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联心理学家赞科夫认为:“教学应当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发展上尽他自己最大的可能性取得最大的成果。”要使全班学生都得到发展,必须解决好学困生的问题。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对学困生必须做到真诚以待,关心、热爱,扎扎实实地做好具体的工作,“学困生”是可以向好的方面转化的。笔者认为,转变学困生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帮助学困生树立新的学习目标
1.每个升入中学的学生都有一种新鲜感、自豪感,也都有重新开始学一番的潜在愿望。这时,教育者一定要及时帮助他们树立新的学习目标,这样他们才不会松懈,才能使他们尽快适应中学多学科的要求,适应从儿童到少年的过度。
2.(1)不要妄下结论。教师不要轻易说出如“你这样下去毫无出息”等话,因为这不但起不到教育的效果,还会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个“无用的人”,认为自己怎样努力都没有用,因此产生自卑感。(2)多发现“闪光点”。自信是靠克服障碍,培养意志品质而来的,也靠一次次微小的成绩来增强,使学困生认为自己也能取得一定进步 ,就增强了学生取得更多、更大的成绩的希望和勇气,学生的自卑感就会悄然退去。(3)满足引导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教师不要只用学习成绩等来展现学生的自我表现欲,要尽可能地让学困生持有优势。
3.(1)教师应做到:爱护学生、一视同仁地评价学生,恰当对待学困生,不歧视学困生。评价学生要合理,这样才能消除产生的反感。(2)教师消除学困生逆反心理,在批评这些学困生时应掌握分寸,注意方式,同时更多地关心爱护他们,及时发现和肯定他们的闪光点。多加鼓励,扬长避短,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此引起师生情感的共鸣。(3)教师还应该做到,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尊重学困生、爱护学困生、讲究教育方法,增强他们对老师的信任感,疏通师生之间的心理通道。(4)教师向家长反映情况要符合实际。教师要做好做细家长工作,告诫家长如何配合教师教育子女,不要采取粗暴的方式打骂孩子。同家长交谈时要使他们感到老师是来帮助、关心的,并非是来“告状”的。(5)教师应经常与学困生们个别谈心,从心理上逐步与其沟通,逐步使他们感到教师的友好与真诚,增强教师教诲的感染力。
4.教给学困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要经常找学生谈心,帮助学困生了解学习情况,分析掌握合乎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学困生养成勤于总结、乐于思考和自我调节的习惯,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
5.帮助学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只有这样才能使学困生克服一切困难,看到光明,看到希望,树立信心。
二、合理的家庭教育
1.家长不能过分地溺爱,娇宠孩子。家长应多学一些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其他教育理论,以科学的方法教育学困生,使其消除心理障碍。
2.家长应尊重和理解孩子,学困生的家长更应尊重孩子的人格,使其对家长产生真挚的爱,从而引起感情的共鸣。
3.家长应正确认识、评价自己的孩子。望子成龙是每位家长的期盼,但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对孩子特别是学困生应提出实事求是的目标,使学困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其克服压抑的心理。
三、要有正确的学校教育
1.对学困生要平等、尊重、信任。学困生也是人,他们也有人格尊严。教育工作者要平等相待,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心理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渴望。尊重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在此基础上沟通与学生的感情,排除心理上的障碍。
2.提倡疏导沟通。对学困生要求不能用不正当手段对待,更不能随意训斥和惩罚。要通过感情交流,意识沟通,热情帮助,积极引导,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使学困生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3.要正确对待学困生,关爱学困生。关心学生,热爱学生是中小学职业道德所要求的,也是作为一名合格中小学教师最起码的道德水准。一般情况下,学困生都会受到同学的冷眼看待。要转变学困生,关键在于要有正确的态度对待学困生,对他们要关心,要热爱。
4.因材施教。即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帮助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学困生”成因各有各的特点,找出原因以后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除此之外,对学困生教育转化工作,还需要社会、家庭相互配合,共同教育。总之,转化学困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只要认真总结,不断积累经验,我相信一定能够创造出一条转变学困生的成功之路。
