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其教学体系的核心在于实践教学的实施。通过实践教学,搭建理论到实际的过渡桥梁;通过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如何创建适宜的实践教学模式,来保障实践教学的质量、实现实践教学的目标,这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界探讨的热点话题。作为一名高职会计与统计核算专业的一线教育工作者,现就根据在教学工作中的逐步经验总结,对该专业的实践教学实施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希望以此创建具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式,为相关院校进行实践教学研究时提供参考。
一、实践课程体系设置
会计与统计核算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重心在于让学生充分掌握会计与统计工作技能。为此,整个实践课程体系可以技能学习、技能训练、技能运用三个中心教学模块为标准来进行设置:技能学习模块随理论教学同步进行,教师将其体现在每门课程的教学计划中,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在其过程中注重知识的连贯性、技能的相关性;技能训练模块则是根据技能的重要性,在理论教学课程后安排专门课时进行,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指导者或是活动参与者,强调让学生通过动手达到对知识的巩固完善;最后的技能运用模块是学生对所学技能的试验场,一般以假期布置作业或课余安排活动这样的形式来进行,通过其使学生达到对自我学习效果的检验,并以此来促进提升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对于实践课程的具体内容设置,建议以知识的系统性为标准,采用分阶段递进的方式进行:会计与统计核算专业属于三年制高职专科,一般让学生在第一学年掌握基础技能,第二学年掌握分岗技能,第三学年进行知识技能的综合演练,具体内容分布可按表1—1所示列置:
二、实践教学方法改革
(一)在技能学习模块中
1、尽量创设活跃的学习氛围。财经类课程内容本身相当严谨,其中包含了很多艰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概念,为此,在理论讲授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使用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实现对知识的接受、掌握。
2、充分使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对案例的剖析、评判,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在技能训练模块中
1、丰富现实化训练资料。根据对以往教学经验的分析,造成会计与统计核算专业学生理论与实际脱节的最大原因就是在实训过程中忽略了对原始凭证的使用。对于原始凭证,一般只是在基础会计课程中用一节简单介绍一下它的分类、填制,课后并没有组织专门的训练,就算是期末的综合模拟实训也是以练习册上的文字性题目来代替,这就造成了学生看着文字题目会做分录,但到了现实工作岗位,面临一堆繁杂的票据就不知道如何下手的状况。为此,在专业技能实训中,教师必须保障以原始凭证的形式来组织实训资料,使学生充分掌握原始凭证填制、识别的技能,并养成通过分析原始凭证来进行业务处理的习惯。
2、习惯教师角色转换。在技能训练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一方面是技能指导者,另一方面还是活动的参与者。以ERP模拟实训为例,这是一个大家都参与的角色扮演游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扮演企业中不同岗位角色,而教师则是担任企业相对客体的角色(如银行方、订单提供方),这样的模式对教师提出了很严格的要求:一是必须具备充分的社会实践经验,对于现代企业的经营模式、经营流程相当熟悉;二是要具备较强的活动掌控能力。为此,教师必须不断加强对自我的锻炼提升,以适应这种角色转换的新型教学方式。
(三)在技能运用模块中
技能运用模块是在技能学习和技能训练后的教学升华,往往没有单独运用课堂的时间来进行,这一模块的训练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同时提升其综合素质,为此也非常重要。教师在技能运用模块中应该注意加强对活动开展必要程度的分析,并通过设置合理的考核方法,激励学生自觉完成。
三、实践教学组织管理建议
(一)教学管理方面
首先,学院应严格要求教学单位制定详细的实践教学计划,保障实训课时不低于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意见中的要求比例(会计与统计核算属于3年制高职专科专业,实践学时应不低于总学时的40%)。并在教学期内不定期实施检查,以此督促教学单位将实践教学工作落到实处。其次,对指导实训的专任教师职称、能力提出一定要求,建立合理的激励制度,鼓励教师不断学习进取,力求建立具备双师素质的优质教学团队;最后,加强对学生实训成绩的管理,将学生在实习实训中的表现情况建立成档,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检验评价依据,以便在毕业时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相关工作岗位的推荐。
(二)实训保障措施方面
要保障会计与统计核算专业的实践教学工作顺利实施,学院应配备相应的多媒体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室、ERP沙盘系统以及相应的实习实训资料。并通过加强与企业的协作,为学生校外实习、就业以及教师的挂职锻炼创造机会。
