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师生互动式探究学习共同体的实践与研究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ly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威认为:“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经历,而学校即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学校并不是专门去学习知识或技能的一个场所,而是一个社会组织;学校教育是一种人与人交往互动的社会活动,这种社会活动可以有共享的愿景;能够彼此的交流;人人平等;有规则纪律约束;关心照顾学生;气氛是快乐的。因此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师生互动式探究学习的共同体,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师生“对话”的情境,共同参与探究活动,从而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真正提高科学课堂效率。
  一、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促进共同成长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一个有意义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共同建构知识的过程。师生必须在民主、平等、自由、理解、信任和宽容的探究氛围中,彼此尊重,互教互学,共同合作,共同交流,在思维的交互中生成动态资源,才能组成一个互动式的探究学习共同体。教师要真正意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有感情、有差异、有需要、要发展的人,而不是被灌输知识的容器。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要给那些不敢表达自己意见,不敢与同学交流的学生多一些机会。给他们提供更多的自主权、更多的说话机会、更多的实践机会,还要学会蹲下身子倾听学生,懂得尊重学生,通过多维的评价和真诚的互动,让他们敢于交流自己的想法与感受。
  在我教的其中一个班,有一名叫小超男生是全校出了名的捣蛋鬼,上课不是跟别人讲话,就是随便走动,妨碍别人学习。一次我上《磁力大小会变化吗》一课,我让他们先猜测两块互相排斥的磁铁强行将他们合在一起磁力大小会怎样变化?然后再做这个实验。在汇报实验时,小超难得举起了手,我便让他汇报,没想到他并没有将小组的正确结论进行汇报,而是故意捣蛋,与在座同学的答案正好相反,引起了全班同学的不满,但我并没有因此而否定他,粗暴地呵斥他,而是重新给了他一次机会,友好地邀请他到讲台上来再做一遍实验,想要让事实去摧毁他的谎言,给他一次改过的机会。在全班目光的注视下,他顺利地完成实验,得出了正确的结论,之后他不好意思地摸着头下去了。而从此之后,小超在课上的表现就像换了一个人,每次实验他都会认认真真地做。
  在探究学习共同体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的互教互学。因此,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角色调整,蹲下身子与学生一起探究,努力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构建师生交流,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在互动的课堂上教师不再是一个知识的独裁者、命令者和表演者,而是课堂教学的引领者和助学者;学生也不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生动活泼的学习的主人和动力,科学探究是师生双方丰富多彩的互动的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社会性场所。教师宽容了学生的故意捣乱,还给予学生改过的机会,用足够的耐心让学生再次实验,唤醒了孩子心灵深处的那一份感激与理解,构建了一个师生互相谅解、共同成长的学习共同体。
  二、共同参与探究活动,提高课堂实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教师应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的需要,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这就意味着教师要走下课堂权威的宝座,放下操纵学生思维的指挥棒,脱去课堂法官那令人压抑的黑色长袍,走进学生中间,平等的与学生对话、沟通、交流,成为学生探究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
  比如:可以参与到学生的观察、实验等探究活动中去,仔细观察各组学生的活动情况表现,分析他们的心理思维状况和水平,关注他们在课内和课外的研究,随时掌握他们在活动中所取得的进展,帮助他们解决在活动中面临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为他们提供使探究活动更加深入开展所需的新材料。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中间,低下头、俯下身,倾听学生的心声:“你们发现什么?”、“你是怎么想的?”、“你们的发现可真多”、“继续研究,你们还能发现什么?”、“你还能想出别的方法吗?”、“老师和你一起研究好吗?”、“你们需要我的帮助吗”,一句句亲切的话语,将自身完全融于学生的探究队伍中,和学生结成亲密无间的探究学习共同体,和学生一起思考,一起探究,共同承担失败,共同分享成功,把探究活动推向高潮,引向深入,走向高效。
