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理念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数学课堂,把学生看作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始终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焕发生命的精彩。课前预设是教学规划实施的蓝本,动态生成是课堂教学的点睛之作,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是颓废的,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提高,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矛盾统一体。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用智慧将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
【关键词】预设;生成;融合
“课堂是开放的,教学是生成的”这一观点已成为教师的共识,但许多教师对“课堂需要怎样的生成”缺乏深刻而理性的认识。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认识过程,实践过程,又是信息处理、心理变化过程,更是发现探究过程、情境创设过程和人格形成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辨证的,是相辅相成的。数学教学需要预设,而精心的预设又必须通过课堂的生成才能实现其价值。一个高效而灵动的课堂,必然是预设与生成的完美统一。因此,教学中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这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课前精心“预设”,营造课堂“生成”环境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更是生成的基础,精心预设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教师备课时必须对教学目的、任务和过程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这就是对教学的预设。而抓住学生现有发展水平、进行弹性的教学设计是进行教学预设的重点,也是走向动态生成的起点。
1.抓牢生成的基点——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
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是生成的基点,也是生长点。生成是在学生原有基础上的生成,如果超过了这个基点就可能生长不了,若低于这个生长点,生成也就无所谓生成了。由于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学业水平和生活经历完全不同的人,这种差异性使数学课堂教学充满了很大的变数,同时也隐含了很大的生成性。只有真正了解学情,才能使课堂的生成更加有效,因此,教师在进行预设时,要把学生当成重要的生成性课程资源来对待,这是有效实施生成性课堂资源教学的前提。
2.弹性的教学设计——促进学生动态生成
过于精细的预设会成为学生思维与想象的桎梏,使课堂失去活力,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学设计应该是具备弹性的预设。教师要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预设方案不要过于具体和详细,要给学生留足自由思考的空间。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现场性,学习的状态、条件随时会发生变化。随着课堂的推进,预设方案会显出它的不合理、不完善,教学就要合理地删补、升降预设目标,从而即时生成教学设计。
二、课中整合“预设”,促进课堂有效“生成”
教师的教学预设是超前的策划,预设时缺乏现场感知,当教师把事先设想好的方案带入课堂时,往往会出现特殊情况而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在课堂上,教师要具有一双慧眼,对有价值的生成,将其视成重要的课堂资源加以利用,保证教学的正确方向。生成应在预设的目标之内,使预设深化。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拒绝虚假的“伪生成”,呼唤智慧的“真生成”。教师要能对学生的生成资源进行整合和提炼。对于一些极有价值的创新信息,师生应该再度归纳,形成深层次、高质量的生成。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学生被一些问题所吸引、困扰,迫切希望能先解决它,而这些问题却不是我们在备课时候所预设的问题。这时,我们要适时地跳出预设,引导学生去探究新问题,合理调控预设,促进精彩生成。而课堂就会呈现出勃勃生机与活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捕捉亮点资源,促进“预设”“生成”融合
布鲁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真实的课堂是能够如实地反映学生学习情况,在如此丰富多彩的课堂中难免会出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联想”与“推测”, 时常会引发一些非常有价值的“生成性的教育资源”。但这些资源是隐性的、潜在的,如果教师的敏感性不强,这些资源将“昙花一现”。作为教师,在课堂中要发挥自己的教育机智,及时捕捉课堂教学中生成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努力地将这些资源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亮点”,从而让课堂充满活力。
四、巧用错误“生成”,让“预设”锦上添花
错误有时也是一种生成性的课程资源,教师在备课时,要预测到学生学习课本内容时会产生的错误,努力挖掘潜在的错误资源,并借“错”发挥,也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预设与生成是精彩的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预设精彩且能按期实施的课,算是成功的;预设精彩且能不断生成的课,才算是精彩的。过分强调预设,缺乏必要的开放和不断的生成,就会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使师生生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单纯依靠开放和生成,缺乏精心的准备和必要的预设,课堂教学则会变得无序、失控和自由化,使师生生命力得不到高效发挥。因此,教师须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针对教学实际进行灵活调适,追求动态生长,从而把课堂营造成预设与生成相统一的多元发展过程,让课堂在预设与生成的融合中精彩。
