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语文老师,在备课或者上课时须清晰认识“教什么”的问题,同时采用适当的方法手段或形式来辅助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课堂;困惑;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9)04-023-001
一、身在庐山两彷徨:我的困惑
经常出去听课,听多了,却产生了困惑;困惑多了,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却又豁然开朗。其实,所有的困惑都可以归结为一点:即是我们新课改中的语文课堂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难道我们真的要给语文改名换姓?
困惑一:教什么?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性质与地位”有这样一句描述:“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然而,在如今的许多语文课堂中,我们的老师不再仅仅是教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更多的是在培养众多的歌唱家、舞蹈家、画家、艺术表演家等等。
困惑二:怎么教?
在我们小的时候,老师凭着一支粉笔、一手好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就将我们带入了语文课的仙境。而今,讲得多,反而成为老师的一宗罪状。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语文课堂特别注意学科之间的整合,似乎课件制作得越精美、使用得越多越好,很多的语文课倒成了展示多媒体的平台。
困惑三:为什么教?
新课改的“三维目标”之一是“过程与方法”,也就是说要一改过去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而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主,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过程参与。
二、路转溪桥忽现:困惑后的反思
(一)这样那样的课听多了、看多了,不由得总让人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语文课,究竟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我们究竟应该建构什么样的语文教学内容呢?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我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许多一线的老师都能理解、消化这一理念。不过,消化不等于吸收。正是在这种模棱两可的状态下,我们的语文课变成了大杂烩、大综合,语文老师为了表演更是十八般武艺齐上阵。难怪,我们的语文课堂会变得如此华而不实。
宁波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教授王荣生认为:“语文教学内容,是教学层面的概念,从教的方面来说,主要指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在教学实践中呈现的种种材料。它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既包括对课程内容的执行,也包括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创新。”
我们只有明确了“教什么”,并且把“语文课教什么”放在首要思考的地位,才能把语文课程目标细化到每一节语文课上。
(二)在各类观摩活动接触的次数增多时,便摸着了它们的共同点:上课模式相同。都采用了制作精美好似动画片的课件,而且低年级多是以童话故事导入,接着以问题“你们谁来帮帮它呀?”切入主题;而中、高年级呢,多是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再切入正题。上课时,学生们固定地分成若干小组,一会儿动手操作,一会儿小组讨论,自主学习活动搞得热烈而又隆重。末了的课堂总结也如出一辙:“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表现怎么样?”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性和《新课标》提出的自我评价。
看到如此相似的模式,我内心感慨万千。为什么每一节课都是如此的按部就班?为什么在课一开始就已经预知了结果?如此,课改的“新”又体现在哪里?
其实,从纯粹的技术角度讲,课件的制作和使用能够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又存在一定的差异。有些课不借助课件也能很好地实施,为什么就一定要为了体现现代化教学手段而非用课件不可呢?课件应该是在“非用不可,不用不行”时才用,而不是在“可有可无,有了更好”时用,因为课件是用来“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的。如果以为课件运用得越多。教学就越有效,那就是“画蛇添足”。
再有,似乎一节课如果没有让学生分组讨论一回,就是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討论,应该是在教学遇到了重点、难点、关键处等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而学生个体难以独立完成时,再适时组织小组合作研讨,这样可以有效地活跃课堂氛围,在相互启发中点燃智慧的火花,在互动中自主解决问题,从而构建自己的知识链。而有些老师似乎只是为了讨论而讨论,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
其实,无论是采用课件还是分组讨论,都要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无论采用什么方法,使用什么手段,都要为教学内容服务,不能满足于表面的热闹,为活动而活动。
(三)不难看出,虽然新课改力求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之中,老师却把很多精力花在怎么利于表演的教学设计上,花在教材的外包装上。教师的全部职责似乎就是教会学生懂得教材所承载的知识,只要学生学会,教师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因而那些观摩课、优质课,很大程度上也只是一种表演,一种为了观众的表演。
退一步讲,这些课即使为了表演,也应该是教师导演下的学生主体表演,教材是为学生演员们撰写的剧本。新课标的“三维目标”为我们“为什么教”指明了方向。语文课要为教学内容服务,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三、走出庐山辨全貌:重新定位
在新课改的感召下,我们的一线语文老师仍然要继续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提出来的种种理念,并将理论付诸实践,在实际当中运用或者创新。作为语文老师,在备课或者上课时须清晰认识“教什么”的问题,同时采用适当的方法手段或形式来辅助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但是,不论你运用什么手段、什么方法、什么形式,首先必须记住:我们上的是一堂语文课,教的是我们的母语,她姓语名文。每一位老师都要把自己的课上得朴实有效,而非浮光掠影。既要注重学生的双基训练,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构建一个严谨但又宽松的能让学生发挥创造力的师生共进的和谐课堂!
