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应对方式刍议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hao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资源日益短缺、竞争日益激烈的21世纪,压力和挫折成了初中生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面对压力与挫折时采用不同的应对方式,将会导致不同的心理状态,长期积累则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探讨影响初中生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促进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提高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具有深远意义。
  一、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
  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是应对研究的重点,已有的研究表明,应激源、环境条件和人格是制约一个人应对方式的三种主要因素,其中人格是导致不同的人在相同的应激情境中采用不同应对方式的重要决定因素。更多的研究则是对应对方式在性别、年龄和人格特点上的差异性做了比较研究。
  1.性别与应对方式。研究发现,中学生在对待生活压力时使用发泄、幻想和忍耐三种应对方式上有极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比男生更多地使用发泄和忍耐两种应对方式,男生则比女生更多地使用幻想来应对生活压力。另外一些研究同样发现女性较多地采用与情绪有关的或消极被动的应对方式,但这些研究者还发现从维护心理健康的作用来看,男性、女性在主动、积极应对压力上无显著性差异,即男女采用应对方式的功能无显著性差异。有研究表明,从性别的差异可以看出,女青年在碰到烦恼事情时,找人倾诉的比例高于男青年;而男青年则比女青年更多地将心事闷在心里,不找人倾诉,或不知道如何处理。这大概是由于在传统性别分工中,男性要在社会上扮演强者,导致他们不敢轻易将自己的心事外泄。
  2.年龄与应对方式。年龄是个体成长的外在标准,个体的心理和生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或者改变。在应对方式上,年龄差异较大的个体的应对方式可能存在明显的差异,反之,年龄差异较小的个体的应对方式差异不显著。有些研究表明青春后期的青少年比前期和中期的青少年较多地使用情绪取向应对和回避应对。生活中还存在应对方式的年级差异,但“随年龄而变化的趋势则不明显”。高年级学生更易采取“逃避现实”、“听之任之”的应付策略,而低年级学生更易采取“针对问题主动应付”的策略。年龄对学生应对影响不大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个体入学年龄不同,一个年级存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这些学生的应对方式主要受年级的影响,因而相近年龄阶段应对方式的差异不能体现出来。
  3.人格与应对方式。心理学家对中学生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的关系做了研究,发现中学生的人格特质与应对方式有显著的相关。不同人格特征的中学生应对方式之间有显著差异。A型人格的中学生倾向于使用着重情绪的应对方式,相比B型人格的中学生较少使用着重问题的应对方式;高自我价值感的中学生更多地使用问题解决和求助应对方式,低自我价值感的中学生则更多采用幻想应对方式。
  人格是导致不同的人在相同的应激情境中采用不同应对方式的重要决定因素,自我概念是人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个体心理、行为具有广泛的影响。自我概念强度不同的个体在面对压力时采取的应对方式也可能不同。自我概念会影响个体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方式,而不同的应对方式会导致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而影响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二、初中生应对方式的研究
  初中阶段是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很多问题行为都在这一阶段形成或者出现,因而该阶段学生的应对方式尤其值得关注。研究表明,初中生较多使用解决问题、求助和合理化等积极的应对方式,不良情绪、退避和发泄类消极的应对方式使用较少,女生使用解决问题和合理化应对方式多于男生。还有人对初中生应对方式进行调查时发现:初一学生以积极应对为主,但到了初三,这种应对方式已不占主要地位。女生在应对方式上无明显趋向,而男生则以积极应对方式为主;女生使用消极应对方式明显多于男生组。研究表明:初中生应对方式在问题解决应对上存在性别、学业成就差异,男生比女生、优学业成就学生比差学业成就学生更多地采用了问题解决应对。在求助应对上,年级和性别交互效应显著。
  1.初中生应对方式的一般特点。初中生应对方式以问题解决、合理解释、寻求支持为主,对忍耐、逃避、发泄情绪、幻想否认使用得较少。问题解决、合理解释和寻求支持的得分高,表明当代初中生在遇到压力时能理智地面对,并采取主动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2.初中生应对方式的年级、性别差异。研究表明,初中生应对方式在问题解决、寻求支持、合理解释、发泄情绪、幻想否认上存在年级差异。初一在寻求支持应对方式水平上高于初二、初三。造成以上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经济条件不同,他们接受的教育方式不同,使他们的行为方式也产生了差异。在问题解决应对方式水平上,初一高于初二、初三,初二高于初三,总体水平随年级的上升而下降,这和已有研究结论相符。为什么高年级学生更易采取消极应对,而低年级学生更易采取积极应对?可能原因为:初中生以学业为主,课程难度随年级的增加而增加,初一学生学习相对较为轻松,而初二、初三学生学业较重,尤其是初三还面对升学压力,如果个体感受到的应激源非常大,就有可能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因而学习压力可能是促使高年级学生更多采用消极应对的主要原因。
  中学生在对待生活压力时使用发泄、幻想和忍耐三种应对方式上有极其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比男生更多地使用发泄和忍耐两种应对方式,男生则比女生更多地使用幻想来应对生活压力。初中生在应对方式的幻想应对上存在性别差异,男生高于女生,其他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不管问题的性质如何,女孩比男孩较多地寻求建议、帮助、安慰以及他人的同情。之所以如此,可能是进入青春期后,男生比女生更多地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成人感,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意识,因而他们在面对压力时比女生较少采用寻求支持应对方式。
  三、应对方式的建议
  1.引导初中生树立积极的自我观。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自我观,可以从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入手。首先,必须使他们认识到自我的功能、积极的自我对自身个性健康发展的影响。加强学生自我的培养,第一,要指导学生掌握多种认识自我的途径,如从反省中认识自我、从他人的评价中认识自我、通过活动成果的评价认识自我;第二,要指导学生掌握形成积极自我的方法技术,如指导学生进行自我策划、积极归因训练等。其次,由于重视他人是学生自我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学生的社会活动也主要在学校中进行,因而,在学校中创造良好的人际氛围,对学生自我的发展有促进作用。青年学生渴求从他人的评价中来判定自己的价值,因此,在学生心目中有威望的教师、周围同学的评价会强烈地支配他们对自己品质和能力的估价,影响其自我评价的发展,进而影响他们的自我概念。在学生自我概念发展过程中如果经常得到别人好的评价和鼓励,他们就容易从这些信息中发现自己,看到自己的价值。这有助于形成自我评价的动机,从而产生对自己持肯定态度的评价方式。
