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芨芨草是北方最常见的植物。
在旷野,在山崖,在河畔,在谷地,无论是有人赏,或是无人知,都是一副无欲悠然的神态。抬头迎日出,低头听雨嘱,舒展观彩云,舞动贴轻风。
芨芨草最为朴实无华。过去,北方农家院落里随处可见芨芨的身影,墙头上担一捆芨芨,墙根立两把扫帚。房檐下挂一捆芨芨拧成的葽子,炕上铺着芨芨编制的席子;后院里的筐、背篼,皆用芨芨,每日扫地的条帚、刷锅的刷子,农家生活离不开芨芨。碰上收芨芨,多余的芨芨换几个零钱,贴补家用。
春天,地头上最先探出头的是芨芨草,羊儿最先咀嚼到春的味道。夏日,割一捆芨芨樱,牲口爱吃,芨芨杆像箭一样直往上蹿。白露一过,“草木摇落露为霜”,芨芨成熟了,一墩墩、一滩滩,满是的。那深绿的叶,修长的身材,朗朗的筋骨,浅黄的穗,如同高扬着生命的旗帜,又似轻盈的羽毛随风摇曳,接天连片如起伏的雪浪,盖过头顶。大人小孩,一有空闲,都要拔芨芨,芨芨的根不太深,大人们用一根手腕粗的柳木棒,将一把芨芨缠绕在棒上,攥住用力一撬,一下就是一大把,小孩子只能一根一根拔,手的虎口捋得直痛。遇到天阴下雨,也不闲着,小孩子剥芨芨,大人们编筐、篼、席、拧葽子(捆扎麦子的)、扎扫帚。父亲起得早,沙……沙……沙沙,院子里留下一道道优美的弧线,觉得清清爽爽。母亲把新扎扫帚收藏起来,秋收打麦场,在粮食堆上左右开弓,看似动作轻盈而柔曼,有着舞蹈之美,又有一定的节拍之律。这种叫做掠场的工作,一般人实难做好。
工作后,拔芨芨,扎扫帚是班级很自然的事。白露已过,放学回家,班主任安排拔芨芨,学生返校,手里都拿一捆芨芨,交给生活委员。周会课,师生一起扎扫帚。学生从家里带来一个栽桩,栽桩大多是用硬木头做的,呈锥形。生活委员到铁匠铺焊几个扫帚箍,砍几根三尺来长的柳棒作扫帚杆,搬来一块平整的石头。男女生分工协作,女生剥芨芨皮,男生栽,用栽桩头在石头上用力钉,找到尖的一端,顺势挤进几根芨芨,直到栽桩尖无法钉进,再也挤不进一根芨芨,才肯罢休,很瓷实,即使扫帚用秃了,也不会掉一根芨芨。
记得同龄的樊老师,当班主任很细心,总是把多余的芨芨捆好,放到家里的储藏室。来年春天,扫帚秃了,他又领着学生扎起来。春扫落花,夏驱积水,秋赶落叶,冬天也不闲着。学生手头有工具,校园内时常干干净净。用完后放在班级的煤棚里,倍加爱惜,他带班级多年被评为优秀班集体。
“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这些年,扎扫帚的活计已悄然退出校园,开校初,总务处要统计办公用品,扫帚是必不可少的。买回来的,有时是十几根毛竹梢扎成,稀稀疏疏,如开叉的禿毛笔,遇到碎纸屑,无计可施。若是买来的芨芨扫帚,用不上多长时间,不是掉头,就是掉芨芨,老师抱怨不已。打扫卫生人多工具少,领导督促,不干净还要被点名,班主任也很无奈。
芨芨草在乡村生活中渐渐淡出。芨芨草,其萋也土,其枯也土,时时不离,抱团而生,刻刻坚守,正如朴实的乡村教师。
正如芨芨草的淡出,现代的农村教育也正渐渐城市化,远离乡村的土壤。农村学校能够给学生留下什么?我们丢失了什么?很多年过去了,若能够留下对事对物的情怀、耐心,还有对万事万物的敬畏和珍惜以及千百来的乡土知识和技能,才是乡村教育根之所在。
