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田区作为深圳市现代化、国际化中心城区,作为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授牌的全国“基础教育国际化综合示范实验区”,6年来,始终把“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作为重点改革项目,在全区中小学持续推进。福田区目前已成立了“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核心研究团队和10个工作室,来自各个学校的200多位成员奉献着教育智慧。通过展示、交流、研习、比赛、分享和评价等活动推进实验,形成了“语文主题学习”教与学的三个环节:“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分享”;打造了“语文主题学习”教与学的六种课型:以文帶文课、群文阅读课、读写结合课、实践活动课、阅读欣赏课、阅读检测课。尤其是探索了“语文主题学习”教学的三大策略:整合、取舍、语用。
一、整合
福田区大力倡导“基于课标,融合资源”,以语文课本为蓝本,融合了“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丛书、经典诵读和整本书阅读等大量的资源。这些资源不能简单地叠加,而要有策略地整合。
其一,教与学资源的整合策略。
主题整合。根据人文主题,把相同或者相关的阅读内容进行整合学习。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几篇文章《威尼斯的小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与象共舞》和《彩色的非洲》,分别介绍了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那么“异国风情”就是它们的共同主题。
语用整合。把积累和运用同一个语言点的相关文章作为学习目标来统整,强化认知,学生在类比中感悟语言,学习写法。这种根据语用点的整合不求面面俱到,只求一课一得。比如,教材中的《草原》和“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都是恰当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语言形象生动。
文体整合。相同体裁的文章集中学习,有利于加深对这种文体的认识和领会。例如,童话的教与学重点是想象、神话的教与学重点是神奇等。
作家整合。把同一作家的作品或者与作家相关的作品整合进行教与学,比如,把鲁迅先生的作品放在一起进行主题学习,有利于理解作者的思想;把叶圣陶写的《爬山虎的脚》和写叶圣陶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放在一起学习,有助于感受人物形象。
景物整合。将作家笔下的统一事物或者统一景物整合一起。例如,丰子恺笔下的《白鹅》和叶诺索夫笔下的《白公鹅》一起阅读,学生在比较中更能体会语言的魅力;《秋天的雨》和《听听,秋的声音》放在一起学习,会有效地培养学生语感。
学法整合。用相同的方法学习多篇同类型的文章,事半功倍。例如,用画思维导图的方法厘清文章的脉络;用随文识字、语境识字、字理识字等方法,提高识字效益。
整合的依据还有很多,只要是有利于教师的教、有益于学生的学,我们都可以大胆运用。
其二,教与学实施的整合策略。
资源整合了,教与学的实施也整合,“语文主题学习”方得实效和高效,从而实现课程的融合。以教与学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为例。开课伊始,师生一起诵读一组“送别诗”,诸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表面上是资源的整合,实质上是为感知《送元二使安西》作铺垫,烘托依依送别之情的底色。
随后,学生诵读《送元二使安西》,从读正确到读流利,直至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读着读着,渐入佳境,自然而然流露出诗的味道。此时,再次抓住一“柳”一“酒”巧妙地切入,把意象文化补充进来:古人喜欢折柳送别,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一则,千丝万缕的柳条随风舞动与离人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二则,“柳”与“留”谐音,古人以柳相送有‘挽留’之意;三则,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的意蕴。饮酒饯别也是古典诗歌中传统的意象。酒可以为朋友壮胆,也可以驱散离愁别绪,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
接着,学习唐代诗人高适的《别董大》,在与《送元二使安西》比较中,发现同是送别诗,高适取象于“北风吹雁雪纷纷”的恶劣环境之后,想到了“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王维却在“客舍青青柳色新”的古道中,感到的是“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担心。两相比较,便可以更深刻地感悟王维诗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所流露出来的深厚离情和细腻心态。
以上实施的教与学过程:铺垫、补充和比较,实际上是三次整合手段,依次帮助学生感知、感受和感悟《送元二使安西》。
