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超写实雕塑艺术在上世纪中期才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流派。除了讲求对塑造的整体控制外,挑战极限式的细节刻画是其作品的主要特征。将超写实技法运用到雕塑教学中并成为一门课程,在各大艺术院校中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较早起步。本文将从大纲设置、教学目的、成果展示等方面简要的介绍这门课程。
关键词:超写实雕塑;雕塑教学;细节刻画;后期加工
Abstract: The hyperrealism sculpture had become an independent artistic style in the middle of 20th century.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style is the superlative details as well as total control of the work.The Sculpture Department of Guangzhou Fine Arts Academy has started earlier to put those skills into sculpture teaching and promote it to be a course.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is course from general outline setting, teaching aims, achievement exhibition and so on.
Key Words:hyperrealism, sculpture teaching,details description,later processing
概况
超写实主义又称超级写实主义、新现实主义和照相写实主义,源自并兴盛于美国。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超出寻常范围,超出一般等级的写实技巧。这种技巧的出现冲破了传统的写实主义界限,追求现代文化的理念,把逼真的形和理念的意合为一体。运用在雕塑艺术中,这种技法除了要求对塑造对象整体形象强有力的控制以外,更多的是挑战极限式的对细节的刻画。正是这种“明察秋毫”的还原,使作品具有其他表现技法不能代替的视觉感受。这种作品我们就称之为——超写实雕塑。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美国出现了安德烈、汉森等人。在这些人出现以前,真正意义上的超写实雕塑艺术还没有独立为一种艺术流派,而只是被认为是对自然机械描摹的一种技法。随着人文思辨的介入,使此类作品逐渐引发人们的关注与思考,并进入到殿堂级的美术馆与经典的传统美术作品并立一席。除了刚才提到的鼻祖级人物以外,后来出现的 让·穆克、格里厄姆·贝利等人使这一艺术形式更加令人侧目。超写实雕塑发展到今天,这颗经过演绎、进化的种子种植在后现代艺术这块肥沃宽阔的土地上,又滋生出各种风格迥异、千奇百怪的花。但说到底真正优秀的超写实作品绝不仅仅停留在酷似对象的表层上,而是具有超越表层满足愉悦,获得智性思考的意义。极致的真实只是一个躯壳,真正诉诸人内心的是作品背后的主观性以及意义表达。
现代意义的超写实雕塑和传统的写实雕塑在单纯的技巧上有着极大区别。这里起主导作用的是现代技术和工艺。科学技术与雕塑艺术的融合再生,是当代超写实雕塑的一大发展趋向。高分子还原材料的选用,日益完善的现代工艺技术,化工材料的日新月异,这些都是使超写实技术不断挑战极限的有效助力。随着3d技术的发展,也出现了虚拟三维空间造型的超写实数字雕塑。这种技术在理论上来说可以无限制地细化塑造。在好莱坞大片和高仿真的网络游戏上我们已经领会了这些数字雕塑的视觉冲击力。目前美、日等发达国家正将机器人技术和类人形雕塑相结合,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出现不仅外形酷似,而且能模拟人类行为的智能机械生命体,这也是超写实技术和科技结合的一种极端范例。
教学中的运用
超写实雕塑课从2008年进入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的教学大纲,为五年级上学期实验艺术方向的必修课,周期长达十周。从无到有,由浅入深,这门课程逐年完善,渐次积累,其所涉及的技巧也成为了本系毕业创作的有力技术支持与材料运用延伸,使作品呈现出更为多元化的面貌。课程的设置旨在使学生了解掌握更广泛的写实雕塑知识,系统强化他们对超写实雕塑和借助材料特性实现物象还原的研究探索。促使其以关注现实与再现物象为切入点,进而追问写实雕塑在当代艺术中的价值和意义。