(作者单位:甘肃肃南县第二中学)
在旷野,在山崖,在河畔,在谷地,无论是有人赏,或是无人知,都是一副无欲悠然的神态。抬头迎日出,低头听雨嘱,舒展观彩云,舞动贴轻风。
芨芨草最为朴实无华。过去,北方农家院落里随处可见芨芨的身影,墙头上担一捆芨芨,墙根立两把扫帚。房檐下挂一捆芨芨拧成的葽子,炕上铺着芨芨编制的席子;后院里的筐、背篼,皆用芨芨,每日扫地的条帚、刷锅的刷子,农家生活离不开芨芨。碰上收芨芨,多余的芨芨换几个零钱,贴补家用。
春天,地头上最先探出头的是芨芨草,羊儿最先咀嚼到春的味道。夏日,割一捆芨芨樱,牲口爱吃,芨芨杆像箭一样直往上蹿。白露一过,“草木摇落露为霜”,芨芨成熟了,一墩墩、一滩滩,满是的。那深绿的叶,修长的身材,朗朗的筋骨,浅黄的穗,如同高扬着生命的旗帜,又似轻盈的羽毛随风摇曳,接天连片如起伏的雪浪,盖过头顶。大人小孩,一有空闲,都要拔芨芨,芨芨的根不太深,大人们用一根手腕粗的柳木棒,将一把芨芨缠绕在棒上,攥住用力一撬,一下就是一大把,小孩子只能一根一根拔,手的虎口捋得直痛。遇到天阴下雨,也不闲着,小孩子剥芨芨,大人们编筐、篼、席、拧葽子(捆扎麦子的)、扎扫帚。父亲起得早,沙……沙……沙沙,院子里留下一道道优美的弧线,觉得清清爽爽。母亲把新扎扫帚收藏起来,秋收打麦场,在粮食堆上左右开弓,看似动作轻盈而柔曼,有着舞蹈之美,又有一定的节拍之律。这种叫做掠场的工作,一般人实难做好。
工作后,拔芨芨,扎扫帚是班级很自然的事。白露已过,放学回家,班主任安排拔芨芨,学生返校,手里都拿一捆芨芨,交给生活委员。周会课,师生一起扎扫帚。学生从家里带来一个栽桩,栽桩大多是用硬木头做的,呈锥形。生活委员到铁匠铺焊几个扫帚箍,砍几根三尺来长的柳棒作扫帚杆,搬来一块平整的石头。男女生分工协作,女生剥芨芨皮,男生栽,用栽桩头在石头上用力钉,找到尖的一端,顺势挤进几根芨芨,直到栽桩尖无法钉进,再也挤不进一根芨芨,才肯罢休,很瓷实,即使扫帚用秃了,也不会掉一根芨芨。
记得同龄的樊老师,当班主任很细心,总是把多余的芨芨捆好,放到家里的储藏室。来年春天,扫帚秃了,他又领着学生扎起来。春扫落花,夏驱积水,秋赶落叶,冬天也不闲着。学生手头有工具,校园内时常干干净净。用完后放在班级的煤棚里,倍加爱惜,他带班级多年被评为优秀班集体。
“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这些年,扎扫帚的活计已悄然退出校园,开校初,总务处要统计办公用品,扫帚是必不可少的。买回来的,有时是十几根毛竹梢扎成,稀稀疏疏,如开叉的禿毛笔,遇到碎纸屑,无计可施。若是买来的芨芨扫帚,用不上多长时间,不是掉头,就是掉芨芨,老师抱怨不已。打扫卫生人多工具少,领导督促,不干净还要被点名,班主任也很无奈。
芨芨草在乡村生活中渐渐淡出。芨芨草,其萋也土,其枯也土,时时不离,抱团而生,刻刻坚守,正如朴实的乡村教师。
正如芨芨草的淡出,现代的农村教育也正渐渐城市化,远离乡村的土壤。农村学校能够给学生留下什么?我们丢失了什么?很多年过去了,若能够留下对事对物的情怀、耐心,还有对万事万物的敬畏和珍惜以及千百来的乡土知识和技能,才是乡村教育根之所在。
(作者单位:甘肃肃南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