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概是因为自主品牌的进步非常快,至少在最近两三年里,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车型开始在销量上吞噬曾经合资车的地盘,高颜值、高性价比已成为自主品牌的杀手锏。而动辄一两万、两三万台月销量的车型,大多都来自自主品牌。比较有意思的是,那些手里握着预算,然后挑来挑去,最后拿下一台实惠的自主品牌SUV的消费者已经不在少数。SUV领域如此,轿车领域也大有这样的趋势。
这些年,上汽荣威从一个埋头苦干的“海派”,摇身一变成为了话题专业户,在自主品牌阵营里玩得风生水起。在花大力气推出RX5之后,趁着每月两万台的热销劲儿,上汽又推出了另一台“跑分王”——i6,一台与RX5分享大量零部件的三厢紧凑型轿车。所谓“跑分王”,我个人理解就是有针对性地开发新车,把各项指标都做得十分均衡,正所谓中庸路线,这是中国消费者比较能接受的消费形态。
基于这样的开发逻辑,荣威i6便把矛头对准了日产轩逸、现代领动以及大众朗逸这类畅销的紧凑型合资轿车。根据中汽联公布的数据来看,i6在上市一月后销量便突破7000台,照这个热度,月销过万也是指日可待的事。这些年,上汽熬过之前的苦日子后,终于扬眉吐气拿出来几款可以上量的新产品,荣威和名爵的双品牌效应终于开始奏效,不过这才刚刚开始。看看i6的对手,也并非善茬儿。东风日产轩逸已在市场打拼多年,在一年前又刚刚完成中期改款,实力不减,优惠力度还比较大,自然受到市场的追捧。我们找来的另一台车——现代领动,算起来应该是Elantra系列最新的车型,由于北京现代把好几代Elantra同堂销售,再加上近期的反韩风波,导致领动的销售出现了大滑坡。
荣威i6和轩逸、领动孰优孰劣?用一句中国的谚语来说,便是: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中国画风”挑战日韩式中庸
单看设计效果,荣威i6无疑是比较出彩的,里里外外都是全新的设计语言,不激进也不乏味。上汽很有远见,对造型也比较看重,所以几年前从上海大众挖来了邵景峰担任上汽技术中心设计部总监。说起邵景峰,他其实对于如何做好一台三厢车是比较有话语权的,朗逸的原型车“哪吒”概念车就是由他主设计。现在打造荣威i6,可谓轻车熟路。
实际上在推出i6以前,邵景峰带领设计团队就打造了一台颇具前瞻性的概念车:Vision-R,这台概念车用来展示上汽一段时期内新车的造型特征。于是我们便看到了全新的RX5,以及全新的i6,尤其是车头的横置镀铬格栅是一个不错的识别特征。对于轩逸和领动来说,它们展示的造型设计也是日产和现代最新的风格,也形成了很强的群众基础。比如轩逸,一年前Facelift的时候在前脸加入了日产的V-Motion元素,就像一台小天籁,不仅强化了视觉中心,同时还透过增加LED日间行车灯和LED尾灯(示宽灯)来增加时尚感。
作为最新一代Elantra,领动在设计上的进步很大,不仅车身变得更加动感,车头的设计也与Audi惟妙惟肖。尤其是低矮的六边形水箱格栅,在远处看就好似A3或A4。现代抓准了消费者的心里,一心要在设计上做出高级感来。内饰部分同样如此,领动的仪表台倾向驾驶员一侧,整个车厢内部都是黑色,现代希望营造一种运动感,但不会太沉闷的感觉。轩逸同样也采用了黑色内饰,虽说像这样的家用车应该用深灰搭配更妥,但轩逸用黑内饰无疑可以提升视觉档次感。
