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教学与旧知识联系较少的新课时,宜采用这种方法,教师直截了当点明课题,阐明本节课学习的目的和要求,交待学习任务,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导入新课,学生注意力能快速转到对新知的探求上,减少其它与知无关因素的干扰。
二、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新知识时,复习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新知识有密切的关系的内容,以旧引新,从而促进知识迁移,这样由旧知识很自然地引入新知识,既巩固了旧知识,又为新知识学习作了铺垫,这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如教学“没有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式题”时,先让学生板演①16×4×8 ②18+4×6 ③69÷3=14④50-35÷5这四道题,学生凭借已有知识很快能完成,然后将上面四道题改变成①16×4×3 ②6×3+4×6 ③69÷3-28÷2④100÷2-35÷5,多数学生似乎会做,又不很明白,抓住学生想知道做法的这种急切心理,教师趁机导入新课,因为有了新旧知识作辅垫,学生感到新知识并不陌生,这样就可使新旧知识相结合。
三、巧设矛盾,导入新课
矛盾能提示事物的本质,教学新知识前,教师有意造成学生认识的矛盾冲突,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新知识的兴趣,这也是新课导入可采用的一种方法,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开始老师出示了279、516、1923这几个数,因为受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影响,同学们都看了个位能不能被3整除来判断。正当同学们为判断正确而暗暗高兴时,老师拿起黑板擦擦去了“1923”中的“1”成了“923”,让学生笔算验证能否被3整除,通过计算,同学们都傻眼了,刚才能被3整除,取掉了一个数字,个位并没变,为什么就不能被3整除了呢?这时矛盾产生了,这个矛盾紧紧吸引住了学生的心,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学生就会带着极大的兴趣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
四、操作实验,导入新课
操作和思维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学生通过学具的操作,在动手、动脑、动口的活动中积极发现问题,由最初感知到形成表象,最后抽象概括出法则、概念等。如教学“圆周长”时,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学具圆,用滚、绕的方法量出圆的周长等。
五、设置悬念,导入新课
有时导入新课时教师可设悬念,使学生产生一种神秘感,从而诱发新知识的欲望,如教学“年、月、日、”时,一上课,教师就告诉大家,“我告诉大家一个有趣的事,小明今年12岁了,可只过了3个生日,为什么呢?他的生日是几月几日?”这一说,一下激起了大家的好奇心。这时,老师有意创设悬念,暂不解释,而是板书课题,引入新课,为了弄清这个有趣的现象,学生就会如饥似渴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六、运用直观教具,导入新课
直观形象的教具、实物、挂图,一方面可以使抽象知识形象化,从而激起学生的热情,另一方面可使学生获得某一知识的表象,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如教学“圆柱体”的认识时,教师可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圆柱体教具、模型和实物,通过观察、手摸,对圆柱体有一个初步认识,这样引入新课,为新课学习起到屯铺路作用。
七、采用游戏形式,导入新课
游戏对儿童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它符合儿童好运、好玩的心理特点,以游戏形式导入新课,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精神振奋,比如教学“长方形的认识”时,教师让学生在自己的周围找出那些物体是长方形,那些物体是长方体,看谁找的速度最快,谁找到的最多,学生就会争先恐后地来完成老师下达的任务,有的找到粉笔盒、墨水盒等一些物品,然后教师再拿出自己课前准备好的教具,让同学们来猜,教师再加以鼓励,当学生正在兴奋时,教师抓住这一时机,引入新课并告诉大家,等学完这一课,你们就可以自己制作一个长方体模型了。
教学与旧知识联系较少的新课时,宜采用这种方法,教师直截了当点明课题,阐明本节课学习的目的和要求,交待学习任务,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导入新课,学生注意力能快速转到对新知的探求上,减少其它与知无关因素的干扰。
二、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新知识时,复习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新知识有密切的关系的内容,以旧引新,从而促进知识迁移,这样由旧知识很自然地引入新知识,既巩固了旧知识,又为新知识学习作了铺垫,这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如教学“没有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式题”时,先让学生板演①16×4×8 ②18+4×6 ③69÷3=14④50-35÷5这四道题,学生凭借已有知识很快能完成,然后将上面四道题改变成①16×4×3 ②6×3+4×6 ③69÷3-28÷2④100÷2-35÷5,多数学生似乎会做,又不很明白,抓住学生想知道做法的这种急切心理,教师趁机导入新课,因为有了新旧知识作辅垫,学生感到新知识并不陌生,这样就可使新旧知识相结合。
三、巧设矛盾,导入新课
矛盾能提示事物的本质,教学新知识前,教师有意造成学生认识的矛盾冲突,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新知识的兴趣,这也是新课导入可采用的一种方法,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开始老师出示了279、516、1923这几个数,因为受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影响,同学们都看了个位能不能被3整除来判断。正当同学们为判断正确而暗暗高兴时,老师拿起黑板擦擦去了“1923”中的“1”成了“923”,让学生笔算验证能否被3整除,通过计算,同学们都傻眼了,刚才能被3整除,取掉了一个数字,个位并没变,为什么就不能被3整除了呢?这时矛盾产生了,这个矛盾紧紧吸引住了学生的心,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学生就会带着极大的兴趣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
四、操作实验,导入新课
操作和思维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学生通过学具的操作,在动手、动脑、动口的活动中积极发现问题,由最初感知到形成表象,最后抽象概括出法则、概念等。如教学“圆周长”时,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学具圆,用滚、绕的方法量出圆的周长等。
五、设置悬念,导入新课
有时导入新课时教师可设悬念,使学生产生一种神秘感,从而诱发新知识的欲望,如教学“年、月、日、”时,一上课,教师就告诉大家,“我告诉大家一个有趣的事,小明今年12岁了,可只过了3个生日,为什么呢?他的生日是几月几日?”这一说,一下激起了大家的好奇心。这时,老师有意创设悬念,暂不解释,而是板书课题,引入新课,为了弄清这个有趣的现象,学生就会如饥似渴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六、运用直观教具,导入新课
直观形象的教具、实物、挂图,一方面可以使抽象知识形象化,从而激起学生的热情,另一方面可使学生获得某一知识的表象,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如教学“圆柱体”的认识时,教师可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圆柱体教具、模型和实物,通过观察、手摸,对圆柱体有一个初步认识,这样引入新课,为新课学习起到屯铺路作用。
七、采用游戏形式,导入新课
游戏对儿童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它符合儿童好运、好玩的心理特点,以游戏形式导入新课,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精神振奋,比如教学“长方形的认识”时,教师让学生在自己的周围找出那些物体是长方形,那些物体是长方体,看谁找的速度最快,谁找到的最多,学生就会争先恐后地来完成老师下达的任务,有的找到粉笔盒、墨水盒等一些物品,然后教师再拿出自己课前准备好的教具,让同学们来猜,教师再加以鼓励,当学生正在兴奋时,教师抓住这一时机,引入新课并告诉大家,等学完这一课,你们就可以自己制作一个长方体模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