  2.开展初中生压力应对教育。加强初中生的压力应对教育,教育学生学会采取积极的态度对待各种压力,特别是通过应对方式的教育训练,提高应对效能,帮助其自身舒解心理压力,对提高初中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对初中生进行压力应对教育时,首先应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压力观念;其次,要加强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训练,如放松训练、合理宣泄、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等;再次,要丰富初中生的压力应对资源,完善社会支持系统。有研究表明:一定程度的社会支持能提高个体有效应对的能力,从而减轻压力的不良影响。加强初中生与父辈、亲属、朋辈、师生间的沟通,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状态,有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压力应对。同时,学校可以积极创设社会实践活动机会,加强个体与社会间的联系,提高初中生的社会参与程度和社会适应性等。
其他文献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上好一堂数学课的关键所在。而数学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通过问题的解决,启迪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要完成知识的传播,同时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一教学过程的关键是老师的教学设计,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如何成功教学一堂数学课,优化认知结构、问题设计、教学设错、例习题教学、教学指导和课堂氛
期刊
摘 要:为更好地推行素质教育,适应现代教学改革,教师应正确理解新课程改革理念,坚持“精讲精练”,“五技并举”,“抓中间,促两端”,布置“软作业”,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素质教育 新课程理念 减轻负担 提高效率  21 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发展的时代,挑战的时代,中华民族要实现她的伟大复兴,务必要求全民素质的提高。原有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
期刊
记得在课程改革开始的一次调查中,有位家长这样对我说 :“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这句话久久地在我心中回荡,使我深感责任的重大。于是,作为小学语文课改实验教师的我,常常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孩子们课堂上度过的分分秒秒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都是由我們教师的手来翻阅,我们的
期刊
创新教育归根到底是要解决人的培养和发展这一根本问题,因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对学校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它不仅是创新教育理论最重要的哲学基础,也是创新教育实践的方法论。  本文结合我国创新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着重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课程设计应该贴近生活  课程设计应贴近生活和学生的感情实际,内容的选择坚持“近、小、实、亲”的原则,即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情感实际
期刊
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目标》也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读书、独自思考。这不仅为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也对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一直以来,阅读教学就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而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则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
期刊
在全面育人的素质教育过程中,音乐课的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音乐、舞蹈同语言、绘画一样,是人类表情达意、交流经验的一种有效方式,历来为教育学家所重视。著名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旋律,乐音之美是人的德育和智育的重要手段,是心灵高尚的精神纯洁的源泉”。《音乐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在音乐教学中,处处都有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机会。教师应将创造力的培养贯穿于各个领域,要启发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表
期刊
摘 要:新课标的不断深入让每一位老师都在不断摸索和探求,也让课堂教学发生着不断的变化,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多元化。  关键词:新课标 灵活 新颖 深思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的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語文教学的方法、方式都各有不同,语文课堂也渐渐灵活起来了。然而,万变不离其宗,只要仔细用心观察,便不难发现。这些“活”的课也同样存在一些让大
期刊
摘 要:教育质量是一切教育活动的生命线,课堂教学作为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和落脚点,要不断追求效率。因此,明确课堂教学活动追求效率的意义,深入研究和探讨课堂教学效能的策略就成为当前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 课堂教学 效率 提升 途径  新课程的实施和推进就是为了追求育人效率的提高,课堂教学作为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和落脚点,要不断追求效率。但在现实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效率不高或达不到预期效果是
期刊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自主、合作、探究”已经成为新课程中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合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为实现共同的目标,在某项活动中联合协作的心理行为。合作,是共同活动的基本条件,是集体凝聚力的核心,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它能克服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满足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它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纳入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有促进功能。在近几年的学习观摩实践中
期刊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这是新课标对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提出的要求,课改的关键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千方百计让学生兴趣高涨地去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机会施展才华,放飞理想,彰显个性。也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才会真正多姿多彩,才真正充满生命的活力。那么怎么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