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以群体事件的形式暴露出来,各级领导干部应认清矛盾的本质和特点,把握处理问题的关键。同时,也应把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作为衡量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标准。
【关键词】人民内部矛盾 群体事件 领导干部 政绩
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做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标志着如何正确解决人民内部问题已经进入我党领导人的视野。时值今日,人民内部矛盾仍然存在,并在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能不能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新时期各级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考验。
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产生根源
人民内部矛盾不是从来就有的,是在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社会资源不够充分的条件下,由于对人民内部各利益群体的分配不同产生的矛盾。这种矛盾在社会发展初级阶段将会长期存在,直到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社会资源极大丰富,国家作为利益分配主体消亡之后,人民内部矛盾失去产生根源也将会随之消亡。因此,“人民内部矛盾是一个历史发展的动态概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地位和特点。”①尽管如此,人民内部矛盾却是可以通过利益分配方式进行调节,通过思想教育灌输方式进行引导,通过沟通方式进行缓和。因此,在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虽然不会消失,但却可以处理好,使得矛盾减小,关系缓和。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关系到党的各项方针路线的执行,关系到各级政府的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谐,是我们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
现阶段由于经济发展的压力进一步增大,社会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多变化,以及一些领导干部急功近利,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利益分配方式的设计缺乏科学稳妥的论证,忽视教育引导的作用,片面强调国家机器的力量作用,加上不重视沟通、不会沟通,在一些地方造成了人民内部矛盾的激化,严重影响了我党和政府的形象,威胁到了社会稳定,造成了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这是党和人民都不愿意看到的。特别是近一段时间以来,食品安全、生产安全、医疗安全、执法安全等多个管理领域接连出现问题,管理部门的监管不力造成了一些群众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更严重的是造成了政府的公信力下降。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看到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的成因和特点,认识到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性,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尽早化解矛盾,不要使此类矛盾长期堆积,最终引发激烈的矛盾。
此外,由于我国民主建设的深化,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意识随之进一步增强,在当家作主的观念上、方式上相比以往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通过外媒、互联网、新闻等多种信息传播方式,国外的群众性事件也起到了负面的示范效应。在国内,同样也具有群众性事件示范效用强烈的特点。一个省的群众性事件如果单纯以政府让步,满足参与事件的群众的要求,则又会引起另一个省份群众效仿,以达到满足要求的目的。这种负面示范性给群众性事件的处理也带来了一定难度。西方学者亨廷顿对南美洲的几个国家研究发现,民主化程度不一定和社会稳定成正比。这一论断虽然没有得到我国官方的承认,但其摆出的事实论据应该引起各级政府官员的重视。要深入研究当前民主化进程中群众民主意识对传统官民行为关系的冲击,才能改进政府工作作风,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的关键
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关键是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执政能力不但包括发展经济的能力,在现阶段更重要的是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和谐发展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主题。和谐发展最根本的作用是使得社会成员在社会中的正常利益诉求能够充分得到表达,并且同等程度地得到关注,不同程度地逐步得到满足。当人民内部各群体间不同利益主体在利益诉求上得不到充分表达,缺少话语权;当关注的程度不公平,缺少平等权;当利益诉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在群体利益的驱使下就会与其他利益群体,甚至利益分配主体——政府各级机构产生矛盾。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转变“一门心思抓经济”的观念,而应把更多的精力转到利益分配的这三个环节上,使得各个利益群体都能得到利益重视和利益获得,从而和谐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领导干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教育者和践行者。在利益群体发生矛盾、引发问题时,首先会去找裁判者,这个裁判者就是各级政府机构,而各级政府机构的仲裁权则主要掌握在各级领导手中,领导不点头,下属不敢随意判定是非。因此,领导干部要具有教育和引导下属正确看待人民内部矛盾的价值判断,教育和引导社会成员正确地表达利益诉求,同时还要具有设置利益诉求的渠道、科学进行利益分配的能力,成为和谐社会的践行者。
必须大力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由于互联网、手机通信等方式的普及,社会成员的信息来源具有了快、杂、广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群众自我价值认同和自我价值判断意识的提高,从而对各级党和政府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作为各级党政机关掌舵手的领导干部,如果仍满足于过去的工作标准,习惯于过去的处事方式,就会落后于社会发展,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上就会显得应接不暇,最终焦头烂额。
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必须树立明确的执政能力建设目标。当前,这个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应能够正确看待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具有正确处理问题的立场和态度;其次要能够积极稳妥地进行解决矛盾的方法创新,以创新的方法应对时代带来的新问题;最后要能够以高效、周密的工作作风处理问题。
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关键是要做到“五要”。一要从树立科学发展观入手,要能够自觉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各项工作,真正学会科学统筹各方面利益矛盾,这是现代执政能力的首要要求。二要具有调研能力,能够真正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利益诉求。深入群众是了解群众的前提,只有深入群众,才能更好地得到群众的信任,才能了解到最真实的情况,从而找到问题的根源。三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摆正政府服务协调的意识,从而让群众了解政府、相信政府,积极为政府出谋划策。四要认真研究法律法规,保护社会利益群体的根本利益不受侵害,做到依法行政。五要学会沟通,通过沟通协调各方面利益,缓和、化解矛盾,这是现代领导能力的重要构成要素。
把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政绩,作为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这有利于促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加强,有利于科学执政理念的深入,有利于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作者单位:西安政治学院军队人事管理学系)
注释:
