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项链》是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也是这位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代表作。作品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本质。构思布局别具匠心,细节和心理描写惟妙惟肖,人物语言精彩生动,故事结尾耐人寻味。作为语文老师,在教授这一课时,我抛弃了以往重视给文章划分层次,归纳段落大意,概括中心思想等一些常规教学步骤,特别是在鉴赏女主人公玛蒂尔德这个人物时,精心设计了几个问题,让学生们踊跃讨论,各抒己见,鼓励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诸如:
1.玛蒂尔德向往“高雅和奢华的生活”,是不是爱慕虚荣?
2.她在舞会上的成功表现,应该怎样看?人应不应该抓住机会表现自己?
3.为了一时的辉煌,付出巨大代价值不值得?
4.倘若当时没有丢失那件首饰,她现在会走到什么样的境界?
5.项链原来是假的,你对作者这样的结局安排怎样看?
6.佛来思节夫人道出项链是假的之后,会发生什么?请你大胆地往下推想。(要有情节)
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讨论发言,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气氛异常热烈,大多数同学都争先恐后作了精彩的讲述。比较一致的看法就是应该强烈批判她的虚荣心,“性格决定命运”,她虚荣的性格决定了她命运的悲剧性,认为她罪有应得,认为她活该倒霉,哪怕她已经为她的虚荣付出了十年的穷困与艰辛,甚至青春和美貌。
玛蒂尔德真的纯粹是一个竭力追求虚荣、庸俗不堪的小女人吗?在她身上难道就没有闪光的地方吗?在同学们沉寂之际,作为课堂主导的我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们提出了疑问。当我话音一落,课堂上再次掀起了争论的高潮。
在学生们意犹未尽的讨论声中,我及时抓住争论的焦点,发表了我个人的看法:
玛蒂尔德不是一般的女人,也不是一般的小资产阶级女人,而是一位漂亮的女人,作品中第一段第一句就突出了这个美的问题,“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所以她比相貌平常的女人更喜欢打扮,更喜欢美丽漂亮的衣服和耀眼夺目的珠宝,这种欲望是很正常的,她的行为完全可以理解。
我认为,就总的看来,玛蒂尔德勤劳、质朴、坚强,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她身上,拥有诚信的品质。当然,强烈的虚荣心是她性格中最致命的弱点,假如她不那么虚荣,也许就不用付出那么巨大的代价。
莫泊桑在另一篇小说《珠宝》中,描写了女主人公郎丹太太,与玛蒂尔德一样,同样漂亮迷人,同样嫁给当小职员的丈夫,同样喜欢美丽的珠宝,而她的丈夫根本无法满足她的虚荣的欲望。于是,她常常背着丈夫在外卖身,得到了无数的真首饰,却对丈夫说是廉价买来的赝品,丈夫也一直相信它们是假珠宝。直到妻子死后,他拿‘假’项链去卖钱糊口,才吃惊地发现那些“假珠宝”全是真货,他经过灵魂的无数次搏斗,终于接受妻子的这份“遗产”而成为大富翁。对于玛蒂尔德这样一位漂亮的女子,她完全可以和郎丹太太一样,凭着自己的青春与美貌,以及在那个自己一生中最辉煌的晚上刚刚取得的巨大成功,去攀附巴结、投机取巧和钻营一番,那样的话,不要说十年,恐怕一个晚上就可弄回那条真钻石项链!可是,玛蒂尔德没有这么做。
其次,玛蒂尔德“毅然决然打定了主意”,“要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她没有怨天尤人,开始向命运挑战,“一下子显出了英雄气概”。从这一点看,这样的毅力和勇气,如果没有坚强的性格支撑,那是无法想象的。
第三,她开始了实际行动。小说中描写“她辞退了女仆,迁移了住所,租赁了一个小阁楼住下”,她自己干一切粗活脏活累活,并坚持了整整十年,“连那高额的利息和利上加利滚成的数目都还清了”。从这一点看,玛蒂尔德具备了勤劳的本性。假如她好吃懒做,仍然把精心打扮作为生活的主旋律,那是根本无法还清债务的。
第四,玛蒂尔德忍受了十年的艰辛,在她厄运临头之时,她没有离开丈夫、离开家庭,更没有想过用自己的美貌换取什么,或者像郎丹太太那样,用不正当的手段改变自己的生活。从这一点看,如果离开了纯真质朴的本性,也许她的人生与命运从此就会改写。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深深地感受到,语文课堂应该充分让学生的思维飞扬,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诱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要真正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就必须改变原有的语文教学观念,改进陈旧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德才兼备的素质型人才。
郑蔚萍,教师,现居福建仙游。
1.玛蒂尔德向往“高雅和奢华的生活”,是不是爱慕虚荣?