关键词:语文课堂;困惑;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9)04-023-001
一、身在庐山两彷徨:我的困惑
经常出去听课,听多了,却产生了困惑;困惑多了,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却又豁然开朗。其实,所有的困惑都可以归结为一点:即是我们新课改中的语文课堂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难道我们真的要给语文改名换姓?
困惑一:教什么?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性质与地位”有这样一句描述:“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然而,在如今的许多语文课堂中,我们的老师不再仅仅是教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更多的是在培养众多的歌唱家、舞蹈家、画家、艺术表演家等等。
困惑二:怎么教?
在我们小的时候,老师凭着一支粉笔、一手好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就将我们带入了语文课的仙境。而今,讲得多,反而成为老师的一宗罪状。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语文课堂特别注意学科之间的整合,似乎课件制作得越精美、使用得越多越好,很多的语文课倒成了展示多媒体的平台。
困惑三:为什么教?
新课改的“三维目标”之一是“过程与方法”,也就是说要一改过去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而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主,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过程参与。
二、路转溪桥忽现:困惑后的反思
(一)这样那样的课听多了、看多了,不由得总让人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语文课,究竟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我们究竟应该建构什么样的语文教学内容呢?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我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许多一线的老师都能理解、消化这一理念。不过,消化不等于吸收。正是在这种模棱两可的状态下,我们的语文课变成了大杂烩、大综合,语文老师为了表演更是十八般武艺齐上阵。难怪,我们的语文课堂会变得如此华而不实。
宁波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教授王荣生认为:“语文教学内容,是教学层面的概念,从教的方面来说,主要指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在教学实践中呈现的种种材料。它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既包括对课程内容的执行,也包括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创新。”
我们只有明确了“教什么”,并且把“语文课教什么”放在首要思考的地位,才能把语文课程目标细化到每一节语文课上。
(二)在各类观摩活动接触的次数增多时,便摸着了它们的共同点:上课模式相同。都采用了制作精美好似动画片的课件,而且低年级多是以童话故事导入,接着以问题“你们谁来帮帮它呀?”切入主题;而中、高年级呢,多是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再切入正题。上课时,学生们固定地分成若干小组,一会儿动手操作,一会儿小组讨论,自主学习活动搞得热烈而又隆重。末了的课堂总结也如出一辙:“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表现怎么样?”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性和《新课标》提出的自我评价。
看到如此相似的模式,我内心感慨万千。为什么每一节课都是如此的按部就班?为什么在课一开始就已经预知了结果?如此,课改的“新”又体现在哪里?
其实,从纯粹的技术角度讲,课件的制作和使用能够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又存在一定的差异。有些课不借助课件也能很好地实施,为什么就一定要为了体现现代化教学手段而非用课件不可呢?课件应该是在“非用不可,不用不行”时才用,而不是在“可有可无,有了更好”时用,因为课件是用来“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的。如果以为课件运用得越多。教学就越有效,那就是“画蛇添足”。
再有,似乎一节课如果没有让学生分组讨论一回,就是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討论,应该是在教学遇到了重点、难点、关键处等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而学生个体难以独立完成时,再适时组织小组合作研讨,这样可以有效地活跃课堂氛围,在相互启发中点燃智慧的火花,在互动中自主解决问题,从而构建自己的知识链。而有些老师似乎只是为了讨论而讨论,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
其实,无论是采用课件还是分组讨论,都要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无论采用什么方法,使用什么手段,都要为教学内容服务,不能满足于表面的热闹,为活动而活动。
(三)不难看出,虽然新课改力求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之中,老师却把很多精力花在怎么利于表演的教学设计上,花在教材的外包装上。教师的全部职责似乎就是教会学生懂得教材所承载的知识,只要学生学会,教师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因而那些观摩课、优质课,很大程度上也只是一种表演,一种为了观众的表演。
退一步讲,这些课即使为了表演,也应该是教师导演下的学生主体表演,教材是为学生演员们撰写的剧本。新课标的“三维目标”为我们“为什么教”指明了方向。语文课要为教学内容服务,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三、走出庐山辨全貌:重新定位
在新课改的感召下,我们的一线语文老师仍然要继续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提出来的种种理念,并将理论付诸实践,在实际当中运用或者创新。作为语文老师,在备课或者上课时须清晰认识“教什么”的问题,同时采用适当的方法手段或形式来辅助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但是,不论你运用什么手段、什么方法、什么形式,首先必须记住:我们上的是一堂语文课,教的是我们的母语,她姓语名文。每一位老师都要把自己的课上得朴实有效,而非浮光掠影。既要注重学生的双基训练,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构建一个严谨但又宽松的能让学生发挥创造力的师生共进的和谐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