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学科作为高中教学阶段的重要学科,要想更好地保证数学教学的效率,就要积极应用多种思维方式,有效掌握数学思维方法和规律,积极改变人的智力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通过让学生进行发散性的思考,这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而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能够通过改变学生的思维模式,建立学生的双向思维能力,大大提升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因此,本文就对高中数学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深入的分析,希望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发散思维;逆向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教学意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逆向思维作为一项容易被人忽视的思维方式,由于很多教师不够重视对于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导致学生并没有将逆向思维当成学习的重要内容,从而没有建立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注重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潜力,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
一、要在备课中积极灌输逆向思维
要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能力,就要充分认识到逆向思維的本质,还要明确逆向思维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实际教学、解题中进行有效操练,逐渐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能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在备课中积极灌输逆向思维,因为备课就是教学准备和基础部分。所以教师在高中数学备课过程中,就要在当中积极融合逆向思维方式,从而引导、提示学生应用逆向思维来思考问题,教师通过在不同教学内容中,融合逆向思维进行不断疏导,有效强化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在遇到相关的数学问题之后,当其在用顺向思维解决不了的时候,就可以运用逆向思维方式来进行分析、思考和解决。
二、积极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顾名思义,逆向思维就是指从事物的现象中发觉本质,从相关事物之间的关系与联系,来揭示当中的规律,并从最终的结论出发,得出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关系。由于高中数学学科本身就有着逻辑性、抽象性较强的特征,直接从问题中的条件求出结果,会有一定的困难,那么就可以从反方向的角度思考,运用逆向思维就可以有效解决相关问题。例如: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D,若存在非零实数m满足∨x∈M(M D),均有x+m∈D,且f(x+m)≥f(x),则称f(x)为M上的m高调函数。如果定义域为R的函数f(x)是奇函数,当x≥0时,f(x)=|x-a■|-a■,且f(x)为R上的4高调函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本题是通过给定一个新定义的题,着重考察学生的能力,很多学生在该题解答过程中,往往很难下手,所以这就需要结合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
三、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发散思考
逆向思维本身就包含了反向推理、反证法和假设法等,都属于变相的逆向思维方式,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在概念、公式等各方面进行逆向推理,这样对于提升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在数学问题解答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解法进行分散思考,比如在三角函数问题解答过程中,特别是三角恒等变形,其解法各有不同。那么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对其解法进行发散思考,让学生探讨一题多解的方法,让学生在问题解答中找到获取成就感,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例如:cos2θ=■,求sin■θ+cos■θ的值。从其结论入手,sin■θ+cos■θ=(sin■θ+cos■θ)■-2sin■θ+cos■θ=1-2sin■θ+cos■θ=1-■sin■2θ。再从cos2θ=■,cos■2θ=■,sin■2θ=■,将其带入到公式中,求出sin■θ+cos■θ=■。另外还可以利用二倍角cos2θ=2cos■θ-1=1-2sin■θ,得出sin■θ=■,sin■θ=■,cos■θ=■,cos■θ=■,因此sin■θ+cos■θ=■。通过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解法进行发散性的思考,寻求更多的问题解法,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四、引导学生对问题结论进行发散
要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能力,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对问题结论进行发散性思考,这就是指在确定了已知条件之后,没有现成的结论,让学生自己来探寻相关的结论,进行求解。比如,得知sinα+sinβ=■,cosα+cosβ=■,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从当中能够得出那些结论。这样就可以得出(sinα+sinβ)■+(cosα+cosβ)■,得出cos(α-β)=-■;(sinα+sinβ)■-(cosα+cosβ)■再和差化积,2cos(α+β)[cos(α-β)+1]=-■,这就得到cos(α+β)=-■。教师可以通过引进各种开放型的问题,引导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不单要考量条件本身,还要考量各个条件之间的关系,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要想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要注重提升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样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翠娥.浅谈如何解决高中数学思维障碍[J].求知导刊,2015(22):108
