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吃面包的讲究很多,比如不能用叉子吃面包,只能手拿,也不能像锯木头一样来回用餐刀切割面包,要用黄油涂面包而不是拿着面包去蘸黄油,等等。这些餐桌礼仪看似细微,实则考验你的教养。不仅国人出国时会洋相百出,即便在西方生活多年、受过高等教育甚至相当富裕的华人也经常会犯这类错误,因为他们疏于学习,疏于观察。
可以咬着吃的面包
面包咬着吃,这好像是天经地义。西方人的面包就像东方人的米饭一样,是天天都要面对的食物而且百吃不厌。我们国家餐馆的米饭往往是收费的,要一碗收一碗钱。而在西方国家,绝大部分餐馆中的面包是不要钱的,点菜后就上一篮子,不够可以再添。越好的餐馆面包越好吃,当然这些面包可能不是本店烘制,而是从面包房买回来的,这和国内餐馆好吃的米饭都是自己蒸的不同。
我的一个朋友在法国呆了十几年,吃面包跟吃馒头似的,其中一种错误吃相最常见,就是从面包篮中拿出面包掰了一半又放回去。碰到这样的情况,我经常是默默地将其拿出来吃掉,免得让同座的法国人尴尬,也让面包篮子里的面包继续保持完整和卫生。
想想看,如果你把米饭盛到自己碗里后又把一半倒回大锅里,其他食客会怎么想?不仅公共面包篮中食物一旦拿出就不能再放回,这篮面包本身即便在餐桌上没被动过,也不应该再拿回厨房重新供应给其他食客,只能扔掉。这是西方餐厅的规矩,越好的餐厅越这样。西方国家餐厅在这点上想得开,毕竟卫生和健康的考量权重更大。如果说这是一种浪费的话,那确实如此。
从这一点上说,吃不完的面包和食物免费打包带走反而会得到西方国家餐厅的鼓励,与此相反,自己花钱点来的食物上桌后不吃、却大量地丢弃在桌上则会遭到服务生的鄙视。这是国人在西方旅行时经常犯的毛病。
话说回来,不少面包是可以咬着吃的。从外在种类上来说,那些切片面包、夹心面包、涂抹黄油和果酱的面包;从内在种类上来说,那些软面包、一掰就掉渣的面包;从后加工角度来说,那些汉堡类面包、三明治类面包;等等,这些面包都是可以直接咬着吃的。但即便如此,你也最好看看对方怎么吃,如果同座的西方人掰著吃,你也最好不要咬着吃。实际上,一些餐馆中的面包篮中可能同时出现好几种,有的硬面包不能撕咬,只能掰好再送入口中。如果记不住上述那些种类的话,可以这样记:在家可以咬着吃,在外必须掰着吃;单独进食咬着吃,与人共餐掰着吃。
可以蘸着吃的面包
面包不仅可以咬着吃,还可以蘸着吃,这听着好像有点夸张,但确实有面包蘸咖啡、蘸汤的吃法。早期的好莱坞电影中有部著名影片《一夜风流》,中文翻译得极具想象力,但其实这部电影一点没有色情和夜里的风流故事。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快要被开除的大牌记者和一个被娇生惯养的大亨女儿之间的故事,英文名字非常简单而且毫不诱人——《一夜中发生的事》,而其法语翻译则更为朴实——《纽约—迈阿密》,也就是两个人邂逅、乘坐同一辆大巴从佛罗里达去纽约的经历。