相比起来荣威i6就比较讨巧,它的内饰为灰黑与棕色搭配,坐在车里不会感到廉价。其实这就是自主品牌灵活的地方,完全可以按照国内消费者的喜好进行新车开发。此外,i6内饰中棕色部分都是类似于皮革缝制的软性材料,触感也很棒。除了黑棕以外,荣威i6还能提供另外两种(全黑、黑灰)内饰配色。
三车价差不大,i6用性价比打开市场
看一看售价,再翻一翻配置单,就会发现这三台车的售价都牢牢把守著10-15万元这个区间,这也是目前合资品牌入门级车型厮杀最厉害的“战场”,而荣威i6高调进入其中,无疑表现出了十足的信心。
实际上,在对比车型方面,我们也是尽可能地找来了三辆价格相似的版本。荣威i6为次顶配,即20T自动互联网智尊版,售价为13.68万元。10.4英寸大屏幕和实时在线功能都已经标配,此外像7英寸液晶仪表盘、头部气帘、胎压监测、Auto hold、定速巡航以及GPS、LED远光灯都是其他两车没有的装备。相比起来,荣威i6还有两个比较好玩的地方,其一是20T车型次顶配和顶配装备多连杆独立后悬挂,其二是买车就送7000元购置税补贴,最终车价为12.98万元。
轩逸和领动尽管上市有一段时间了,但这似乎也是它们的优势所在,一方面占领市场早,另一方面则是可以在销售终端有很大的优惠。我们借来的轩逸是1.6XV CVT智享版,售价13.98万元;领动则是1.4T双离合炫动精英型,售价13.78万元。在标准装备上,两台车都有侧气囊、动态稳定控制系统、电动天窗、多功能方向盘等。不过深入比较会发现,日产给予的标准装备其实比较抠门,像方向盘是全塑料材质,并且只支持上下调节;没有后保险杠雷达,只有倒车影像;像自动大灯、自动空调、电动折叠后视镜更是奢望。
轩逸为什么卖得那么好?可能和销售终端高额的优惠,以及日产品牌的认知度有关系。比完了车内舒适性装备,转到车外看看更能发现端倪。三台车里,轩逸的车轮规格最小,为195/60 R16,轮胎为邓禄普ENASAVE EC300 ;而领动为205/55 R16,轮胎为耐克森配套。比来比去,还是荣威i6厚道,轮胎规格为215/50 R17,品牌为米其林Primacy 3st,各方面性能都表现得不错,尤其是性价比上比较有号召力。
互联网时代没有人会拒绝车内实时在线
在这个没有网络就生不如死的时代,一台车内植入4G网络应用那是多么大快人心的事儿。比如GPS、娱乐系统有了网络接入后,就可以获得诸如实时路况更新、在线音乐播放以及获取新闻资讯等功能。毫无疑问,荣威i6在这方面已经走在合资品牌的前面,它的10.4英寸大屏幕里内置了一套阿里巴巴开发的YunOS系统,并且还绑定了支付宝,也就是说不论是在线买咖啡,还是进出停车场、加油什么的,都可以在车上用支付宝搞定,甚至都不必掏出手机。
手机对于荣威i6来说有什么用?它可以远程控制启动或是打开车窗,实在嫌麻烦,坐在车里也可以用语音控制这些功能。
为了给车辆联网,上汽在荣威i6上市那会儿还宣布终身免基础流量费,也就是说起码用在线地图是一辈子不用掏钱的。反观轩逸和领动,互联网功能还没有踪影,而且只有轩逸支持蓝牙语音对话,领动的人机交互还不够成熟。由于我们的汽车制造业起步晚,落后于发达国家,所以国家的相关部门老在说要实现弯道超车,现在把互联网植入汽车里应该是第一步,要知道中国已是世界互联网大国,汽车上网必然也是未来趋势。
后座空间突出,荣威i6的大车身优势明显
虽然整个选题由我和王锋参与执行,但客观讲,荣威i6的确是各方面都超过了竞争车型,所以在执笔撰文的时候我并没有任何偏袒。上汽宣称的“跑分王”并非一句喊口号,的确是体现在了i6的许多方面,这其实很好解释,上汽要以市场占有率为衡量尺码,势必要打造一台有针对性的轿车。
