读书考取大学或者离乡背井去城里打工来实现。现在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民流动增加,越来越多地接触都市文明和多种大众传播媒介,农民的成就动机和进取精神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他们不仅可以继续从事农业耕作,还可以做“两栖”农民,在农闲时到城里打工做生意。或者从事加工业、商业及其他第三产业的工作。更有许多农民勇敢投身市场激流,办工业和第三产业,涌现出一大批有胆识、有远见、有作为的农民企业家。
从当代青年群体看,改革的深入。商品经济的发展,民主政治的建设,社会功能的完善,使当代青年的生存空间得到了空前的优化,为青年的成长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青年逐渐抛弃“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 力者治于人”等传统的发展思路,摒弃那种带有封建色彩的人身依附关系和等级观念,凭借自己的力量在社会中拼搏,在合理的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在各行各业中寻找自己的位置。
开放意识还表现为家庭婚恋观念上的宽容化,改革开放对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与价值观的冲击是巨大的。以两性关系为核心的家庭观念和生育观念的变化都曾引发过广泛深入的讨论,并继续成为整个社会普遍关注和思索的焦点。
从《牵手》到《中国式离婚》再到《新结婚时代》、《一生有你》,到前不久的《金婚》,一系列反映在巨变洪流中顽强挣扎的中国家庭对婚姻和情感充满困惑,被迫反思的影视作品受到观众的喜爱和好评。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人对传统道德、价值观的态度趋于平和、宽容和理性。
当代公民道德状况调查显示:对婚外情。超过三分之一的受访者持基本认可、宽容的态度;接近八成的受访者认可婚前性行为,其中绝大多数是年轻人。短短三十年,就改变了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的婚姻、家庭道德观念。如今,家长老师对早恋的态度越来越人性化,动辄打骂羞辱的现象基本消失,转变为注重引导和沟通。而“师生恋”、“婚外恋”、“黄昏恋”等过去谈虎色变的恋情已不足为奇,“网恋”也成为少男少女们追崇的时尚方式。人们不仅可以自由自在地出人婚介所,可以理直气壮地在媒体上刊发征婚广告,而且社会也给予充分的协助。“合则聚,不合则离”,这是当代青年人崇尚的一句话,反映出青年的婚恋观。在面临婚姻抉择时,人们会更多地考虑自我的发展、生活的享乐、付出与收获之间的价值。考虑婚姻的质量因素。
4 权利意识
改革开放以后,伴随市场经济的发育,法律因其所具有的更高客观性公平性,逐渐取代道德,并以较制度更为强势的姿态成为约束社会成员社会行为的最主要手段。对法的认同与运用在现代中国已成为普遍现象。领导干部执政行为必须依法行政。1989年制订的行政诉讼法,从监督的角度来推进政府的依法行政。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行政法体系日趋完备。依法行政已成为我国各级行政机关最为流行的工作语言和基本准则之一。各级国家机关和各省市都在着力解决行政执法中存在的效率低和随意性等问题。广大群众的个人权益受到尊重。人们逐步认识到:公民的权益不仅是生命权、经济权,而且包括受尊重、平等的权利,对自身合法权益的保护就是对侵害权益行为的约束。社会各个阶层或群体对于权益越来越重视,保障权益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由于有了较强的法律意识、较多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援助机构,我国民众在社会生活中的精神面貌上从容度提高、理性化增强,越来越自信和独立。
5 公共服务意识
公民的主体意识表现在许多方面,而就改革开放以来变化最为显著的方面来说,就是更加关注国家社会管理职能的作用,迫切需要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强调社会为个体全面自由发展创造和提供良好的公共环境。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中国已经由生存型社会进入到发展型社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改革的主要目标是解决私人物品的供给问题,就是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的温饱问题。进入新世纪以后生存性压力明显减弱,发展性压力全面凸显。随着社会结构的转型和利益关系的变化,人们对国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社会就业、民主权利、司法公正、信息对称、分配公平、环境保护、惩治腐败等提出了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的要求。提高政府处理公共危机的能力,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成了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方向。