①梁周敏:《论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民内部矛盾》,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06页。
【关键词】人民内部矛盾 群体事件 领导干部 政绩
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做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标志着如何正确解决人民内部问题已经进入我党领导人的视野。时值今日,人民内部矛盾仍然存在,并在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能不能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新时期各级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考验。
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产生根源
人民内部矛盾不是从来就有的,是在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社会资源不够充分的条件下,由于对人民内部各利益群体的分配不同产生的矛盾。这种矛盾在社会发展初级阶段将会长期存在,直到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社会资源极大丰富,国家作为利益分配主体消亡之后,人民内部矛盾失去产生根源也将会随之消亡。因此,“人民内部矛盾是一个历史发展的动态概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地位和特点。”①尽管如此,人民内部矛盾却是可以通过利益分配方式进行调节,通过思想教育灌输方式进行引导,通过沟通方式进行缓和。因此,在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虽然不会消失,但却可以处理好,使得矛盾减小,关系缓和。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关系到党的各项方针路线的执行,关系到各级政府的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谐,是我们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
现阶段由于经济发展的压力进一步增大,社会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多变化,以及一些领导干部急功近利,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利益分配方式的设计缺乏科学稳妥的论证,忽视教育引导的作用,片面强调国家机器的力量作用,加上不重视沟通、不会沟通,在一些地方造成了人民内部矛盾的激化,严重影响了我党和政府的形象,威胁到了社会稳定,造成了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这是党和人民都不愿意看到的。特别是近一段时间以来,食品安全、生产安全、医疗安全、执法安全等多个管理领域接连出现问题,管理部门的监管不力造成了一些群众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更严重的是造成了政府的公信力下降。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看到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的成因和特点,认识到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性,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尽早化解矛盾,不要使此类矛盾长期堆积,最终引发激烈的矛盾。
此外,由于我国民主建设的深化,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意识随之进一步增强,在当家作主的观念上、方式上相比以往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通过外媒、互联网、新闻等多种信息传播方式,国外的群众性事件也起到了负面的示范效应。在国内,同样也具有群众性事件示范效用强烈的特点。一个省的群众性事件如果单纯以政府让步,满足参与事件的群众的要求,则又会引起另一个省份群众效仿,以达到满足要求的目的。这种负面示范性给群众性事件的处理也带来了一定难度。西方学者亨廷顿对南美洲的几个国家研究发现,民主化程度不一定和社会稳定成正比。这一论断虽然没有得到我国官方的承认,但其摆出的事实论据应该引起各级政府官员的重视。要深入研究当前民主化进程中群众民主意识对传统官民行为关系的冲击,才能改进政府工作作风,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的关键
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关键是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执政能力不但包括发展经济的能力,在现阶段更重要的是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和谐发展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主题。和谐发展最根本的作用是使得社会成员在社会中的正常利益诉求能够充分得到表达,并且同等程度地得到关注,不同程度地逐步得到满足。当人民内部各群体间不同利益主体在利益诉求上得不到充分表达,缺少话语权;当关注的程度不公平,缺少平等权;当利益诉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在群体利益的驱使下就会与其他利益群体,甚至利益分配主体——政府各级机构产生矛盾。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转变“一门心思抓经济”的观念,而应把更多的精力转到利益分配的这三个环节上,使得各个利益群体都能得到利益重视和利益获得,从而和谐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领导干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教育者和践行者。在利益群体发生矛盾、引发问题时,首先会去找裁判者,这个裁判者就是各级政府机构,而各级政府机构的仲裁权则主要掌握在各级领导手中,领导不点头,下属不敢随意判定是非。因此,领导干部要具有教育和引导下属正确看待人民内部矛盾的价值判断,教育和引导社会成员正确地表达利益诉求,同时还要具有设置利益诉求的渠道、科学进行利益分配的能力,成为和谐社会的践行者。
必须大力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由于互联网、手机通信等方式的普及,社会成员的信息来源具有了快、杂、广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群众自我价值认同和自我价值判断意识的提高,从而对各级党和政府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作为各级党政机关掌舵手的领导干部,如果仍满足于过去的工作标准,习惯于过去的处事方式,就会落后于社会发展,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上就会显得应接不暇,最终焦头烂额。
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必须树立明确的执政能力建设目标。当前,这个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应能够正确看待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具有正确处理问题的立场和态度;其次要能够积极稳妥地进行解决矛盾的方法创新,以创新的方法应对时代带来的新问题;最后要能够以高效、周密的工作作风处理问题。
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关键是要做到“五要”。一要从树立科学发展观入手,要能够自觉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各项工作,真正学会科学统筹各方面利益矛盾,这是现代执政能力的首要要求。二要具有调研能力,能够真正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利益诉求。深入群众是了解群众的前提,只有深入群众,才能更好地得到群众的信任,才能了解到最真实的情况,从而找到问题的根源。三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摆正政府服务协调的意识,从而让群众了解政府、相信政府,积极为政府出谋划策。四要认真研究法律法规,保护社会利益群体的根本利益不受侵害,做到依法行政。五要学会沟通,通过沟通协调各方面利益,缓和、化解矛盾,这是现代领导能力的重要构成要素。
把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政绩,作为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这有利于促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加强,有利于科学执政理念的深入,有利于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作者单位:西安政治学院军队人事管理学系)
注释:
①梁周敏:《论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民内部矛盾》,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0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