【参考文献】
[1][美]加里·D.鲍里奇[M],《有效教学方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2
[2]王琨武[预设与生成]有效教学“预设”不容忽视[J],《新课程研究》,2006.2
[3]居春兰《正确应对生成,追求高效教学》 《中学数学教学》,2007.9
(作者单位:浙江省永嘉县瓯北第一中学)
【关键词】预设;生成;融合
“课堂是开放的,教学是生成的”这一观点已成为教师的共识,但许多教师对“课堂需要怎样的生成”缺乏深刻而理性的认识。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认识过程,实践过程,又是信息处理、心理变化过程,更是发现探究过程、情境创设过程和人格形成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辨证的,是相辅相成的。数学教学需要预设,而精心的预设又必须通过课堂的生成才能实现其价值。一个高效而灵动的课堂,必然是预设与生成的完美统一。因此,教学中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这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课前精心“预设”,营造课堂“生成”环境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更是生成的基础,精心预设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教师备课时必须对教学目的、任务和过程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这就是对教学的预设。而抓住学生现有发展水平、进行弹性的教学设计是进行教学预设的重点,也是走向动态生成的起点。
1.抓牢生成的基点——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
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是生成的基点,也是生长点。生成是在学生原有基础上的生成,如果超过了这个基点就可能生长不了,若低于这个生长点,生成也就无所谓生成了。由于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学业水平和生活经历完全不同的人,这种差异性使数学课堂教学充满了很大的变数,同时也隐含了很大的生成性。只有真正了解学情,才能使课堂的生成更加有效,因此,教师在进行预设时,要把学生当成重要的生成性课程资源来对待,这是有效实施生成性课堂资源教学的前提。
2.弹性的教学设计——促进学生动态生成
过于精细的预设会成为学生思维与想象的桎梏,使课堂失去活力,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学设计应该是具备弹性的预设。教师要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预设方案不要过于具体和详细,要给学生留足自由思考的空间。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现场性,学习的状态、条件随时会发生变化。随着课堂的推进,预设方案会显出它的不合理、不完善,教学就要合理地删补、升降预设目标,从而即时生成教学设计。
二、课中整合“预设”,促进课堂有效“生成”
教师的教学预设是超前的策划,预设时缺乏现场感知,当教师把事先设想好的方案带入课堂时,往往会出现特殊情况而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在课堂上,教师要具有一双慧眼,对有价值的生成,将其视成重要的课堂资源加以利用,保证教学的正确方向。生成应在预设的目标之内,使预设深化。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拒绝虚假的“伪生成”,呼唤智慧的“真生成”。教师要能对学生的生成资源进行整合和提炼。对于一些极有价值的创新信息,师生应该再度归纳,形成深层次、高质量的生成。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学生被一些问题所吸引、困扰,迫切希望能先解决它,而这些问题却不是我们在备课时候所预设的问题。这时,我们要适时地跳出预设,引导学生去探究新问题,合理调控预设,促进精彩生成。而课堂就会呈现出勃勃生机与活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捕捉亮点资源,促进“预设”“生成”融合
布鲁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真实的课堂是能够如实地反映学生学习情况,在如此丰富多彩的课堂中难免会出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联想”与“推测”, 时常会引发一些非常有价值的“生成性的教育资源”。但这些资源是隐性的、潜在的,如果教师的敏感性不强,这些资源将“昙花一现”。作为教师,在课堂中要发挥自己的教育机智,及时捕捉课堂教学中生成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努力地将这些资源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亮点”,从而让课堂充满活力。
四、巧用错误“生成”,让“预设”锦上添花
错误有时也是一种生成性的课程资源,教师在备课时,要预测到学生学习课本内容时会产生的错误,努力挖掘潜在的错误资源,并借“错”发挥,也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预设与生成是精彩的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预设精彩且能按期实施的课,算是成功的;预设精彩且能不断生成的课,才算是精彩的。过分强调预设,缺乏必要的开放和不断的生成,就会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使师生生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单纯依靠开放和生成,缺乏精心的准备和必要的预设,课堂教学则会变得无序、失控和自由化,使师生生命力得不到高效发挥。因此,教师须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针对教学实际进行灵活调适,追求动态生长,从而把课堂营造成预设与生成相统一的多元发展过程,让课堂在预设与生成的融合中精彩。
【参考文献】
[1][美]加里·D.鲍里奇[M],《有效教学方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2
[2]王琨武[预设与生成]有效教学“预设”不容忽视[J],《新课程研究》,2006.2
[3]居春兰《正确应对生成,追求高效教学》 《中学数学教学》,2007.9
(作者单位:浙江省永嘉县瓯北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