当前,我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近千万,农村还有上亿剩余劳动力将逐步转移到城镇中来,就业与保障的压力非常明显;健康水平对中低收入群体、特别是贫困人口的威胁相当大。改革城镇基本医疗保障体制,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已成为广大社会成员越来越迫切的需求;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生产、卫生和食品等公共安全、农村地区文体娱乐服务缺位严重。所有存在的问题都表明,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确实已成为经济社会生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趋势。
面对发展性压力的明显化紧迫化,人们对转换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期盼越来越高。目前。政府在强化社会性公共服务职能,适应全社会公共服务需求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包括取消农业税、农村义务教育实现全免费、解决失地农民和进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展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推开、福建、湖北博物馆免费开放试点、从2008年秋季起全国城乡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等等。不仅如此,义务教育、基本医疗、文体设施三大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也不断传来好消息。200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已提出,中央财政用于教育的投入将由去年的1076亿元增加到1562亿元,地方财政也要增加投入;中央财政安排用于卫生事业的支出将比上年增加167亿元;将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特别是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
6 消费意识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消费观念的变化尤为明显。在改革开放以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居民生活主要实行解放之初的供给制和后来的凭票制,没有其他选择余地。处于给啥用啥的地步。改革之初这种状况也没有太大改观,政府重积累、轻消费,居民可用于消费的货币非常少。人们的消费观念也比较单一,只求满足温饱,没有太多的奢望。在消费结构上。因为当时都住公房。人们的异地流动也不普遍,所以主要支出在衣食方面。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观念也逐渐发生变化。特别是消费结构的变化上极具现代化特征。
一是伴随住房制度、医疗保险制度、教育制度的改革,人们在住房和医疗方面的支出明显增加,而增幅最大的则是在教育方面的支出。据保守估计,中国教育培训市场的潜在市场规模达3000亿元,并保持着迅猛的发展速度。作为目前教育培训业三大支柱的IT培训、英语培训和少儿教育,发展势头尤为强劲。中国1T培训与教育市场连续几年保持近30%的市场增长率,远远高于全球IT培训市场12%的增长速度。中国社会调查所公布,当前中国英语培训市场的市场总值大约是150亿元。预计2010年,我国英语培训的市场总值将会达到300亿元人民币。“婴幼儿产业”被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其中婴幼儿的教育更是家长及社会的关注重点,尤其是中国。根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中国0~6岁的婴幼儿达到1.4亿,其中城镇0~6岁婴幼儿为5200万左右。按照城镇家庭每月为6岁以下的孩子教育投资50元的保守估计,0~6岁儿童教育市场消费额就可达到312亿元。事实上。家长对婴幼儿的教育投入远不止于此。专家预计,在未来五六年中,我国婴幼儿教育市场消费额将达到上千亿的规模。
不仅如此,正规学历教育这一块的消费也是 居高不下。目前义务教育虽然逐步实现免费,但目前由于改制而造成许多学校性质的变更,对于学校发展所需的费用又缺乏合理通畅的社会融资渠道,因此几乎全部被转嫁到了学生身上。而且我国目前的义务教育似乎无法独立实现学校教育功能,对于学生校外学科培训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一些学校的教师明确要求家长给学生培优或补差。中国家长为了孩子也只能“欣然”接受现实,承担起这笔高得惊人的费用。
二是人们在文化、休闲、娱乐、健康、旅游等方面的消费比重越来越高。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005与1989年相比提高了5.56倍;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05年与1989年相比提高了3.78倍。城乡居民各项消费支出在总消费支出的百分比也有较大的改变。
