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实际,从至纯的真爱点燃情感、真实的情境唤醒情感、精心的活动激发情感三个方面谈谈思想品德课加强对学生情感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情感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1-076-1
当今社会,竞争非常激烈,我们的学生也在一次又一次的打拼中由稚气未脱的孩子成长为意气风发的少年,而我们老师,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又播种了什么?也许有人会说:“我播种了成绩,为他的成长奠定了基础。”不错,成长需要成绩,但成长等于成绩吗?孩子的成长更需要有良好的情感,健全的人格。正如鲁迅先生说的“教育是要立人”。因此,作为思想品德课的执教者应以全新的视角,认真、深入地探究思想品德课中的情感目标,让情感之花在思想品德课绽放,让情感之美在思想品德课流淌,真正实现教育的本质——立人。以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思想品德课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用至纯的真爱点燃情感
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教师真诚的爱犹如一抹明媚的阳光,一泓清澈的泉水,是智慧的种子得以萌发的温润土壤。在课堂上学生期望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更多来自教师真诚的爱,哪怕只是一个温柔的手势,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份期待的目光,就足以波动学生的心弦,帮助他们排除内心的苦恼与忧愁。
但是,仅仅课堂上“温情脉脉”是远远不够的。课后的情感付出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老师的爱。因此,每次上课之前我都会提前5分钟到班,和学生聊聊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或者解决一些他们感到困惑的事情。下课之后我都会习惯性地留在班上5分钟的时间,可以和学生谈谈课堂的掌握情况,或者处理一些课堂突发事件。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个5分钟,但赢得了学生的信任。
2012年9月,学校开始推行“导师制”,有很多的学生选了我当他们的“心灵导师”,当他们遭遇考试失败,产生亲子矛盾,和同学交往不顺的时候,我总会是他们倾诉的对象。每当这时候,我都会耐心地聆听他们诉说,当他们情绪激动时,给他们一个妈妈般的拥抱,一些安慰的话语,几句由衷的忠告或几个可行的建议,当他们心情平息,目送他们远去的背影,我似乎感受到了他们面对挫折时坚定的脚步。做这样一件事虽然牺牲了许多休息的时间,但我依然乐此不疲,我感受着孩子们的成长,享受着当老师的幸福。
二、用真实的情境唤醒情感
“教育就是唤醒”,唤醒不是喋喋不休。那么什么样的方式才能促使认知对象为学生所真切掌握?无疑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流。因此,我们必须充分挖掘教材和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的情感因素,酿一壶情感好酒,让学生醉在其中。
我所教的初三(8)班是一个年级公认的差班,班级没有凝聚力,学生学习没有积极性,班级成绩稳居年级倒数第一。在讲述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的知识的时候,我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教育机会,怎样才能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从而主动维护集体利益呢?我立刻想到要用事实说话。
我列举了我校刚刚毕业的初三(5)班:班委,能以身作则、有效管理班级,班级成员,能尊重老师,关心同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每次常规评比得分都是最高、在级部中获得荣誉最多。在2011年中考中初三(5)班的学生考出了辉煌的成绩,被4所名校录取的学生占了一半多。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需要的是教师依据课文内容,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生动感人的真实情境,引发学生真实的情感,激起学生学习的强烈愿望,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用精心的活动激发情感
新课程标准强调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要突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方面的学习能力,认为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学生主体自身的独特体验过程,离开学生的自我体验,正确的行为规范就不能真正内化。因此,思想品德课应开设各种各样的主题活动,帮助学生思想的升华和道德的内化,达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效果。
在讲述《我与父母交朋友》这一课时,我明显地感受到有不少孩子有很强的逆反心理,无法理解父母,认为父母只爱成绩,不爱他们,课堂的说教在现实的冲突下变得苍白无力,于是,我精心策划并邀请家长一起参与了《相亲相爱一家人》的主题活动,活动中当孩子们打开了父母写给自己的信,意外地看到父母情真意切的心里话时,眼睛开始湿润了,内心深处的情感被强烈触动。有的孩子甚至冲到父母面前紧紧地拥抱父母泣不成声。此时无声胜有声,真实的情感体验胜过长篇大论。
在小悦悦事件发生后,人性的冷漠是社会热议的话题,而我们的孩子怎么能在成长的过程中埋下冷漠的种子呢?于是,我们设置了主题为《把爱传出去》的时事探究课。分为爱的祈福(祈祷小悦悦在天堂走好)、爱的求索(冷静分析小悦悦事件产生的原因)、爱的无痕(展示无处不在的爱的图片)、爱的感悟、爱的考验(如果你在现场,你会怎么做呢?)、爱的宣言等环节,在活动过程中,同学们心中荡漾着的是浓浓的爱意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这只是教学中一些平凡的小事,但这些小事却可能对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家庭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老师,只要我们用心、用爱、用力去打造崭新的思想品德课堂,就会为学生的成长播下“善”的种子,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和人格的成长。让我们“做一盏灯,照亮学生的一生”,与学生共同成长!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情感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1-076-1