除了在前文提到的教学目的外,在教学原则和任务方面大纲有如下规定:超级写实雕塑艺术语言研究旨在传统写实雕塑技术训练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探讨和掌握摹写及塑造物象的技术,并结合作品材料的转换训练,使学生在处理雕塑肌理、质感、色泽及掌握特殊材料加工等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培养学生超级写实雕塑的塑造能力,同时将当代艺术语言及观念表达自然地融入到作品制作中去。这段话透露了几个关键信息:一是要以传统的写实技术为基础。学生们经过4年的学习,在人体动态、解剖知识,以及雕塑的空间感、体量感、形式感上都进行了系统的学院派训练,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这些能力。本课程就是要以这些专业技能为依托,完成一个不同于以往写生课的超写实作品;二是讲究材料转换。作品的泥塑工作完成了,转换为什么材料也是关键因素。在这一步骤不只是简单的翻制加工,还有综合材料以及道具的介入;三是强调后期加工。这一点极其重要,此步骤能直接拉开超写实雕塑和传统写实雕塑之间的距离。以人体习作为例,一般要求比例准确,动态自然,结构合理等等,但超写实的人体不光有以上要求,在着色、表面肌理、毛发、甚至触感上都要接近真人。那么这些要求就不是普通的泥塑人体能够达到的。而超写实雕塑恰恰就是在以上方面具有更加真实、更加直接的表现力;四是关注观念的引入。“超写实”在刚刚出现的时候就给人以反传统的面貌。它和传统的写实技巧格格不入,可以说其产生不光是一种“技”,更是一种全新的观念。在课程中,对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是学到一门技艺,更希望引发他们智性的思考,关注超写实艺术所存在的精神内核。
在10周左右完成一件超写实作品对大多数同学都是一个挑战,他们之前都从未接触过这种毫发毕现的塑造方式。做基本形还能把握得较好,但进入到肌理处理、表面着色、硅胶翻制、植毛、制作道具等步骤他们就完全陌生了.通过为期10周的系统学习,在不厌其烦的塑造和实验中一件件作品逐渐丰富完整,与作品同时生长的还有同学们的自信与满足。
作品呈现
1. 极致、真实——仿真人的塑造。
仿真人的制作技巧是这门课程的基础。迄今为止仿真人的材料已经有了多种的选择。蜡像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但它表面有轻微反光,质感触感也和人体肌肤有一定差距。另外蜡像只适合在室内保存,因为温度的变化还是会使蜡像产生变形。另外一种材料是高分子树脂材料,这种材料比蜡的变形系数要小得多,也易于上色,缺点是没有真实的触感。现在比较常用的仿真人材料是硅胶(也称矽胶),这种材料有着和真人肌肤相近的温润触感,加上内撑以后不易变形,能耐高温。这些优点是前面两种材料所不能比拟的,但硅胶也有它的弱点:它的表面附着力比较差,用普通的丙烯颜料和油画颜料上色都难以附着;其次它属于软性材料,不像玻璃钢材料那样易于打磨。也不像蜡一样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此硅胶像翻制以后所留下的分模线很难修理平整。
教学中主要介绍给学生的是如何运用硅胶材料制作超写实作品,解决普通写生课和材料课没有接触到的技术难点是教学的重点。作为任课教师,笔者在课堂上、下做了大量的技术实验,也进行了一系列的艺术创作,如以胖女儿为原形制作的作品《小乖》,长2.4m,是全国最大的单体硅胶像。在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也利用硅胶材料的特殊质感制作出一件件面貌各异的作品。如06级梁珏的《爷就是高兴!》塑造了一位浑身沾满煤灰,只露出忽闪的双眼和一口闪亮白牙的矿工,令人惊叹的细节还原配合等比例精心制作的道具,使观众对此件作品过目难忘,也试图引发人们对矿工这一特殊群体的社会关注。
2.还原、再现——超写实技法在当代雕塑中的运用。
从形体塑造到皮肤上色以及表面肌理、褶皱变化的处理,这些技法在优秀的超写实雕塑中无所不用其极。其意义就在于运用高超的写实技巧和视觉欺骗的基本方法,使观众产生一种不可抑制的触摸欲望,去验证一下他们的真实性,试试这些“生命”是否温暖、柔软。这种被精心篡改的真实获得了超出作品视觉效果之外的意义。
