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唯物史观,人类历史,地域性,世界性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07-0036-04
人类历史从“狭隘地域性的存在”发展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的过程,即人类历史在不断的纵向和横向发展中越来越大程度地成为世界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对这一问题的论述,最早、也是最为鲜明地突破西方资产阶级史学的唯心史观和民族偏见,基于唯物主义基础“在整个世界史观上实现了变革”。他们的研究和论述蕴含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著作中。在研读这些著作的过程中,我不禁想起学生曾经问过的问题:世界历史究竟是以新航路的开辟为开端还是始于工业革命?是怎么形成的?于是,我尝试将自己的阅读思考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与学生一起梳理“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化的历史过程”,下面以此进行阐述,敬请批评指正。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世界历史不是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或者各文明历史的堆积,而是其自身有规律地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的结果。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它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尽管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社会形态的发展具有多样性,但人类历史纵向发展的总过程,仍然具有普遍的、规律性的意义,且与世界历史的统一性并不矛盾。横向发展,是指历史由各地区间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性的存在”。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互为条件,互相促进,从缓慢到越来越急促地促成历史由分散到整体,这一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
这一时期,人类历史上有诸多灿烂的区域文明,例如古代东方大河文明、古代西方海洋文明、古代美洲印第安文明、古代非洲文明、古代伊斯兰文明等。它们以古老、神秘的姿态,多元、分散地安居于世界各地,各具特色,多姿多彩,是人类文明中的瑰宝,也是人类歷史赖以存在和发展,并最终朝着“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方向发展的最深刻的物质和文化基础。之所以称其为“狭隘地域性的存在”,主要是因为各区域文明物质生产水平低下,分工、彼此交换和交往程度有限,活动开拓范围有限,彼此相对隔绝,知之甚少。例如,汉武帝时期人们眼中的世界是中原的中国或中国的中国;古希腊和罗马帝国时期欧洲人眼中的世界以地中海为中心;印第安人眼中的世界是中美洲那片相对独立的乐土。他们在自己相对封闭的区域内,形成了自己认识世界的中心,即每一个民族区域都自认为是世界的中心。在资本主义出现以前,这种“狭隘地域性”闭塞的状态是普遍存在的,不打破普遍存在的闭塞状态,历史也就不能发展为世界历史。
随着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各地交往随着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日渐增多,部分地区首先突破地域,在和平或暴力的活动中构建联系。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15世纪之间,各民族、各国、各地区之间的交往,首先而且主要在亚欧大陆偏南的农耕地带逐步频繁起来。西亚、北非和东部地中海地区都因交往频繁而打开了孔道,人们的活动空间和视野都因此开阔起来,分散在周边的许多孤立的点,也渐渐与文明中心发生微弱的、却又有发展前景的联系。
此间,和平交往的丝绸之路、联结东西方的海上通道,其意义的重要性不在于丝绸等物品的转运,而在于有了通达的道路后,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可以随着时代的演进而络绎往返。同时,这一时期间歇性的、具有破坏性的,但又具有和平方式所没有的冲击力量的暴力交往,往往对闭塞状态有更重大的突破。例如,马其顿王亚历山大东侵、蒙古军西征等,都起到了突破闭塞的重大作用。
但是,“不能对历史上这种横向发展估计过高。不论是陆上或海上,当时交换的物产较多是贵重珍品,数量不大,来往也不多,海上交往则更加有限。15世纪末以前,海上交往大都局限于近海,或者附岸航行,或者逐岛跨渡,离陆地都不远”。①受制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交通工具、通讯手段,此阶段亚欧交往和联结亦有限,离开亚欧大陆及与之毗连的部分非洲,远洋以外的世界仍未被认识。可见,农本经济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人类历史的闭塞状态不会被彻底打破。这种状态的全面改观,始于15、16世纪。
马克思曾经指出:“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15、16世纪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来,从“狭隘地域性的存在”到“世界历史性的存在”的发展进程骤然加快,是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马克思、恩格斯根据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认为资产阶级必然为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而奔走于全球各地,到处落户、开发、建立联系。世界市场的开拓、交往的普遍化,使个人的狭隘地域性的存在日益被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所代替,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大工业到处造成了社会各阶级间大致相同的关系,从而消灭了各民族的特殊性。这样,人类社会便逐渐冲破了各民族、各国家原有经济体系的那种相对孤立和封闭状态,使世界各部分越来越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世界整体,从而真正进入到“世界历史”的现实进程。
