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变化的世界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x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期的美术学习阶段,是儿童对色彩知觉与表现比较敏感的时期。如何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把握好色彩教学,是美术教师需要修炼的基本能力。怎样教好与色彩表现相关内容的课题呢?
  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与人们的感觉、情感生活、理智所具有的动态形式是一种同构的形式,色彩本身不含情感,当人们的情感意识作用于色彩时,它便在不同情况下产生各种象征意义,而美术作品中色彩的表现和运用则充分地体现了这一同构过程。例如,环保标志中的绿色,象征着希望、生命、和谐。可以说,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情感知觉后的一种形式再现,或者说是通过艺术作品能够将人的内在情感系统地表现出来供人们认识的形式。
  那么,儿童表现色彩的过程也应该是一种内心情感的再现与释放的过程。如何调整好小学生对色彩知觉的敏感性,使其在这方面的潜在能量彻底释放呢?
  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常常遇到孩子们问:老师,太阳是不是都是红色的?可以是灰色的吗?虽然我会通过欣赏同龄学生的作品给他们启发,但是交上来的作品对色彩的运用,都局限在一种事实色彩中,缺乏对色彩的感知和表现,不会主观性色彩的运用。而我们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认识,那么就得帮他们把对事物的情感认识的这种感觉刺激出来,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有认识有想法,然后才能有表现的基础,再用色彩表现出来。
  一、生活里的色彩和学科里的颜色
  我们苏教版美术教材不断对色彩教学的课程进行年级调整,但总是离不开对各种色彩知识的传授,那么怎样能让孩子们比较出色地用色彩进行表现呢?例如,涉及“色环”的认识,该如何让学生理解呢?我通过对生活里的树有什么颜色进行提问,再对树叶是由一种颜色组成的吗,都有哪些绿色(大屏幕出现一棵绿色的树图片)提问。学生能够看出有浅绿色、深绿色,还有偏黑的绿色。与色环上的颜色进行比较,这棵树的绿色又是怎么样的,请用自己的油画棒和水彩笔,像大屏幕上的色环示意图那样,自己摆出与色环颜色相对应的颜色。在这个环节当中,我注意将学科知识中的颜色与生活中的颜色进行连接,比起直接记忆色环排列的颜色,去自己摆色环,学生对颜色概念的理解更容易接受。
  同样在学习同类色和对比色时,我选择通过找朋友的游戏形式来教学。例如,在班级里叫上一位穿红衣服的同学,请他去找与自己衣服成对比色的同学,或者是请与这位红色衣服成对比色的同学出来站成横排,类似色的站成纵排,然后请其他同学分辨他们的选择是否合适。冷暖色调的学习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游戏进行。
  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小学生不仅对生活里的色彩和学科专业的颜色有所了解,而且也能够将生活里的色彩对应到学科知识中去,让孩子们在审美知觉方面有所发展。
  二、怎样表現色彩才更有意思
  怎样才能让小学生在不同年段、不同课题的色彩表现中利用常用工具创造出更有意思的作品,是这个方向美术教学的重点。美术教师需要以研究性的态度策划自己的教学设计,实施自己的教学,不断生成有创意性的教学。
  例如,《秋天的叶子》,一般教学设计会倾向于“金色的秋天”。作为色彩表现的教学,如何表现秋天的色彩,叶子的颜色成为重要的参照素材。教材上的图片和作品是普通教学资源,但是要使这一课更有意思,我选择了在教学之前收集生活里的素材。所以我平时会有计划地关注自己周围各种树木进入秋天的变化,有意识地为这一课题教学收集最鲜活的素材。
  另外,发动学生有意识地收集各种颜色的落叶,特别是颜色比较漂亮的落叶,如黄中带点红色,还有一些褐色在里面,或残留绿色在里面,还泛着点点红色等。学生将这些颜色各异的树叶组合在一起,便构成了一幅幅色彩丰富的画面,作为进行色彩表现的参照。同时,我还把学生收集来的树叶拼贴拍照,制作成其他课程教学材料,这也算是资源的多次利用。
  三、表现色彩的方法有哪些
  在小学阶段的美术学习中,我总结课堂上学生色彩表现方式大概有平涂色、勾线填色、点彩法,油水混合表现、水粉、彩墨表现、彩色拼贴。
  (一)为什么不要这么画
  勾线是儿童用线条塑造物体形态最基本的方法,但是在小学美美术学习中,大多数孩子所勾出的线形比较呆板,在配上平涂的色彩,整个画面一直有“似曾相识感”。那么,如何画得更有“陌生感”呢?也就是怎样才能使画面产生更有意思的效果?