在掌握了这些技巧之后如何将其运用到后续创作中去,是每个同学都应思索的问题。在毕业创作中他们的作品不再局限于做仿真的人物造型,而是在题材选择和精神内涵上将这种技法赋予更为宽泛的当代性,完成了不少技术完善、观念新颖的作品。
04级马景仁的作品《沉默的诉说》独辟蹊径,他将在课程中学到的上色、植毛技术进行了创造性的运用——在仿真的人皮上用人体不同部位的毛发“种植”出中国传统的水墨山水画。材料的智慧转化使作品注入了源于传统却不断异化的新文脉。
05级黄成的作品《升高50厘米的幸福》用极其细腻的手法塑造了一头惬意侧卧,正在拔火罐的猪。耳朵上的苍蝇是一个感应器,在观众靠近的时候,会发出震耳欲聋的呼噜。事无巨细还原动物体貌的同时也掺杂了拟人化塑造,使作品具有让人会心一笑的戏谑意味。
06级叶肇华的作品《哇!被卖力》用昂贵的倍耐力轮胎与奔驰车辋为母体,尝试将超写实技法与浮雕相结合,塑造在压迫下而挣扎生存的面孔。作品取倍耐力轮胎的谐音命名为“被卖力”,表现出现作者诙谐的智性思考。
3.实践、应用——动漫手办模型的制作
手办又叫首版,是指自制的,工序复杂的模型,多用高级树脂作为原料,然后小批量生产。动漫手办是指以热门动漫主角为原型塑造出的人物模型。在具体的塑造与后期处理上手办的制作方法和超写实技巧有诸多共通之处。特别是高端玩家在产品的工艺上追求高仿真的细节和高级别的材料,这种产品的制作没有扎实的立体造型手段与精到的细节处理手法绝不可能完成。课程中有部分同学对手办模型情有独钟,结合其独特的制作技法与材料工艺并将超写实技巧运用于其中,做出了极为精巧细腻的作品。他们在毕业后联合成立了超写实工作室,专门制作手办模型、仿真人和与之相关的艺术品。特别是手办模型的制作,使他们将课堂所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逐渐打开市场,走上了创业之路。
04级陆兴龙在2008年接触到这门课程。毕业之后把超写实技巧应用到手办创作中,并与相关的加工厂家进行了合作,在具体的艺术实践中继续完善技术细节。作品《惩罚者》表现的是好莱坞明星雷的·史蒂文森在电影中的角色形象。成品比例为1:9,头部高约为5cm。成品材料为低温pvc玩具材料,加pvc漆着色而成,所有道具都是手工制作而成。这是超写实技巧走向实际应用的结合,也是艺术创作跟工业生产结合。
3年的播种、生长、成熟,和这些优秀的作品一样,这门课程也经历了开始的忐忑和最后的欣喜,在不断地改进和调整中逐步融入整体的教学体系,并成为广美雕塑系的一门特色课程。后续的发展中,超写实课会立足于技术的研究与改进,“技”与“道”协调、并立,使学生在今后的艺术创作中尽所能地延展写实雕塑在当代艺术语境中的作用。
(张弦 广州美术学院)
关键词:超写实雕塑;雕塑教学;细节刻画;后期加工
Abstract: The hyperrealism sculpture had become an independent artistic style in the middle of 20th century.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style is the superlative details as well as total control of the work.The Sculpture Department of Guangzhou Fine Arts Academy has started earlier to put those skills into sculpture teaching and promote it to be a course.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is course from general outline setting, teaching aims, achievement exhibition and so on.
Key Words:hyperrealism, sculpture teaching,details description,later processing
概况