这一骤然加快的进程有两个历史新起点,即公元1500年前后的两次革命,发现了新大陆的交通革命和建立了世界市场的商业革命。从15世纪末开始,人们认识世界的视野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亚欧“整体”扩展到欧亚非美四大洲联系为一个整体。此变化源于: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葡萄牙等西方殖民者早期殖民活动,以及全球范围贸易和商品流通,这些进一步推动了世界联系。这种变化以及新兴资本主义的发展,迅速开启了从“狭隘地域性的存在”到“世界历史性的存在”的发展进程:一是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二是推动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三是推动葡萄牙等第一批欧洲大国的崛起;四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跨洲大陆的殖民扩张,给亚、非、美洲人民带来空前浩劫;五是殖民掠夺获得原始资本积累,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这一骤然加快的进程还得益于两个历史前提,即近代工业化的生产力和走向世界市场的普遍交往。真正的工业化始于18世纪末,15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前工业——手工业传统有力地促进了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化的到来和推进。生产的发展引起社会分工,社会分工引起产品交换,产品交换的发展导致资本的出现,资本把市场扩大到世界范围,大工业最终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随着新的生产力不断发展,资产阶级为满足阶级利益的需求,在谋求尽可能多利润的本性驱使下,不断开辟新的市场,不断利用其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世界性竞争优势,把各个国家、民族划分为固定活动范围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迫使这些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商品交换彼此联结,把落后民族和国家强行纳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从而使它们成为附属国和殖民地。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以工业革命和现代科技的巨大动力,实现了人类历史空前未有的纵向和横向发展。当然,以欧美资本主义为主导的这种发展在不断扩大的同时,也面临内外矛盾,直到20世纪以后出现新局面。 20世纪以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二战后多国人民民主革命,特别是中国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局面——“出现一个与资本主义工业世界相对立的、以实现生产资料公有、消灭阶级剥削为特征的、方在新生的社会主义工业世界”。①两种世界的较量,或已成为那时世界全局性矛盾的焦点。社会主义在不断完善和发展,资本主义在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和严重的经济危机后,也会在反思中实现自身的蜕变。
当代不同社会制度并存和竞争局面下,尽管矛盾和斗争不会自然消失,但经过适应和稳定,“历经战乱的人类理性会逐步做出历史的选择:竞争和交流会日居主导,较量与敌对会趋向缓和”。②寻求不同政治制度的共存和发展,建立有效的国际政治、经济组织,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并构建更有利于全球经济、文化等发展的各种组织和机构,人类历史进入到整体发展加速的新进程中。
《巴加图利亚版〈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一书认为,“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完善的生产方式、发展了的交往以及因此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劳动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由上述梳理可见,人类历史的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是从“狭隘地域性的存在”发展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的两个基本方面,其共同的基础和最终的推动力量是物质生产的进步。其间,资本主义的推动作用毋庸置疑。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不断进行科学研究,发明先进的生产工具,采用新的生产技术,使生产力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是发自内在本能和不自觉的力量。而国内市场的出路是有限的,有限的原材料供应、劳动力和销售市场都限制了资本主义生产规模的扩大,因此,资产阶级要扩大再生产,就必须开拓国外市场,这是资本主义的又一内在需要。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既是它的前提,也是它的结果,也就是说,资本主义是以世界为其生存條件的。在开拓市场的同时,资本主义裹挟着先进的生产方式、民主的政治制度、理性的思想文化、开化的生活形态等一切资本主义的“产品”,输出、渗透到世界各地,引领、拉动世界各地区朝着全面“现代化”统一性去发展。
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言:“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宇宙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怪影的某种抽象行为,而是纯粹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确定的事实,每一个过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个人都可以证明这一事实”。①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发展理论的唯物主义基础,正是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发展,推动了历史纵向和横向发展,并交相融合在统一的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之中。人类历史从“狭隘地域性的存在”发展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势不可挡,无论什么制度、什么国家,可能需要更深入思考的是,如何在这“世界历史性的存在”中,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走出自己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作者简介】李桂华,中学一级教师,上海市嘉定一中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王雅贞】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07-0036-04