(责任编辑 黄 晓)
一、帮助学困生树立新的学习目标
1.每个升入中学的学生都有一种新鲜感、自豪感,也都有重新开始学一番的潜在愿望。这时,教育者一定要及时帮助他们树立新的学习目标,这样他们才不会松懈,才能使他们尽快适应中学多学科的要求,适应从儿童到少年的过度。
2.(1)不要妄下结论。教师不要轻易说出如“你这样下去毫无出息”等话,因为这不但起不到教育的效果,还会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个“无用的人”,认为自己怎样努力都没有用,因此产生自卑感。(2)多发现“闪光点”。自信是靠克服障碍,培养意志品质而来的,也靠一次次微小的成绩来增强,使学困生认为自己也能取得一定进步 ,就增强了学生取得更多、更大的成绩的希望和勇气,学生的自卑感就会悄然退去。(3)满足引导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教师不要只用学习成绩等来展现学生的自我表现欲,要尽可能地让学困生持有优势。
3.(1)教师应做到:爱护学生、一视同仁地评价学生,恰当对待学困生,不歧视学困生。评价学生要合理,这样才能消除产生的反感。(2)教师消除学困生逆反心理,在批评这些学困生时应掌握分寸,注意方式,同时更多地关心爱护他们,及时发现和肯定他们的闪光点。多加鼓励,扬长避短,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此引起师生情感的共鸣。(3)教师还应该做到,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尊重学困生、爱护学困生、讲究教育方法,增强他们对老师的信任感,疏通师生之间的心理通道。(4)教师向家长反映情况要符合实际。教师要做好做细家长工作,告诫家长如何配合教师教育子女,不要采取粗暴的方式打骂孩子。同家长交谈时要使他们感到老师是来帮助、关心的,并非是来“告状”的。(5)教师应经常与学困生们个别谈心,从心理上逐步与其沟通,逐步使他们感到教师的友好与真诚,增强教师教诲的感染力。
4.教给学困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要经常找学生谈心,帮助学困生了解学习情况,分析掌握合乎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学困生养成勤于总结、乐于思考和自我调节的习惯,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
5.帮助学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只有这样才能使学困生克服一切困难,看到光明,看到希望,树立信心。
二、合理的家庭教育
1.家长不能过分地溺爱,娇宠孩子。家长应多学一些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其他教育理论,以科学的方法教育学困生,使其消除心理障碍。
2.家长应尊重和理解孩子,学困生的家长更应尊重孩子的人格,使其对家长产生真挚的爱,从而引起感情的共鸣。
3.家长应正确认识、评价自己的孩子。望子成龙是每位家长的期盼,但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对孩子特别是学困生应提出实事求是的目标,使学困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其克服压抑的心理。
三、要有正确的学校教育
1.对学困生要平等、尊重、信任。学困生也是人,他们也有人格尊严。教育工作者要平等相待,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心理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渴望。尊重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在此基础上沟通与学生的感情,排除心理上的障碍。
2.提倡疏导沟通。对学困生要求不能用不正当手段对待,更不能随意训斥和惩罚。要通过感情交流,意识沟通,热情帮助,积极引导,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使学困生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3.要正确对待学困生,关爱学困生。关心学生,热爱学生是中小学职业道德所要求的,也是作为一名合格中小学教师最起码的道德水准。一般情况下,学困生都会受到同学的冷眼看待。要转变学困生,关键在于要有正确的态度对待学困生,对他们要关心,要热爱。
4.因材施教。即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帮助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学困生”成因各有各的特点,找出原因以后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除此之外,对学困生教育转化工作,还需要社会、家庭相互配合,共同教育。总之,转化学困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只要认真总结,不断积累经验,我相信一定能够创造出一条转变学困生的成功之路。
(责任编辑 黄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