超写实主义又称超级写实主义、新现实主义和照相写实主义,源自并兴盛于美国。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超出寻常范围,超出一般等级的写实技巧。这种技巧的出现冲破了传统的写实主义界限,追求现代文化的理念,把逼真的形和理念的意合为一体。运用在雕塑艺术中,这种技法除了要求对塑造对象整体形象强有力的控制以外,更多的是挑战极限式的对细节的刻画。正是这种“明察秋毫”的还原,使作品具有其他表现技法不能代替的视觉感受。这种作品我们就称之为——超写实雕塑。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美国出现了安德烈、汉森等人。在这些人出现以前,真正意义上的超写实雕塑艺术还没有独立为一种艺术流派,而只是被认为是对自然机械描摹的一种技法。随着人文思辨的介入,使此类作品逐渐引发人们的关注与思考,并进入到殿堂级的美术馆与经典的传统美术作品并立一席。除了刚才提到的鼻祖级人物以外,后来出现的 让·穆克、格里厄姆·贝利等人使这一艺术形式更加令人侧目。超写实雕塑发展到今天,这颗经过演绎、进化的种子种植在后现代艺术这块肥沃宽阔的土地上,又滋生出各种风格迥异、千奇百怪的花。但说到底真正优秀的超写实作品绝不仅仅停留在酷似对象的表层上,而是具有超越表层满足愉悦,获得智性思考的意义。极致的真实只是一个躯壳,真正诉诸人内心的是作品背后的主观性以及意义表达。
现代意义的超写实雕塑和传统的写实雕塑在单纯的技巧上有着极大区别。这里起主导作用的是现代技术和工艺。科学技术与雕塑艺术的融合再生,是当代超写实雕塑的一大发展趋向。高分子还原材料的选用,日益完善的现代工艺技术,化工材料的日新月异,这些都是使超写实技术不断挑战极限的有效助力。随着3d技术的发展,也出现了虚拟三维空间造型的超写实数字雕塑。这种技术在理论上来说可以无限制地细化塑造。在好莱坞大片和高仿真的网络游戏上我们已经领会了这些数字雕塑的视觉冲击力。目前美、日等发达国家正将机器人技术和类人形雕塑相结合,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出现不仅外形酷似,而且能模拟人类行为的智能机械生命体,这也是超写实技术和科技结合的一种极端范例。
教学中的运用
超写实雕塑课从2008年进入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的教学大纲,为五年级上学期实验艺术方向的必修课,周期长达十周。从无到有,由浅入深,这门课程逐年完善,渐次积累,其所涉及的技巧也成为了本系毕业创作的有力技术支持与材料运用延伸,使作品呈现出更为多元化的面貌。课程的设置旨在使学生了解掌握更广泛的写实雕塑知识,系统强化他们对超写实雕塑和借助材料特性实现物象还原的研究探索。促使其以关注现实与再现物象为切入点,进而追问写实雕塑在当代艺术中的价值和意义。
除了在前文提到的教学目的外,在教学原则和任务方面大纲有如下规定:超级写实雕塑艺术语言研究旨在传统写实雕塑技术训练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探讨和掌握摹写及塑造物象的技术,并结合作品材料的转换训练,使学生在处理雕塑肌理、质感、色泽及掌握特殊材料加工等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培养学生超级写实雕塑的塑造能力,同时将当代艺术语言及观念表达自然地融入到作品制作中去。这段话透露了几个关键信息:一是要以传统的写实技术为基础。学生们经过4年的学习,在人体动态、解剖知识,以及雕塑的空间感、体量感、形式感上都进行了系统的学院派训练,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这些能力。本课程就是要以这些专业技能为依托,完成一个不同于以往写生课的超写实作品;二是讲究材料转换。作品的泥塑工作完成了,转换为什么材料也是关键因素。在这一步骤不只是简单的翻制加工,还有综合材料以及道具的介入;三是强调后期加工。这一点极其重要,此步骤能直接拉开超写实雕塑和传统写实雕塑之间的距离。以人体习作为例,一般要求比例准确,动态自然,结构合理等等,但超写实的人体不光有以上要求,在着色、表面肌理、毛发、甚至触感上都要接近真人。那么这些要求就不是普通的泥塑人体能够达到的。而超写实雕塑恰恰就是在以上方面具有更加真实、更加直接的表现力;四是关注观念的引入。“超写实”在刚刚出现的时候就给人以反传统的面貌。它和传统的写实技巧格格不入,可以说其产生不光是一种“技”,更是一种全新的观念。在课程中,对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是学到一门技艺,更希望引发他们智性的思考,关注超写实艺术所存在的精神内核。
在10周左右完成一件超写实作品对大多数同学都是一个挑战,他们之前都从未接触过这种毫发毕现的塑造方式。做基本形还能把握得较好,但进入到肌理处理、表面着色、硅胶翻制、植毛、制作道具等步骤他们就完全陌生了.通过为期10周的系统学习,在不厌其烦的塑造和实验中一件件作品逐渐丰富完整,与作品同时生长的还有同学们的自信与满足。
作品呈现
1. 极致、真实——仿真人的塑造。