人类历史从“狭隘地域性的存在”发展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的过程,即人类历史在不断的纵向和横向发展中越来越大程度地成为世界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对这一问题的论述,最早、也是最为鲜明地突破西方资产阶级史学的唯心史观和民族偏见,基于唯物主义基础“在整个世界史观上实现了变革”。他们的研究和论述蕴含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著作中。在研读这些著作的过程中,我不禁想起学生曾经问过的问题:世界历史究竟是以新航路的开辟为开端还是始于工业革命?是怎么形成的?于是,我尝试将自己的阅读思考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与学生一起梳理“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化的历史过程”,下面以此进行阐述,敬请批评指正。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世界历史不是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或者各文明历史的堆积,而是其自身有规律地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的结果。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它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尽管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社会形态的发展具有多样性,但人类历史纵向发展的总过程,仍然具有普遍的、规律性的意义,且与世界历史的统一性并不矛盾。横向发展,是指历史由各地区间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性的存在”。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互为条件,互相促进,从缓慢到越来越急促地促成历史由分散到整体,这一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
这一时期,人类历史上有诸多灿烂的区域文明,例如古代东方大河文明、古代西方海洋文明、古代美洲印第安文明、古代非洲文明、古代伊斯兰文明等。它们以古老、神秘的姿态,多元、分散地安居于世界各地,各具特色,多姿多彩,是人类文明中的瑰宝,也是人类歷史赖以存在和发展,并最终朝着“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方向发展的最深刻的物质和文化基础。之所以称其为“狭隘地域性的存在”,主要是因为各区域文明物质生产水平低下,分工、彼此交换和交往程度有限,活动开拓范围有限,彼此相对隔绝,知之甚少。例如,汉武帝时期人们眼中的世界是中原的中国或中国的中国;古希腊和罗马帝国时期欧洲人眼中的世界以地中海为中心;印第安人眼中的世界是中美洲那片相对独立的乐土。他们在自己相对封闭的区域内,形成了自己认识世界的中心,即每一个民族区域都自认为是世界的中心。在资本主义出现以前,这种“狭隘地域性”闭塞的状态是普遍存在的,不打破普遍存在的闭塞状态,历史也就不能发展为世界历史。
随着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各地交往随着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日渐增多,部分地区首先突破地域,在和平或暴力的活动中构建联系。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15世纪之间,各民族、各国、各地区之间的交往,首先而且主要在亚欧大陆偏南的农耕地带逐步频繁起来。西亚、北非和东部地中海地区都因交往频繁而打开了孔道,人们的活动空间和视野都因此开阔起来,分散在周边的许多孤立的点,也渐渐与文明中心发生微弱的、却又有发展前景的联系。
此间,和平交往的丝绸之路、联结东西方的海上通道,其意义的重要性不在于丝绸等物品的转运,而在于有了通达的道路后,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可以随着时代的演进而络绎往返。同时,这一时期间歇性的、具有破坏性的,但又具有和平方式所没有的冲击力量的暴力交往,往往对闭塞状态有更重大的突破。例如,马其顿王亚历山大东侵、蒙古军西征等,都起到了突破闭塞的重大作用。
但是,“不能对历史上这种横向发展估计过高。不论是陆上或海上,当时交换的物产较多是贵重珍品,数量不大,来往也不多,海上交往则更加有限。15世纪末以前,海上交往大都局限于近海,或者附岸航行,或者逐岛跨渡,离陆地都不远”。①受制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交通工具、通讯手段,此阶段亚欧交往和联结亦有限,离开亚欧大陆及与之毗连的部分非洲,远洋以外的世界仍未被认识。可见,农本经济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人类历史的闭塞状态不会被彻底打破。这种状态的全面改观,始于15、16世纪。
马克思曾经指出:“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15、16世纪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来,从“狭隘地域性的存在”到“世界历史性的存在”的发展进程骤然加快,是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马克思、恩格斯根据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认为资产阶级必然为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而奔走于全球各地,到处落户、开发、建立联系。世界市场的开拓、交往的普遍化,使个人的狭隘地域性的存在日益被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所代替,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大工业到处造成了社会各阶级间大致相同的关系,从而消灭了各民族的特殊性。这样,人类社会便逐渐冲破了各民族、各国家原有经济体系的那种相对孤立和封闭状态,使世界各部分越来越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世界整体,从而真正进入到“世界历史”的现实进程。