在这部风靡世界的电影中就有面包(其实是甜甜圈)蘸咖啡的镜头,这是当时美国人流行的早餐吃法,而且吃的方式也有讲究。电影中由好莱坞大名鼎鼎的帅哥盖博饰演的男主角、也就是那个失业但是很有操守的记者直面教训逃婚的富家女子不应该蘸得太久,而是蜻蜓点水般蘸一下就咬着吃。可见教养不分贫富,即便是家境再好,不肯学习的子女依然不会正确吃面包,到了社会上就遭到鄙视,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蘸着吃面包的例子其实比较少见,即便是西方世界,吃法也不尽相同,法国人就不屑于这么吃。其实他们不屑于吃挂满糖浆的甜甜圈,认为这是美国人的垃圾食品,他们有自己蘸着吃面包的方法。要知道,法国人是讲究到了极致,当我们用大碗盛菜时法国人用大盘盛汤,他们可以一顿盛宴下来从头到尾都用盘子。吃完头盘色拉后他们会用小块面包把油汁蘸干净,再送进嘴里。吃浓汤到最后当然汤汁会挂满盘子,这时候平素优雅的法国人也会用面包块蘸着剩余汤汁吃得津津有味,他们甚至将面包块当成擦布一样将盘子挂着的剩余汤汁全部擦光,吃到最后,那个盘子跟清洗了一般干净。德国前总理科尔这种吃法还被人报道过,德国女总理默克尔则更节省。
在法国,越到农村,汤就越浓,这个习惯也越盛。这源于他们节俭的传统,源于他们感恩食物的习惯。法国和德国的国家领导人经常有这方面的惊人之举,比如说用面包擦盘子再吃掉了,弯腰捡起掉在地上的食物了,自己擦皮鞋了,等等。
可以掰着吃的面包
至于面包掰着吃这一点要多讲几句。在正式餐厅,面包为什么要拿起来用手掰着吃而非用牙咬着吃没有考证,估计饿极了也会直接咬着吃,不过掰着吃确实好看一点。大家都知道法棍,就是那种跟胳膊一样长也一样粗的棍状面包。这是法国人天天吃、顿顿吃、从早到晚吃而不腻的食物,也是受政府补贴的食物。
如果说法国菜有什么国人所谓“主食”的话,这就是主食;如果说法国菜有什么“副食”的话,这也是副食。因为它早餐是主角,午餐和晚餐又成了配角,角色每天都要这么变换。和我们国人吃的“主食”多种多样不同,比如北方人喜欢吃馒头,南方人喜欢吃米饭;贵阳人喜欢早餐在街上吃一碗粉,而昆明市民则吃一碗热乎乎的米线;等等,法国人则不管从南到北还是从东到西,都无比忠诚地将法棍作为永远的主食或者副食,一生都与其相伴。吃法棍时,法国人会将其撕一小块优雅地放进嘴里,那一小块放在嘴里正合适,当然嘴小又细嚼慢咽的女士进食时面包块更小,咬得更隐蔽,咬得你看不到过程,而且他们吃饭时大部分时间闭着嘴,却能继续说话。如果想涂黄油,法国人就会将掰好的小块面包用刀抹上黄油再送进嘴里,仍然是一次一块,而不是像我们有些国人那样将黄油一次性涂满面包再咬着吃。同时,食客也不能图省事,把面包掰成众多小块放在那里,好像陕北人吃羊肉泡馍一样。法国人只是吃的时候再掰面包,掰多少吃多少,盘中永远是一块面包而不是好几块。而且最好在自己盘子上面掰,免得面包渣掉在餐布上。 法国人为此特别发明了一种铲面包屑的工具,只有手掌那么长,长相类似长蚌,金属制成,放在手心在餐桌上轻轻一刮,面包屑就被带走,餐布还是之前那样洁白。所以,吃得香是一回事,吃得赏心悦目同时又吃得香是另一回事。去国外餐厅不能饱了肚子伤了自尊,也不能花钱买罪受。