  一次参加大市里边的科学学科带头人课堂展示活动,一位老师上《时间在流逝》一课,老师让同学们看动画片一分钟,然后做运动一分钟,来感觉时间是否真的有快慢。一般的老师上这一课时,动画片会和学生一起看,而做双手平举、半蹲的运动,都只是让学生做,自己则站一旁观看。可是这个老师不然,他和学生一起半蹲平举手一分钟,一起来体验,教师和学生完全达成了一个探究学习的共同体,学生的活动是那么的投入,之后学生的交流是那么的热烈。教师将自己的教和学生的学建立在了师生互教互学的角度上,和学生一起体验,共同分享,实现了课堂的有效探究。
  三、营造平等对话环境,提升生命发展
  教学的实质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种交往、互动的重要而又根本的途径——对话。因此在教学中师生双方之间要互相倾听和言说,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对话中获得精神的交流和意义的分享,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在人人参与的真诚沟通中,实现自我超越,提升生命与人格,真正构建起课堂学习的共同体。
  在教学《空气占据空间吗》一课时本课的两次探究实验中,并不是如老师所愿的,所有的学生都能探究出正确的结论来,相反的,有一小部分学生对于实验结果是存在异议的。比如说,在做杯子入水,杯底纸巾不湿实验时,有些学生就说我们的纸湿了,而此时我也并没有责怪学生操作有误,或者粗暴地说他们做得不对,而是引导他们去思考:“为什么你们的纸会湿?而人家的没有湿。”学生通过思考,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知道了,原来是自己的杯子没有竖直倒扣入水中,而导致水事先流到了杯子里,赶跑了里面的空气,所以纸湿了,如果竖直倒扣入水中,速度也比较快的话,水是流不进去的,进而知道是因为空气占据了空间。在做第二个实验时,出现的问题也是比较大的,有学生汇报说:向下压活塞时,装水的注射器能被压下去,装空气的注射器不能被压下去。实验结果正好相反。很多小组听了他们的汇报,都不赞同,也有的小组,认为水不能够被压下去的,但却能够被拉上来一点,而我并没有一票否决他们,而是鼓励他们思考为什么能够被拉上来,找出其中的原因,我引导他们发现了,原来装水的注射器里,还有几个气泡,是里面跑进了空气。在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中,老师引领着学生走向正确的科学探究之路,教学生分析实验寻找失败的原因,教学生不怕失败,在反复实验中,得出真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实践出真知”的至理名言,或许在这一堂科学课中,学生都能有所体会。科学探究本来就是在不断地实验与发现中才获得真知的,给学生创设一个平等、和谐的交流互动平台,以平等地态度對待他们,以朋友的身份引领他们,学生的探究会更深入,学生的科学素养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
  新课程背景下的科学课堂应该是一个师生和谐站位,共同探究,共同发展的课堂,在课堂上建立师生互动式探究学习共同体,教师和学生站在了探究学习的统一战线上,通过共同参与、体验、实验,共同交流、反思、总结,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提高了科学课堂的效率。
  【作者单位:吴江市盛泽镇中心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综合分析了高档客车自动行李箱门的功能、工作流程以及系统配置,设计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高档客车自动行李箱门控制系统。
音乐欣赏教学对于我们一线的音乐教师来说一直是比较薄弱的课程,所以我认为要上好一节音乐欣赏课首先对于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工作者来说,在设计、实施音乐课程时首先应考虑的是
下班了匆匆忙忙的奔向菜场,精心挑选女儿喜欢吃的菜,又急忙的往家,淘米洗菜做饭,和平常一样做好了饭菜,一看时间十二点一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怎样找准结合点。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摸索着紧紧围绕教材,设计习作训练,将习作训练“挤”进阅读教学,不但能巩固所学知
为了解骨导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中骨导振荡器测试信号经气放射对结果的影响,本组用Dantec-Evolution诱发电位系统测试了正常听力年青人20名38耳和传导性聋13例21耳的骨导AB
半个多世纪以来氨基甙类抗生素(Aminoglycoside antibiotics,AmAn)成为抗革兰氏阴性细菌的有效的广谱抗生素。尽管它有其耳毒性和肾毒性,尤其是导致不可逆的感音神经性聋,但由
对530例单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地听力损失情况进行总结和回顾性分析,探讨慢性化化脓性中耳炎对耳蜗的损害。530例患者均未接受过耳科手术治疗,对侧耳为正常耳,其中男328例,女2020例;年龄10-56岁,平
自从实施课改以来,“健康第一”的思想始终贯穿在体育教学之中。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改变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教师务必要开展创新型的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