这一骤然加快的进程有两个历史新起点,即公元1500年前后的两次革命,发现了新大陆的交通革命和建立了世界市场的商业革命。从15世纪末开始,人们认识世界的视野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亚欧“整体”扩展到欧亚非美四大洲联系为一个整体。此变化源于: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葡萄牙等西方殖民者早期殖民活动,以及全球范围贸易和商品流通,这些进一步推动了世界联系。这种变化以及新兴资本主义的发展,迅速开启了从“狭隘地域性的存在”到“世界历史性的存在”的发展进程:一是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二是推动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三是推动葡萄牙等第一批欧洲大国的崛起;四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跨洲大陆的殖民扩张,给亚、非、美洲人民带来空前浩劫;五是殖民掠夺获得原始资本积累,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这一骤然加快的进程还得益于两个历史前提,即近代工业化的生产力和走向世界市场的普遍交往。真正的工业化始于18世纪末,15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前工业——手工业传统有力地促进了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化的到来和推进。生产的发展引起社会分工,社会分工引起产品交换,产品交换的发展导致资本的出现,资本把市场扩大到世界范围,大工业最终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随着新的生产力不断发展,资产阶级为满足阶级利益的需求,在谋求尽可能多利润的本性驱使下,不断开辟新的市场,不断利用其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世界性竞争优势,把各个国家、民族划分为固定活动范围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迫使这些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商品交换彼此联结,把落后民族和国家强行纳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从而使它们成为附属国和殖民地。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以工业革命和现代科技的巨大动力,实现了人类历史空前未有的纵向和横向发展。当然,以欧美资本主义为主导的这种发展在不断扩大的同时,也面临内外矛盾,直到20世纪以后出现新局面。 20世纪以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二战后多国人民民主革命,特别是中国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局面——“出现一个与资本主义工业世界相对立的、以实现生产资料公有、消灭阶级剥削为特征的、方在新生的社会主义工业世界”。①两种世界的较量,或已成为那时世界全局性矛盾的焦点。社会主义在不断完善和发展,资本主义在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和严重的经济危机后,也会在反思中实现自身的蜕变。
当代不同社会制度并存和竞争局面下,尽管矛盾和斗争不会自然消失,但经过适应和稳定,“历经战乱的人类理性会逐步做出历史的选择:竞争和交流会日居主导,较量与敌对会趋向缓和”。②寻求不同政治制度的共存和发展,建立有效的国际政治、经济组织,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并构建更有利于全球经济、文化等发展的各种组织和机构,人类历史进入到整体发展加速的新进程中。
《巴加图利亚版〈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一书认为,“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完善的生产方式、发展了的交往以及因此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劳动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由上述梳理可见,人类历史的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是从“狭隘地域性的存在”发展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的两个基本方面,其共同的基础和最终的推动力量是物质生产的进步。其间,资本主义的推动作用毋庸置疑。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不断进行科学研究,发明先进的生产工具,采用新的生产技术,使生产力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是发自内在本能和不自觉的力量。而国内市场的出路是有限的,有限的原材料供应、劳动力和销售市场都限制了资本主义生产规模的扩大,因此,资产阶级要扩大再生产,就必须开拓国外市场,这是资本主义的又一内在需要。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既是它的前提,也是它的结果,也就是说,资本主义是以世界为其生存條件的。在开拓市场的同时,资本主义裹挟着先进的生产方式、民主的政治制度、理性的思想文化、开化的生活形态等一切资本主义的“产品”,输出、渗透到世界各地,引领、拉动世界各地区朝着全面“现代化”统一性去发展。
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言:“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宇宙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怪影的某种抽象行为,而是纯粹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确定的事实,每一个过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个人都可以证明这一事实”。①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发展理论的唯物主义基础,正是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发展,推动了历史纵向和横向发展,并交相融合在统一的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之中。人类历史从“狭隘地域性的存在”发展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势不可挡,无论什么制度、什么国家,可能需要更深入思考的是,如何在这“世界历史性的存在”中,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走出自己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作者简介】李桂华,中学一级教师,上海市嘉定一中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王雅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