[2]牟春.浅谈高中数学的发散思维训练六法[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09):290
[3]杨春茹.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研究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8
[4]刘玉,刘琳.从一题多解谈高中数学的发散思维[J].今日科苑,2007(24):231
【关键词】高中数学;发散思维;逆向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教学意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逆向思维作为一项容易被人忽视的思维方式,由于很多教师不够重视对于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导致学生并没有将逆向思维当成学习的重要内容,从而没有建立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注重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潜力,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
一、要在备课中积极灌输逆向思维
要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能力,就要充分认识到逆向思維的本质,还要明确逆向思维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实际教学、解题中进行有效操练,逐渐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能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在备课中积极灌输逆向思维,因为备课就是教学准备和基础部分。所以教师在高中数学备课过程中,就要在当中积极融合逆向思维方式,从而引导、提示学生应用逆向思维来思考问题,教师通过在不同教学内容中,融合逆向思维进行不断疏导,有效强化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在遇到相关的数学问题之后,当其在用顺向思维解决不了的时候,就可以运用逆向思维方式来进行分析、思考和解决。
二、积极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顾名思义,逆向思维就是指从事物的现象中发觉本质,从相关事物之间的关系与联系,来揭示当中的规律,并从最终的结论出发,得出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关系。由于高中数学学科本身就有着逻辑性、抽象性较强的特征,直接从问题中的条件求出结果,会有一定的困难,那么就可以从反方向的角度思考,运用逆向思维就可以有效解决相关问题。例如: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D,若存在非零实数m满足∨x∈M(M D),均有x+m∈D,且f(x+m)≥f(x),则称f(x)为M上的m高调函数。如果定义域为R的函数f(x)是奇函数,当x≥0时,f(x)=|x-a■|-a■,且f(x)为R上的4高调函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本题是通过给定一个新定义的题,着重考察学生的能力,很多学生在该题解答过程中,往往很难下手,所以这就需要结合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
三、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发散思考
逆向思维本身就包含了反向推理、反证法和假设法等,都属于变相的逆向思维方式,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在概念、公式等各方面进行逆向推理,这样对于提升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在数学问题解答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解法进行分散思考,比如在三角函数问题解答过程中,特别是三角恒等变形,其解法各有不同。那么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对其解法进行发散思考,让学生探讨一题多解的方法,让学生在问题解答中找到获取成就感,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例如:cos2θ=■,求sin■θ+cos■θ的值。从其结论入手,sin■θ+cos■θ=(sin■θ+cos■θ)■-2sin■θ+cos■θ=1-2sin■θ+cos■θ=1-■sin■2θ。再从cos2θ=■,cos■2θ=■,sin■2θ=■,将其带入到公式中,求出sin■θ+cos■θ=■。另外还可以利用二倍角cos2θ=2cos■θ-1=1-2sin■θ,得出sin■θ=■,sin■θ=■,cos■θ=■,cos■θ=■,因此sin■θ+cos■θ=■。通过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解法进行发散性的思考,寻求更多的问题解法,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四、引导学生对问题结论进行发散
要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能力,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对问题结论进行发散性思考,这就是指在确定了已知条件之后,没有现成的结论,让学生自己来探寻相关的结论,进行求解。比如,得知sinα+sinβ=■,cosα+cosβ=■,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从当中能够得出那些结论。这样就可以得出(sinα+sinβ)■+(cosα+cosβ)■,得出cos(α-β)=-■;(sinα+sinβ)■-(cosα+cosβ)■再和差化积,2cos(α+β)[cos(α-β)+1]=-■,这就得到cos(α+β)=-■。教师可以通过引进各种开放型的问题,引导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不单要考量条件本身,还要考量各个条件之间的关系,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要想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要注重提升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样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翠娥.浅谈如何解决高中数学思维障碍[J].求知导刊,2015(22):108
[2]牟春.浅谈高中数学的发散思维训练六法[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09):290
[3]杨春茹.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研究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8
[4]刘玉,刘琳.从一题多解谈高中数学的发散思维[J].今日科苑,2007(24):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