二、舍得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中,教与学的内容比以前丰富多了,可还是同原来一样的时间,能完成教学任务吗?能保证学习质量吗?能减轻学生负担吗?于是,整合,衍生了另一个策略——舍得。
一是围绕目标,一课一得。阅读材料多了,教与学的目标不可能面面俱到,需要聚焦。比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珍爱生命的课文,阅读重点是体会课文含义较深的词句。那么,教与学《触摸春天》时,就可以抓住“神奇”的句子“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感受语言的魅力。再重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可以组织学生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把名人、身边人、自己的姓名填空进去,并反复朗读“( )都有生活的权利,( )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学生从中既培养了语感,也体悟了生命的价值。
二是选择材料,大胆取舍。哪怕是教材中的教读课文,也要根据学情和文本的质量,做到取舍有度。比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北京》是一篇教读课文,课后还要求背诵。这篇文章语句通顺,段落清楚,用词简单,可以说是一篇可读的文章,但我认为它并不能称为一篇佳作,因为它没有写出北京的特色,没有识别性。文中第二段:“北京有许多又宽又长的柏油马路。道路两旁,绿树成荫,鲜花盛开。北京新建了许多立交桥。立交桥的四围有绿毯似的草坪和拼成图案的花坛。各种车辆在桥上桥下来来往往,川流不息。”这样的景色在任何一个城市都有,没有写出特色。文中还有:“站在高处一看,全城到处是绿树,到处是大楼。”然后得出来的结论是“北京真美啊”,而北京的美绝对不是因为到处是大楼和绿树,而是因为是我国的首都,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因为有植树栽花、饲鸟养鱼的四合院,有地域特色鲜明的胡同文化,等等。这样的课文,可以通过集思广益修改原文的方式实施教与学,或者干脆让学生学习生字词语,找一段好点的文字指导学生朗读,腾出时间让学生广泛阅读此类题材的其他经典作品。 三、语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标”)开篇第一句话总揽了课程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其核心即“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显然,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語文教育的首当其冲的目标,也是终极的目标。
由此可以看出,语文主题学习整合资源时,找准语用点尤为重要。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目标。“课标”明确了每个学段的学习目标。比如,关于“默读”,第一学段(一、二年级)目标是“学习默读”;第二学段(三、四年级)目标是“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第三学段(五、六年级)目标是“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明确了目标,就可以迅速抓住语用点,做到有的放矢。
导语。以人教版教材为例,一至四年级单元导语一般有两句话,五、六年级单元导语一般是两段话。第一句(第一段)话简要介绍本单元选文的意图或者人文主题是什么,而第二句(第二段)话往往就是语用点。
正文。正常情况下,阅读文章内容,很自然地就会找到语用点。比如说,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读着读着,课文中的“草芽尖尖”“荷叶圆圆”“谷穗弯弯”等语汇朗朗上口,教与学时就可以积累和运用。
课后题。一般而言,课文后面的练习题目就是语用教学目标。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课后要求: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这种“铺垫”“对比”的写法就是学生学习的语用点。
文中“泡泡”。人教版一至四年级教材正文不少地方有黄色的“小泡泡”,犹如一个个“警示牌”。“小泡泡”里的要求就是关键的语用点。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里有个“小泡泡”“我知道‘大雨没喘气儿’的意思”,就是提醒学生学习用拟人的方法表达大雨一直下个不停。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也有个“小泡泡”“为什么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就是启发学生学习用夸张的写法赞美西沙群岛鱼多,物产丰富。
语文园地。人教版教材许多语用点出现在“语文园地”中。如,四年级上册第6单元“我发现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就是一个语用训练点。