2.她在舞会上的成功表现,应该怎样看?人应不应该抓住机会表现自己?
3.为了一时的辉煌,付出巨大代价值不值得?
4.倘若当时没有丢失那件首饰,她现在会走到什么样的境界?
5.项链原来是假的,你对作者这样的结局安排怎样看?
6.佛来思节夫人道出项链是假的之后,会发生什么?请你大胆地往下推想。(要有情节)
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讨论发言,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气氛异常热烈,大多数同学都争先恐后作了精彩的讲述。比较一致的看法就是应该强烈批判她的虚荣心,“性格决定命运”,她虚荣的性格决定了她命运的悲剧性,认为她罪有应得,认为她活该倒霉,哪怕她已经为她的虚荣付出了十年的穷困与艰辛,甚至青春和美貌。
玛蒂尔德真的纯粹是一个竭力追求虚荣、庸俗不堪的小女人吗?在她身上难道就没有闪光的地方吗?在同学们沉寂之际,作为课堂主导的我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们提出了疑问。当我话音一落,课堂上再次掀起了争论的高潮。
在学生们意犹未尽的讨论声中,我及时抓住争论的焦点,发表了我个人的看法:
玛蒂尔德不是一般的女人,也不是一般的小资产阶级女人,而是一位漂亮的女人,作品中第一段第一句就突出了这个美的问题,“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所以她比相貌平常的女人更喜欢打扮,更喜欢美丽漂亮的衣服和耀眼夺目的珠宝,这种欲望是很正常的,她的行为完全可以理解。
我认为,就总的看来,玛蒂尔德勤劳、质朴、坚强,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她身上,拥有诚信的品质。当然,强烈的虚荣心是她性格中最致命的弱点,假如她不那么虚荣,也许就不用付出那么巨大的代价。
莫泊桑在另一篇小说《珠宝》中,描写了女主人公郎丹太太,与玛蒂尔德一样,同样漂亮迷人,同样嫁给当小职员的丈夫,同样喜欢美丽的珠宝,而她的丈夫根本无法满足她的虚荣的欲望。于是,她常常背着丈夫在外卖身,得到了无数的真首饰,却对丈夫说是廉价买来的赝品,丈夫也一直相信它们是假珠宝。直到妻子死后,他拿‘假’项链去卖钱糊口,才吃惊地发现那些“假珠宝”全是真货,他经过灵魂的无数次搏斗,终于接受妻子的这份“遗产”而成为大富翁。对于玛蒂尔德这样一位漂亮的女子,她完全可以和郎丹太太一样,凭着自己的青春与美貌,以及在那个自己一生中最辉煌的晚上刚刚取得的巨大成功,去攀附巴结、投机取巧和钻营一番,那样的话,不要说十年,恐怕一个晚上就可弄回那条真钻石项链!可是,玛蒂尔德没有这么做。
其次,玛蒂尔德“毅然决然打定了主意”,“要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她没有怨天尤人,开始向命运挑战,“一下子显出了英雄气概”。从这一点看,这样的毅力和勇气,如果没有坚强的性格支撑,那是无法想象的。
第三,她开始了实际行动。小说中描写“她辞退了女仆,迁移了住所,租赁了一个小阁楼住下”,她自己干一切粗活脏活累活,并坚持了整整十年,“连那高额的利息和利上加利滚成的数目都还清了”。从这一点看,玛蒂尔德具备了勤劳的本性。假如她好吃懒做,仍然把精心打扮作为生活的主旋律,那是根本无法还清债务的。
第四,玛蒂尔德忍受了十年的艰辛,在她厄运临头之时,她没有离开丈夫、离开家庭,更没有想过用自己的美貌换取什么,或者像郎丹太太那样,用不正当的手段改变自己的生活。从这一点看,如果离开了纯真质朴的本性,也许她的人生与命运从此就会改写。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深深地感受到,语文课堂应该充分让学生的思维飞扬,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诱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要真正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就必须改变原有的语文教学观念,改进陈旧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德才兼备的素质型人才。
郑蔚萍,教师,现居福建仙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