从乘坐感受来看,荣威i6的表现更加均衡,尽管轩逸有着最柔软的坐垫,领动有着手感和贴服感很棒的座椅,但都比不上i6的大空间来得实在。经过简单测量我们发现,荣威i6的横向空间最宽为1479mm,领动车内最窄,为1370mm。这一代Elantra其实并不以空间为卖点,因为现代并没有重视这块的问题。第一,领动的车顶线条在B柱之后下降很快,导致车内头部空间局促,我175cm身高坐后座,头发已经蹭车顶了;第二,领动的后座依旧不支持折叠功能,空间拓展性很差。
相比而言,轩逸的空间处于三车之间,它的后座腿部空间有72cm,比荣威i6短5cm,但比领动长3cm;轩逸的后备厢容积最大:510升,i6和领动分别为467升和462升。对比车身外廓尺寸也会发现,荣威i6的尺寸最大,车身有4671mm长,轴距也有2715mm。而轩逸的车高最有优势,为1503mm,领动几乎各项尺寸都垫底。
三台中庸的车在一起,只能用数据来验证
这三台紧凑型轿车,一台国产自主品牌,一台日系主力,一台韩系主力,实际上也代表着三国现阶段紧凑型轿车的最高水准。从动力搭配也可以看出三台车的不同价值取向。还是先来看看荣威i6吧。也就是两个月前,我和王锋在上海简单试了一下i6,感受良好,比荣威早期的550、350进步不少,“判若两人”。不过即便如此,荣威i6还是一副中庸的姿态,开起来转向比较紧致,悬挂的路感很清晰,油门响应也不迟缓,刹车踏板的反馈也比较线性,短時间内甚至挑不出明显的毛病。根据工信部提供的数据看,荣威i6的0-100km/h加速为8.5秒,不过实际在场地测得为7.6秒。也就是说荣威i6实际表现更好,TST双离合变速箱有7个挡位,这台箱子以及1.5T涡轮增压发动机都是和通用联合研发的成果,可靠性有一定保障。实际的动力水准也不差,变速箱的响应很积极,尤其是起步阶段的振动很轻微,不像大众那般明显的抖动。
转到轩逸上,就像要转变画风一样,从波澜回归平淡。轩逸的动力总成想必读者们都很熟悉了,就是那套一千年都不会改变的1.6升自然进气发动机与CVT的组合,回忆一下它的表现:动力绵延细腻,换挡毫无察觉,加速略微拖沓,噪音略显清脆。当然了,一台轩逸绝不是用来拼数据和搞斗气对抗的,它没有这个本钱,省油、好开、平顺才是它的真谛。看数据对轩逸来说有些残酷,它的0-100km/h加速要11.7秒,不过综合油耗只有7L/100km。其实开轩逸平心静气最好,它有一副舒舒服服的底盘,一遇到转弯就有明显的侧倾,而一旦跑上高速它又能提供一个安静惬意的氛围。以日常生活的眼光看轩逸,它就像一个没有脾气的老好人,让人提不起兴趣,但不至于讨厌。
最后我们来看看北京现代领动。记得上一次开Elantra还是悦动,现在连跳两级到了领动,爷孙三代同堂销售,真是难得一见的风景。好在领动在机械部分有很大进步,动力总成为一台1.4T涡轮增压发动机与7速双离合的组合,动力的响应还算积极,双离合变速箱正常行驶中的顿挫很小,而且反应很轻微,很难察觉它的换挡动作。在领动上,我比较喜欢它整体的设定,有一点欧洲本土轿车那种硬朗的风味,转向很清晰,底盘的路感很直接,驾驶感觉是非常惬意的,也忍不住要说,现代也可以变得很好开。不过也许是因为双离合变速箱结构的缘故,在长时间走走停停的状态下,箱子的顿挫感就会暴露出来,尤其是1-3挡切换会有些轻微的闯动。在油耗表现上,由于领动的车身整备质量只有 1317kg,再加上动力系统优化不错,所以它的综合油耗与轩逸接近,为7.2L/100km。
总的来说,我其实很愿意把自主车和合资车放在一起比较一番,眼下的自主车,尤其是像上汽、长安、吉利、长城这样的大厂开发的新车,已经很大程度接近合资车的水准了,起码是与韩国车在缩短差距。当然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毕竟像荣威i6这样的车型,各方面素质都还不错,相比销量标杆轩逸并没有处于下风,不过轩逸也没有多少优势。我想,再过几年,是买自主车还是合资车,可能已经不再是难题了,到时候或许最大的问题是:是不是互联网汽车,是不是一台功能全面的互联网汽车。