如果说“积累语言”是语文教育的硬道理,“运用语言”是语文教育的硬目标,那么,“读写联动”成为了福田区“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教与学时的“主打”课型。我们要求每个孩子用笔“思考”。大力提倡“创编童话学童话,创编绘本看绘本,创编作品读作品”。学生读写联动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文中词句换一换,好的句式练一练,抓住留白补一补,观察插图写一写,段篇内容归一归,文章结构理一理,顺着情节扩一扩,展开想象续一续,变换文体改一改,迁移写法仿一仿,加工信息编一编,学习所得记一记。
总之,“语文主题学习”就是思想,“语文主题学习”就是生活。
(责 编 欣 航)
一、整合
福田区大力倡导“基于课标,融合资源”,以语文课本为蓝本,融合了“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丛书、经典诵读和整本书阅读等大量的资源。这些资源不能简单地叠加,而要有策略地整合。
其一,教与学资源的整合策略。
主题整合。根据人文主题,把相同或者相关的阅读内容进行整合学习。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几篇文章《威尼斯的小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与象共舞》和《彩色的非洲》,分别介绍了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那么“异国风情”就是它们的共同主题。
语用整合。把积累和运用同一个语言点的相关文章作为学习目标来统整,强化认知,学生在类比中感悟语言,学习写法。这种根据语用点的整合不求面面俱到,只求一课一得。比如,教材中的《草原》和“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都是恰当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语言形象生动。
文体整合。相同体裁的文章集中学习,有利于加深对这种文体的认识和领会。例如,童话的教与学重点是想象、神话的教与学重点是神奇等。
作家整合。把同一作家的作品或者与作家相关的作品整合进行教与学,比如,把鲁迅先生的作品放在一起进行主题学习,有利于理解作者的思想;把叶圣陶写的《爬山虎的脚》和写叶圣陶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放在一起学习,有助于感受人物形象。
景物整合。将作家笔下的统一事物或者统一景物整合一起。例如,丰子恺笔下的《白鹅》和叶诺索夫笔下的《白公鹅》一起阅读,学生在比较中更能体会语言的魅力;《秋天的雨》和《听听,秋的声音》放在一起学习,会有效地培养学生语感。
学法整合。用相同的方法学习多篇同类型的文章,事半功倍。例如,用画思维导图的方法厘清文章的脉络;用随文识字、语境识字、字理识字等方法,提高识字效益。
整合的依据还有很多,只要是有利于教师的教、有益于学生的学,我们都可以大胆运用。
其二,教与学实施的整合策略。
资源整合了,教与学的实施也整合,“语文主题学习”方得实效和高效,从而实现课程的融合。以教与学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为例。开课伊始,师生一起诵读一组“送别诗”,诸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表面上是资源的整合,实质上是为感知《送元二使安西》作铺垫,烘托依依送别之情的底色。
随后,学生诵读《送元二使安西》,从读正确到读流利,直至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读着读着,渐入佳境,自然而然流露出诗的味道。此时,再次抓住一“柳”一“酒”巧妙地切入,把意象文化补充进来:古人喜欢折柳送别,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一则,千丝万缕的柳条随风舞动与离人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二则,“柳”与“留”谐音,古人以柳相送有‘挽留’之意;三则,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的意蕴。饮酒饯别也是古典诗歌中传统的意象。酒可以为朋友壮胆,也可以驱散离愁别绪,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
接着,学习唐代诗人高适的《别董大》,在与《送元二使安西》比较中,发现同是送别诗,高适取象于“北风吹雁雪纷纷”的恶劣环境之后,想到了“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王维却在“客舍青青柳色新”的古道中,感到的是“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担心。两相比较,便可以更深刻地感悟王维诗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所流露出来的深厚离情和细腻心态。
以上实施的教与学过程:铺垫、补充和比较,实际上是三次整合手段,依次帮助学生感知、感受和感悟《送元二使安西》。
二、舍得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中,教与学的内容比以前丰富多了,可还是同原来一样的时间,能完成教学任务吗?能保证学习质量吗?能减轻学生负担吗?于是,整合,衍生了另一个策略——舍得。