  (二)点彩表现方法和混色表现
  在常态的美术课堂中,学生在40分钟里用彩色水笔一般是无法完成作业的。因此,我在常态教学课堂主要让学生彩色水笔和油画棒混合使用。而小面积涂色的时候,用手指或者面纸巾擦,效果会更好,可以避免弄脏其他颜色。同时还可以擦出肌理。这时正好延伸笔触问题,有意识地表现出笔触,更能表现出与其他作品不同的地方。结合点彩方法和混色表现,使学生逐渐累积混色表现的不同感觉体验,也使这样的表现在中高年级时候就会形成比较浑厚、大气、成熟的色彩表现风格。
  (三)彩墨表现
  对于儿童美术中的中国画,可以以水墨与彩墨两类表现形式展开教学。彩墨的表现建立在水墨的表现基础上,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利用水粉颜料与墨结合,在宣纸上进行表现,但是不容易托裱;二是水彩和墨结合,这样的画面效果透明度好;三是运用中国画颜料工具;四是混合使用,水彩、中国画颜料和墨结合,效果也比较好。这几种方法都是在生宣上作画,必要时可以添加少量的洗衣粉、盐等物,使墨色产生变化。
  (四)彩色拼贴
  彩色拼贴是小学美术表现中应用比较多的形式,这类表现的材料可以分为专用纸张与废旧纸张,由此衍生多种表现形式。比如,平面彩色纸拼贴、废旧广告纸拼贴、彩色纸拼贴综合表现、撕刻画拼贴组合表现等等。
  艺术作品中的色彩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用它去描绘形象,具有更强的创造性和感染力。在小学美术色彩教学中,应采用具有创造性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传递色彩知识,让孩子表现出自己的色彩个性。通过教师的指导,运用不同的色彩表现形式不断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认识,让孩子能够在主观表现能力、欣赏能力上有所提高,从而深刻体会到不同色彩的魅力。
  【作者单位:淮安市袁集乡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教材,是学校教育教学重要的载体之一。新的课程理念下,现有的内容只是教师上课的主要依据,我们的任务是如何更好地利用好现有的教材,处理好教材的相关内容,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服务。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更好地做到对其他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优化,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下面是笔者进行的一系列探索与实践。  一、梳理教材  江苏省《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把三到六年级的课程内容设置成家政
《孙子兵法》云:“道为术之灵,术为道之体;以道统术,以术得道。”我认为民间故事的教学亦是如此,道与术相辅相成,才能真正得其精髓。民间故事之道,就是其独特的文体特点,对于每一篇民间故事来讲,既有共同的文体特点,也有个体的独特之处,抓住这样的道,辅以适合的术,就能呈现出独特的精彩。现以《牛郎织女》一课为例,谈谈民间故事的教学如何做到明道优术。  一、明结构之道,优结构教学之术  结构是文章的经脉,民间
目的:探讨牙周病与2型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择2O12年6月-2O13年6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8O 例作为研究组,根据糖尿病并发症情况将其分为 A 组45例(无血管并发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信息技术不断地被应用于教育研究中。其中以教育游戏的研究开发最为火热,其不仅具有一定的客观现实意义,同时也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项创新尝试。为了能够更好地融人小学科学教育内容,使游戏的设计与开发具有更具显著的参考性与针对性,我们将围绕着以小学科学教育游戏设计与开发为切入点进行相关研究与分析,以期为学生能在游戏中更多地享受科学学习的快乐体验,并能同时得到更多的收获,由此激发出
自全江苏省推进“课程游戏化”项目以来,各园的项目实施都是全情投入。教师们研究、探索、实践和反思着,目的是要促进幼儿的发展,提升教师的课程建设水平。  如今,我园的课程实施从“活”字入手,更贴近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幼儿的学习特点、幼儿的生活以及幼儿的兴趣与需要,整个课程建设呈现出一片自然、自主的活泼氛围。  一、活——目标的多层次  教育是一种价值引导活动,投射、蕴含着教育者的价值选择与目的预设。活
以钦州水厂双阀滤池改造为例,通过对滤池跑砂、冲洗不均匀等现象的原因分析,据此提出滤池的技术改造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