法国人吃面包有门道,做面包也有门道,看看他们的面包店,看看他们餐厅提供的面包,你就会发现平日言辞委婉、语调轻柔的法国人喜欢吃的是硬面包,有的品种硬得有棱有角得用力才能撕开,甚至扔出去能把对方头砸个包。相比之下,那些直来直去、大嗓门的美国人则喜欢吃软面包,软得一掰就掉渣。这个性格软硬和食物软硬相左的现象挺耐人寻味的。
总结一下的话可以说:软面包咬着吃,硬面包掰着吃;做成三明治的面包咬着吃,原味长面包掰着吃;在美国吃面包大部分场合咬着吃,在法国吃面包大部分场合则要掰着吃。记住这些的话就大致没错。
进餐的仪式感
在西餐中不仅吃面包有讲究,端盘子也有讲究,而且是非常重要的讲究。在中餐中吃米饭可以端碗,毕竟用两根筷子夹米粒不方便,有时候只有端碗吃才能吃个痛快。但是吃西餐既不能端盘也不能举碗,吃菜不能,喝汤也不能,端起盘子吃就跟吃中餐端起锅吃一样
粗鲁。
我经常看到用餐时各种不雅行为,如果不及时指出来,恐怕有人终其一生都不知道改进,以为习惯成自然。我们今天生活在中西方文化高度融合的时代,所以下面就和大家说说不能端起的盘子、不能摆弄的餐具,以及不能当面剔的牙。
关于盘子。我们中国人主要用碗吃饭,自古以来就是如此:米饭用碗盛,菜用碗盛,甚至酒都用碗盛,所以有大碗肉、大碗酒的说法。而西方人自古以来善用盘,盘里盛饭,盘里盛菜,盘里甚至盛汤。进入法国餐厅一眼望去,桌子上全是盘子,基本上没有碗。高级一点的餐厅桌上还可能是大盘子上摆放小盘子、平底盘子上摆放深底盘子。西餐饭前有开餐盘,之后会根据你点菜上不同的盘子,有的盘子还加热过会烫手。面对这么多令人眼花缭乱的盘子,一个铁律就是上桌后就不要动它,如果服务生摆放不到位,则可以将其调整到方便位置、也就是切割食物方便的位置,然后就不要再动了。
在吃饭过程中,盘子是永远不能端起来的。它是装你吞进肚子里食物的容器,也是你吐出残羹剩饭的垃圾桶,同时它还是你进行食品最后加工的砧板。如同菜上来时盘中食物摆放要规整有序一样,端走时也应该如此。在西方发达国家餐厅,吃饭时不会把残食放在自己盘子以外的地方这个习惯已经很久了。所以,当收拾餐具端走盘子的时候,垃圾同时被清理掉,桌面和之前一样干净。
法国人很少制造食物垃圾,吃虾时也不会上手剥虾皮,始终用刀叉解决问题,那样显然不如手快,他们知道这点,但是仍然如此,就是要保持吃相。如果仍有残余虾皮无法用刀叉剥掉,他们会径自将其吞进肚里。比如像吃葡萄这样的水果,我们国人、尤其是那些淑女般的女性,不仅吐籽,还会剥皮,于是吃一点水果餐桌上就会多出不少垃圾。其实葡萄皮并不好剥,需要细心,会弄脏手,还得有大把大把时间才行。
在法国,你会发现那些平时举止优雅的法国女士吃葡萄时很原始,不但连皮吃,有时遇到籽都不吐。法国人是讲吃也会吃的民族,即便遇到自己心仪的美食,也能维护自己咀嚼食物的形象。当然了,他们也知道葡萄皮和葡萄籽都有营养,吃下去没有坏处。大家可能不知道,在遍布纽约街头各种维生素专卖店中,以葡萄籽为主的维生素占据着很重要的柜台,已经热销多年了,其价格比葡萄不知道贵多少倍!