一是围绕目标,一课一得。阅读材料多了,教与学的目标不可能面面俱到,需要聚焦。比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珍爱生命的课文,阅读重点是体会课文含义较深的词句。那么,教与学《触摸春天》时,就可以抓住“神奇”的句子“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感受语言的魅力。再重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可以组织学生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把名人、身边人、自己的姓名填空进去,并反复朗读“( )都有生活的权利,( )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学生从中既培养了语感,也体悟了生命的价值。
二是选择材料,大胆取舍。哪怕是教材中的教读课文,也要根据学情和文本的质量,做到取舍有度。比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北京》是一篇教读课文,课后还要求背诵。这篇文章语句通顺,段落清楚,用词简单,可以说是一篇可读的文章,但我认为它并不能称为一篇佳作,因为它没有写出北京的特色,没有识别性。文中第二段:“北京有许多又宽又长的柏油马路。道路两旁,绿树成荫,鲜花盛开。北京新建了许多立交桥。立交桥的四围有绿毯似的草坪和拼成图案的花坛。各种车辆在桥上桥下来来往往,川流不息。”这样的景色在任何一个城市都有,没有写出特色。文中还有:“站在高处一看,全城到处是绿树,到处是大楼。”然后得出来的结论是“北京真美啊”,而北京的美绝对不是因为到处是大楼和绿树,而是因为是我国的首都,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因为有植树栽花、饲鸟养鱼的四合院,有地域特色鲜明的胡同文化,等等。这样的课文,可以通过集思广益修改原文的方式实施教与学,或者干脆让学生学习生字词语,找一段好点的文字指导学生朗读,腾出时间让学生广泛阅读此类题材的其他经典作品。 三、语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标”)开篇第一句话总揽了课程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其核心即“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显然,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語文教育的首当其冲的目标,也是终极的目标。
由此可以看出,语文主题学习整合资源时,找准语用点尤为重要。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目标。“课标”明确了每个学段的学习目标。比如,关于“默读”,第一学段(一、二年级)目标是“学习默读”;第二学段(三、四年级)目标是“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第三学段(五、六年级)目标是“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明确了目标,就可以迅速抓住语用点,做到有的放矢。
导语。以人教版教材为例,一至四年级单元导语一般有两句话,五、六年级单元导语一般是两段话。第一句(第一段)话简要介绍本单元选文的意图或者人文主题是什么,而第二句(第二段)话往往就是语用点。
正文。正常情况下,阅读文章内容,很自然地就会找到语用点。比如说,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读着读着,课文中的“草芽尖尖”“荷叶圆圆”“谷穗弯弯”等语汇朗朗上口,教与学时就可以积累和运用。
课后题。一般而言,课文后面的练习题目就是语用教学目标。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课后要求: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这种“铺垫”“对比”的写法就是学生学习的语用点。
文中“泡泡”。人教版一至四年级教材正文不少地方有黄色的“小泡泡”,犹如一个个“警示牌”。“小泡泡”里的要求就是关键的语用点。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里有个“小泡泡”“我知道‘大雨没喘气儿’的意思”,就是提醒学生学习用拟人的方法表达大雨一直下个不停。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也有个“小泡泡”“为什么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就是启发学生学习用夸张的写法赞美西沙群岛鱼多,物产丰富。
语文园地。人教版教材许多语用点出现在“语文园地”中。如,四年级上册第6单元“我发现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就是一个语用训练点。
如果说“积累语言”是语文教育的硬道理,“运用语言”是语文教育的硬目标,那么,“读写联动”成为了福田区“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教与学时的“主打”课型。我们要求每个孩子用笔“思考”。大力提倡“创编童话学童话,创编绘本看绘本,创编作品读作品”。学生读写联动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文中词句换一换,好的句式练一练,抓住留白补一补,观察插图写一写,段篇内容归一归,文章结构理一理,顺着情节扩一扩,展开想象续一续,变换文体改一改,迁移写法仿一仿,加工信息编一编,学习所得记一记。
总之,“语文主题学习”就是思想,“语文主题学习”就是生活。
(责 编 欣 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