这些年,上汽荣威从一个埋头苦干的“海派”,摇身一变成为了话题专业户,在自主品牌阵营里玩得风生水起。在花大力气推出RX5之后,趁着每月两万台的热销劲儿,上汽又推出了另一台“跑分王”——i6,一台与RX5分享大量零部件的三厢紧凑型轿车。所谓“跑分王”,我个人理解就是有针对性地开发新车,把各项指标都做得十分均衡,正所谓中庸路线,这是中国消费者比较能接受的消费形态。
基于这样的开发逻辑,荣威i6便把矛头对准了日产轩逸、现代领动以及大众朗逸这类畅销的紧凑型合资轿车。根据中汽联公布的数据来看,i6在上市一月后销量便突破7000台,照这个热度,月销过万也是指日可待的事。这些年,上汽熬过之前的苦日子后,终于扬眉吐气拿出来几款可以上量的新产品,荣威和名爵的双品牌效应终于开始奏效,不过这才刚刚开始。看看i6的对手,也并非善茬儿。东风日产轩逸已在市场打拼多年,在一年前又刚刚完成中期改款,实力不减,优惠力度还比较大,自然受到市场的追捧。我们找来的另一台车——现代领动,算起来应该是Elantra系列最新的车型,由于北京现代把好几代Elantra同堂销售,再加上近期的反韩风波,导致领动的销售出现了大滑坡。
荣威i6和轩逸、领动孰优孰劣?用一句中国的谚语来说,便是: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中国画风”挑战日韩式中庸
单看设计效果,荣威i6无疑是比较出彩的,里里外外都是全新的设计语言,不激进也不乏味。上汽很有远见,对造型也比较看重,所以几年前从上海大众挖来了邵景峰担任上汽技术中心设计部总监。说起邵景峰,他其实对于如何做好一台三厢车是比较有话语权的,朗逸的原型车“哪吒”概念车就是由他主设计。现在打造荣威i6,可谓轻车熟路。
实际上在推出i6以前,邵景峰带领设计团队就打造了一台颇具前瞻性的概念车:Vision-R,这台概念车用来展示上汽一段时期内新车的造型特征。于是我们便看到了全新的RX5,以及全新的i6,尤其是车头的横置镀铬格栅是一个不错的识别特征。对于轩逸和领动来说,它们展示的造型设计也是日产和现代最新的风格,也形成了很强的群众基础。比如轩逸,一年前Facelift的时候在前脸加入了日产的V-Motion元素,就像一台小天籁,不仅强化了视觉中心,同时还透过增加LED日间行车灯和LED尾灯(示宽灯)来增加时尚感。
作为最新一代Elantra,领动在设计上的进步很大,不仅车身变得更加动感,车头的设计也与Audi惟妙惟肖。尤其是低矮的六边形水箱格栅,在远处看就好似A3或A4。现代抓准了消费者的心里,一心要在设计上做出高级感来。内饰部分同样如此,领动的仪表台倾向驾驶员一侧,整个车厢内部都是黑色,现代希望营造一种运动感,但不会太沉闷的感觉。轩逸同样也采用了黑色内饰,虽说像这样的家用车应该用深灰搭配更妥,但轩逸用黑内饰无疑可以提升视觉档次感。
相比起来荣威i6就比较讨巧,它的内饰为灰黑与棕色搭配,坐在车里不会感到廉价。其实这就是自主品牌灵活的地方,完全可以按照国内消费者的喜好进行新车开发。此外,i6内饰中棕色部分都是类似于皮革缝制的软性材料,触感也很棒。除了黑棕以外,荣威i6还能提供另外两种(全黑、黑灰)内饰配色。
三车价差不大,i6用性价比打开市场
看一看售价,再翻一翻配置单,就会发现这三台车的售价都牢牢把守著10-15万元这个区间,这也是目前合资品牌入门级车型厮杀最厉害的“战场”,而荣威i6高调进入其中,无疑表现出了十足的信心。