目前,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吃穿用三项支出仍然是主要支出,但比例大幅度下降;文化娱乐、交通与通信、居住三项的比例大幅度提高:特别要指出的是文化和娱乐支出超过衣着支出成为第二大支出。这都初步说明城镇消费从小康向富裕过渡,居民越来越偏重文娱、环境、健康等提高生活质量因素的消费。
农村居民消费绝大部分用在食品与住房上,这反映了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基本解决食宿问题,是一种低消费水平。但是其消费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表现为农村居民的吃穿用住四项消费性支出的比例有所下降,由1990年的83.20%下降至2005年的64.28%。而医疗、交通通讯、文教娱乐三项服务性支出的比例有所增加,由1990年的15.66%上升至2005年的26.15%。
过去,中国人一直谨守量入为出的消费习惯,不愿借钱消费。而现在“超前消费”已为人们普遍接受,贷款买房、买车、买家电家具甚至包括教育贷款如助学贷款、留学贷款等等已成为人们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为了能够维持和支撑不断增长的消费支出,人们的投资理财意识必然应运而生。人们在保险、金融、股票、基金、彩票、收藏以及固定资产等方面的投入也不断增加。从增加和保证收入的角度来说,科学合理的理财的重要性已为现代人认同。
三、社会变革背景下人们精神面貌的深度嬗变
人的精神面貌既受到社会生活状况的影响,也受到思想观念的影响。从人的角度来看,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家庭生活、社会交往、学习工作的内容和方式等等各方面与过去相比无论在形式或实质上都进步明显,当然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这些进步与问题都从人们的行为心理及精神状态中表现出来。同时多元化、复杂化的思想观念也不断冲击渗透。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精神面貌。总的来说,中国民众在精神面貌上的变化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
1 由传统的拘谨刻板呈现为现时代的开放活跃
过去,中国人受社会条件的限制和传统儒释道思想的影响,忽视甚至否定个体的自我感受,强调入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各种道德伦理规范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和精神。人格上呈现出克制、内俭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整个社会营造了宽松的文化氛围,人们无须压抑内在的情感,学会张扬自己的个性,彰显自己的才华。有活力、有个性、有思想、有追求成为当前人们精神面貌的良好写真,人格上呈现出开放、活跃的特点。
从传媒提供的精神粮食看,我国的主流媒体,如党报、党刊、政府直属的电视台、电台等,历来就是党的方针政策报道、宣传的重要喉舌和主阵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的思想路线和方针政策的一步步改进,主流媒体的开放度也越来越大。虽然主流媒体依然不舍其中规中矩、传统严肃、先导权威的一面,但我们也看到了其越来越宽松、活泼、多样的另一面,以及务实、求真、人性化的亲切面。
人们的精神生活健康多样。上世纪80年代初,由“潘晓”的一封信在《中国青年》杂志发起的一场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全国性的大讨论,拉开了人们对长期以来坚信不疑的“革命人生观、价值观”的重新审视和反思,媒体以宽松的态度,允许人们谈论和发表了与官方正统观念不同的看法和观点;1980年,李谷一的一曲《乡恋》,从遭受批判、攻击、被禁播,到1983年最终站上中央电视台第一届“春晚”的舞台,使流行音乐不再等同于靡靡之音,其后,大众媒体的全面开放进一步告诉我们:健康的歌曲不只是“高亢嘹亮”这一种,“委婉多情”同样也是美好生活的写照,人们企盼“心上人啊快给我力量”,并不意味着就是对“党给我力量”的排斥和贬损。
人们敢于对侵犯权益事件进行抗争,整个社会的权利意识逐渐觉醒与增强。比如,尽管1983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就已经确立,但在我国1991年前。几乎是没人知道的。而1991年央视筹办并持续至今的“3·15”晚会,则唤醒了人们的消费维权意识,消费行为也因此更多地由被动走向主动。再如,媒体对“孙志刚事件”的披露,引发了我国对收容遣送制度的大讨论。之后,政府颁发新法规,废除了有弊端漏洞的收容遣送制度,使收容站变成了救助站。这都表明权利意识,使得“人性”重新得到释放和尊重,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价值意义。也正是受媒体开放的冲击, “以人为本”正逐步代替千年“君为本、国为本”的传统政治、道德、文化理念;对生命的尊重。对人的基本利益、基本情感、基本需要的尊重,也改写了以往“奋不顾身”、“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信念,人们开始尝试“奋而顾身”。学习享受生活,懂得保护和争取自己应得的利益。