不能端盘子吃饭是个原则,可以端起盘子只有几种例外:一是人多服务生无法靠近收拾残局时你可以将盘子端给他;二是去法国人家做客,在女主人盛菜时你要把盘子端起来凑到主人的菜盆面前,免得她不方便。除此之外,盘子永远要在桌子上不能动。这样就涉及刀
叉了。
盘子不能端起来,刀叉不能乱放。刀叉不止是切割,还是剔出虾肉、叉起菜肴、卷起意大利面的有效工具。在中国,大家吃面都有那种吸进去呼噜噜、挑起来长长无尽头不知道从哪里咬断的经历。和法国人一起吃面不仅听不到呼噜噜的声音,还没有从哪里咬断面条的问题。因为他们会用叉子几乎垂直地插入面条中,一次次顺时针翻转将面条卷起直到尽头,卷成一团线的形状,之后将排列整齐的面条直接送进嘴里。他们会不嫌麻烦一次次重复这样的动作,直到最后,吃得无声无息,令人叹为观止。
至于刀叉摆放大家都略知一二,这里主要说说用餐行为。一顿正式西餐的餐具好几套,盘子两边各有大小不同的刀叉,盘子前方会有更小的刀和小勺用来涂抹黄油和吃甜点的。两边的刀叉按照左叉右刀规矩摆放,就是左手持叉右手持刀,但是如果不用刀只用叉时则可以右手持叉直到主菜吃完,吃饭时要从外侧开始拿餐具,较小的刀叉吃前菜,较大的刀叉吃主菜。
面包是不能用刀切割的;黄油是不能拿小勺涂抹的,而是用刀;如果有骨头要吐出来,可以用手从嘴里取出,当然隐蔽地取出最好,之后放在自己盘内的边缘,而不是盘子外桌上,更不是地上。注意观察的话,你会发现西方人吃饭后只需收拾桌子,餐桌布和之前一样白,更不用掃地。所以无论几波食客过后,地都是那样干净。
刀叉不用时可以将其放在自己盘子的两侧,可以分别将刀叉头部搭在盘子上表示继续吃,如果将刀叉都并排放在盘子中央的话常常表示已经吃完,剩余的不想再吃,服务生可以端走了。摆弄餐具是不礼貌的,也表现了你内心不静,心神不定。吃饭时也不要把菜拨来拨去,就像有的国人用筷子夹起来放下、再夹起来再放下那种陋习一样。即便是自己的盘子,这个动作也是不好看的。同时还要记住也不要把刀叉放在自己餐盘范围以外,就像国内不少人吃饭将沾过自己口水的筷子搭在公共盘子上一样,这些都是不礼貌的行为。刀叉是自己的用餐工具,盘子是自己的切割砧板,所以只能放在自己的区域而不是桌子上的公共区域。
在餐桌上最好不要剔牙,更不要用刀叉剔牙,那样的话也太失礼了,想想看,明晃晃的叉子进到张开的大嘴里是什么样的形象?!这种例子并不少见,因为国人饭后剔牙已经成为一个习惯。所以在国内餐厅都要准备牙签,有的牙签径自放在桌上,好像没有牙签服务就没到位一样。西方人不这么想,在法国,没有餐厅服务生会主动把牙签放在桌上,但是你如果要求,他们会拿上来单独给你,这也是出于卫生和方便顾客的双重标准。
法国人自己从来不会当着你面剔牙的,他们并非牙口一定比我们好,也不是吃东西不塞食物,而是他们忍受痛苦的能力超强。他们更看重自己的形象,当面剔牙,这是个很难看的样子,也是教养低于对方的一种暗示。所以他们尽管难受,也依然会保持尊严。对于中国客人剔牙后再吐在地上的行为他们会默不作声,但他们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
不过,有些国人饭后剔牙的习惯就是改不了,那到了西方国家餐厅怎么办?我的建议是,索要牙签后去一趟洗手间,在那里悄悄处理一下,因为去洗手间是正常行为。看菜吃饭、见人下菜碟这句话其实有其合理性,就是入乡随俗,尤其要遵从那些公认的价值观。这里讲的看上去过于细枝末节,但不是有细节决定成败的说法吗?实际上我们国人有时往往输在细节上,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
察言观色,要会学习,要懂得自尊、尊他,最后才能赢得他尊。我认识的人中有的不善于学习,不善于观察,不屑于生活小事,虽然和法国人接触很多,甚至获得了法国国籍,仍然不了解法国人习性,在法国餐厅中还咬着吃法棍。
之前我讲到因为吃相这种细节,忍无可忍的日本餐馆老板赶走中国女游客的事情,那两个女孩败坏的是中国人的名声。如果我们不及时纠正自己的毛病,是不是太可悲了?
(责编:常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