实际上,在对比车型方面,我们也是尽可能地找来了三辆价格相似的版本。荣威i6为次顶配,即20T自动互联网智尊版,售价为13.68万元。10.4英寸大屏幕和实时在线功能都已经标配,此外像7英寸液晶仪表盘、头部气帘、胎压监测、Auto hold、定速巡航以及GPS、LED远光灯都是其他两车没有的装备。相比起来,荣威i6还有两个比较好玩的地方,其一是20T车型次顶配和顶配装备多连杆独立后悬挂,其二是买车就送7000元购置税补贴,最终车价为12.98万元。
轩逸和领动尽管上市有一段时间了,但这似乎也是它们的优势所在,一方面占领市场早,另一方面则是可以在销售终端有很大的优惠。我们借来的轩逸是1.6XV CVT智享版,售价13.98万元;领动则是1.4T双离合炫动精英型,售价13.78万元。在标准装备上,两台车都有侧气囊、动态稳定控制系统、电动天窗、多功能方向盘等。不过深入比较会发现,日产给予的标准装备其实比较抠门,像方向盘是全塑料材质,并且只支持上下调节;没有后保险杠雷达,只有倒车影像;像自动大灯、自动空调、电动折叠后视镜更是奢望。
轩逸为什么卖得那么好?可能和销售终端高额的优惠,以及日产品牌的认知度有关系。比完了车内舒适性装备,转到车外看看更能发现端倪。三台车里,轩逸的车轮规格最小,为195/60 R16,轮胎为邓禄普ENASAVE EC300 ;而领动为205/55 R16,轮胎为耐克森配套。比来比去,还是荣威i6厚道,轮胎规格为215/50 R17,品牌为米其林Primacy 3st,各方面性能都表现得不错,尤其是性价比上比较有号召力。
互联网时代没有人会拒绝车内实时在线
在这个没有网络就生不如死的时代,一台车内植入4G网络应用那是多么大快人心的事儿。比如GPS、娱乐系统有了网络接入后,就可以获得诸如实时路况更新、在线音乐播放以及获取新闻资讯等功能。毫无疑问,荣威i6在这方面已经走在合资品牌的前面,它的10.4英寸大屏幕里内置了一套阿里巴巴开发的YunOS系统,并且还绑定了支付宝,也就是说不论是在线买咖啡,还是进出停车场、加油什么的,都可以在车上用支付宝搞定,甚至都不必掏出手机。
手机对于荣威i6来说有什么用?它可以远程控制启动或是打开车窗,实在嫌麻烦,坐在车里也可以用语音控制这些功能。
为了给车辆联网,上汽在荣威i6上市那会儿还宣布终身免基础流量费,也就是说起码用在线地图是一辈子不用掏钱的。反观轩逸和领动,互联网功能还没有踪影,而且只有轩逸支持蓝牙语音对话,领动的人机交互还不够成熟。由于我们的汽车制造业起步晚,落后于发达国家,所以国家的相关部门老在说要实现弯道超车,现在把互联网植入汽车里应该是第一步,要知道中国已是世界互联网大国,汽车上网必然也是未来趋势。
后座空间突出,荣威i6的大车身优势明显
虽然整个选题由我和王锋参与执行,但客观讲,荣威i6的确是各方面都超过了竞争车型,所以在执笔撰文的时候我并没有任何偏袒。上汽宣称的“跑分王”并非一句喊口号,的确是体现在了i6的许多方面,这其实很好解释,上汽要以市场占有率为衡量尺码,势必要打造一台有针对性的轿车。
从乘坐感受来看,荣威i6的表现更加均衡,尽管轩逸有着最柔软的坐垫,领动有着手感和贴服感很棒的座椅,但都比不上i6的大空间来得实在。经过简单测量我们发现,荣威i6的横向空间最宽为1479mm,领动车内最窄,为1370mm。这一代Elantra其实并不以空间为卖点,因为现代并没有重视这块的问题。第一,领动的车顶线条在B柱之后下降很快,导致车内头部空间局促,我175cm身高坐后座,头发已经蹭车顶了;第二,领动的后座依旧不支持折叠功能,空间拓展性很差。