现代审美意识和文化多样化的融合,也开启了人们服饰、发型、居家装修等个性化的趋势;外来文化的影响,既提高了人们消费的意念、休闲的追求和对自由的崇尚,丰富了人们心理的生活,也添加了“节日”的形式和内容,尤其是这之中渗入的感恩、感谢等人文意念,使人们更经常地开始感受到了心理的温润;网络平台的拓展,放飞了人们广阔思维的翅膀,也打开了人们自由的话匣子;艺术空间的扩大,创立了繁荣的舞台,普通农民也有机会堂堂正正走上了央视的青歌大赛,等等,不胜枚举。可见,个性的解放,只有在真正开放的环境和氛围中才能得到实现。
2 由过去的保守懈怠呈现为现在的进取拼博
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曾经造就了一个独立的、相对封闭的文化形态。这种传统文化信奉和提倡的是知足自得、安分守己。而鞭笞和贬低“离经叛道”以及个性张扬。新中国成立后。虽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与创新,但三十年前人们的精神解放在总体上还是有所限度的。而今天,在改革开放的猛烈撞击中,由于社会主流意识与文化宣传的导向和鼓励,真正具有“独特性”的个性与自我才焕发出来。不俗的举止、不羁的言唱、不落窠臼的文章等等,这只是个性与自我的一种“与众不同”。当代人个性与自我从隐秘到“亮剑”,所释放与进发的,更多的是一种勇气、 精神和态度,是一种积极的主体意识的体现。
过去,一方面人们偏重于强调人的社会性而忽视人的个体性,“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缺乏对个体正确的才能评价和合理的人事安排:另一方面又受制于传统人事制度的约束,一生只在一个单位甚至一个岗位上安分守己地生活工作。因此精神状态保守懈怠,安于现状,缺乏上进心,缺乏工作激情和创造冲动。
现在,我们已欣慰地看到,无论是大中小学生教育,还是各级各类成人教育,都把个性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社会主流意识与文化更是在政策措施、宣传导向上不断推陈出新,倡导人的创新精神和主体意识,鼓励人们要学会敢想、敢说、敢干。个体社会化塑造的内容是强调并突出了个性化成分的,而且把人的个性化作为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人们为了使自己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也在努力尝试学会表现自我。学会在社会参与中展示自己“独特”的生存意义和生命价值。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激励下,人们逐渐认识到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对于人生的意义。人们在各方面都不再满足于现状,而是求成就、求幸福、求健康、求享受。在充分体验追求的刺激与喜悦中,人们的整个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3 由过去的依赖等靠呈现为现在的独立自主
过去,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充满着对单位的依赖,对户籍的依赖,对领导人的依赖,对家庭等社会关系的依赖,基本上维持一种依附型的人格状态:个体的自我认同靠社会认同支撑,依附性较强而独立性较弱,盲从性较强而思想性较弱。
现在,言论自由使人们可以公开地、独立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再担心政治性的报复;文化多元给人们提供了更多可以选择和认同的价值观念,不必整齐划一:市场主体的细化为个体从社会关系中独立出来奠定了基础:再有民主政治确保人们人格上的独立和平等;社会保障为人们解除作为社会人的后顾之忧。这些改革开放带来的一系列社会条件和环境的变化帮助人们得以摆脱对单位、集体乃至家庭的依赖,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公民个体。
4 由过去的散漫低效呈现为现在的紧张高效
过去,由于人们工作流动非常少,只要在一个单位安分守己一般都能够呆到退休,基本上没有所谓的下岗失业的问题。正所谓“大锅饭吃着,小日子过着”。而且职务晋升主要靠论资排辈,所以年轻人觉得没有奔头,往往工作态度散漫,类似“一杯茶,一张报,说说笑笑下班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现象屡见不鲜。
现在,“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已经成为一句平常的口号,速度价值受到整个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推崇。各种场合、各个时段都被忙碌的人们有效地利用起来,转变为财富创造资源、生命享受资源。不仅如此,作为执行力的现实表现,效率还成为评价工作能力,升职加薪的重要依据。
总之,三十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给我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哲学等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历史的发展再次证明,思想观念的变革是一切社会变革的先导,而思想观念的变革又依赖社会实践的激发,两者之间的有力互动才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
责任编辑 陈金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