仿真人的制作技巧是这门课程的基础。迄今为止仿真人的材料已经有了多种的选择。蜡像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但它表面有轻微反光,质感触感也和人体肌肤有一定差距。另外蜡像只适合在室内保存,因为温度的变化还是会使蜡像产生变形。另外一种材料是高分子树脂材料,这种材料比蜡的变形系数要小得多,也易于上色,缺点是没有真实的触感。现在比较常用的仿真人材料是硅胶(也称矽胶),这种材料有着和真人肌肤相近的温润触感,加上内撑以后不易变形,能耐高温。这些优点是前面两种材料所不能比拟的,但硅胶也有它的弱点:它的表面附着力比较差,用普通的丙烯颜料和油画颜料上色都难以附着;其次它属于软性材料,不像玻璃钢材料那样易于打磨。也不像蜡一样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此硅胶像翻制以后所留下的分模线很难修理平整。
教学中主要介绍给学生的是如何运用硅胶材料制作超写实作品,解决普通写生课和材料课没有接触到的技术难点是教学的重点。作为任课教师,笔者在课堂上、下做了大量的技术实验,也进行了一系列的艺术创作,如以胖女儿为原形制作的作品《小乖》,长2.4m,是全国最大的单体硅胶像。在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也利用硅胶材料的特殊质感制作出一件件面貌各异的作品。如06级梁珏的《爷就是高兴!》塑造了一位浑身沾满煤灰,只露出忽闪的双眼和一口闪亮白牙的矿工,令人惊叹的细节还原配合等比例精心制作的道具,使观众对此件作品过目难忘,也试图引发人们对矿工这一特殊群体的社会关注。
2.还原、再现——超写实技法在当代雕塑中的运用。
从形体塑造到皮肤上色以及表面肌理、褶皱变化的处理,这些技法在优秀的超写实雕塑中无所不用其极。其意义就在于运用高超的写实技巧和视觉欺骗的基本方法,使观众产生一种不可抑制的触摸欲望,去验证一下他们的真实性,试试这些“生命”是否温暖、柔软。这种被精心篡改的真实获得了超出作品视觉效果之外的意义。
在掌握了这些技巧之后如何将其运用到后续创作中去,是每个同学都应思索的问题。在毕业创作中他们的作品不再局限于做仿真的人物造型,而是在题材选择和精神内涵上将这种技法赋予更为宽泛的当代性,完成了不少技术完善、观念新颖的作品。
04级马景仁的作品《沉默的诉说》独辟蹊径,他将在课程中学到的上色、植毛技术进行了创造性的运用——在仿真的人皮上用人体不同部位的毛发“种植”出中国传统的水墨山水画。材料的智慧转化使作品注入了源于传统却不断异化的新文脉。
05级黄成的作品《升高50厘米的幸福》用极其细腻的手法塑造了一头惬意侧卧,正在拔火罐的猪。耳朵上的苍蝇是一个感应器,在观众靠近的时候,会发出震耳欲聋的呼噜。事无巨细还原动物体貌的同时也掺杂了拟人化塑造,使作品具有让人会心一笑的戏谑意味。
06级叶肇华的作品《哇!被卖力》用昂贵的倍耐力轮胎与奔驰车辋为母体,尝试将超写实技法与浮雕相结合,塑造在压迫下而挣扎生存的面孔。作品取倍耐力轮胎的谐音命名为“被卖力”,表现出现作者诙谐的智性思考。
3.实践、应用——动漫手办模型的制作
手办又叫首版,是指自制的,工序复杂的模型,多用高级树脂作为原料,然后小批量生产。动漫手办是指以热门动漫主角为原型塑造出的人物模型。在具体的塑造与后期处理上手办的制作方法和超写实技巧有诸多共通之处。特别是高端玩家在产品的工艺上追求高仿真的细节和高级别的材料,这种产品的制作没有扎实的立体造型手段与精到的细节处理手法绝不可能完成。课程中有部分同学对手办模型情有独钟,结合其独特的制作技法与材料工艺并将超写实技巧运用于其中,做出了极为精巧细腻的作品。他们在毕业后联合成立了超写实工作室,专门制作手办模型、仿真人和与之相关的艺术品。特别是手办模型的制作,使他们将课堂所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逐渐打开市场,走上了创业之路。
04级陆兴龙在2008年接触到这门课程。毕业之后把超写实技巧应用到手办创作中,并与相关的加工厂家进行了合作,在具体的艺术实践中继续完善技术细节。作品《惩罚者》表现的是好莱坞明星雷的·史蒂文森在电影中的角色形象。成品比例为1:9,头部高约为5cm。成品材料为低温pvc玩具材料,加pvc漆着色而成,所有道具都是手工制作而成。这是超写实技巧走向实际应用的结合,也是艺术创作跟工业生产结合。
3年的播种、生长、成熟,和这些优秀的作品一样,这门课程也经历了开始的忐忑和最后的欣喜,在不断地改进和调整中逐步融入整体的教学体系,并成为广美雕塑系的一门特色课程。后续的发展中,超写实课会立足于技术的研究与改进,“技”与“道”协调、并立,使学生在今后的艺术创作中尽所能地延展写实雕塑在当代艺术语境中的作用。
(张弦 广州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