相比而言,轩逸的空间处于三车之间,它的后座腿部空间有72cm,比荣威i6短5cm,但比领动长3cm;轩逸的后备厢容积最大:510升,i6和领动分别为467升和462升。对比车身外廓尺寸也会发现,荣威i6的尺寸最大,车身有4671mm长,轴距也有2715mm。而轩逸的车高最有优势,为1503mm,领动几乎各项尺寸都垫底。
三台中庸的车在一起,只能用数据来验证
这三台紧凑型轿车,一台国产自主品牌,一台日系主力,一台韩系主力,实际上也代表着三国现阶段紧凑型轿车的最高水准。从动力搭配也可以看出三台车的不同价值取向。还是先来看看荣威i6吧。也就是两个月前,我和王锋在上海简单试了一下i6,感受良好,比荣威早期的550、350进步不少,“判若两人”。不过即便如此,荣威i6还是一副中庸的姿态,开起来转向比较紧致,悬挂的路感很清晰,油门响应也不迟缓,刹车踏板的反馈也比较线性,短時间内甚至挑不出明显的毛病。根据工信部提供的数据看,荣威i6的0-100km/h加速为8.5秒,不过实际在场地测得为7.6秒。也就是说荣威i6实际表现更好,TST双离合变速箱有7个挡位,这台箱子以及1.5T涡轮增压发动机都是和通用联合研发的成果,可靠性有一定保障。实际的动力水准也不差,变速箱的响应很积极,尤其是起步阶段的振动很轻微,不像大众那般明显的抖动。
转到轩逸上,就像要转变画风一样,从波澜回归平淡。轩逸的动力总成想必读者们都很熟悉了,就是那套一千年都不会改变的1.6升自然进气发动机与CVT的组合,回忆一下它的表现:动力绵延细腻,换挡毫无察觉,加速略微拖沓,噪音略显清脆。当然了,一台轩逸绝不是用来拼数据和搞斗气对抗的,它没有这个本钱,省油、好开、平顺才是它的真谛。看数据对轩逸来说有些残酷,它的0-100km/h加速要11.7秒,不过综合油耗只有7L/100km。其实开轩逸平心静气最好,它有一副舒舒服服的底盘,一遇到转弯就有明显的侧倾,而一旦跑上高速它又能提供一个安静惬意的氛围。以日常生活的眼光看轩逸,它就像一个没有脾气的老好人,让人提不起兴趣,但不至于讨厌。
最后我们来看看北京现代领动。记得上一次开Elantra还是悦动,现在连跳两级到了领动,爷孙三代同堂销售,真是难得一见的风景。好在领动在机械部分有很大进步,动力总成为一台1.4T涡轮增压发动机与7速双离合的组合,动力的响应还算积极,双离合变速箱正常行驶中的顿挫很小,而且反应很轻微,很难察觉它的换挡动作。在领动上,我比较喜欢它整体的设定,有一点欧洲本土轿车那种硬朗的风味,转向很清晰,底盘的路感很直接,驾驶感觉是非常惬意的,也忍不住要说,现代也可以变得很好开。不过也许是因为双离合变速箱结构的缘故,在长时间走走停停的状态下,箱子的顿挫感就会暴露出来,尤其是1-3挡切换会有些轻微的闯动。在油耗表现上,由于领动的车身整备质量只有 1317kg,再加上动力系统优化不错,所以它的综合油耗与轩逸接近,为7.2L/100km。
总的来说,我其实很愿意把自主车和合资车放在一起比较一番,眼下的自主车,尤其是像上汽、长安、吉利、长城这样的大厂开发的新车,已经很大程度接近合资车的水准了,起码是与韩国车在缩短差距。当然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毕竟像荣威i6这样的车型,各方面素质都还不错,相比销量标杆轩逸并没有处于下风,不过轩逸也没有多少优势。我想,再过几年,是买自主车还是合资车,可能已经不再是难题了,到时候或许最大的问题是:是不是互联网汽车,是不是一台功能全面的互联网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