当今社会,竞争非常激烈,我们的学生也在一次又一次的打拼中由稚气未脱的孩子成长为意气风发的少年,而我们老师,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又播种了什么?也许有人会说:“我播种了成绩,为他的成长奠定了基础。”不错,成长需要成绩,但成长等于成绩吗?孩子的成长更需要有良好的情感,健全的人格。正如鲁迅先生说的“教育是要立人”。因此,作为思想品德课的执教者应以全新的视角,认真、深入地探究思想品德课中的情感目标,让情感之花在思想品德课绽放,让情感之美在思想品德课流淌,真正实现教育的本质——立人。以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思想品德课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用至纯的真爱点燃情感
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教师真诚的爱犹如一抹明媚的阳光,一泓清澈的泉水,是智慧的种子得以萌发的温润土壤。在课堂上学生期望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更多来自教师真诚的爱,哪怕只是一个温柔的手势,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份期待的目光,就足以波动学生的心弦,帮助他们排除内心的苦恼与忧愁。
但是,仅仅课堂上“温情脉脉”是远远不够的。课后的情感付出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老师的爱。因此,每次上课之前我都会提前5分钟到班,和学生聊聊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或者解决一些他们感到困惑的事情。下课之后我都会习惯性地留在班上5分钟的时间,可以和学生谈谈课堂的掌握情况,或者处理一些课堂突发事件。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个5分钟,但赢得了学生的信任。
2012年9月,学校开始推行“导师制”,有很多的学生选了我当他们的“心灵导师”,当他们遭遇考试失败,产生亲子矛盾,和同学交往不顺的时候,我总会是他们倾诉的对象。每当这时候,我都会耐心地聆听他们诉说,当他们情绪激动时,给他们一个妈妈般的拥抱,一些安慰的话语,几句由衷的忠告或几个可行的建议,当他们心情平息,目送他们远去的背影,我似乎感受到了他们面对挫折时坚定的脚步。做这样一件事虽然牺牲了许多休息的时间,但我依然乐此不疲,我感受着孩子们的成长,享受着当老师的幸福。
二、用真实的情境唤醒情感
“教育就是唤醒”,唤醒不是喋喋不休。那么什么样的方式才能促使认知对象为学生所真切掌握?无疑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流。因此,我们必须充分挖掘教材和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的情感因素,酿一壶情感好酒,让学生醉在其中。
我所教的初三(8)班是一个年级公认的差班,班级没有凝聚力,学生学习没有积极性,班级成绩稳居年级倒数第一。在讲述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的知识的时候,我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教育机会,怎样才能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从而主动维护集体利益呢?我立刻想到要用事实说话。
我列举了我校刚刚毕业的初三(5)班:班委,能以身作则、有效管理班级,班级成员,能尊重老师,关心同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每次常规评比得分都是最高、在级部中获得荣誉最多。在2011年中考中初三(5)班的学生考出了辉煌的成绩,被4所名校录取的学生占了一半多。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需要的是教师依据课文内容,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生动感人的真实情境,引发学生真实的情感,激起学生学习的强烈愿望,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用精心的活动激发情感
新课程标准强调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要突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方面的学习能力,认为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学生主体自身的独特体验过程,离开学生的自我体验,正确的行为规范就不能真正内化。因此,思想品德课应开设各种各样的主题活动,帮助学生思想的升华和道德的内化,达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效果。
在讲述《我与父母交朋友》这一课时,我明显地感受到有不少孩子有很强的逆反心理,无法理解父母,认为父母只爱成绩,不爱他们,课堂的说教在现实的冲突下变得苍白无力,于是,我精心策划并邀请家长一起参与了《相亲相爱一家人》的主题活动,活动中当孩子们打开了父母写给自己的信,意外地看到父母情真意切的心里话时,眼睛开始湿润了,内心深处的情感被强烈触动。有的孩子甚至冲到父母面前紧紧地拥抱父母泣不成声。此时无声胜有声,真实的情感体验胜过长篇大论。
在小悦悦事件发生后,人性的冷漠是社会热议的话题,而我们的孩子怎么能在成长的过程中埋下冷漠的种子呢?于是,我们设置了主题为《把爱传出去》的时事探究课。分为爱的祈福(祈祷小悦悦在天堂走好)、爱的求索(冷静分析小悦悦事件产生的原因)、爱的无痕(展示无处不在的爱的图片)、爱的感悟、爱的考验(如果你在现场,你会怎么做呢?)、爱的宣言等环节,在活动过程中,同学们心中荡漾着的是浓浓的爱意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这只是教学中一些平凡的小事,但这些小事却可能对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家庭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老师,只要我们用心、用爱、用力去打造崭新的思想品德课堂,就会为学生的成长播下“善”的种子,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和人格的成长。让我们“做一盏灯,照亮学生的一生”,与学生共同成长!