综上所述,通过设置适宜的实践课程体系、提升教师对不同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力、完善学院的教学管理保障措施,高职会计与统计核算专业的实践教学工作应该可以朝着预定人才培养目标的方向而顺利进行。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应不断的再加以探究,为打造优质专业、培养优秀人才而努力。
一、实践课程体系设置
会计与统计核算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重心在于让学生充分掌握会计与统计工作技能。为此,整个实践课程体系可以技能学习、技能训练、技能运用三个中心教学模块为标准来进行设置:技能学习模块随理论教学同步进行,教师将其体现在每门课程的教学计划中,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在其过程中注重知识的连贯性、技能的相关性;技能训练模块则是根据技能的重要性,在理论教学课程后安排专门课时进行,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指导者或是活动参与者,强调让学生通过动手达到对知识的巩固完善;最后的技能运用模块是学生对所学技能的试验场,一般以假期布置作业或课余安排活动这样的形式来进行,通过其使学生达到对自我学习效果的检验,并以此来促进提升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对于实践课程的具体内容设置,建议以知识的系统性为标准,采用分阶段递进的方式进行:会计与统计核算专业属于三年制高职专科,一般让学生在第一学年掌握基础技能,第二学年掌握分岗技能,第三学年进行知识技能的综合演练,具体内容分布可按表1—1所示列置:
二、实践教学方法改革
(一)在技能学习模块中
1、尽量创设活跃的学习氛围。财经类课程内容本身相当严谨,其中包含了很多艰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概念,为此,在理论讲授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使用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实现对知识的接受、掌握。
2、充分使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对案例的剖析、评判,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在技能训练模块中
1、丰富现实化训练资料。根据对以往教学经验的分析,造成会计与统计核算专业学生理论与实际脱节的最大原因就是在实训过程中忽略了对原始凭证的使用。对于原始凭证,一般只是在基础会计课程中用一节简单介绍一下它的分类、填制,课后并没有组织专门的训练,就算是期末的综合模拟实训也是以练习册上的文字性题目来代替,这就造成了学生看着文字题目会做分录,但到了现实工作岗位,面临一堆繁杂的票据就不知道如何下手的状况。为此,在专业技能实训中,教师必须保障以原始凭证的形式来组织实训资料,使学生充分掌握原始凭证填制、识别的技能,并养成通过分析原始凭证来进行业务处理的习惯。
2、习惯教师角色转换。在技能训练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一方面是技能指导者,另一方面还是活动的参与者。以ERP模拟实训为例,这是一个大家都参与的角色扮演游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扮演企业中不同岗位角色,而教师则是担任企业相对客体的角色(如银行方、订单提供方),这样的模式对教师提出了很严格的要求:一是必须具备充分的社会实践经验,对于现代企业的经营模式、经营流程相当熟悉;二是要具备较强的活动掌控能力。为此,教师必须不断加强对自我的锻炼提升,以适应这种角色转换的新型教学方式。
(三)在技能运用模块中
技能运用模块是在技能学习和技能训练后的教学升华,往往没有单独运用课堂的时间来进行,这一模块的训练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同时提升其综合素质,为此也非常重要。教师在技能运用模块中应该注意加强对活动开展必要程度的分析,并通过设置合理的考核方法,激励学生自觉完成。
三、实践教学组织管理建议
(一)教学管理方面
首先,学院应严格要求教学单位制定详细的实践教学计划,保障实训课时不低于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意见中的要求比例(会计与统计核算属于3年制高职专科专业,实践学时应不低于总学时的40%)。并在教学期内不定期实施检查,以此督促教学单位将实践教学工作落到实处。其次,对指导实训的专任教师职称、能力提出一定要求,建立合理的激励制度,鼓励教师不断学习进取,力求建立具备双师素质的优质教学团队;最后,加强对学生实训成绩的管理,将学生在实习实训中的表现情况建立成档,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检验评价依据,以便在毕业时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相关工作岗位的推荐。
(二)实训保障措施方面
要保障会计与统计核算专业的实践教学工作顺利实施,学院应配备相应的多媒体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室、ERP沙盘系统以及相应的实习实训资料。并通过加强与企业的协作,为学生校外实习、就业以及教师的挂职锻炼创造机会。
综上所述,通过设置适宜的实践课程体系、提升教师对不同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力、完善学院的教学管理保障措施,高职会计与统计核算专业的实践教学工作应该可以朝着预定人才培养目标的方向而顺利进行。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应不断的再加以探究,为打造优质专业、培养优秀人才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